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物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来六和塔“打卡” 请守护文物之美
杭州日报· 2025-08-22 10:27
为了保护六和塔文化史迹,同时让游客拥有更安全、更舒心、更有序的游览体验,目前,景区推出 了最新管理措施,将在人流高峰时段,实施动态客流管控,视情况采取限流、暂停售验登塔门票等措 施。 景区建议市民游客合理安排时间,错峰游览,避免耽误行程。同时,塔内严禁攀爬窗台拍摄,切勿 随地放置物品,避免占道堵塞通行,请大家上下楼梯有序缓行,自觉维护好游览秩序,服从现场管理和 引导,确保安全。 六和塔不仅是一处景点,更是杭州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地标。让我们用文明素质共同守护这座承载着 历史和文化的古塔。 最近,杭州六和塔景区在社交平台上火了——出圈的主景是塔中一扇扇木窗,它们就像是天然的取 景框,被网友称为"绿色能量窗",拍照非常出片,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拍照。但是,也出现了一 小部分不文明的现象,比如有的游客坐到了木窗上,有的躺在了木地板上进行拍照,对其他游客造成了 影响。 六和塔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遗产西湖文化景观的十四处文化史迹之一,也是国内 为数不多可以登临的千年古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年),是吴越国王钱弘俶为了镇压肆虐的钱 塘江潮水而建。 ...
徐曙海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真抓实干坚决打好“十四五”收官战 突出项目为王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镇江日报· 2025-08-22 07:45
经济发展与政策部署 - 坚决打好十四五收官战 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经济工作部署 [1] - 培育壮大服务消费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加大高品质住宅供给以深挖内需潜力 [1] - 多措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深挖新兴市场潜力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以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1]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科学确定目标任务 提出思路举措 狠抓工作落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 招商引资与产业支撑 - 坚持大抓招商和抓大招商 全力找项目和谋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 树牢项目为王理念 强化一把手抓招商责任 以项目论英雄和凭招商比能力 [3] - 发挥综合比较优势 突出转型主攻方向 开展上门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提高精准性 [3] - 优化营商环境 完善开发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 提升要素保障水平和政企沟通机制 [3] 区域协同与资源利用 - 用足用好资源优势 更大力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建设 深挖科技创新潜力和放大黄金水道效应 [2] - 建立跨区域石刻保护协作机制 加强协同保护和价值挖掘的跨区域沟通合作 [2] 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 - 严格落实南朝陵墓石刻文物保护主体责任 严厉打击盗凿拓印等破坏行为 [2] - 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推动文物保护工作专业化和规范化开展 [2] - 深入挖掘南朝陵墓石刻文化内涵 策划石刻文化主题旅游线路 打造石刻加文旅新业态 [2]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遗址文物图鉴》在哈尔滨发布
新华社· 2025-08-15 21:00
