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

搜索文档
高通(QCOM):业绩答卷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后续仍需面对挑战
华通证券国际· 2025-08-12 19:55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持有 [2] 核心观点 - 财务表现稳健,2025第三财季营收103.65亿美元(同比+10%),净利润26.66亿美元(同比+25%),GAAP每股收益2.43美元(同比+29%)[4][12] - 业务多元化成效显著,QCT部门营收89.93亿美元(占比86.8%,同比+11%),其中汽车芯片(+21%)和物联网(+24%)增速亮眼,手机芯片增速放缓至7% [5][14][16] - QTL部门营收13.18亿美元(占比12.7%,同比+4%),专利授权业务利润率达71% [5][17] 财务表现 - **营收与利润**:2025第三财季营收103.65亿美元(同比+10%),净利润26.66亿美元(同比+25%),经营利润率26.29% [4][8][12] - **全年预测**:2025年营收预计428.58亿美元(同比+10%),2025-2027年PE倍数分别为14.44/14.13/13.72倍 [6][8] - **现金流**: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120.43亿美元,净利润100.36亿美元,营运资本变动2.16亿美元 [9][10] 业务发展 - **QCT部门**: - 手机芯片营收63.28亿美元(同比+7%),面临苹果自研基带替代风险(潜在年损失57-59亿美元) [15] - 汽车芯片营收9.84亿美元(同比+21%),国内座舱芯片市占率76%,全球3.5亿辆汽车采用骁龙方案 [16][19] - 物联网营收16.81亿美元(同比+24%),覆盖13000家客户及八大领域 [16] - **QTL部门**:全球14万项专利支撑,5G技术许可协议超80份,授权设备超130亿部 [17] 行业与竞争 - **智能手机市场**:2025Q2全球出货量2.89亿台(同比+2%),高端机型(>800美元)增长9%,中低端需求疲软 [18] - **汽车芯片市场**:中国2024年市场规模905.4亿元(+6.52%),预计2030年突破2000亿元,高通在智能座舱领域占据主导 [19] - **竞争策略**:非手机业务(汽车+IoT)收入占比达30%,安卓客户芯片收入增长15%以上 [20] 未来展望 - 第四财季营收指引103-111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反映半导体行业复苏不确定性 [7][20] - 关键变量:汽车/IoT业务增长能否抵消手机业务压力、安卓客户支撑力度、关税政策影响 [23]
高通侯明娟:加速将AI能力部署于各类终端
经济观察网· 2025-07-17 19:58
高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 - 高通正加速将AI能力部署于各类终端,包括智能手机、汽车、XR头显和眼镜、PC以及工业物联网终端等[1][2] - 公司通过提供调制解调器、处理器、射频前端模组等关键芯片解决方案及平台,推动智能终端、汽车、物联网等领域的创新发展与产业升级[2] - 高通在中国市场成功的关键在于"深化协同",通过开放合作推动产业升级[4] 高通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成果 - 高通助力中国手机厂商出海,目前全球前十大顶尖智能手机品牌中中国企业占据8席[3] - 公司展示了4款分别来自小米、雷鸟、影目和PICO的XR终端产品,包括搭载第一代骁龙AR1平台的小米AI智能眼镜和搭载第二代骁龙XR2平台的PICO 4 Ultra[2] - 展台上展示了12款基于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打造的中国品牌旗舰手机[4] 高通在汽车领域的布局 - 通过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推动汽车从"机械工程产品"向"智能移动终端"跃迁[5] - 自2023年以来,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已支持中国汽车品牌推出超过210款车型[5] - 理想MEGA作为搭载第四代骁龙座舱平台的车型亮相链博会,展示了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和本地AI算力[5] 高通在中国的产业投资 - 无锡的全讯射频科技工厂已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5G领域快速增长的需求[4] - 联合苏州、杭州等地政府及合作伙伴设立联合创新中心,聚焦数字领域前沿技术研发[4] -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高通已有超100款产品设计,支持丰富的终端侧AI应用[4]
高通连续三年参展链博会 以技术创新携手伙伴共筑智能互联未来
环球网· 2025-07-16 18:45
