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500强

搜索文档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在沈阳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8-28 20:09
榜单发布 -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在沈阳发布 京东集团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列前三名 [1] - 同时发布2025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2025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榜单 [3] 会议概况 - 全国工商联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暨全国优强民企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大会 [1][5] - 大会主题为"携手优强同发展 决战决胜促振兴" 参会企业包括390余家全国优强民营企业 [5] - 会议期间举办辽宁产业合作推介会 辽宁名优产品展 并组织企业家赴各市考察洽谈项目 [5] 参会阵容 - 全国政协副主席 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 辽宁省委书记郝鹏出席并致辞 辽宁省长王新伟介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发展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等相关负责人参会致辞 [5] -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温氏食品 恒力集团 广东圣丰集团等企业代表发表演讲 [5] 活动意义 -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是全国工商联主导的规格最高 规模最大 影响最深的重要品牌活动 [5] - 大会展示了全国优强民企与辽宁项目合作成果 通过宣传片全面展示辽宁的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 [5]
2025中国民企500强公布,潍坊5家企业入围
齐鲁晚报网· 2025-08-28 17:30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布 - 全国工商联在辽宁沈阳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京东集团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居前三[1] - 潍坊5家企业入围 包括弘润石化(潍坊)有限责任公司(54位) 歌尔股份(102位) 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108位) 鲁丽集团有限公司(180位) 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496位)[1] 整体经营数据表现 - 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1] - 营业收入总额达到43.05万亿元[1] - 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1] - 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 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 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1] - 纳税总额达1.27万亿元 纳税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240家 占500强比例为48.00%[1] 头部企业营收排名 - 京东集团以11588.19亿元营收位列第一[2] -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以9817.67亿元营收位列第二[2] -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以8715.21亿元营收位列第三[2] -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8620.72亿元营收位列第四[2]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7771.02亿元营收位列第五[2] 区域分布特征 - 浙江省企业数量领先 包括阿里巴巴 浙江荣盛控股 浙江吉利控股等头部企业[2][3] - 广东省企业实力强劲 华为 比亚迪 腾讯 美的等企业进入前20强[2] - 江苏省企业表现突出 恒力集团 盛虹控股 沙钢集团等位列前列[2][3] - 山东省企业数量众多 魏桥创业 信发集团 东明石化等进入前50强[2][3] 行业分布特点 - 互联网科技企业占据重要地位 京东 阿里巴巴 腾讯 美团 百度等均位列前100强[2][3] - 制造业企业占比显著 包括恒力集团 比亚迪 美的集团 格力电器等大型制造企业[2][3] - 能源化工行业企业表现突出 恒力集团 浙江荣盛 盛虹控股 东明石化等位列前50强[2][3] - 汽车行业企业增长迅速 比亚迪 吉利控股 理想汽车 小鹏汽车等进入榜单[2][3] 研发投入情况 - 研发费用总额达1.13万亿元[1] - 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1] - 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1] - 华为 比亚迪 腾讯 美团等科技企业研发投入位居行业前列[2][3]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 通威集团等6家成都民营企业上榜
搜狐财经· 2025-08-28 17:17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布 - 全国工商联在辽宁沈阳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共有6379家营收超10亿元企业参与调研[1][3] - 京东集团以11588.19亿元营收位列榜首 阿里巴巴(9817.67亿元)和恒力集团(8715.21亿元)分列第二、三位[5] - 入围门槛提升至270.23亿元 较上年继续增长 500强营收总额达43.05万亿元[3] 四川企业上榜表现 - 10家四川企业进入500强榜单 其中6家为成都民营企业[1] - 通威集团以2413.79亿元营收位列第25位 成为四川排名最高企业[1] - 其亚集团(1103.59亿元)位列第89位 新希望六和(1030.63亿元)位列第97位[1][5] - 蓝润集团(785.57亿元)第135位 四川冶控集团(534.36亿元)第228位 成都蛟龙港(367.31亿元)第360位 华侨凤凰集团(270.7亿元)压线入围第500位[1] 制造业民营企业专项排名 - 全国工商联同步发布"2025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单[1] - 14家四川企业入选制造业500强 通威集团位列该榜单第19位[1] 500强企业整体经营数据 - 500强企业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 