图书首发仪式 -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遗址文物图鉴》首发仪式于8月15日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新馆报告厅举行 [1] - 图书采用中、朝、英、俄、日五种语言出版 [1] 图书内容概述 - 图鉴收录了陈列馆几十年来通过考古发掘、调查搜集、跨国取证、文物征集等方式挖掘的七三一部队罪证 [2] - 包含20世纪50年代拍摄的七三一部队遗址照片和考古发掘现场照片 [2] - 重点收录了新馆建设以来新获得、新公开的文物史料 [2] - 包括原队员长沼久夫提供的来往信件和原队员所藏盖有满洲第七三一部队永山队印章的照片等 [2] 图书意义 - 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和展示,也是对研究新成果的全面补充 [2] - 进一步充实七三一部队罪行证据链,为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罪行提供有力证据支持 [2] - 是对历史真相的揭露,推动历史研究、文物保护和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5] - 将成为人们了解侵华日军罪证的重要窗口 [5]
揭开雄安深厚的历史底蕴“长安二千三百里——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中国考古博物馆开展
考古发现与文物价值 - 唐代龙首作为脊兽出土 经半年修复后恢复原貌 体现唐代建筑艺术和高等级建筑脊饰实物价值[2][11] - 陶量外壁刻有"都乡定里"铭文 容积2067毫升相当于汉代一斗 实证古州城为汉代鄚县县治所在[4][9] - 唐代灰陶纺轮大量出土 反映隋唐时期河北地区纺织业高度发达[12] 遗址规模与历史沿革 - 古州城遗址为汉唐鄚县县治和唐代鄚州州治遗址 历史沿革长达2000余年 是燕云十六州城址之一[8][10] - 考古勘探面积累计30余万平方米 发掘面积2600平方米 揭示内外双重城址布局和汉唐五代时空框架[8] - 遗址现存5-8米夯土城墙 为雄安新区保存最好且历史沿革最清晰的千年古代城址[10] 文化意义与学术价值 - 出土文物展示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多元一体特质 如两地瓦当纹饰体现文化传承与创新[15][16] - 遗址实证雄安新区8000年历史文脉 对研究冀中地区古代州县城市发展和社会变迁具有重大学术意义[8][10] - 龙首修复采用三维扫描和虚拟拼接等前沿科技 入选实验室2025年度首场重大成果发布名单[11][12] 经济与产业考证 - 文献记载唐代河北河南为重要丝绸产地 莫州以进贡绵为主 租庸调中以绢绵为调[13] - 河北定州何名远"家有绫机五百张" 反映唐代丝织业规模化生产 可能属丝绸之路来华的粟特人[13]
“超三分之二村民同意”不是重修文保单位合法程序
新京报· 2025-08-12 17:55
据上游新闻报道,近日,有文保爱好者在社交平台发帖称,位于海口市龙华区的省保单位——清代建筑 净禅院(当地称:符圣庙),将被村民私拆重建。净禅院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海南特区报的2022年一篇报道显示,净禅院是村民祭祀的庙宇,彼时,该场所就存在"房梁被腐蚀"等问 题。因此,村民修建寺庙的朴素意愿可以理解。但要强调的是,出发点正确不代表可以在流程合规层 面"绕道而行"。鉴于文物保护的特殊性,在类似于净禅院等场所的重建和修缮中,"超三分之二村民同 意"不是法律明确的合法程序。 而且,现实中,无论是"工程设计方案未经文物行政部门同意,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 进行建设工程",还是"擅自修缮不可移动文物,明显改变文物原状",抑或"未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 书,擅自从事文物修缮、迁移、重建",都要承担不同程度的法律责任。 事实上,此事不仅暴露出净禅院周边村民对文物保护单位认知的差异,也给相关部门提了个醒:对于文 物保护单位,绝不能简单认定了之,后续的维护等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主管部门若能提前做好相应的工 作,其实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本地村民私拆重建的现象。 当然,如果文物保护单位是跟当地日常生 ...
“火炉”吐鲁番,藏着哪些文物珍宝?
经济观察报· 2025-08-12 11:09
博物馆概况 - 吐鲁番博物馆位于高昌区木纳尔路 建筑呈半圆且顶部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从空中俯瞰呈月牙形[2] - 外墙设有四块巨型浮雕 展现城市千百年的历史变迁[2] - 馆藏文物数量达20637件/套 涵盖35种类别包括石陶木铜铁金银器 钱币 毛麻丝织品 皮质品 木雕及泥俑等[2] 藏品保存条件 - 极端干旱气候抑制细菌滋生和虫害概率 使丝织品能完好保存千年[3] - 干燥环境使大量十六国至宋元时期的古代文书得以留存[4] 特色展厅与藏品 - 干尸陈列厅通过古人遗体展现古代居民种族特征 衣饰审美取向 工艺水平及社会习俗[4] - 织锦鞋帽类藏品保存状态极佳 色彩纹样清晰可见[3] - 文书陈列厅展出十六国至宋元时期古代文书 为研究古代社会生活提供文字依据[4] 重要馆藏文物 - 青铜器类包括距今3000~2000年铜刀与虎噬羊铜牌[5] - 纺织品类含西周毛织物残片 汉麻布裤子 晋唐绢手提袋及绢袜 唐联珠鸟纹锦与团花纹锦[5][6] - 木器类有西周箜篌 汉木冠饰与木单耳杯 春秋战国虎羊纹木桶[5] - 陶器类含高昌郡时期彩绘泥塑马 单耳陶瓶 麴氏高昌国时期双耳陶罐与彩陶盆[6] - 特殊藏品包括唐伏羲女娲图 论语抄本 高昌回鹘时期比丘头像及清代唐卡[6]
