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共赢
icon
搜索文档
中哈能源走廊启示录:中国技术如何改写中亚能源游戏规则?
搜狐财经· 2025-06-18 14:30
中哈原油管道与技术合作 - 中哈原油管道全长2800公里 自2006年贯通以来累计向中国输送原油超1.6亿吨 [1] - 中国技术推动哈萨克斯坦石油工业升级 包括智能炼厂技术、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加工设备 [1] - 管道采用中国"智能巡检系统" 实现自动化监测 替代人工巡线 故障预警准确率达95% [1][4] 技术合作模式演变 - 初期合作模式为中国投资建管道 哈萨克斯坦卖原油 后期升级为全面技术合作 [3] - 中国技术团队参与哈萨克斯坦炼油厂改造、油田增产、管道运维及新能源开发 [3] - 中国技术适配性强 包括复杂油气藏开发、老旧设备改造、低成本管道运维等 [3] 技术应用与效益 - 卡沙甘油田采用"智能分层注水技术" 原油采收率从30%提升至55% [4] - 奇姆肯特炼厂升级"催化裂化装置" 汽油收率从35%提高到42% 年增产40万吨高标号汽油 [4] - "光纤振动传感技术"替代欧美卫星监测系统 成本降低60% 故障预警准确率从70%提升至95% [4] 合作模式创新 - 从"资源输出"转向"价值共创" 奇姆肯特炼厂柴油收率提升至45% 年利润从1.2亿美元增至3.8亿美元 [5] - 打破欧美技术垄断 中国"地质导向钻井系统"将钻井成功率从75%提升至92% 单次作业成本从50万美元降至20万美元 [6] - 中国技术标准输出 《中亚复杂油气藏开发技术规范》被纳入哈萨克斯坦国家标准 [6] 生态与经济效益 - "微生物驱油技术"减少化学药剂使用 "土壤原位修复技术"将修复周期从5年缩短至1年 [7] - "CCUS技术"应用于炼厂 减少碳排放并提高原油采收率 [7] - 生物质能项目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生物柴油 创造5000多个就业岗位 [9] 区域经济与地缘影响 - 哈萨克斯坦GDP中能源行业占比超30% 中国技术推动炼油、化工、新材料等下游产业发展 [9] - 中哈能源技术创新中心吸引30多家本土科技企业参与 高校开设"中国油气技术"专业 [9] - 中亚国家成立"中亚能源技术联盟" 目标为资源共享、标准统一、风险共担 [10] 地缘政治与区域协同 - 哈萨克斯坦优先与中国合作扩建原油管道 拒绝欧美低价收购原油条件 [8] - 中国技术帮助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提升能源效率与供电能力 [10] - 中亚国家从"零和竞争"转向"协同发展" 签署《中亚能源技术合作备忘录》 [10]
施耐德电气:敏捷创新和生态共赢双轮驱动助力新能源转型
搜狐财经· 2025-06-14 10:21
行业趋势 - 新能源出海、新型电力系统、能源数智化成为SNEC 2025展会最高频关键词 [1] - 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加速走向"价值深耕",需兼顾绿色低碳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 技术创新 - 敏捷创新是新能源产业价值创造的关键动力,快速上新是公司敏捷创新的直接体现 [3] - 公司针对光伏、风电、储能等细分行业不断推出行业专属产品,包括ECC交流微网、光储超充系统解决方案等 [3] - 首次发布以EasyPact CVS DC NE全域保护直流断路器为核心的直流三元件全域保护解决方案 [3] - 推出全新一代Acti9 Pro终端配电产品及WOTPC直流双电源等创新成果 [3] 生态合作 - 生态合作成为SNEC展会主旋律,产业合作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延伸 [5] - 公司与多家新能源企业举行签约仪式,并联合北京海博思创科技发布《全域保护:消除电池储能系统直流保护盲区》白皮书 [5] - 白皮书融合双方核心优势,提供可复制的安全解决方案,推动储能系统安全标准提升并实现系统级降本 [5] 研发投入与战略布局 - 公司研发投入年增长率超过18%,已在中国建成五大研发中心和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 [7] - 自2019年能源管理低压业务中国研发中心成立以来,本土创新成果逐步服务全球市场 [7] - 金山创新实验园区二期落成,并成立新型电力系统创新实验示范基地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7] 市场布局 - 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持续加码光伏、储能、充电等关键应用领域布局 [9] - 通过更敏捷、更高密度的创新机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发展动能,助力新能源产业价值跃迁 [9]
吉曜通行生态日: 整合吉利电池业务 开放生态推动产业链共赢
高工锂电· 2025-05-29 18:52
