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同发展
搜索文档
壹探轨道|济南地铁7、9号线建设高效 7号线13座车站封顶
齐鲁晚报· 2025-10-09 11:06
项目概况与战略意义 - 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为贯穿南北的骨干线路,是全国首条跨越黄河的地铁工程,承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4] - 7号线建成后将直接连接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与中心城区,填补南北向跨黄轨道交通空白,有效疏通城市南北交通瓶颈[4] - 济南轨道交通9号线作为主城区东北部骨干线路,全长15.3公里,共设12座车站,建成后将与3号线、6号线、7号线实现无缝换乘,串联四大重点片区[10] - 9号线将构建东北部"半小时交通圈",为济南都市圈交通一体化提供支撑,助力片区产业升级与人口集聚[10] 7号线工程建设进展 - 7号线全线23座车站已全部进场施工,其中13座完成主体结构封顶,5座处于基坑开挖与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其余5座正推进围护结构施工[5] - 项目团队坚持"毫米级精度"标准,钢筋绑扎误差控制在毫米级,混凝土浇筑全程旁站监测[5] - 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团队优化盾构参数,19台次盾构机有序下井,6台持续掘进,9处区间已实现双线贯通[5]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千余名建设者坚守一线,奥体东路站50余名工人昼夜奋战,全力冲刺主体结构节点[7] 9号线工程建设进展 - 9号线工程已完成从"地下攻坚"到"附属冲刺"的关键跨越,12座车站中10座实现主体结构封顶,11个盾构区间中7个实现双线贯通,3个持续推进[12] - 铺轨工作同步推进,毛庄站至小清河东站及梁王联络线铺轨总长16.327公里,整体道床浇筑完成7.5公里,进度达45.9%[12] - 项目团队针对不同站点地质难点制定创新施工方案,如华山东路站采用"袖阀管注浆+钢支撑"双保险体系,荷花路站创新工法使施工效率提升30%以上[12][13]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近千名建设者坚守一线,华山东路站120人投入施工,荷花路站和小清河东站140人同步作业,开源路站和毛庄站400余人协同推进[17] 项目管理与施工保障 - 项目团队践行"最小影响、最大保护"理念,现场材料分类堆放,设置全自动洗车平台,落实"冲洗-烘干-除尘"流程[15] - 华山东路站通过"围一点、干一点、恢复一点"策略,三次优化释放近200平方米道路空间,荷花路站动态调整围挡范围,有效控制噪声与扬尘[15] - 双节期间项目团队提前储备钢筋、水泥等材料300余吨,建立应急供应机制,并部署临时排水泵组避免基坑积水[17] - 严格执行领导带班与24小时安全巡检制度,每日排查临边防护、临时用电等隐患,开展安全再教育,确保假期施工"零事故"[17] 整体建设态势与目标 -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济南轨道交通7号线、9号线建设工地数千名建设者放弃休假,以"不停工、不断档"的攻坚姿态全力推动项目建设[1] - 当前两条线路已全面进入"决战四季度"的关键时期,建设团队正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力争早日实现通车目标[19]
呼和浩特与通辽对口协作全面启动
内蒙古日报· 2025-10-08 09:20
合作启动与框架 - 呼和浩特市与通辽市对口帮扶协作已全面启动,标志着区域协同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1] - 合作依据自治区统一部署及《呼包鄂与东部盟市对口帮扶协作方案》安排[1] - 两市通过了《对口帮扶协作框架协议》及《三年(2025—2027年)行动方案》,旨在打造全区对口协作示范样板[1] 重点合作领域 - 合作将围绕产业协同、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生态治理、文旅融合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度合作[1] - 已在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联动推广、教育医疗资源共享等方面达成初步协作意向[1] - 目标是共同构建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1] 实施机制与城市角色 - 呼和浩特市作为自治区首府和呼包鄂乌城市群核心城市,主动担当"挑大梁""排头兵"角色,在呼包鄂三市中率先启动对口帮扶工作[1] - 两市已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1] - 下一步将深化落实举措,动态更新协作事项,完善协作机制,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1]
“视”界大同微视听作品征集启幕 聚焦古都新城三重魅力
中国新闻网· 2025-10-04 09:51