研发费用总额达1.13万亿元[3] - 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 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3] - 纳税总额1.27万亿元 其中240家企业纳税额超10亿元 占比48%[3] 企业成长性表现 - 361家企业营收实现同比增长 其中237家增幅超5% 161家增幅超10%[3] - 105家千亿级企业中 64家营收增幅超5% 44家超10% 20家超20%[3] - 380家企业资产规模扩大 其中262家增幅超5% 170家超10%[3][4] - 97家千亿资产企业中 53家资产增幅超5% 33家超10% 11家超20%[4] 区域分布特征 - 浙江省上榜企业数量领先 包括阿里巴巴、吉利控股、荣盛控股等头部企业[5] - 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上榜企业数量居前 呈现东部沿海地区集中态势[5] - 北京市有京东、联想、小米等14家企业入围 其中京东集团位居榜首[5]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揭晓泰康保险、民生银行等民营金融机构入围
新浪财经· 2025-08-28 15:32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布 - 泰康保险集团以3270.64亿元营收位列保险领域第19名 [2] - 阳光保险集团以901.45亿元营收位列保险领域第115名 [2] - 国华人寿保险以414.85亿元营收位列保险领域第181名 [2] 银行机构入围情况 - 中国民生银行以1362.90亿元营收位列银行板块第66名 [2] -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以381.28亿元营收位列银行板块第340名 [2] 榜单整体数据 - 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 [3] - 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43.05万亿元 [3] - 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 平均研发投入强度2.78% [3] - 调研基于6379家2024年营收超10亿元的企业 [3]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京东第1,阿里第2,华为第4,小米第16
搜狐财经· 2025-08-28 14:50
民营企业经济贡献 - 民营企业数量超过5500万家 贡献50%以上税收 60%以上GDP 80%以上就业岗位 [1] 2025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 京东集团以1.16万亿元营收位列榜首 阿里巴巴以9817.6亿元排名第二 恒力集团8715亿元排名第三 [4][5] - 华为8621亿元排名第四 比亚迪7771亿元排名第五 腾讯6602亿元排名第六 [4][5] - 前10名企业包括京东 阿里 恒力 华为 比亚迪 腾讯 荣盛控股 吉利 盛虹控股 魏桥创业 [4] - 前30名企业覆盖北京 浙江 江苏 广东 山东 福建 河北 河南 四川等省份 [4] 科技企业表现 - 前10大企业中有6家科技相关企业 前20大企业中有12家科技相关企业 [5] - 科技企业成为经济发展领头军 小米以3659亿元营收排名第16 宁德时代以3620亿元营收排名第17 [4][5] 500强整体营收规模 - 营收超5000亿元企业达11家 超1000亿元企业达105家 入围门槛超270亿元 [7] - 500强企业总营收43.05万亿元 平均营收861.02亿元 较上年增长2.72% [7] - 合计净利润1.80万亿元 户均净利润36.05亿元 同比增长6.48% [7] - 29家民营企业入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7]
最新发布!四川11家企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搜狐财经· 2025-08-28 13:41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核心数据 - 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四川省11家民企上榜 较上年增加1家 [1][2][3] - 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 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企业共105家 较上年增加8家 超5000亿元企业11家 较上年增加2家 [2] - 京东集团以1.16万亿元营收位居榜首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以9817.67亿元位列第二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以8715.21亿元排名第三 [5] 四川省上榜企业情况 - 通威集团有限公司以2413.80亿元营收位列四川省第一 全国排名第25位 [4] - 其亚集团有限公司以1103.59亿元营收位列四川省第二 全国排名第89位 [4] -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以1030.63亿元营收位列四川省第三 全国排名第97位 [4] - 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以887.18亿元营收位列四川省第四 全国排名第118位 [4] - 蓝润集团有限公司以785.57亿元营收位列四川省第五 全国排名第135位 [4] - 四川冶控集团有限公司以534.37亿元营收位列四川省第六 全国排名第228位 [4] - 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以510.55亿元营收位列四川省第七 全国排名第241位 [4] - 四川德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419.82亿元营收位列四川省第八 全国排名第294位 为新上榜企业 [2][4] - 四川渠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385.12亿元营收位列四川省第九 全国排名第335位 [4] - 成都蛟龙港以367.32亿元营收位列四川省第十 全国排名第360位 [4] - 华侨凤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270.23亿元营收位列四川省第十一 全国排名第500位 为新上榜企业 [2][4] 头部企业营收分布 - 营收超5000亿元企业共11家 包括京东集团 阿里巴巴 恒力集团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8620.72亿元)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7771.02亿元)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6602.57亿元)等 [5] - 营收超千亿元企业共105家 较上年增加8家 显示头部企业规模持续扩张 [2] - 浙江省企业数量领先 阿里巴巴 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6586.02亿元)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5748.26亿元)等多家企业进入前20强 [5] 行业与区域分布特征 - 制造业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恒力集团 比亚迪 浙江荣盛控股等制造业巨头排名靠前 [5] - 互联网与科技企业表现突出 京东 阿里巴巴 腾讯 美团(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3375.92亿元)等企业位居前列 [5] - 区域集中度较高 浙江省 江苏省 广东省 山东省上榜企业数量居前 其中浙江省企业在前50强中占据10席 [5]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总营收达43.05万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3:32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核心数据 - 京东集团以11588.19亿元营收位列榜首 阿里巴巴和恒力集团分别以9817.67亿元和8715.21亿元位居第二、三位 [1][2] - 500强入围门槛达270.23亿元 营收总额43.05万亿元 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 [1] - 研发投入总额1.13万亿元 研发人员115.17万人 平均研发强度2.77% [1] 头部企业区域分布特征 - 广东省占据前10强中4席(华为第4/比亚迪第5/腾讯第6/美的第13) [2] - 浙江省在前10强中占3席(阿里巴巴第2/荣盛控股第7/吉利第8) [2] - 江苏省恒力集团位列前三 盛虹控股位列第9 [2] 行业结构分析 - 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 比亚迪(第5)、宁德时代(第17)、小米(第16)等高端制造企业排名靠前 [2] - 互联网服务企业表现突出 京东(第1)、阿里巴巴(第2)、腾讯(第6)、美团(第18)、滴滴(第32)均进入前50强 [2][3] - 快递物流行业集中度提升 顺丰(第21)、中通(第280)、韵达(第251)、圆通(第163)、申通(第259)集体上榜 [2][10] 研发创新投入格局 - 华为研发投入达862.07亿元 位居科技企业首位 [2] - 宁德时代研发强度超行业平均 新能源领域研发人员占比显著 [2] - 500强企业纳税总额1.27万亿元 其中240家企业纳税超10亿元 [1] 新经济企业成长性 - 新能源汽车企业快速崛起 比亚迪营收7771.02亿元位列第5 理想汽车(第62)、蔚来(第172)、小鹏(第308)首次进入榜单 [2][4][8] - 光伏新能源板块表现亮眼 晶科能源(第111)、隆基绿能(第128)、天合光能(第131)集体入围 [6] - 生物医药领域创新突破 药明康德、恒瑞医药(第480)、华东医药(第296)等企业持续加大研发 [11][13]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 京东集团连续4年居首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13:30
榜单排名 - 京东集团以1.15万亿元营收规模连续4年位列民营企业500强榜首 [1] -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和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 [1] - 恒力集团连续4年位列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首位 京东连续5年位列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榜首 [2] 调研规模 - 调研覆盖6379家2024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 [1] - 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营业收入 [1] 财务表现 - 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43.05万亿元 户均营收861.02亿元同比增长2.72% [1] - 资产总额51.15万亿元 户均资产1023.09亿元同比增长2.62% [1] - 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 户均净利润36.05亿元同比增长6.48% [1] 研发创新 - 填报企业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 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 [2] - 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77% [2] 产业分布 - 72%的500强企业属于第二产业 66.40%为制造业企业 [1] - 64.20%的企业已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 [1] - 66.80%的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 [1] 社会责任 - 纳税总额达1.27万亿元 就业总人数1109.12万户均2.22万人 [2] - 72.80%的企业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2] - 83%的企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1]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京东集团、阿里巴巴、恒力集团位居前三(附全名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3:26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核心数据 - 京东集团以1.16万亿元营收位列榜首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和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以9817.67亿元和8715.21亿元位列第二、三位 [1][3] - 500强入围门槛提升至270.23亿元 营业收入总额达43.05万亿元 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 [1] - 研发投入总额1.13万亿元 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 平均研发强度2.77% [1] - 纳税总额1.27万亿元 其中240家企业纳税超10亿元 占比达48% [1] 头部企业区域与行业分布 - 北京企业占据前十强中三席(京东、联想、小米) 广东省有四家企业进入前十(华为、比亚迪、腾讯、美的) [3][4] - 浙江省在榜单前50强中占据11席 包括阿里巴巴、荣盛控股、吉利控股等企业 [3][4] - 江苏省恒力集团以8715.21亿元营收成为制造业代表 山东省魏桥创业集团以5585.33亿元位列第十 [3][4] 重点企业营收表现 - 互联网与科技企业表现突出:美团(3375.92亿元)、滴滴出行(2067.99亿元)、百度(1331.25亿元)、快手(1268.98亿元)均进入前80强 [4][5] - 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增长:比亚迪以7771.02亿元位列第五 宁德时代(3620.13亿元)和理想汽车(1444.60亿元)进入前70强 [3][5] - 快递物流行业多企业上榜:顺丰控股(2844.20亿元)位列21位 圆通速递(690.33亿元)和中通快递(442.81亿元)分列163位和280位 [4][8][9] 区域经济贡献特征 - 浙江省共有107家企业上榜 江苏省83家企业入围 两省合计占500强企业数量的38% [3][4][5][6][7][8][9][10][11][12][13][14] - 广东省45家企业上榜 其中深圳企业包括华为、腾讯、比亚迪等 北京地区企业数量达38家 [3][4][5][6][7][8][9][10][11][12][13][14] - 中西部地区代表企业:四川通威集团(241.38亿元)位列25位 内蒙古伊利集团(1157.80亿元)位列83位 [4][5]
