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圳惠民保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参保人数突破615万 3年超1800万人次参保
深圳商报· 2025-07-13 08:29
参保情况 - 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参保人数突破615万,创历史新高 [1] - 3年累计参保人次超1800万,本年度最大参保年龄113岁,最小参保年龄5天 [1] - 首次将参加异地医保的深圳户籍人员纳入参保范围,已有超11万人参保 [1] - 近2.6万家企业为超105万名职工参保 [2] 产品特性 - 保费连续3年维持88元/人/年不变,支持医保个人账户缴费 [2] - 大幅下调免赔额,多项待遇免赔额较去年同期各降4000元,连续参保人群再降1000元,最大降幅28.6% [2] - 新增住院自费诊疗项目,质子重离子、机器人手术等费用纳入保障 [2] - 罕见病专项保障报销额度上调至60万元/年,新增治疗短肠综合征的注射用替度格鲁肽 [2] - "港澳药械通"保障范围拓展至17种 [2] 理赔情况 - 保障生效次日即有市民获得赔付,54岁黄先生获赔31066.26元 [3][4] - 戈谢病患儿小张2024年获赔50万元,2025年因连续参保3年额度提升至60万元/年 [3] - 住院自费合规药品、耗材、诊疗及检验检查费用纳入赔付范围,赔付比例70% [4]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金融机构产品适应性管理办法》;国有险企长周期考核增五年周期指标;险资扎堆举牌港股获15%超额回报;|13精周报
13个精算师· 2025-07-12 10:56
监管动态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金融机构产品适应性管理办法》,要求金融机构划分投资型产品风险等级并进行动态管理,对保险产品进行分类分级管理[5][6] - 七部门鼓励托育服务机构投保责任险和企业财产保险[7] - 四部门开展货车司机护航专项行动,赠送互助保险[8] - 国办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最高提至90%[9] - 国务院推进再保险国际化进程[10] - 财政部对国有商业险企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增加五年周期指标[11] - 发改委表示"十四五"期间长护险参保人超1.8亿[12] - 医保局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启动[14] - 截至6月30日已有337个地区开通医保钱包[15] - 人社部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16] -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2026年扩至全国[17] - 债券通"南向通"参与投资者将扩容至非银机构[18][19] 公司动态 - 友邦保险收购上海松江2252套公寓,总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21] - 弘康人寿举牌郑州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5.55%[22] - 众安在线完成配售2.15亿股新H股,募资39.24亿港元[23] - 友邦保险遭科威特投资局清仓3.7%股份,套现268亿港元[24] - 锦泰财险获批增资8亿余元[25] - 太保寿险上半年商保赔付99.2亿,其中重疾赔付52.3亿[27] - 太平人寿上半年完成理赔44.7万件[28] - 中国太保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08元[29] - 新华保险与邮储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30] - 大家保险不再设立监事会[31] - 大家保险"城心养老"商标获批,6家在营社区综合入住率超80%[32][33] 人事变动 - 金融监管总局甘肃局局长调整[35] - 童天喜出任中意人寿董事长[36] - 牛增亮担任华泰人寿总经理[38] - 田耕担任中国人保副总裁[39] - 国富人寿高管调整,刘先云任副总经理[40][41] - 建信财险董秘张启航拟升任副总裁[42] - 大滨辉久出任长生人寿副总经理[43] - 席岳担任华泰人寿总精算师[44] - 张浩菁担任中宏人寿审计责任人[45] 行业动态 - 上半年保险业88起核心高管变动[47][48] - 上半年保险业罚单600余张,罚没金额1.16亿元[49] - 上半年"保险版ABS"登记规模超1800亿,同比增长46%[50] - 险资年内举牌20次,已达去年全年水平[51] - 险资举牌港股获15%超额回报,总规模达7622亿[52] - 险资下半年有望增配权益类资产[53] - 5家保险系私募证券基金公司获批[54] - 2025年保险毕业生平均薪资23.18万[55] - 特朗普税改法案或致1200万美国人失去医保[56] - 汇丰人寿推出带黄金追踪功能的指数型万能寿险[57] 产品服务 - 太保产险与蚂蚁集团合作推出"商保码·太平洋产险服务专区"[59] - 新华保险推出"强基工程产品组合能量魔方"理念[60] - 华泰人寿升级"康养3.0"战略,推出"泰享旅居"服务[61] - 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参保人数突破615万[62] - 平安产险推出北极星(免健告)中高端医疗险[63]
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参保人数突破615万
快讯· 2025-07-09 15:02
金十数据7月9日讯,由深圳市医疗保障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 共同指导推出的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已于6月30日结束集中参保期,参保人数再创新高、突破615万, 保障服务期为2025年7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 (界面) 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参保人数突破615万 ...
