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人工智能
搜索文档
毓璜顶医院牵头成立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共探气道疾病诊疗新路径
齐鲁晚报网· 2025-08-17 18:41
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获批 - 烟台毓璜顶医院宋西成教授牵头申报的"气道疾病精准诊疗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成功获批 标志着医院在气道疾病诊疗领域科研实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1] - 该中心由烟台毓璜顶医院 石药集团百克(山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深睿博联科技有限公司三方联合共建 [2] 共建单位实力 - 烟台毓璜顶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 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 山东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等众多国家级和省级平台 科研实力位居国内地市级医院前列 [2] - 石药集团百克(山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资质 是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 拳头产品"津优力"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近三年研发投入超10亿元 [2] - 杭州深睿博联科技有限公司年研发投入近亿元 持有14张NMPA三类证 独创"影像+文本"双AI引擎和Deepwise多模态平台技术先进 为数千家医疗机构提供全链路AI服务 [2] 中心建设与研究方向 - 中心汇聚130余名高水平研究人员 技术委员会由国内外顶尖专家领衔 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3] - 重点聚焦鼻炎 哮喘 慢阻肺 肺癌等常见气道疾病 探索分子机制 挖掘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打造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气道疾病智能诊疗平台 [3] - 搭建临床转化桥梁 加速创新药物筛选和临床试验进程 构建"临床-科研-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 [3] 中心意义与影响 - 提升山东省在气道疾病领域科研能力与临床水平 推动诊疗水平提升 加速国产创新药物研发 [4] - 培养高层次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 为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4]
医思健康(02138.HK)8月15日收盘上涨10.29%,成交219.15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8-15 16:33
股价表现 - 8月15日股价上涨10.29%至0.75港元/股 成交量306.4万股 成交额219.15万港元 振幅14.71% [1] - 近一个月累计涨幅19.3% 年初至今涨幅1.49% 跑输恒生指数27.22%的涨幅 [2]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营业总收入38.21亿元 同比减少1.68% [2] - 归母净利润-1.54亿元 同比大幅减少782.39% [2] - 毛利率维持80.73%高位 资产负债率56.14% [2] 行业估值 - 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行业市盈率平均值0.69倍 中值1.36倍 [3] - 公司市盈率-4.82倍 行业排名第91位 [3] - 同业公司市盈率对比:瑞慈医疗5.3倍 环球医疗5.35倍 医汇集团2.32倍 其他京玖康疗0.38倍 巨星医疗控股0.41倍 [3] 公司业务 - 全香港最大非医院医疗服务供应商 专注预防及精准医疗 [4] - 经营182个服务点 总面积约657,000平方尺 拥有46个多元化品牌 [4] - 业务涵盖健康检查、疫苗接种、实验室检测、影像诊断、专科咨询、牙科及痛症管理 同时提供美学医疗、美容、养生及兽医服务 [4] - 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及MSCI香港小型股指数成分股 [4]
