地理信息系统

搜索文档
国源科技(835184):中标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采购项目,中标金额为417.00万元
和讯网· 2025-07-11 14:07
公司中标信息 -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农业保险项目利用"3S"技术开展"精准承保、精准理赔"项目中标 [1] - 相关上市公司为国源科技(835184BJ) [1] 公司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为268亿元同比增长1470 [1] - 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012亿元同比增长2223 [1] - 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98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055亿元同比下降1061 [1] - 2025年一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002亿元同比增长902 [1] 公司业务构成 - 属于信息技术行业 [1] - 主要产品类型为行业专用软件互联网服务专业咨询服务 [1] - 2024年报主营构成:地理信息系统(6009)空间信息应用服务(2589)软件产品(1402) [1]
两座边城力证商周早期城市文明
科技日报· 2025-07-11 09:20
原标题:两座边城力证商周早期城市文明 在今年公布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两座古城遗迹的名字赫然在列。它们分别是湖北 黄陂盘龙城、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对这两处遗址的进一步探索,丰富了学界和公众对于中华文明早期 城市的理解。 从属性来说,盘龙城古城与琉璃河古城都是"边城",它们分别是商代早中期南方边疆的大型城市, 以及西周初期边陲封国燕国的都城。与殷墟、丰镐等商周王朝的国都相比,这两座"边城"代表了不同职 能、不同等级的城市,是今人深入了解商周早期城市的重要证据。 这两座古城,都是于20世纪中叶被发现。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古城遗迹仍在源源不断涌现令人 兴奋的新成果:2024年,考古人员在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北坡首次发掘出走向和形状较为明确的大型条带 状石砌遗迹;2019年以来,琉璃河遗址新发现外城壕和外城墙、燕侯家族墓地及平民墓地等。这些重磅 级新成果,正是两处遗迹入选年度考古新发现的重要基础。 "襟带长江"的盘龙城 盘龙城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孙卓说,盘龙城遗址获评年度十大考古发 现,不仅是对盘龙城遗址最新考古发现的肯定,更是对十多年来考古人员在盘龙城遗址探索大遗址考古 新思路 ...
业绩下滑、股价低迷,超图软件(300036.SZ)控股股东钟耳顺及部分高管却宣布减持!
新浪财经· 2025-07-09 15:42
股价与减持情况 - 超图软件控股股东及高管因资金需求计划减持公司股份 控股股东钟耳顺拟减持不超过965 61万股(占总股本2%) 三位副总经理合计拟减持不超过7 075万股(占总股本0 0147%) 合计减持比例达2 0147% [1][3] - 公司股价持续低迷 截至2025年7月9日报14 76元/股 年内跌幅13 07% 已连续两年下跌 较历史高点69元/股下跌78 6% [2] - 钟耳顺持股比例从IPO前22 65%降至当前10 4684% 若完成减持将跌破10% 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从上市初60 16%降至25 33% 股权结构显著分散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4 98亿元(同比-24 3%) 归母净利润-1 71亿元(同比-212 7%) 扣非净利润-2 62亿元(同比-335 59%) 为2022年以来第二次亏损且幅度扩大 [5][6] - 2025Q1营收2 34亿元(同比-21 5%) 归母净利润-4354万元(同比-995 8%) 扣非净利润-5022万元(同比-146029 5%) 亏损呈现加速趋势 [7][8] 经营动态 - 业绩下滑主因客户需求递延 招投标放缓导致订单签约不及预期 项目验收周期延长影响收入确认 组织变革对业务产生阶段性影响 [6] - 2025年战略聚焦AI产品研发与应用推广 优化组织架构推动主营业务稳定增长 加强第二增长曲线开拓 加速海外市场布局 [6]
测绘股份: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9 19:24
公司评级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评级展望稳定,"测绘转债"信用等级维持A+ [2][24] - 2024年公司总资产25.17亿元,所有者权益14.10亿元,资产负债率43.98%,财务杠杆持续下降 [5][21] - 2024年营业总收入6.63亿元,同比下降13.45%,净利润0.12亿元,同比下降76.92% [5][21] - 2024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0.55亿元,EBITDA 0.54亿元,总债务/EBITDA为2.97倍 [5][2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0.73亿元,同比下降26.07%,营业毛利率24.81%,较2024年下降9.61个百分点 [5][18] 业务运营与市场地位 - 公司在地理信息行业细分领域保持一定市场地位,2024年位列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第21名 [11] - 