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参保今晚截止
快讯· 2025-06-30 09:17
深圳惠民保参保截止 - 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参保将于今晚24时截止 [1] - 保障将于2025年7月1日0时生效 [1] - 保障期为一年 [1] 产品特点 - 保费连续3年维持88元/人/年不变 [1] - 日均成本仅0.24元 [1] - 保障金额超400万元 [1] - 参保条件宽松:不限年龄/健康状况/职业 [1] - 覆盖人群:深圳医保参保者或异地医保的深圳户籍居民 [1] 监管架构 - 由深圳市医疗保障局/地方金融管理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深圳监管局共同指导 [1]
深圳肺癌患者用港澳良药,医保报销后惠民保又赔付7.2万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6-28 10:18
政策优化升级 - 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港澳药械通保障免赔额由3.5万元降至3.1万元,连续参保2年以上的参保人可享受3万元免赔额 [2] - 保障范围扩展至17种港澳药械,年度最高报销额度达50万元 [2] - 参保日期将于6月30日正式截止,覆盖正常参加深圳医保人员及异地医保的深圳户籍人员 [2] 患者受益案例 - 60岁李先生使用"注射用芦比替定"治疗肺恶性肿瘤,总医疗费用25.58万元,"深圳惠民保"赔付7.2万元 [1] - 67岁周女士同样使用"注射用芦比替定"治疗肺恶性肿瘤,总医疗费用12.95万元,"深圳惠民保"赔付1.86万元 [1] - 两位患者均通过"港澳药械通"政策在深圳本地获得港澳抗癌新药,无需跨境奔波 [1] 药品报销机制 - "注射用芦比替定"属于"港澳药械通"保障范围,经深圳医保报销后剩余费用可纳入"深圳惠民保"待遇 [1] - 李先生案例中剩余费用17.8万元,扣减3.4万元免赔额后按50%比例赔付 [1] - 周女士案例中剩余费用扣减3万元免赔额后获得赔付 [1]
深圳“惠民宝” 生活真需要 参保通道将于6月30日正式关闭,投保截止仅剩最后6天
深圳商报· 2025-06-25 03:36
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参保要点 - 参保通道将于6月30日关闭 目前处于最后6天倒计时阶段 [1] - 一年保费为88元/人 保障额度超400万元/年 [7] - 支持医保个账余额支付 可为本人及直系亲属参保 [3][6] 参保资格与范围 - 不限既往症病史 既往症可保可赔且赔付比例与健康人群一致 [2] - 不限参保年龄 无等待期要求 [3] - 覆盖深圳市基本医保参保人及异地医保的深圳户籍人员 [3][6] - 深圳户籍异地大学生可通过身份确认流程参保 [8] 保障与服务内容 - 提供七大类专属健康服务 包括用药直播/健康测评/图文问诊等 [4] - 包含青少年健康直播/免费代煎中药/孤独症辅导课程等特色服务 [4] - 异地医保深圳户籍人员需先经异地医保报销后再申请理赔 [9] 参保与支付方式 - 支持微信公众号/支付宝/云闪付等15个线上参保渠道 [9] - 可通过交通银行APP/粤省事小程序等平台办理 [9] - 异地医保个账不可支付 需使用微信等其他方式 [7] - 参保人可在线更换绑定手机号 [5] 咨询服务渠道 - 提供微信公众号在线客服功能 [9] - 设立官方客服电话4006152066 [9] - 共保体4家成员单位提供线下咨询 [9]
近1.5万家企业为员工参保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
快讯· 2025-06-10 11:13
深圳惠民保参保情况 - 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已有近1.5万家企业为员工参保 [1] - 团体线上申报将于本月底截止 [1] 深圳惠民保产品特点 - 保费保持不变但保障全面升级 [1] - 大幅降低理赔门槛 [1] - 拓宽自费保障范围 [1] 监管指导机构 - 由深圳市医疗保障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共同指导推出 [1]
