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
搜索文档
 唐家三少当选北京作家协会 网络作家分会主席
 新京报· 2025-10-24 15:02
 组织架构与人事任命 - 北京作家协会网络作家分会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和主席团 [1] - 张威(唐家三少)当选分会主席,王冬(蝴蝶蓝)等六人当选副主席 [1] - 分会聘请17名网络文学理论评论、组织管理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团,为创作引导、人才培育等提供专业支持 [7]   组织发展历程与定位 - 北京作协网络作家分会的前身为2013年成立的北京作协网络文学创作委员会,于今年7月18日正式更名 [2] - 该分会的成立被视为完善全国网络文学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旨在发挥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资源优势 [2][3] - 北京被强调在发展网络文学方面具有优秀作家荟萃、平台集聚、行业和产业基础良好的独特优势 [3]   行业发展方向与战略重点 - 行业被要求在出精品方面走在前列,树立精品创作信心,推出更多主流化、精品化、国际化的优秀作品 [3] - 行业被要求在出人才方面走在前列,广泛团结凝聚网络作家,建设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3] - 行业被要求在网络文学产业发展方面走在前列,完善政策保障,推动形成产业发展的生态链 [3] - 行业被要求在网文出海方面走在前列,进行国际化文学书写,积极推动优秀网文出海,提升国际影响力 [3] - 行业需立足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使命,推动网络文学市场体量、内容质量、行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4] - 行业需深化"文化+科技"融合,推动网络文学在IP转化、产业延伸、文学出海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5] - 行业需加强创新创造和跨界融通,深化优质IP开发,不断拓展网络文学产业边界 [6][7] - 未来5年,行业将团结广大网络文学工作者,胸怀"国之大者",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人民立场进行创作 [7]
 中宣部电视电话会议强调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
 新华社· 2025-10-24 11:31
 文章核心观点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是未来五年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 是乘势而上 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和总部署 [1]   "十五五"时期定位与规划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 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1] - 《建议》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 系统总结"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 [1] - 《建议》深入分析"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 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 [1]   学习宣传贯彻要求 - 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2] - 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好全会精神的学习教育 宣传宣讲 贯彻落实等工作 [2] - 需在全党全社会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 [2]
 中宣部组织召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
 新华社· 2025-10-23 23:08
 会议核心内容 - 会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1] - 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总动员和总部署 [1] - 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需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扎实做好全会精神的学习教育、宣传宣讲、贯彻落实等工作 [2]   政策方向与影响 - 《建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 [1] - 《建议》系统总结“十四五”时期中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入分析“十五五”时期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 [1]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2]
 思想之光照亮奋进之路
 上海证券报· 2025-10-22 02:17
 经济发展成就 - 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关口,2025年预计达140万亿元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5] - 中国以年均4.7%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5.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1.6%,是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 [10] - 中国稳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第一制造业大国,货物贸易规模位居全球第一,服务贸易规模居全球第二 [17] - 2021年至2024年中国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 [17]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发布,高端电子测量仪器领域迎来关键突破 [8] - 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第一座中国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运营,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快速发展 [9] - 每日有2.4万户新设企业,1200多亿元货物进行进出口贸易,每秒超143万GB数据在云端传输,约6000个快递进入寄递渠道 [10]   区域发展与重大工程 - 全长3046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锁边合龙 [2]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四大区域板块发展优势日益显现 [10] - 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取得新进展,沪苏浙皖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 [23]   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启幕,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25] - 中国宣布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 [21]   民生保障与社会发展 - "十四五"期间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14] - 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 [14]
 思想之光照亮奋进之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境界
 新华社· 2025-10-21 20:13
 经济发展总体成就 - 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关口,2025年预计达140万亿元左右[12] -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成为稳定可靠的动力源[12] - 1天内有2.4万户新设企业,1200多亿元货物进行进出口贸易[17] - 1秒钟有超143万GB数据在云端传输,约6000个快递进入寄递渠道[17]   港口物流与贸易 - 宁波舟山港截至9月11日今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准箱,较去年提前23天刷新历史纪录[2] - 该港是全球年货物吞吐量16连冠的超级大港,助力畅通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发布,高端电子测量仪器领域迎来关键突破[15] - 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第一座中国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运营[16] - 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拔节生长",传统产业乘"数"而上[16] - 2021年至2024年以年均4.7%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5.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1.6%[16]   区域协调发展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16] - 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区域板块发展优势日益显现[16] - 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取得新进展,沪苏浙皖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开展合作[30]   绿色发展与生态建设 - 全长3046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绿色阻沙防护带工程锁边合龙[9] - 中国宣布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0%以上[28]   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 中国货物贸易规模位居全球第一,服务贸易规模居全球第二[25] - 2021年至2024年累计进口消费品7.4万亿元[25]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启幕,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启动全岛封关运作[32]   民生保障与社会发展 - "十四五"期间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21] - 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21] - 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21]
 领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新华社· 2025-10-20 21:56
 政策方向 - "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被置于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全局的重要位置[2] - 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2] -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正在谱写文化强国建设新篇章[3]   产业发展 - 推动文化繁荣和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改革目标之一[2] - 需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2] - 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2]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赓续中华文脉、谱写时代华章,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央广网· 2025-10-20 15:40
央广网北京10月20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 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 族现代文明。"十四五"时期,我国在赓续历史文脉中推进文化创造,在传承中华文明中推动文化进步, 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百姓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 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文化赋 能经济社会发展。" 截至去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8个、群众文化机构近4.4万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4万多个。 在浙江,"文艺赋美"工程实施三年来已开展超过55万场演出,以文化星火点亮千村万户、千街万 巷。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厅长陈广胜:我们坚持的是广度与温度并重,绘就文化普及新画卷;品质 与品牌并举,树立文化优享新标杆;"赋美"与"赋能"并行,开拓文化共富新路径。 秦岭脚下、渭水之畔,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游人如织。利用全息成像、投影等新技术,观众能 沉浸式体验"何尊"的独特魅力和最新研 ...