2024年新签合同额6.68亿元,同比下降15.23%,在手合同额19.29亿元 [12][13] - 业务结构以工程测勘技术服务为主(占比56.44%),地理信息集成与服务占比提升至32.33% [13] - 江苏省内业务占比61.53%,省外市场拓展至26个省市自治区,省外新签占比提升至38.47% [14][15] - 业主结构以政府类为主(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占比46.71%,国有企业42.66%) [12] 行业环境与竞争格局 - 地理信息产业产值保持增长,但行业准入门槛低,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 [8] - 大型建筑央企及地方国企进入该领域,对中小型企业形成冲击 [8] - 智慧城市等项目建设推进,具有技术、品牌和资金优势的企业有望获得快速发展 [8] - 地方财政压力趋紧影响项目结算和回款及时性,2024年应收账款5.56亿元,账龄有所延长 [11][21] 战略发展与投资 - 公司确立"数智化"和"地下空间综合治理"两大战略目标 [10] - 收购顺国电子55%股权,交易对价8800万元,已支付4400万元 [10] - "测绘转债"募投项目进度慢于预期,计划2025年末完成建设,截至2024年末累计投入3395.77万元 [16] - 截至2025年3月末获得银行授信5.90亿元,未使用额度5.41亿元 [19]
引资引才引智 2025铜商大会举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31 12:13
铜梁区经济发展与产业规划 - 铜梁区举办2025铜商大会,吸引近500名渝商、铜商代表及海内外商协会负责人参与,旨在促进"铜商归铜",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1] - 大会发布2025年发展机会清单,涵盖产业发展、资产运营、基础设施等74个项目,总投资规模达752亿元 [3] - 铜梁区聚焦"产业发展新阵地、创新开放新窗口、巴蜀文旅新地标"定位,目标2030年实现GDP和规上工业总产值"双千亿"突破 [11] 招商引资与项目进展 - 23个项目集中签约入驻铜梁,涉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机电设备、食品加工等产业,计划总投资109.15亿元 [4] - 14个项目集中开工,10个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51亿元,其中12个为制造业项目,助力补齐重点产业链短板 [4] - 超图软件空间智能产业西南总部等知名企业已落户铜梁,计划2025年吸引10家以上现代生产性服务企业入驻,实现年营收30亿元 [12] 产业体系与集群发展 - 铜梁区形成"2+4+1"现代产业体系,包括新型储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2大主导产业,食品加工等4大特色产业及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11] - 以海辰储能为龙头的新型储能产业预计2025年产值突破150亿元,2027年达300亿元 [11] -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已引入天鹅到家、闪送科技、超图软件等行业头部企业西南总部 [12] 企业代表与招商顾问 - 6名企业家代表发言,包括誉存科技陈玮、超图软件宋关福等,分享经验并为铜梁发展建言献策 [8] - 铜梁区聘请25名招商顾问,表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和个人 [8] - 企业家王勇表示将利用杭州商会资源为铜梁搭建合作桥梁,王宗立承诺带领4000余家会员单位与铜梁发展同频共振 [9] 营商环境与服务机制 - 铜梁区推行"有求必应 无事不扰"理念,建立区级领导"三服务""四联系"机制及"入企排队·服务预约"举措 [11] - 超图软件宋关福称赞铜梁区政府雷厉风行作风,为企业入驻排忧解难 [8] - 铜梁区计划通过强保障推动签约项目早开工、早达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企业扎根 [12]
智能拼装,建设跨江巨“弓”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14 07:21
项目概况 - 成渝中线高铁全长292公里 建成后成渝通行时间缩短至50分钟 [1] - 简阳沱江特大桥是关键控制性工程 主拱计算跨径320米 边拱计算跨径72米 采用无推力组合拱桥设计 [1][3] - 大桥由钢管混凝土主拱 钢箱-混凝土边拱 钢箱系梁等组合而成 主拱水平力由钢箱系梁承担 对基础不产生水平推力 [3] 设计创新 - 基于沱江两岸泥岩砂岩地质条件(地基承载力差)和通航需求 最终选择无推力组合拱桥方案 [3] - 相比斜拉桥方案 无推力组合拱桥具有开挖量少(减少30%) 施工周期短(缩短25%) 成本低(降低20%)等优势 [4] - 设计团队制作800多张设计图 从立面断面等角度展示桥梁结构 [4] 施工技术 - 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和虚拟拼装技术 提前发现并解决拱肋焊接误差问题 高差控制精度达毫米级 [6][9] - 开发智能监测系统 实现2400吨钢拱结构一次性精准提升 通过实时数据反馈自动调整吊点高差 [9] - 应用智能化螺栓施拧系统 对7.2万套高强度螺栓进行编号管理 实时监控扭矩和施工状态 [11] - 采用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 已浇筑5000立方米混凝土 通过传感器和算法自动调节冷却参数 [12] 工程进展 - 2020年开始桥梁设计研究 2021年8月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 [3][4] - 目前主拱已完成超5000立方米混凝土浇筑 预计2023年下半年实现合龙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