中国人寿首席承保“深圳惠民保”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30 14:44
深圳惠民保2025年度升级 - 2025年度"深圳惠民保"保持88元保费不变,同时实现保障全面升级 [1] - 产品由深圳市政府指导,自2023年推出以来累计参保超1213万人次,覆盖近半数深圳常住人口 [1] - 中国人寿深圳市分公司连续三年担任首席承保公司,主导产品设计、服务优化及运营管理全流程 [1] 产品保障升级亮点 - "五降"策略:五项待遇免赔额各下调4000元,最高降幅达28.6%,连续参保者额外再降1000元 [2] - "三拓"策略:住院自费理赔门槛降低,罕见病药品年保额提升至60万元,"港澳药械通"保障范围扩展至17个药械(年度最高报销50万元) [2] - "一增"策略:首次纳入异地医保的深圳户籍人员,覆盖随迁老人及异地就业/就读人群 [2] 运营成效与服务创新 - 累计赔付近23万人次,年龄跨度从1个月婴儿至103岁老人,单人最高赔付金额达180万元 [1] - 数字化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一站式"理赔人次占比99%,理赔金额占比94%,大幅降低参保人垫资压力 [2]
60万元保障托起“黏宝宝”新生 “深圳惠民保”破解罕见病用药困局
深圳商报· 2025-05-21 14:40
深圳惠民保的罕见病保障机制 - 深圳惠民保为罕见病患儿杨小宝提供特殊保障 使其月治疗费用超十万元的黏多糖贮积症(IV A型)获得70%费用报销[1] - 该保险2024年底年报销额度提升至最高55万元 累计为杨小宝治疗账单报销约27万元[2] - 针对医保目录内罕见病药品 经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报销后可进一步赔付80% 年保障额度120万元[2] 港澳药械通与药品引进 - 唯铭赞在2024年底进入广东省港澳药械通目录 得以再度引进内地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2] - 该药品5毫升装定价高达7500元 需根据患者体重决定用药剂量[1] 2025年度保障升级 - 新增9种罕见病的10个高值自费药品纳入保障范围 包括治疗短肠综合征的注射用替度格鲁肽[3] - 医保目录外罕见病药品年保障额度提升至最高60万元 实现一站式直接结算无需垫付[3] - 罕见病自费药品费用保障累计赔付超2000万元 惠及660人次[3] 参保渠道与时效 - 2025年度集中参保期为4月22日至6月30日 保障期覆盖2025年7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3] - 支持用人单位通过广东政务服务网统一参保 个人可通过12个线上平台及线下窗口办理[3]
多地新版“惠民保”产品扩容,衔接丙类药品目录如何做?
第一财经· 2025-05-09 19:46
惠民保产品创新策略 - 支持创新药械和覆盖更多健康管理服务成为惠民保持续运营的重要策略[1][2] - 深圳惠民保新增质子重离子、机器人手术、钇90微球等创新治疗项目,并拓宽"港澳药械通"范围至17个药械(新增8个)[2][3] - 沪惠保国内特药种类由41种扩增至48种,新增1个CAR-T治疗药品,药品适应证全部更新至最新[2][3] - 安徽惠民保提供齿科服务、癌症早筛、基因检测优惠等健康管理服务[2] 创新药械纳入逻辑 - 创新药械需具备显著疗效优势并通过卫生经济评估,优先覆盖获批国家创新医疗器械认证的产品[3][4] - 探索按疗效支付、分期付款、使用量定价等创新支付方式缓解预算压力[5] - 建立打包支付模式明确保司与患者支付额度[5] 健康管理服务拓展 - 内蒙古青城保纳入6大类24项服务(生活福利、早筛、药事福利等),苏惠保2025提供心理咨询、癌症筛查等权益[4] - 健康管理服务需满足带病体及老年群体需求,提升保险获得感以推动可持续发展[4] 与丙类药品目录衔接 - 丙类药品目录由国家医保局牵头制定,可降低险企与药企谈判成本,提升创新药覆盖效率[6] - 需解决数据孤岛、精算能力差异问题,通过第三方平台共建风险评估体系[7] - 动态调整药品清单并分析参保人群医疗数据,为目录制定提供依据[7][8] - 推动商保目录标准化,优化报销流程避免重复或空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