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将亮点纷呈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4 05:44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于9月10日至14日举办,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将在首钢园区亮相 [1] - 健康卫生服务专题以"智领未来,健康生活"为年度主题,搭建服务展示、交易洽谈、科研转化、国际合作的高质量平台 [1] - 一批前沿产品将通过服贸会平台全球首发、中国首展 [1] 参展企业 - 专题展设置"智疗云枢前瞻矩阵"和"全民健康服务矩阵"两大展示体验区 [1] - 全球领先的科学与医学信息服务机构爱思唯尔以及纳通科技等专精特新企业首次参展 [1] - GE医疗等6家世界500强企业及飞利浦等行业龙头企业参展 [1] - 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率达54%,国际化率达53% [1] 人工智能与医疗创新 -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项目将在专题展集中发布,场景化、实例化呈现精准诊疗和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研发全流程 [1] - 重点展示医疗人工智能标杆应用成果 [1] - 广安门医院的"广医·岐智"大模型让观众全场景沉浸式体验"AI中医未来诊室" [2] - 西苑医院科研转化成果——小型化经络调理机器人首展 [2] 中医药展示与国际化 - 共有48家中医药机构线上线下参展,其中线下参展机构27家 [2] - 国家中医医学中心、中医药上市公司等龙头机构占比48%,创历年新高 [2] - 同仁堂、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行业领军机构集体亮相 [2] - 31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集体亮相 [2] - 4场中医药专题论坛和1场政策研讨会将举办,《中医国际医疗服务指南》等10项标准拟发布 [2] 国际医学交流 - 首都国际医学大会将在服贸会期间举办,围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等领域开展深层次研讨交流 [3] - 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学术研究机构负责人参与 [3] - 发布《中国医院临床研究国际影响力报告》《数字医疗蓝皮书》等专业研究成果 [3]
展示“北京服务”品牌案例 健康卫生服务专题第5年亮相服贸会
贝壳财经· 2025-08-13 19:13
展会基本信息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区举办 为连续第5年亮相 [1] - 专题以"智领未来 健康生活"为年度主题 设置专题展并同期举办近20场会议论坛及配套活动包括首都国际医学大会 [1] - 专题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 首都会展集团承办 中国医院协会提供学术支持 多个市级单位及生物医药重点区深度参与 [1] 参展规模与国际化程度 - 招商招展工作全部完成 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率达54% 国际化率达53% [1] - 专题展设置"智疗云枢前瞻矩阵"和"全民健康服务矩阵"两大展示体验区 [1] 重点展示内容与技术成果 - 集中展示"北京服务"品牌案例 包括西门子全球首款获中国药监局准入的光子计数CT [2] - GE医疗展示"京研京造"磁共振设备搭载"脑心同治及肿瘤精准诊疗应用方案" 实现一次打药脑心同扫 [2] - 阿斯利康在京投资25亿美元建立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及高标准产业化项目 [2] - 微元合成生物展示国内首个利用合成生物技术研发的新食品原料阿洛酮糖 [2] 人工智能应用成果 -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项目将在展会集中发布 展示精准诊疗和生物医药AI研发全流程15个环节 [2] - 重点呈现医疗人工智能赋能的标杆应用案例及成果 采用场景化实例化展示方式 [2]
GPT-5能啃下多少行业硬骨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13:11