高通参展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 公司以"不懈创新40年 我们一起成就人人向前"为主题,展示5G Advanced、终端侧AI、智能手机、PC、汽车、XR、物联网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合作成果 [1] - 公司连续三年参展,诠释与生态伙伴共同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愿景 [1] 高通在中国的发展与合作 - 2025年是公司成立40周年及进入中国30周年,期待借助链博会推动跨行业、跨区域产业生态协同 [3] - 公司与中国通信产业伙伴合作30年,完整经历3G、4G到5G-A的演进 [3] - 通过"无线关爱"计划联合多家合作伙伴为E4场馆提供5G-A万兆网络服务,采用26GHz高频频谱和800MHz超大总带宽 [3] - 5G-A网络技术为工业互联网、XR、裸眼3D等应用奠定基础 [3] 终端侧AI与智能手机 - 12款基于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的中国品牌旗舰手机集中亮相,展示生成式AI用例 [3] PC领域进展 - 华硕和联想的AI PC搭载骁龙X Elite平台,展示4K 120fps VVC超高清视频播放技术 [6] - 已有超85款搭载骁龙X系列平台的AI PC设备发布,预计明年突破100款 [6] XR领域成果 - 小米、雷鸟、影目和PICO的4款XR终端产品展示,包括小米AI智能眼镜和PICO 4 Ultra [6] - PICO 4 Ultra采用第二代骁龙XR2平台,具备双眼4K分辨率和3200万像素高清双目摄像头 [6] 智能汽车领域应用 - 搭载第四代骁龙座舱平台的理想MEGA车型实现导航、多媒体、语音交互等多系统流畅协同 [7] - 自2023年以来,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已支持超210款中国汽车品牌车型推出 [7] 企业级品牌"高通跃龙" - 展示机器人、工业、农业、零售等场景应用成果,包括农机辅助驾驶系统、3D相机、XR智能眼镜等 [9] - 体现公司在边缘AI、低功耗计算和连接能力上的优势 [9] 全球产业链合作 - 公司强调全球产业链开放合作的重要性,未来将深化与生态伙伴合作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融合 [11]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 舱驾融合与AI赋能,已成为车企未来竞争的核心维度
钛媒体APP· 2025-06-30 15:31
高通在汽车行业的布局 - 高通以"连接+计算+AI"为核心,通过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推动汽车向智能移动终端转型 [2] - 过去两年多,骁龙数字底盘已支持中国汽车品牌推出超过210款车型,覆盖从高端豪华到大众市场的多元需求 [2] - 驾驶辅助、舱驾融合、AI赋能车内体验成为车企未来竞争的核心维度 [2] 高通Snapdragon Ride平台技术细节 - 骁龙8650面向城区领航辅助,骁龙8620面向高速领航辅助,骁龙8775专为舱驾融合打造 [2] - 骁龙8775是汽车行业首款同时支持数字座舱和ADAS的可扩展车载平台,支持在通用硬件架构上部署座舱和ADAS功能 [2] - Snapdragon Ride Elite支持超过40个摄像头和多模态传感器,实现基于AI的端到端传感器融合,生成360度全方位车外覆盖视图 [4] - 平台支持运行大型端到端Transformer等算法,能够处理数据并支撑L3和L4级驾驶辅助的实时决策 [4] 高通Snapdragon Ride平台的应用与优势 - 车企可选择在同一SoC上运行数字座舱和驾驶辅助功能,加速电子电气架构集成化 [4] - 平台利用生成式AI实现个性化设置,根据驾驶员行为和偏好提升驾驶体验 [4] - 运用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生成技术实现与驾驶员的动态互动,以对话方式提供引导和预警 [4] - 生成式AI可基于过往行为模式预测驾驶员操作,预判并降低潜在风险 [4] 高通Snapdragon Ride平台的客户与合作 - 超过20家车企已宣布推出或正在开发基于Snapdragon Ride平台的具备ADAS功能的车型 [5] - 合作车企包括宝马集团、通用汽车、大众集团等全球车企,以及北汽集团、奇瑞、一汽集团、零跑汽车、上汽通用和上汽大众等中国车企 [5]
高通骁龙数字底盘加速汽车行业智能化:全球超3.5亿车辆已搭载
环球网· 2025-06-27 16:00
高通汽车技术合作峰会核心成果 - 高通技术公司在汽车技术与合作峰会上展示骁龙数字底盘最新成果 强化其作为中国汽车行业领先企业的地位 [1] - 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包括Snapdragon Ride驾驶辅助方案 骁龙座舱平台 骁龙汽车智联平台和骁龙车对云服务 [1] - 全球超3.5亿辆汽车已采用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 自2023年以来支持中国车企超210款车型智能化落地 [1] 骁龙汽车平台至尊版技术进展 - 2024年10月发布的骁龙汽车平台至尊版支持数字座舱与驾驶辅助功能 采用可扩展中央计算架构 [1] - 平台支持多颗或单颗SoC配置 具备行业领先的计算 图形处理及AI性能 同时优化能效与软件适配 [1] - 零跑 理想 蔚来 岚图 极氪等车企 以及博泰车联网 德赛西威等十余家中国合作伙伴计划采用该平台 [1] Snapdragon Ride平台市场渗透 - Snapdragon Ride平台实现性能 能效与成本平衡 全球超20家车企采用该平台支持新一代车型 [2] - 中国市场中 奇瑞 一汽红旗 上汽通用等超30家汽车品牌及一级供应商采用该平台实现ADAS功能 [2] 技术安全架构与融合趋势 - Snapdragon Ride平台具备世界级安全架构 