2025民营企业500强揭晓:京东、阿里巴巴、恒力排前三(附全榜单)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8-28 11:09
整体规模持续提升 - 2025年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达43.05万亿元,户均营业收入861.02亿元,较上年增长2.72% [2] - 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企业共105家,较上年增加8家,其中超5000亿元企业11家,较上年增加2家 [2] - 资产总额共计51.15万亿元,户均资产1023.09亿元,增长2.62%,资产超千亿元企业97家,较上年增加8家,其中超5000亿元企业16家,较上年增加1家 [2] - 29家企业入围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2] 经营效益持续向好 - 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户均净利润36.05亿元,增长6.48% [3] - 净利润超50亿元企业70家,超100亿元企业34家,超200亿元企业19家 [3] - 净利润超50亿元企业中,34家企业净利润增幅超10%,28家企业增幅超20% [3] -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61%,总资产周转率86.62% [3] 发展方式持续转变 - 72.00%企业属第二产业,66.40%企业为制造业 [4] - 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29.63万亿元,增长7.66%,占500强比例68.84%,资产总额24.67万亿元,增长7.92%,占500强比例48.23%,净利润总额0.96万亿元,增长1.20%,占500强比例53.21%,研发费用总额0.80万亿元,增长7.54%,占500强比例71.31% [4] - 309家企业已投资62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领域 [4] 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与境外业务 - 64.20%企业已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60.20%企业在管理层面进行数字化转型布局,66.80%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 [5] - 83.00%企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主要措施包括应用绿色低碳技术与设备、实施"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开展碳排放测算、推动产业链绿色协同发展 [5] - 出口总额1.77万亿元人民币,增长5.17%,境外营业收入总额3.19万亿元,增长14.74%,年末境外资产总额2.44万亿元,增长8.14% [5] 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 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 [6] - 研发费用超10亿元企业171家,超30亿元企业64家,超50亿元企业37家,超100亿元企业19家,涉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 [6] - 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超3%企业349家,超10%企业191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3%企业103家,超10%企业14家 [6] - 拥有72.16万件有效专利,增长8.23%,其中国内有效专利数量增长12.42%,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9948项、行业标准7568项,国内有效商标注册量20.91万件,国外有效商标注册量6.00万件,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量1.07万件 [6] 公司治理持续完善 - 52.24%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37.31%企业引入财务投资者,33.33%企业引入产业投资者 [7] - 73.86%企业引入民间资本,57.52%企业引入国有资本,32.68%企业引入境外资本 [7] - 194家企业实际控制273家A股上市公司 [7] - 90%以上企业设置监事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法务、审计等内控合规机构,57.40%企业设置风控与合规部门,48.20%企业设置内控部门 [7] - 48.60%企业设有职工董事、职工监事,83.80%企业设有工会,52.60%企业制定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52.20%企业规范披露ESG信息 [7] - 90.00%企业建立完善内部信用管理制度,52.40%企业委托信用服务机构出具信用评级报告,76.00%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13.40%企业为B级 [7] 社会贡献持续彰显 - 纳税总额1.27万亿元,纳税额超10亿元企业240家,占500强比例48.00%,超50亿元企业62家,占500强比例12.40%,超100亿元企业24家,占500强比例4.80% [8] - 就业总人数1109.12万人,户均2.22万人,就业人数超1万人企业240家,占500强比例48.00%,超5万人企业48家,占500强比例9.60% [8] - 汽车制造业就业人数最多,达143.40万人,占500强就业总人数12.93% [8] - 72.80%企业积极投身乡村振兴,65.40%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79.00%企业参与社会慈善捐赠活动,捐赠总额104.76亿元 [8]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 京东集团以11588.19亿元营收位居榜首,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以9817.67亿元营收排名第二,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以8715.21亿元营收排名第三 [8][9][10][11][12][13][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