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生态协同
搜索文档
吴世春:多数创业者,对融资都有两个误解
创业家· 2025-08-07 18:23
融资策略 - 企业不应在资金链断裂时才考虑融资 应在盈利阶段提前规划融资需求以支持长远目标[3][4][5] - 投资机构会评估企业历史资金使用效率和当前核心价值点 而非单纯回避资金链紧张的企业[6][7][8] - 资金无法解决系统性经营问题 企业需避免陷入信息茧房 应主动拓展行业人脉资源[9][10][11] 创业资源链接 - 创业者需重视行业人脉积累 关键人际链接可能转化为未来商业机会[12][13][14] - 梅花创投将组织100家企业进行线下产业游学 聚焦下沉市场创新与科技消费融合[15][22] - 活动包含产业链深度对接 认知提升课程及实战方法论分享 覆盖机器人 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24][33][36] 投资布局 - 梅花创投下半年计划投资不低于15亿元 重点关注硬科技与产业升级项目[17][18] - 投资案例覆盖智能制造(小牛电动) 商业航天(星移联信)等13家上市公司 管理基金规模超100亿[26][27][29] - 卫星通信领域企业已完成五轮融资 资金用于研发低轨卫星组网技术 构建天地一体化系统[29][37] 活动详情 - 3天行程包含产业考察 导师对话及项目路演 早鸟票价12800元含食宿[30][31][39] - 特邀商业航天专家分享卫星商业化路径 导师将解析科技创新破局策略[36][29] - 目标受众为机器人 AI+消费等领域的创业者 提供产业链关键卡位资源[22][33][38]
聚集效应增强 北京金融安全产业探索生态协同
中国经营报· 2025-06-22 16:33
金融安全产业发展现状 - 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加深,系统性应对金融安全问题成为关键议题,政策与市场需求正加速金融安全产业生态体系成型 [1] - 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自2015年成立以来累计吸引1087家企业入驻,包括2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3家"专精特新"企业、3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 - 前沿技术在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给业务安全管理、技术安全保障、网络安全防护、数据安全治理带来新挑战 [1] 政策与市场需求驱动 - 《数据安全法》《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等政策陆续出台,为金融安全体系建设提供法律和制度基础,同时对企业合规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2] - 数字技术创新代际周期缩短与金融行业长周期特性存在错配,金融业在技术选型科学性、自主应用水平提升、核心技术供应链安全等方面仍需努力 [2] - 企业在合规、技术、协同方面的需求增长推动产业发展提速,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管理资产规模突破493亿元,累计税收贡献超58亿元,带动超3000人就业 [2] 产业园平台支撑作用 - 产业园区作为链接政策和企业的纽带,提供"创业孵化—技术转化—企业加速"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3] - 园区通过政策解读会、专家资源对接、高端人才政策支持、金融机构融资对接、监管部门沟通渠道搭建等方式支持企业发展 [3] - 依托云计算中心为企业提供安全基础设施服务,通过"集成金融科技-金融风险分析监管平台"探索数据共享与使用安全 [3] 生态协作与标准建设 - 金融安全需要跨主体、跨层级、跨领域系统协作,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与奇安信等头部机构合作,形成"园区+龙头企业"协同模式 [4] - 头部企业作为生态系统的"领头羊",可为园区其他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合作机会,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4] - 建议针对金融安全推出关键产业要素标准,从团标起步逐步升级为国标,并推动垂直行业产业园升级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4][5] 风险管理与技术应用 - 建议建立"全面风险管控—压力测试—应急处置"闭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构建实时风险监测平台,实现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动态预警 [5] - 产业园模式在强化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方面仍有较大发挥空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