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

搜索文档
多招快招优招 央企加力高校毕业生招聘
证券时报· 2025-08-22 02:36
央企招聘策略 - 央企计划提高应届毕业生在总招聘人数中的占比 原则上增加5个百分点 [1] - 截至6月末 央企集团招聘完成率不足年初计划的50% 通过增设夏招加快进度 [1] - 国机集团、中国盐业集团、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等企业发布夏招公告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7月以来发布12份夏招公告且校招占比高 [1]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飞、航天科工六院、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启动2026届校园招聘 拉开秋招序幕 [1] 招聘政策导向 - 有关部门对央企高校毕业生招聘作出"多招 快招 优招"部署 [1] - 多招要求央企今年应届毕业生招聘人数高于去年且提高比例 快招指导序时进度慢企业通过夏招加快进度 优招实施产业一线人才扩岗计划并加强专业对口院校对接 [1] - 央企被鼓励增强与省市级专业对口院校的校招对接 体现务实用人要求 基层技术岗更看重实操能力和稳定性 [2] 就业市场背景 - 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 同比增加43万人 再创历史新高 [2] - 根据智联招聘2025年春招调研大数据 央国企已成为应届生就业首选方向 [2] - 二季度经济运行平稳 各行业用工需求增加 就业人数较一季度明显增长 [3] 招聘实施建议 - 秋招作为校园招聘重头戏 参与企业数量多且岗位规模大 [2] - 头部企业应尽早启动校招 12月至次年2月补录期需精细化安排招聘节奏 [2] - 政策支持包括专项贷款 失业保险稳岗返还 社保补贴 扩岗补助等 以激励企业稳岗扩岗 [3]
7月青年失业率升至17.8% 多地人社部门采取措施
经济观察报· 2025-08-19 19:03
青年失业率走势 - 2024年青年失业率呈现"M"型波动 8月达到18 8%的年内新高 [1][2] - 2025年7月青年失业率升至17 8% 环比上升3 3个百分点 [2] - 7-9月高校毕业生集中进入就业市场 季节性因素推动失业率上行 [1][2] 就业市场供需分析 - 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222万人 同比增加43万人创历史新高 [4] - 研究生学历占比逐年提升 但部分专业与市场脱节问题未缓解 [4] - 57%毕业生在大三下学期已启动求职准备 节奏明显提前 [4] 政策应对措施 - 杭州对招用三类青年群体的企业发放1500元/人一次性扩岗补助 [5] - 承德为求职困难毕业生提供实名登记和岗位推荐服务 [6] - 国家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纳入低保范围 监测2年内就业状况 [6] 宏观经济背景 - 7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 2% 环比上升0 2个百分点 [4] - 青年劳动力供给将持续增长至2030年 需保持经济增速缓解就业压力 [4] - 人社部要求加速推进职业培训 就业见习等帮扶措施 [6]
7月青年失业率升至17.8% 多地人社部门采取措施
经济观察网· 2025-08-19 18:46
青年失业率数据与趋势 - 2025年7月全国城镇16-24岁青年失业率达17.8% 较6月上升3.3个百分点[1] - 青年失业率呈现"M"型波动规律 7-9月因毕业生集中进入就业市场通常达年内峰值 2024年8月曾达18.8%[1] -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2% 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持平[1] 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状况 - 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222万人 同比增加43万人 连续四年突破千万[1] - 青年劳动力供给将持续增长至2030年 加剧就业竞争压力[1] - 研究生学历占比逐年提升 但部分专业与市场脱节矛盾突出[2] - 57%毕业生在大三下学期提前启动求职准备 包括收集岗位信息与实习[2] 政府就业扶持政策 - 杭州对招用三类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发放1500元/人一次性扩岗补助[2] - 承德要求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实名登记 公共就业机构提供岗位推荐服务[2] -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范围[3] - 人社部推进实名服务/职业培训/就业见习等专项措施促进就业[3] 就业环境特征 - 宏观经济保持增速被视为促进青年就业的基础条件[1] - 毕业生对岗位质量要求同步上升 结构性矛盾凸显[2] - 政府部门持续监测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3]
高校毕业生综合类招聘会周四举行
郑州日报· 2025-08-19 08:42
招聘活动概况 - 河南省大中专高校毕业生综合类招聘会将于8月21日上午在二七区零工市场举办 由二七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河南123人才网组织 [1] - 活动针对应往届高校毕业生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青年人才等各类急需就业群体 [1] - 现场设立企业招聘区 企业展示区 并提供手机端扫码投递简历等多元化服务方式 [1] 参与行业分布 - 重点参会企业覆盖金融 生物化工 环保科技 教育培训 机械制造 精密电子科技 智能数字化 旅游 文化传媒 法律 酒店餐饮 汽车 物流 医疗 农牧 建材 食品等超16个行业领域 [1] 岗位供给情况 - 岗位集中在新媒体运营 管培生 电子商务 技术工程师 行政 设计 会计 律师 计算机 储备干部 人力资源管理 实习生等方向 [1] - 总计提供岗位数量达5900余个 [1]
走访企业、推出政策“大礼包”……多举措助力高校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
央视网· 2025-08-14 11:11