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视'界大同·大有不同"微视听作品征集推优活动,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指导,中国视协网络视听艺术创作委员会和中共大同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 [1] - 活动旨在以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手法,全方位展现大同的独特故事 [1] - 征集时间从即日起至2025年11月5日,面向全国范围内的微视听创作者 [2] 城市定位与产业发展 - 大同的城市定位呈现"文化古都+能源新城+算力高地"的三重魅力 [1] - 城市成功从"中国煤都"转型为"新能源之都",展示了能源转型的标杆历程 [1] - 大同作为全国算力产业发展佼佼者,实现了从"能源输出"到"数据赋能"的巨大转变 [1] 征集内容方向 - 征集内容围绕十大创作方向展开,包括溯源千年古都、聚焦文化遗产、展示转型样板、聚焦算力高地等 [1] - 其他方向涵盖区域协同发展枢纽作用、生态蝶变成果、文旅深度融合、"国际美食之都"、乡村振兴以及城市未来愿景 [1] 作品要求与活动安排 - 作品要求为2023年1月以来创作的原创微视听作品,类型包括微纪录片、微短剧、微动漫、微视频,单集时长不超过10分钟 [2] - 活动分为征集、评审和成果发布三个阶段,最终在主题晚会期间举办作品推优活动 [2] - 对评选出的最佳作品、优秀作品、好作品进行荣誉表彰并给予现金奖励,入围作品均有机会在官方合作媒体平台展播 [2]
胡敏:粤港澳同心聚力,全运会跃动精彩|十五运365天365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02 07:22
赛事概况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在粤港澳三地举行 [1][2] 对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影响 - 十五运会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同发展的里程碑 能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公共服务优化和社会治理提升 [2] - 赛事推动城市“硬支撑”升级 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升级 同时彰显城市“软实力” 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影响力 [2] - 赛事将激活城市“新动能” 凝聚全民健身热情 极大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创新 为世界级湾区和全球一流城市群建设注入新活力 [2] 对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的推动 - 大型体育赛事是牵引全民健身 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全面发展的强大引擎 是引领全民健身战略落地的示范窗口 能有效激发全民健身热情 [3] - 赛事是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高效平台 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高强度实战环境 是发现问题提升整体竞技实力的关键一环 [3] - 赛事是激活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融合枢纽 带动体育产业链上下游发展 推动“体育+”融合模式 促进体育科技 体育传媒 体育旅游等新业态壮大 [3] 广州体育学院的参与与支持 -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独立建制具有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体育高等学院 学校形成覆盖参赛 志愿服务 竞赛训练的多层级人才支持体系 [3] - 学校整合运动训练 运动康复 体育经济等科研资源 促进体育科研成果转化和体育人才实战培养 [3] - 学校发挥以赛促建 以赛兴城的长期效应 承办赛事并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推动体育产业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 [3]
通马路10月1日通车 北京城市副中心与亦庄新城再添交通大动脉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20:15