GPT-5技术突破 - GPT-5是融合模型,能根据问题复杂度自动调整思考深度,在速度与准确性间取得平衡[2][7] - 在数学推理(AIME 2025测试94.6%)、多模态理解(MMMU 84.2%)、医疗健康(HealthBench Hard 46.2%)等基准测试创下新高[4] - 编程能力显著提升:SWE-bench Verified测试74.9%,Aider polyglot测试88%,可生成数百行可运行代码且无需调试[4] 行业应用深化 - 医疗领域表现突出,被描述为"最准确的医疗问题解答模型",能结合患者个人情况提供细致建议[6] - 编程场景落地成熟,Meta预计明年50%代码由AI编写,微软当前20%-30%代码为AI生成[5] - 在40多种职业任务中表现优于人类专家,覆盖法律、物流、销售等高附加值领域[10] 商业化战略调整 - 年化经常性收入从6月100亿美元跃升至130亿美元,预计年底突破200亿美元[8] - 推出1美元政府服务计划,与美国国防部签署2亿美元合同,重点拓展企业及政府市场[8][9] - 当前75%收入依赖消费者订阅,企业市场份额25%落后于Anthropic(32%)[10] 市场竞争格局 - 面临谷歌Genie 3、Meta Llama 3及中国Qwen 3等竞品压力[8] - Anthropic凭借安全性占据金融/医疗市场,谷歌依靠云基础设施提供一站式方案[10] - 公司计划2026年在华盛顿设立办事处,强化政府关系[9]
投资人跨界,冲刺“AI中医第一股”
36氪· 2025-08-08 08:58
公司业务与经营 - 主营业务包括线上线下中医医疗服务、中医科普培训、中医AI订阅服务及养生轻食产品 其中中医医疗服务是核心营收来源 主要模式为通过自主研发的AI辅助诊疗系统"中医大脑"及全职医师联合诊断 收取诊疗费用和销售中医药品 [1] - 线下诊所门店共11家 线上问诊收入占比达89.2% 线下门店收入仅占10.8% [1][6] - 2022年至2025年5月末营收分别为6216.9万元、1.89亿元、2.36亿元、8984.8万元、1亿元 净亏损分别为1.54亿元、1.94亿元、4536.7万元、238.6万元、4384.1万元 持续亏损原因包括养生轻食产品生产销售、线下诊所运营、医师雇佣成本及AI研发费用 [1] 技术能力与数据 - AI辅助诊疗系统"中医大脑"包含超亿级参数、超1万首方剂 涵盖3000多类病症 包括超100万个附随访数据的临床病例及超100万张带标记舌头图像 [6] - 医师团队在AI系统辅助下服务超10万名患者 患者复诊率达67.2% 常年稳定高于60% 显著高于行业30%-40%的水平 [6][9] - 系统重点解决中医行业痛点 如依赖稀缺高级中医师个人经验、医师培训成长慢及诊断流程标准化有限 [9] 创始团队与治理 - 创始人崔祥瑞为私募基金投资人背景 曾任职联合利华、和君咨询及沣盈资产管理公司 通过斯坦福商学院结识技术合伙人张南雄与林大栋 [3] - 技术创始人林大栋长期担任首席医疗官 负责系统研发迭代及培训课程开发 张南雄后期退出经营管理并套现部分股权 仅保留非执行董事头衔 [3][8] - 全职医师仅93名 平均执业年资约5年 约1/3医师有5年以上中医行医经验 [6] 市场与行业 - 2024年AI辅助中医治疗市场规模约160亿元 2020-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113.7% 行业供应商约1.34万家 [9] - 中国医疗人工智能行业规模从2019年27亿元增至2023年88亿元 年均增速33.8% 预计2033年达3157亿元 [12] - 行业头部公司如讯飞医疗、百度、云知声等探索大模型赋能诊疗分析、病症预测管理及医疗保险理赔方向 [12] 融资与估值 - 累计融资5次 总额约2171.8万美元(约1.6亿元人民币) 估值达2.56亿美元(约18.38亿元人民币) [11] - 蓝驰创投连续追投5次 持股20.55%为第二大股东 ParmaWay参投3次 真格基金参投2次 聚利基金末轮入股 [11] 争议与挑战 - 针对癌症、血液病等"癌重症"科治疗效果受质疑 宣传"可治愈"引投诉 2025年7月因医疗损害被起诉 [7] - 自营诊所模式面临资质、合规性、医师团队经验及疑难杂症宣传话术等争议 [10]
云姨夜话丨谁在“安全”前提下持续破解AI的“医”题?
齐鲁晚报· 2025-07-30 17:34
医疗AI市场规模与增长 - 医疗AI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突破27亿美元 2034年将攀升至170亿美元[2] - 医疗AI化是对传统医疗模式进行革命性重构 AI正在多个关键领域变革现代医疗方式[2] 蚂蚁集团AI健康应用AQ进展 - AQ已接入269个医生智能体服务 打造首个连接智能硬件的院士智能体[2] - 与中国信通院启动国内首个《医疗健康行业智能体AI医生》标准体系 推出医生开放平台[2] - AQ入选2025WAIC"SAIL奖"TOP30和"镇馆之宝"两项大奖[3] - 已适配苹果、华为、鱼跃、欧姆龙等可穿戴和医疗设备 可同步血压血糖数据提供个性化健康信息[3] - 正发力"医生AI分身"技术 让AI复刻专家思维与诊断路径[3] 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场景 - AI在临床一线应用中持续推进 尤其在慢病管理等高频场景加速落地[3] - 每个医生智能体上线意味着用户多了一位可7×24小时响应的专业医生助手[3] - 大模型与医生专业能力及硬件设备监测能力结合 推动真正可使用可信赖的"AI家庭医生"发展[3] 医疗AI安全技术发展 - 蚂蚁集团大模型安全解决方案"蚁天鉴"新增智能体安全评测工具 具备四大核心功能[4] - "蚁天鉴"风险研判Agent准确率可达96%以上 支持11个行业智能体测试[4] - 解决方案形成完整技术链条 提供全方位智能化的大模型安全测评和防御解决方案[4] - "蚁天鉴"新增功能与世界数字科学院《AI智能体运行安全测试标准》框架契合[5] 行业挑战与发展方向 - AI医疗正经历从"能用"到"好用"转型 面临数据孤岛和伦理规范等挑战[5] - 医护人员需接受系统培训 充分认识AI能力边界并警惕误导性信息[5] - 医疗AI应用产生的海量数据涉及患者隐私、医疗质量和科研成果 安全技术具有至关重要地位[3]