搭载经全球验证的安全软件栈 2016年以来已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验证 [4] - ADAS普及推动座舱与驾驶系统融合 Snapdragon Ride Flex SoC支持混合关键级工作负载 集成数字座舱及驾驶辅助功能 [4] - 该SoC预集成视觉软件栈 通过计算机视觉 AI与能效计算协同设计提供卓越性能 [4] - 北汽集团 奇瑞 德赛西威等十余家头部企业已采用该SoC开发量产或计划量产车型 推动中央计算与软件定义汽车架构 [4] 高通与中国汽车行业合作成果 - 高通技术公司高管表示 与中国汽车行业合作成果显著 骁龙数字底盘通过安全特性与技术创新重新定义行业标准 [6] - 可扩展技术架构正深度参与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进程 [6]
高端访谈 ||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技术为基、合作为路 与中国汽车业共创智能化新篇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14 09:43
高通汽车业务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全栈布局驱动汽车业务纵深发展,涵盖智能座舱、驾驶辅助、车载连接等核心领域,实现从平台化支撑到规模化落地,加速技术普惠 [1] - 打造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包括骁龙汽车智联平台、骁龙座舱平台、Snapdragon Ride平台和骁龙车对云服务,侧重点随行业需求动态调整 [3] - 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成为新增长引擎,智能座舱迭代速度打破传统汽车行业周期限制,中国市场多款新车型采用骁龙8295或骁龙8155芯片 [3] 技术发展趋势与产品策略 - 舱驾融合被视为重要行业趋势,公司通过高算力芯片和先进软件支撑多模态大模型上车,同时推动高集成度、低功耗的舱驾融合解决方案进入大众市场 [4] - Snapdragon Ride平台已支持超过30个中国汽车品牌,覆盖6万至34万元价位段车型,加速ADAS功能普及 [3] - 公司采用"两条腿走路"策略,既提供单独座舱和驾驶辅助方案,也支持舱驾一体平台,推动驾驶辅助普惠化 [4] AI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 AI正在重塑汽车交互、决策与体验,公司聚焦终端侧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融合两大方向,支持车企将通用大模型拆解为车端专用模型 [5] - 公司看好AI在终端侧应用的发展速度,认为其可能超过智能手机领域,智能辅助驾驶是重要AI应用场景 [5] - 产品缺陷率(DPPM)严格控制在百万分之几以内,确保技术可靠性作为安全前提 [5] 中国市场战略定位 - 中国市场是全球战略核心引擎,中国汽车行业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速度远超海外市场 [7] - 公司50%工程师专注汽车业务,确保快速响应本土需求,支持客户完成特定应用场景 [9] - 延续"水平式赋能"模式,与本土汽车企业相互赋能,方案落地速度适应"中国速度" [7][9] 核心竞争力与生态协作 - 每年将营收20%投入研发,布局5-10年后技术方向,Snapdragon Ride平台提供性能与成本最优解 [8] - 坚持"发明-分享-协作"商业模式,与产业链深度合作,例如苏州Momenta基于高通方案为丰田提供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9] - 差异化优势在于提供顶尖技术同时适应"中国速度",满足新势力激进创新和传统车企稳健转型需求 [9]
DeepSeek后更大的机遇:AI端侧推理创新 | 智在终端
量子位· 2025-03-11 13:24
行业趋势 - AI正在进入推理创新时代,高通提出混合AI概念,强调AI处理需分布在云侧和终端以实现规模化扩展[5][7] - 一次AI问答成本是传统搜索的1000倍,混合AI架构通过终端协同算力降低云端成本[7] - 2024年发布的大规模AI模型中超过75%参数在千亿规模以下,模型参数规模快速缩小[17][19] 技术突破 - DeepSeek-R1通过思维链推理数据微调和蒸馏实现推理能力赋予小规模稠密模型[12][13] - 蒸馏技术使大模型知识迁移到小模型,DeepSeek蒸馏版本在GPQA基准测试中与GPT-4o等先进模型表现相当[18][19] - 高通第三代骁龙8、骁龙X Elite等平台强化终端芯片对生成式AI的支持,衍生出AI一键消除路人等原生应用[8][35] 终端应用 - 荣耀、OPPO、小米等主流消费终端厂及吉利、比亚迪等超过20家车企快速接入DeepSeek[2][4] - 终端侧AI应用渗透日常用机习惯,如文档摘要、AI图像编辑、实时翻译及计算摄影[20][21] - AI成为新UI,荣耀"一句话点咖啡"等案例颠覆传统屏幕交互,未来将扩展至机器人、无人机等设备[22][23][24] 高通布局 - 高通2023年提出AI处理需云端与终端协同,终端能力、隐私需求及商业模式为关键影响因素[28][29][30] - 骁龙8至尊版Hexagon NPU支持70+ Tokens/秒生成能力,骁龙X系列平台定义AI PC新品类[35][37] - 高通AI软件栈及开发者生态支持跨平台部署,覆盖手机、汽车、XR等数十亿终端设备[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