央视网消息: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关键期。在江苏镇江市,当地举办了人才对接洽谈活动,助力毕业生精准就业。 据介绍,这场"百校千企万岗"人才对接洽谈活动吸引了镇江市千余家企业参与,围绕重点产业,已经发布了上万个人才需求。镇 江市还推出了生活、租房、购房等一系列政策"大礼包",促成企业和人才的"双向奔赴"。 镇江市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将联动百校开展校园招聘访企拓岗等活动,架好校企对接"连心桥"。 最近几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所高校院所就业负责人带着100多名学生代表走进江苏镇江,与当地企业开展对接交流。在经开 区的航空产业园,师生们参观了企业的工作环境,了解了岗位职责、用人需求等。 企业代表表示,今年的招聘需求大概在20人,需求土木工程、桥梁工程、港航工程等相关专业人才。昆明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主任邱清遐称,通过和企业面对面交流,把企业的人才需求专业需要带回学校去,有助于校方进一步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从而 实现精准的人岗适配。校方也会在同学们当中多宣传,帮助更多的同学找到心仪的岗位。求职学生表示,通过本次企业走访,她更加 了解到企业真实的用人需求和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更加明确未来 ...
助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
人民日报· 2025-08-13 16:46
政策举措 - 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推出系列增量政策举措 围绕扩岗位、优服务、强指导等方面 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1] - 推动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地方性增量政策或拓岗位落实举措 结合区域定位和重点产业发展需要 将促进毕业生就业与招才引才工作统筹推进 [8] - 开展东中西部校企大对接活动 面向经济发达地区地级市和就业资源薄弱高校持续开展校企对接会 并在浙江宁波、广东佛山等地举办校企对接会 [9] 就业帮扶 - 依托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开展不断线线上双选会 面向社会需求相对不足专业毕业生加快推进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 [2] - 按在校生规模2‰比例开发管理助理、教学助理岗位 联合举办科研助理岗位供需对接暨直播带岗活动 [5] - 对困难群体毕业生提供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 指导高校开发助管、助教等校内岗位 江西省高校已开发校内兜底岗位1100余个 [3][5] 财政支持 - 在财政部支持下实施"宏志助航计划" 完成培训2025届毕业生10万人 [5] - 河南省将符合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条件的小微企业单户授信额度提高至5000万元 [9] - 江苏省组织5万名毕业生开展就业见习 对留用率达50%以上企业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补贴 [9] - 甘肃省采取省级财政补贴方式支持1万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按照每人每月1500元标准给予生活补贴 补贴期限3年 [11] 基层就业 - 教育部开展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推荐和获奖人物事迹宣传 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 [10] - 会同共青团中央稳步推进"西部计划"规模扩容 联合国务院国资委挖掘基层岗位3万余个 [10] - 内蒙古社区民生工作志愿服务计划招募5000人 扩大"三支一扶"招募规模至3000人 "西部计划"新招募1000人以上 [11] - 哈尔滨工业大学超过80%西部就业毕业生投身国防航天、基层治理等领域 [10] 校企对接 - 吉林省实施"三管三促进"政策 明确行业管理部门、属地管理主体和有关部门促就业职责分工 全省开发增量岗位12.1万个 [6] - 吉林省教育厅组织"百校对百县"线上招聘会 500余家企业参与并提供岗位4000余个 [6] - 指导各地教育部门会同人社部门和社会服务机构 在毕业生常住地开展百城职达家门口系列招聘会 [9]
助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在行动)
人民日报· 2025-08-13 06:29
曹 一作(新华社发)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就业牵动千家万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开展校企大对接,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清单式"帮扶,提供 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强化基层就业导向,设立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一段时间以来,教育部会 同相关部门围绕扩岗位、优服务、强指导等推出系列增量政策举措,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 业。 做好相关帮扶 筑牢就业底线 暑假期间,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就业专任教师孙雅楠依然持续关注着学生们的就业进展。 孙雅楠给英语专业2025届毕业生小张打去电话:"最近有一场企业招聘,职位是电子商务,和你挺匹配 的。你先了解一下相关信息,想参加的话,等会儿我们通话模拟一次面试。" 联系未就业学生,一对一推荐就业岗位;推出暑期"线上公开课""线上咨询"等服务,为学生未来职业发 展答疑解惑;关注未就业学生的求职状态,进行心理辅导……"用心用情帮助每个学生,这是我们的职 责。"孙雅楠说。 目前,进一步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是重中之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 务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开展不断线 ...