京东健康医疗AI大模型解决方案入选 WAIC 2025“ESG创新实践案例”
中金在线· 2025-07-29 13:35
行业动态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举办"AI+医健产业可持续创新论坛"并发布《2025医健可持续创新案例推荐榜》[1] - 该榜单由第一财经、健闻咨询和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医疗服务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 旨在发掘医药大健康领域推动可持续创新的杰出案例[3] - 加快AI深度应用被视为破解"看病难 看病贵"民生痛点的重要路径 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3] 公司表现 - 京东健康旗下医疗AI大模型解决方案入选《2025医健可持续创新案例推荐榜》[1] - 公司推出国内医疗行业首个全面开源的垂类大模型"京医千询" 并发布"AI京医""京东卓医""康康"等系列AI医疗产品[3] - "AI京医"半年服务用户超5000万 上线超500个专家医生智能体 构建起"AI医生+多专业服务角色智能体+专家医生智能体"的服务矩阵[3] - 在WAIC 2025展览区设置"AI京医""康康"等产品互动体验区[5] 技术发展 - 京东健康持续聚焦打造"京医千询2.0" 推动医疗AI从全科服务向复杂专病领域拓展[5] - 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开放 加快医疗智能化转型进程[5]
京东健康“京医千询2.0”加快医疗全场景智能化进程
证券日报· 2025-07-28 15:09
京东健康"京医千询2 0"技术架构 - 公司打造"三引擎+四模型"技术架构 其中"三引擎"包括循证数据引擎 临床病例引擎 医患交互仿真引擎 旨在为"四模型"提供可信数据训练动能 [1] - "四模型"具体包含全科医生模型 专科医生模型 健康Agent 影像大模型 通过引擎持续升级能力 [1] 技术突破进展 - 拟人对话功能实现高度人性化交互 能模拟医生多轮问诊并按循证医学逻辑给出建议 [1] - 可信推理系统经过140+临床科室医生及百万级真实病案评测 具备反思机制和专家反馈自适应能力 [1] - 医学全模态技术已支持文本 影像 检验数据等多模态医学数据的综合解析 [2] 产品落地情况 - 面向医院全场景的"京东卓医"大模型已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机构落地 [2] - 直接服务用户的智能健康助手"康康"正处于加速迭代阶段 [2] 战略发展规划 - 公司自2023年7月发布后 用两年完成医疗全场景大模型迁移学习 并率先实现产品体系规模化落地 [3] - 未来将重点迭代"三引擎+四模型"架构 推动医疗智能化体系本质升级 [2][3]
优秀!惠州六院医疗AI成果获国家级认可
南方都市报· 2025-07-14 16:47
作为惠州地区唯一入选该指引的惠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惠州市重点实验室,"惠州市人工智能影像 精准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惠州市医学影像人工智能与冠心病早期筛查重点实验室"在惠州六院的 智慧医疗发展中发挥着核心引领作用。 此次入选的冠心病AI筛查系统是惠州六院医疗AI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该系统基于国际领先的nnU- NetV2架构开发,通过AI全自动处理磁共振冠脉成像,为早期冠心病精准筛查提供了突破性技术支持。 在传统冠心病筛查中,往往面临着效率低、准确性受限等问题,而这一系统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筛查 的精准度和效率,彰显了惠州六院在医疗人工智能转化应用领域的核心地位。 这两个重要的科研平台依托惠州六院省级重点放射科平台建设,具备雄厚的医学影像研究能力。惠州六 院放射科团队在粤东地区率先开展磁共振冠脉智能分析(MRCA),并创新性地融合2D/3D双模型架构与 虚拟现实重建技术。2D/3D双模型架构能够从不同维度对冠脉影像进行全面分析,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 确性;虚拟现实重建技术则将二维影像转化为直观的三维立体模型,让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冠脉的形 态和结构,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为全面和精准的信息。 对于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