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

搜索文档
北约在芬兰大规模军演
快讯· 2025-05-13 23:12
北约在芬兰大规模军演 - 芬兰、瑞典和英国在芬兰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 预计参与军人达6500名 [1] - 俄罗斯军事专家认为北约不断扩大军演规模对俄罗斯构成威胁 俄罗斯需作出反应 [1]
美国参众两院呼吁对宇树科技实施限制
制裁名单· 2025-05-09 10:55
美国众议院对中国机器人公司宇树科技的指控 - 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全体成员(共和党和民主党议员)联名指控宇树科技(Unitree)构成国家安全威胁 [1] - 指控重点针对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人产品 该产品配备摄像头 传感器和嵌入式软件 [1] - 宇树科技机器人已被部署于美国敏感机构 包括州立监狱系统和军事场所 [1] 美国众议院提出的限制措施 - 呼吁将宇树科技列入商务部实体清单 以限制其出口和合作伙伴关系 [1] - 建议纳入FCC清单 禁止其参与美国电信基础设施建设 [1]
肖君拥:戳穿美式维护网络安全的三大做派
环球网· 2025-05-09 06:34
美国对中国电信企业的审查行动 - 美国国会委员会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发出传票,要求说明是否通过云服务和互联网业务获取美国数据 [1] - 美国多次以"安全"名义对中国企业进行打压,但缺乏实质性证据,如2025年3月起诉12名中国公民时未披露攻击代码特征等核心技术证据 [1] - 审查范围从传统电信业务延伸至云服务、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试图阻断中国企业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治理 [2] 网络安全技术层面的争议 - 网络攻击溯源需多维度验证流程,但美国选择性忽视技术难点,依赖非透明化信息渠道构建"中国威胁"叙事 [2] - 美国操作模式与国际标准ISO/IEC27035强调的"基于证据链的溯源原则"相悖 [2] - 中国企业已在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引发美国焦虑 [2] 审查中的双重标准问题 - 欧洲电信企业在美国市场占近半份额却未受同等严苛审查,美国科技巨头如谷歌、亚马逊也未因数据问题遭系统性打压 [3] - 差异化对待显示美国将"国家安全"作为工具性借口,而非基于客观风险评估 [3] - 审查行动具有政治投机色彩,与网络安全预算扩张和私人企业利益相关 [3] 中国企业的应对与国际合作 - 中国推动联合国信息安全进程,倡导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数据安全倡议》 [4] - 中国主张尊重各国网络主权,反对将网络安全问题政治化 [4] - 合作共赢理念为全球网络治理提供可行路径 [4]
中俄联合声明: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为谋取私利或基于虚假信息或借口对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军事力量
快讯· 2025-05-09 00:53
中俄联合声明核心内容 - 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为谋取私利或基于虚假信息对主权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军事力量 [1] - 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干涉主权国家内政 [1] - 反对在国际关系中采用双重标准 假借民主人权之名干涉他国内政 [1] 国际关系立场 - 强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 [1] - 反对以虚假借口危害别国和平稳定的行为 [1] - 声明体现了中俄在国际法框架下的共同立场 [1]
马六甲对中国的威胁,看新疆如何回击美国遏制,打通石油回国路?
搜狐财经· 2025-05-08 22:51
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地位 - 马六甲海峡是全球最繁忙的航运通道,日均通行船只超过5万艘,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6] - 该海峡由新加坡、印尼和马来西亚三国共管,是亚洲通往欧洲和美洲的关键枢纽[6] - 公司80%的石油进口依赖该通道,使其成为能源安全的核心节点[6] 美国封锁企图与应对 - 美国联合新加坡试图以"海上安全"名义实施3个月封锁,威胁公司能源供应[8] - 印尼和马来西亚强烈反对美国军事介入海峡事务[8] - 公司通过新疆省启动中巴经济走廊,利用瓜达尔港绕开马六甲海峡[16][17] 多元化运输网络建设 - 中巴经济走廊使石油运输时间缩短且规避海盗风险[17] - 哈萨克斯坦新建欧亚陆路石油通道,直达连云港港口[23] - 缅甸运输路线因内战风险存在不确定性[16] 历史经验与地缘风险 - 1970年代石油危机曾导致美国经济停滞和苏联解体[12] - 马六甲海峡2019年发生29起海盗袭击,年均损失达数百亿美元[19] - 海盗装备升级至火箭筒级别,已袭击联合国援助船只[19] 战略成果 - 公司能源运输通道从单一依赖转变为多线路保障[22][23] - 新路线使美国封锁计划完全失效[23] - 陆路运输占比提升显著降低海上通道风险[22]