项目概况 - 通马路道路工程于10月1日凌晨正式通车,由原双向2-4车道扩建为双向10车道,道路等级由一级公路升级为城市快速路 [1] - 项目北起万盛南街,南至京津高速公路东石村立交,全长约6公里,新建主路双向六车道、辅路双向四车道的快慢行双系统 [3] - 工程新建京哈高速公路全互通立交桥1座,可实现各方向车流的顺畅转换 [3] 交通网络影响 - 通车后将有效解决城市副中心与亦庄新城之间的交通瓶颈问题,缓解区域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3] - 道路与京哈高速、京津高速等主要干线相交,将与京哈高速、京津高速共同构成通州南部地区高快速路网体系,极大提升城市副中心南北方向对外交通出行效率 [3] - 通马路与高架专用路相连,可使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的外部交通快速接入京哈高速公路等路网,实现农产品运输车辆快进快出 [3][4] 区域经济促进 - 项目通车将进一步增强北京城市副中心与亦庄新城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和经济融合注入新动力 [1] - 沿线分布有通州文化旅游区、台湖演艺小镇、台湖高端总部基地等多个重点功能区,通车为各功能区提供更便捷高效的交通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 [4] - 交通便利性提升有助于吸引更多企业入驻沿线功能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激发区域经济活力 [4]
明天起,北京城市副中心与亦庄新城新添一条城市快速路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30 13:10
项目概况 - 通马路道路工程于10月1日凌晨正式通车,由原双向2-4车道扩建为双向10车道,道路等级由一级公路升级为城市快速路 [1] - 工程北起万盛南街,南至京津高速公路东石村立交,全长约6公里,新建主路双向六车道、辅路双向四车道,并新建京哈高速公路全互通立交桥1座 [3] - 项目是完善首都城市路网的重点工程 [3] 交通功能提升 - 通车将解决北京城市副中心与亦庄新城之间的交通瓶颈问题,有效缓解区域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3] - 道路与京哈高速、京津高速等主要干线相交,下穿京津高速后与已建成路段顺接,共同构成通州南部地区高快速路网体系,极大提升城市副中心南北方向对外交通出行效率 [5] - 新建的全互通立交桥可实现各方向车流的顺畅转换 [3] 经济与产业发展 - 通车将增强北京城市副中心与亦庄新城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和经济融合注入新动力 [1] - 道路沿线分布有通州文化旅游区、台湖演艺小镇、台湖高端总部基地等多个重点功能区,项目的建成为各功能区提供更便捷高效的交通条件,切实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 [7] - 交通便利性提升有助于吸引更多企业入驻沿线功能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激发区域经济活力 [7] 特定产业支持 - 通马路是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对外运输的快速通道,与高架专用路相连,可使流通中心外部交通快速接入京哈高速等路网,实现农产品运输车辆快进快出 [5] - 道路直接提升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的服务保障能力,对加强首都"菜篮子"工程建设、保障群众食品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5]
城市副中心与亦庄新城再添交通大动脉,通马路10月1日凌晨通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30 12:06
项目概况 - 通马路(万盛南街-京津高速)道路工程于10月1日正式通车 [3] - 项目北起万盛南街,南至京津高速公路东石村立交,全长约6公里 [4] - 道路等级由一级公路升级为城市快速路,由原双向2-4车道扩建为双向10车道(主路双向6车道,辅路双向4车道) [3] 交通功能提升 - 新建京哈高速公路全互通立交桥1座,实现各方向车流的顺畅转换 [4] - 有效解决北京城市副中心与亦庄新城之间的交通瓶颈问题,缓解区域交通压力,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4] - 与京哈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共同构成通州南部地区高快速路网体系,极大提升城市副中心南北方向对外交通出行效率 [6] 经济与区域发展影响 - 增强北京城市副中心与亦庄新城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和经济融合 [3] - 为通州文化旅游区、台湖演艺小镇、台湖高端总部基地等重点功能区提供更便捷高效的交通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 [9] - 交通便利性提升有助于吸引更多企业入驻沿线功能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激发区域经济活力 [9] 特定产业支持 - 作为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对外运输的快速通道,与高架专用路相连 [7] - 可使农产品流通中心外部交通快速接入京哈高速公路等高速路网,实现运输车辆快进快出,直接提升流通中心的服务保障能力 [7] - 对加强首都"菜篮子"工程建设、保障群众食品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7]