 百姓宣讲团讲述生动实践,京津冀第三轮联合宣讲北京专场举行
 新京报· 2025-10-20 06:57
10月17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百姓宣讲京津冀三地第三轮联合宣讲北京专场报告会,在首都博物 馆举行。现场,7位来自京津冀三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百姓宣讲员开讲,生动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 在京畿大地的实践伟力。 宣讲模式创新:百姓故事+文化展示+文艺表演 傅琰东出身魔术世家,傅氏家族四代人技艺在传承中创新突破。傅琰东曾在2011年春晚表演《年年 有"鱼"》魔术节目,还在被誉为"魔术界的奥林匹克"的世界魔术大会上,以独创作品《青花神韵》获得 银奖,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魔术的魅力。 宣讲员张涵是天安门广场特级养护班组的副大队长,8年前,她从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毕业,怀揣着对 园林事业的热情,进入天安门广场特级养护班组,承担着天安门和长安街重点绿地施工及养护任务。 在张涵的日常工作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天安门祝福祖国的巨型花篮。让张涵最难忘的是2019年国庆 节,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10月1日阅兵,天安门广场上搭建了临时观礼台,花篮的布置要等到 临时观礼台撤走后,才能开始施工。 以往10天的花篮施工时间,被压缩到了7小时,难度空前。"我们通过创新模块化施工工艺,将花坛分成 多个模块,制作完成后在广场上进行拼搭, ...
 第十五届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墨子鲁班科技文化节开幕
 大众日报· 2025-10-19 08:34
 活动概况 - 第十五届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墨子鲁班科技文化节于10月18日上午开幕 [1] - 活动由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出席并讲话,副省长温暖主持 [1]   活动主题与目标 - 本届研讨会主题为“‘四大全球倡议’视野下墨子鲁班文化遗产与当代人文和自然科学融合发展” [1] - 活动旨在深学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四大全球倡议” [1] - 目标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解答“人文和自然科学协同融合发展”时代课题 [1] - 立足坚定树起墨子鲁班中国科技文化标识,深入挖掘精华、创新时代表达、深化交流传播 [1] - 旨在厚植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1]   活动成果与发布 - 开幕式上宣读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贺信 [1] - 发布了最新墨学研究成果、墨子鲁班人文与自然科学跨学科研究课题 [1] - 正式设立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人文与自然科学协同创新实验室 [1] - 向首批专家代表颁发聘书 [1] - 6位专家学者作了主旨演讲 [1]
 激发文化创新创造的时代华彩——江苏“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之五
 新华日报· 2025-10-19 07:31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 2025紫金文化艺术节正在全省各地举办,"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为群众带来优质文化演出 [1] - "十四五"期间江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创新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标识更加鲜明 [2] - 江苏健全文艺创作生产"五全"工作机制,电影《守岛人》等6部作品、扬剧《郑板桥》等5部作品先后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舞剧《红楼梦》成为现象级作品,电影《南京照相馆》刷新江苏出品影片票房及观影人次纪录 [7]   理论武装与文明建设 - "十四五"期间江苏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每年组织全省400多万名基层党员参加集中培训,创新打造理论宣讲共建共享平台 [3] - 江苏持续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永远跟党走"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年均超10万场 [3] - 全省共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2万家,实践点3万多家,通过数字赋能推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4] - 江苏共有37个全国文明城市,今年有8个县级城市新入选,文明创建成果转化为百姓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 [4]   文化惠民与体制改革 - "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自今年1月实施以来覆盖人次超1000万,9月为基层文艺院团赠送科技感十足的流动舞台车 [7] - 江苏创新打造"读城"行动、"非遗生活荟"等特色品牌,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7] - 文化体制改革纵深推进,推动院团"一团一策"等改革,有效激发发展活力,产生剧目创作"盐城现象"和基层院团"涟水现象" [8]   文脉传承与文化遗产 - 江苏深入实施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江苏文库》至去年年底已出版近1600册,创新举办江南文脉论坛等高水平学术活动 [9] - 2025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扬州举行,该论坛自2007年连续举办,是展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 [9] - 2024年全省备案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约1.4亿人次,居全国前列,共举办各类主题展览超千个,平均每天新增近3个 [10] - 91家博物馆实现延时开放,其中47家场馆接待观众人次同比增长22.05%,"数见苏韵"环省行活动单日接待人次达4.2万刷新纪录 [10]   文化产业与文旅融合 - 2024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规模达2.25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规上文化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10] - 《江苏省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出台,为数字文化产业按下加速键 [10] - 2024年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超10.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1.3万亿元 [10] - "苏超"全民体育盛会单场最高上座超6万人,创下中国业余足球赛事单场观赛人数纪录,赛事巧妙串联全省文旅线路带动多场景消费 [10]   青少年美育与国际传播 - 发源于南通的"童声里的中国"少年儿童歌咏活动去年带动全国超2665万人次参与 [5] - 江苏广泛开展"童"字系列美育活动,助力少年儿童向美而行、阳光成长 [5] - "文明遇·鉴"活动在欧洲成功举办,昆曲、民乐、非遗等多种艺术形式让江苏的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