国防部回应北约年度报告
快讯· 2025-05-08 15:27
北约年度报告涉华内容 - 北约年度报告将中国定位为"系统性挑战",指控中国快速扩大核武库并威胁北约成员国利益、安全和价值观 [1] - 报告称中国相关政策对北约构成威胁 [1] 中国国防部回应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驳斥北约报告充满冷战思维,属于罔顾事实的错误定位 [1] - 中国核政策具有高度稳定性、延续性和可预测性,始终奉行自卫防御核战略 [1] - 中国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 [1] 对北约的批评 - 北约近年越界扩权、染指亚太,严重破坏地区和平稳定 [1] - 北约通过"核共享"安排拥有全球最大规模核武库 [1] - 部分北约成员国斥巨资升级战略力量 [1] - 北约计划开展涉及向无核武器国家大量扩散武器级核材料的核潜艇合作 [1] 国际法层面指控 - 北约相关做法严重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 - 北约行为严重破坏国际核不扩散体系 [1] - 北约行为严重冲击全球战略安全稳定 [1]
美国为何总针对中国?英国学者给出答案,中国犯了一重要“原罪”
搜狐财经· 2025-05-06 20:27
中美贸易战与关税政策 - 美国在4月初对全球各国增加关税,但对中国关税层层加码,选择性豁免其他国家[5][7] - 美国长期针对中国,从2018年贸易战到渲染"中国威胁论",涉及环境、食品、计算机等多个领域[1][9] - 美国与欧盟联合对中国新能源车加税,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同时每年花费上亿元购买抹黑中国的稿件[11] 美国国内经济影响 - 特朗普加税政策导致美国国内产品价格上涨,民众生活成本上升,中国反而从中获利[14] - 美国制造业依赖中国供应链,即使高关税下美国销售商仍选择从中国进口,因本土生产成本更高[46][48] -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战发展制造业,但忽视其制造业已严重衰退,原材料到加工环节离不开中国[45][46] 中国经济发展与崛起 - 中国GDP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发展速度持续领先,与美国差距逐步缩小[50] - 中国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部分领域技术已超越美国,如新能源等[41] - 2008年经济危机后中国快速恢复,而美国及西方国家长期未摆脱危机影响[43] 美国对华战略动机 - 英国专家马丁·雅克指出美国针对中国源于其霸权心态,认为中国崛起挑战其"世界第一"地位[19][34] - 美国误判中国发展路径,原以为中国会依赖美国,但中国坚持自主发展并取得成功[37][52] - 美国动用科技打压(如华为禁令)、舆论围攻和外交对抗,试图遏制中国技术崛起[60] 社会与意识形态因素 - 中国民众展现高度凝聚力与国家自豪感,而美国社会分裂加剧,民众对政府信任度下降[54][58] - 美国枪支、毒品问题导致大量死亡,民众对政府不满情绪上升,甚至反对对华加税政策[58] - 中美矛盾本质是霸权守成国与崛起大国的权力交替,但中国追求和平共赢而非称霸[64]
关税威胁又挫美股,标普止步九连阳,盘中奈飞跌超4%、伯克希尔跌近7%
华尔街见闻· 2025-05-05 23:42
美股三大股指:标普500指数早盘曾跌逾0.9%,后收窄过半跌幅。纳指早盘曾跌约1%,后跌 幅收窄到不足0.6%。道指早盘曾跌超250点、跌逾0.6%,开盘一个多小时后微幅转涨。 关税威胁再次打击美股,标普500指数上周创下的二十余年来最长连涨日纪录将要终结。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征收新关税后,美股周一低开。 美股盘前,据新华社报道,特朗普4日称,将对所有在外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行业 媒体称,近年不少美国电影公司前往英、澳、加等国制作大片,好莱坞需要借此降低影片成 本。对外国制作电影加征关税的做法或将对美国娱乐产业产生重大冲击。 美股开盘三大股齐跌,奈飞一度跌超4%、迪士尼曾跌超3%。 美股早盘,日媒称,美国拒绝在对等关税问题上彻底豁免日本。iShares安硕MSCI日本ETF 迅速回落,日内涨幅从约0.9%收窄到不足0.6%。 三大美股指集体低开,道指早盘小幅转涨。影业关税威胁的冲击下,盘初奈飞、迪士尼走低;巴菲特计 划年底卸任CEO,伯克希尔-哈撒韦早盘大跌。 "科技七姐妹"(Magnificent 7):早盘特斯拉跌超4%,苹果跌超3%、亚马逊跌超1%、均公 布财报连续两个交易日下跌,英伟达早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