行业峰会信息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 主办单位为高工钠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众钠能源 [2]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同一地点举办 主办单位为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 总冠名为利元亨 [3] 公司战略与品牌 - 公司完成吉利旗下电池业务战略整合 到2027年将形成70GWh产能规模 拥有8大生产基地 目前拥有行业最大短刀电池产能 [7] - 公司公布全新中英文标识"吉曜通行ENERGEE" 蕴含"ENERGY"、"GEELY"与"GREEN"三个单词的化学反应 [7] - 公司品牌价值观五大支柱"GREEN":全球协同、变革跨越、生态共赢、环境可持续、敏捷进化 [9] 产品与技术 - 金砖电芯超级混动系列具备超安全、超快充、超倍率及超长寿命四大特点 采用智能超频末端快充技术 SOC 80%~100%充电时间缩短至11.5分钟 比一般电池提升75% [22] - 金砖电芯通过"八针同刺"、36吨坦克碾压、5.56mm真弹贯穿等军工级安全测试 在极限条件下不起火不爆炸 [4][19][20] - S+技术将固态电池技术应用于磷酸盐体系 通过正极材料创新改性提升热稳定性 实现超长寿命 [20] 市场与生态 - 公司定位"生而全球" 将与吉利控股与雷诺合资的浩思动力探讨深入合作 面向全球提供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和产品 [10] - 公司探索车电分离和换电模式 建立电池银行 最终实现"能源即服务"的绿色未来 [12][13] - 通过电芯长寿命技术和"动储一体"措施 预计到2030年可减少超过2.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15] 研发创新 - 超轻薄高耐热隔膜技术实现隔膜厚度减薄28% 抗拉强度提升30% 穿刺强度提升20% [14] - 金砖电芯超级混动系列在20%SOC以下亏电工况下 5秒加速功率达2100W 比同行提高23.5% [22] - 通过主材活性包覆和独创SEI膜自修复技术 实现4500圈超长循环寿命 [23]
高端访谈 ||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技术为基、合作为路 与中国汽车业共创智能化新篇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4 09:43
高通汽车业务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全栈布局驱动汽车业务纵深发展,涵盖智能座舱、驾驶辅助、车载连接等核心领域,实现从平台化支撑到规模化落地,加速技术普惠 [1] - 打造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包括骁龙汽车智联平台、骁龙座舱平台、Snapdragon Ride平台和骁龙车对云服务,侧重点随行业需求动态调整 [3] - 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成为新增长引擎,智能座舱迭代速度打破传统汽车行业周期限制,中国市场多款新车型采用骁龙8295或骁龙8155芯片 [3] 技术发展趋势与产品策略 - 舱驾融合被视为重要行业趋势,公司通过高算力芯片和先进软件支撑多模态大模型上车,同时推动高集成度、低功耗的舱驾融合解决方案进入大众市场 [4] - Snapdragon Ride平台已支持超过30个中国汽车品牌,覆盖6万至34万元价位段车型,加速ADAS功能普及 [3] - 公司采用"两条腿走路"策略,既提供单独座舱和驾驶辅助方案,也支持舱驾一体平台,推动驾驶辅助普惠化 [4] AI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 AI正在重塑汽车交互、决策与体验,公司聚焦终端侧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融合两大方向,支持车企将通用大模型拆解为车端专用模型 [5] - 公司看好AI在终端侧应用的发展速度,认为其可能超过智能手机领域,智能辅助驾驶是重要AI应用场景 [5] - 产品缺陷率(DPPM)严格控制在百万分之几以内,确保技术可靠性作为安全前提 [5] 中国市场战略定位 - 中国市场是全球战略核心引擎,中国汽车行业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速度远超海外市场 [7] - 公司50%工程师专注汽车业务,确保快速响应本土需求,支持客户完成特定应用场景 [9] - 延续"水平式赋能"模式,与本土汽车企业相互赋能,方案落地速度适应"中国速度" [7][9] 核心竞争力与生态协作 - 每年将营收20%投入研发,布局5-10年后技术方向,Snapdragon Ride平台提供性能与成本最优解 [8] - 坚持"发明-分享-协作"商业模式,与产业链深度合作,例如苏州Momenta基于高通方案为丰田提供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9] - 差异化优势在于提供顶尖技术同时适应"中国速度",满足新势力激进创新和传统车企稳健转型需求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