网传大同华严寺殿墙遭游客刻字?官方回应
央视网· 2025-08-09 07:53
文物保护事件 - 山西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西墙外立面被游客刻字 刻痕包含人名和图案 [1] - 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众多网友对文物保护表达担忧 [1] - 华严寺文物保护问题成为大众热议焦点 [1]
大同华严寺殿墙遭游客刻字?官方:系浮尘涂画未造成损伤
央视网· 2025-08-05 12:11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事件说明 - 网传华严寺薄伽教藏殿西墙外立面存在疑似刻字痕迹 经核查实为游客用手指拭去浮尘所致 未对墙体涂料层造成损伤 [1] - 薄伽教藏殿作为辽代木构珍品 其墙体因古建筑特有的收分结构易在立面自然积存浮尘 此次痕迹仅为表层浮尘被擦拭后形成的短暂印记 [1] - 大同市辽金文化艺术博物院呼吁参观时勿触碰建筑本体及壁画彩塑 自觉远离护栏限定区域 [1] 文物保护与公众监督 - 网友反映华严寺墙体痕迹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体现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提升 [1] - 大同市辽金文化艺术博物院高度重视公众监督 立即组织专业人员现场核查并发布情况说明 [1]
《黑神话:悟空》取景地大同华严寺殿墙遭游客刻字 网友:古迹不是你签名的留言板!辖区派出所:已介入调查
齐鲁晚报· 2025-08-05 10:22
事件概述 - 山西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外墙被游客刻划"X馨玥"人名及桃心图案 引发公众关注 [1][3] - 事件发生于8月3日下午 刻痕位于殿外墙转角处且痕迹较新 [5] 建筑价值与地位 - 薄伽教藏殿为近千年辽代木结构建筑 藏经壁藏被梁思成称为"海内孤品" [3] - 1961年与故宫 敦煌莫高窟同列首批国家一级文保单位 [3] - 近期因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取景地身份 年轻群体关注度显著提升 [3] 管理现状与背景 - 暑期客流量暴增导致管理压力加大 全靠游客自觉性 [5] - 景区日常配备安保巡逻并设立参观规范警示牌 [7] - 景区管理部门已关注事件并向上级反馈 公安机关介入调取监控调查 [7] 法律依据 - 2023年3月1日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施行 [7] - 故意损坏文物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警告或200元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者处5-10日拘留并处200-500元罚款 [7]
多一分敬畏 多一份守护(人文茶座)
人民日报· 2025-08-03 06:01
文物保护与游客体验的平衡 - 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后开放,部分珍贵石刻如《开成石经》《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采用裸展方式,引发游客对文物安全的担忧 [1] - 纸质文物采用玻璃罩保护,而石质文物裸展是基于材质特性和专家建议的科学决策,博物馆配备隔震装置和恒温恒湿系统保障保存环境 [1] - 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保护文物安全是博物馆的首要任务,必须确保文物长久发挥历史文化传播功能 [1] 文博行业发展趋势 - "文博热"持续升温,公众对历史文化兴趣高涨,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需满足公众近距离接触文物的需求 [2] - 长城保护案例显示,通过法律规范、保护措施完善和公众素质提升,可实现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 [2] - 数字技术应用成为行业新趋势,通过数字化展示可在虚拟空间满足游客体验需求,减少对实物文物的损害 [3] 行业创新解决方案 - 博物馆通过参观路线规划、智能监控技术等手段,在不影响观赏的前提下实现文物实时保护 [3] - 构建动态平衡的智慧解决方案,而非非此即彼的选择,是解决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矛盾的关键 [3] - 文物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包括游客自觉遵守规定和保藏单位不断创新保护手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