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能源互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电力系统都在用中文?中国行业专家:中国标准就是国际标准
搜狐财经· 2025-07-25 16:03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历程 - 中国电力工业起步时依赖美国进口设备,1882年上海首盏电灯依靠美国发电设备 [5] -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发电量仅居世界第21位,改革开放后电力需求激增暴露结构性矛盾 [5] - 当前中国已掌握全球电力领域话语权,美西方国家工程师需查阅中文技术手册 [2] 特高压技术发展背景 - 中国能源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80%能源在西部北部,70%人口在东部沿海 [7] - 传统500千伏超高压线路输送1000公里电能损耗达10%,效率低下 [7] - 特高压技术容量提升5倍,走廊宽度减半,经济输送距离突破2000公里 [8] 特高压技术突破历程 - 美苏日意等国曾研究特高压但未实现工程化应用,中国2004年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 [11] - 2009年首个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投运,2010年向家坝—上海工程创世界纪录(±800千伏,满足上海40%用电) [14] - 截至2023年中国建成4万公里特高压线路(相当赤道长度),年送电超2万亿千瓦时,减煤运6亿吨 [16] 技术优势与标准制定 - 特高压GIS设备安装精度要求水平误差小于2毫米,中国开发移动组装厂房技术攻克难题 [21][23] - 中国建成世界最大特高压电网网络,全套核心技术自主掌握 [18] - 国家电网称中国特高压标准已成为国际标准 [19] 国内应用与社会效益 - 特高压是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核心支撑,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 [35] - 青藏高原特高压线路克服高寒缺氧,为牧民提供稳定电力 [19] - 中国是全球唯一未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国家 [21] 国际化拓展与影响 - 在巴西建成2条特高压线路(第三条在建),输送容量相当葡萄牙全国用电量 [27] - 菲律宾、葡萄牙等国引入中国技术和管理经验 [27] - 美国学者承认中国特高压技术处于独一无二的领先地位 [29] 国际对比与挑战 - 美国2003年大停电暴露电网风险,但联邦制和地理屏障阻碍特高压发展 [30][32] - 美国建设跨州特高压需协调多方利益,难度远超中国 [32][33] 战略意义与全球贡献 - 特高压是连接世界能源未来的金色桥梁,提供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方案 [37][40] - 为全球能源困局、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可操作技术路径 [40] - 被BBC誉为"电力高铁",为能源转型提供宝贵经验 [42]
2025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将发布首批11项全球能源互联网标准
新浪财经· 2025-07-21 11:57
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2025 - 2025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将于9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1] - 大会将发布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跨国电力互联、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等领域首批11项全球能源互联网标准 [1][3] - 大会是纪念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提出十周年的重要活动,旨在共商国际能源合作、共推能源绿色发展 [1] 大会核心议题与成果 - 设置3个重点议题:回顾全球电力发展现状、完善全球能源互联网顶层设计、推动全球南方国家能源现代化 [2] - 将发布6项成果,包括《全球电力发展转型报告2025》《全球电力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25年全球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名录》 [2] - 举办多场边会活动,涵盖数字技术融合、投融资创新、国际能源合作、能源气候协同等领域 [2] 研究报告与标准发布 - 《全球电力发展转型报告2025》分析2024年全球电力发展特点并研判未来趋势 [2] - 《全球电力发展指数研究报告》从安全、经济、绿色、技术4个维度评估100个国家电力发展水平 [2] - 发布《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与展望2025》及《能源绿色发展促进全球南方现代化》研究成果 [3] 大会背景与影响力 - 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已举办六届,累计发布90多项重要研究成果,签署20多项务实合作协议 [4] - 全球能源互联网成果展在北京图书大厦举办,展示规划、技术、标准、项目及模式创新等方面成果 [4] - 大会为提升我国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载体,推动能源互联互通和全球能源转型 [1][4]
首批全球能源互联网标准在京发布
快讯· 2025-06-27 15:38
全球能源互联网标准发布 - 首批7项全球能源互联网标准正式发布,涵盖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清洁能源资源评估、新能源并网、跨国电网互联等领域 [1] - 标准由9个国家和地区近160位专家共同编写,经11个国家的26家企业机构投票表决通过 [1] - 标准融合了中国等有关国家能源电力技术成果与创新实践,填补了国际上相关方面的标准空白 [1]
专访洪都拉斯财政部长杜阿尔特:中洪经贸合作强劲起步,能源合作成绩斐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5 19:35