拓岗位、优服务、强指导,系列增量举措相继推出——助高校毕业生走稳就业路(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在行动)
人民日报· 2025-08-13 06:00
就业政策举措 - 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推出系列增量政策举措 围绕扩岗位、优服务、强指导 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1] - 推动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地方性增量政策或拓岗位落实举措 结合区域定位和重点产业发展需要 将促进就业与招才引才工作统筹推进 [7] - 开展东中西部校企大对接活动 面向经济发达地区地级市和就业资源薄弱高校持续开展校企对接会 在浙江宁波、广东佛山等地举办校企对接会 [8] 就业帮扶措施 - 依托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开展不断线线上双选会 面向社会需求不足专业毕业生推进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 [2] - 按在校生规模2‰比例开发管理助理、教学助理岗位 联合举办科研助理岗位供需对接暨直播带岗活动 [3] - 实施"宏志助航计划"完成培训2025届毕业生10万人 会同共青团中央组织团干部与困难家庭毕业生"一对一"结对帮扶累计帮扶7.1万人 [3] 岗位开发成效 - 吉林省实施"三管三促"政策开发增量岗位12.1万个 [4][5] - 河南省将符合条件小微企业单户授信额度提高至5000万元 江苏省组织5万名毕业生就业见习并对留用率50%以上企业按1000元/人标准奖励 [8] - 江西省高校开发校内兜底岗位1100余个 对难以市场化就业的困难群体提供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 [3] 基层就业推进 - 教育部开展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推荐和获奖人物事迹宣传 会同共青团中央稳步推进"西部计划"规模扩容 [9] - 联合国务院国资委部署夏季招聘重点挖掘基层岗位3万余个 内蒙古社区民生计划招募5000人、"三支一扶"扩招至3000人、"西部计划"新招1000人以上 [9][10] - 甘肃省采取省级财政补贴支持1万名未就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按每人每月1500元标准给予3年生活补贴 [10]
服务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 <>搭建更多求职平台 创新实施地方br服务项目
四川日报· 2025-08-03 09:04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 - 上半年举办高校毕业生招聘会640场次,提供岗位60.74万个 [1] - 针对毕业去向落实率较低的高校和专业,举办"小而美、专而精"招聘会106场,提供岗位17.94万个,达成意向1.68万人次 [1] - 青年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1] 就业服务攻坚行动 - 开展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集中提供政策落实、职业指导、招聘对接等就业服务 [1][2] - 目标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实现90%以上,"四类重点人群"困难毕业生联系率、"3+1"结对率、有就业意愿的就业(见习)率实现"三个百分百" [1] - 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台账,开展人社专员"敲门行动",实现数据全入库、过程全记录、服务全跟踪 [2] - 密集举办行业性、专业性、区域性招聘会,搭建更多求职平台 [2] 重点帮扶措施 - 聚焦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和残疾毕业生等"四类重点人群" [3] - 实施"3+1"结对帮扶(1名县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负责人、1名乡镇负责人、1名职业指导师),实行"一人一档""一人一策" [3] - 优先提供职业指导、推荐优质就业岗位、开展技能培训、就业见习和求职能力实训 [3] - 对市场化渠道难以就业的,统筹运用公益性岗位安置 [4]
抓住稳就业“牛鼻子”
搜狐财经· 2025-08-02 06:24
就业市场总体情况 - 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 快于时序进度 [1] - 6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 1-6月均值5.2% 低于调控目标 [1] - 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达3000万人 缺口率48% 传统行业及文科类专业供给过剩 [1] 民营企业就业贡献 - 民营企业提供80%城镇就业岗位 吸纳70%以上农村转移劳动力 贡献90%新增就业 [2] - 建议给予稳定招聘企业社保补贴 税费减免 低息贷款等政策支持 [2] 高校毕业生就业 - 2025年高校毕业生将超1200万人 数量持续攀升 [3] - 对招用高校毕业生的社会组织参照企业享受就业补助 国有企业延续增人增资政策 [3] - 建议深化产教融合 采用"课程定制+岗位实践"模式 优化专业结构 [3] 农民工就业支持 - 近3亿农民工是产业工人主体 建议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提升就近就业承载力 [3] - 加强劳务品牌建设 促进高质量劳务输出助力乡村振兴 [3] 就业困难群体帮扶 -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提供贷款优惠 培训补贴 岗位补贴等政策 [4] - 增设公益性扶贫岗位 重点帮扶大龄 残疾 长期失业人群 [4] 数字时代就业转型 - 建议建设数字化培训平台 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4] - 推动教育链 产业链 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就业质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