海南一体化打造“三亚经济圈” 五市县“抱团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10:03
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 - 海南一体化打造三亚经济圈,推动三亚市、五指山市、陵水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共“两市三县”抱团发展 [1] - 三亚经济圈正式设立于2023年9月,旨在建设国际旅游胜地和自贸港科创高地 [1] - 该区域在交通、农业、旅游、生产要素、生态保护、民生事业、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推进“七个一体化”建设 [1] 产业发展与协同 - 针对热带农产品“品牌小而散、质优价不优”的痛点,通过品牌共建、渠道共享推动农业从单打独斗向区域协同转型 [2] - 在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上,通过跨市县旅游机制融合、特色产品开发实现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的持续增长 [2] - 保亭县利用康养资源与三亚高端旅游、医疗资源对接,形成“旅游+康养+度假”一体化产品 [2] 市县功能定位与互补 - 五指山市依托热带雨林生态优势,推动热带雨林飞禽动物园、生态型城镇化试点等项目 [2] - 陵水县将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三亚中央商务区进行功能互补,推进科创人才培育 [2] - 乐东县深化医疗资源共享协作,加快教育一体化进程,促进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居民“一卡通”广泛应用 [3] 未来发展路径 - 随着海南自贸港即将迎来封关运作,三亚经济圈将加快从整合协作向深度融合升级 [3] - 持续推动“国际旅游胜地+自贸港科创高地”双引擎协同发展 [3]
深圳地铁迈入600公里时代
深圳商报· 2025-09-29 08:31
16号线二期、6号线支线二期正式迎客 深圳商报记者 李秀瑜 刘芳 9月28日,深圳地铁16号线二期、6号线支线二期正式迎客。至此,深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609.6 公里,车站428座,线网密度达0.305公里/平方公里,继续稳居全国内地城市首位。 这就意味着,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将以更密集的路网,为市民出行、区域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预计旺 季高峰单日客流将达到1100万人次。 织密地铁线网,推动区域交通互联互通 两条地铁新线的开通,不仅是线网里程的增加,还将成为区域发展的"加速器"。地铁16号线二期起自既 有大运站,终至园山西坑站,线路全长约9.54公里,设车站8座。线路贯穿龙岗园山街道,串联西坑、 大康、安良等社区,实现"村村通"。开通后,将进一步强化龙岗中心城与园山片区联系,实现东部中 心"内聚外联",畅通东部至市中心的"快进快出"通道,推动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园山居民可坐地铁便捷 抵达大运及坪山枢纽,通勤和出行效率将大幅提升。 6号线支线二期起自既有光明站,终至光明城站,线路全长约4.95公里,设车站3座。线路开通后,实现 了光明区高铁与地铁的高效换乘,乘客往返光明科学城与福田中心区的通勤时间将大幅缩短 ...
2025年东城区老字号嘉年华启动 移动市集首站亮相隆福寺
北京商报· 2025-09-28 17:10
活动概况 - 东城区商务局 文旅局 国资委及景山街道联合主办2025年东城区老字号嘉年华移动市集首站活动于9月25日在隆福寺开市 活动持续至9月28日[1] - 活动汇聚京珐 盛锡福 红都 北京同仁堂 东来顺 吴裕泰 萃华楼 稻香村等20余家东城老字号品牌 并特邀北戴河牌 恒野生姜等河北地区老字号共同参与[1][4] - 移动市集后续将陆续开展五站活动 通过新形式增强老字号品牌活力 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注入消费动能[6] 产品展示与消费体验 - 盛锡福推出融合传统工艺与时尚设计的秋冬帽饰吸引现场试戴 北京同仁堂饮料带来养生饮品实现良药苦口向良饮爽口转化[3] - 长春堂顺时而饮和吴裕泰现场泡茶吸引行人驻足品尝 稻香村枣糕妹妹人偶成为合影打卡热点[3] - 京珐结合明年生肖推出《珐琅有礼·萌马献瑞》系列文创成为现场热销款 金糕张传统山楂糕焕发醇厚本味成为市民童年情感载体[4] 跨界合作与支持 -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与上海银行北京分行作为金融合作伙伴在市集设立服务点位 以贴心服务激发消费市场潜能[4] - 活动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 配合多巴胺展区形式开启消费新体验 拓展区域协同发展[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