中洪经贸合作 - 两国在贸易、金融、科技等领域存在巨大合作空间,中国拥有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和强大国有经济体系 [1][14] - 洪都拉斯对华出口2023年增长近2倍,2024年出口额达9682万美元,同比增长接近20% [2] - 洪都拉斯是咖啡和虾类重要出口国,计划优化出口结构并扩大中国市场合作范围 [2][12] 能源领域合作 - 洪都拉斯能源部与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签署合作意向书,聚焦系统规划、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储能和电动交通 [1][5] - 洪都拉斯太阳能集中式可开发规模达14亿千瓦,但能源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石油占80%) [3] - 中国企业已参与帕图卡二号水电站等项目建设,目前推进帕图卡三期及阿雷纳莱斯水电站 [7] 新能源发展潜力 - 水电和太阳能是重点合作方向,四座大型水电站项目进入前期筹备,总投资预计3亿至10亿美元 [8] - 洪都拉斯是拉美第二大太阳能装机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8] - 洪政府为可再生能源外资项目提供税收优惠和政策便利 [11] 电力基础设施 - 洪都拉斯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约15%,年人均用电量约780千瓦时,电力发展潜力大 [3] - 电力公司重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改革一部分,亟需国际合作弥补资金缺口 [10] - 中国企业参与有助于提升电力供应能力、降低用电成本和提高输电效率 [9] 区域能源互联 - 洪都拉斯区位优势显著,可打造拉丁美洲能源互联网重要枢纽 [3][5] -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会员覆盖143个国家,推动倡议纳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框架 [4] - 中洪将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互联互通,推动绿色能源转型 [5][6] 其他领域合作 - 两国探讨本国货币结算可能性,中国在数字化、信息化领域领先优势明显 [1][14] - 中国是拉美主要外资来源地之一,投资领域从港口、物流扩展至能源基建 [16] - 洪都拉斯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中国成为重要合作伙伴以应对美国关税潜在影响 [15]
中国政府拉美事务特别代表邱小琪: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中拉能源互利合作大有可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2 13:06
中洪能源合作 -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与洪都拉斯能源部签署合作意向书,推动电网互联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1] - 电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列为中洪共建"一带一路"优先合作领域,洪都拉斯加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1] - 2023年洪都拉斯对华出口增长近2倍,2024年出口额达9682万美元(同比增长20%)[2] 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 - 中国2015年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旨在构建清洁能源为主体的低碳系统,实现能源与碳脱钩[2] - 该倡议通过连接生产端与消费端,促进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2] 中拉合作框架 - 中洪能源投资论坛为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的重要活动,体现双方务实合作拓展[1] - 中拉关系进入平等、互利、创新阶段,能源合作成为"一带一路"重点领域[1][2]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辛保安:数智化坚强电网将重塑人类能源系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4 19:46
文章核心观点 - 数智化坚强电网被提出作为应对全球能源电力安全挑战、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体系的关键途径 [1] - 该理念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辛保安创新性提出,旨在通过电力电网技术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打造新型电网 [1][2] - 数智化坚强电网被视为未来电网发展的大趋势和新型态,有望为能源和数字经济领域注入强大动能 [2][4] 数智化坚强电网的定义与内涵 - 数智化坚强电网是以特高压/超高压坚强电网和配电网为物理基础,以电力电网技术和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为驱动的新型电网 [2] - 核心内涵体现为"四新":网络新形态、数智新动能、发展新枢纽、合作新平台 [2] - 主要特征体现为"六强":气候弹性强、安全韧性强、调节柔性强、保障能力强、智慧互动强、互联融合强 [2] 数智化坚强电网的功能与优势 - 可为新能源高效利用和多元发用电主体广泛接入提供坚强平台 [2] - 能够提升电网强度,快速处置各类故障,保障极端条件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 - 可以协同发挥电网投资与数字经济效应两方面优势,带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动汽车等产业发展 [2] 电网发展面临的挑战 - 电网形态特征变化: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分布式发电、电动汽车等新型负荷快速发展,导致电网复杂程度显著增加 [4] - 系统特性变化:风光出力具有随机性、波动性,电力系统供需平衡与调节难度大幅增加,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压力剧增 [4] - 外部条件变化:极端天气、气候灾害频次更多、影响更广,对电网抵御故障和气候灾害的能力提出新要求 [4] 未来发展路径与展望 - 需推进"三个建设":坚强主网架建设、配网微网建设、调节能力建设 [2] - 需加快"三个升级":数字底座升级、数智赋能升级、能源生态升级 [2] - 未来电网将呈现空天陆海多位一体、有线和无线结合的新形态,电能和氢能衍生品将成为终端用能的主要形式 [3] 全球发展基础与实践 - 全球各国在大容量远距离灵活输电、柔性配电、系统级数字孪生等方面已涌现出众多创新示范 [6] - 巴西美丽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二期工程、中国江苏配网柔性互联、沙特智能电表设备等为全球发展提供了优秀样本 [6] - 合作组织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清洁发展,其重要载体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电网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核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