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族
icon
搜索文档
让星星火炬在新时代更加闪耀
人民日报· 2025-05-26 06:00
星星火炬闪耀,照亮一代代少先队员的追梦征程。 红领巾飘扬,亿万少先队员沐浴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团结、教育、引领广大少先队员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深切厚望,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指引 方向。 少先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引导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 重任的时代新人。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从小培养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怀 "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今年清明,江西南昌方志敏烈士纪念园,100多名少先队员齐声朗诵《可爱的中国》,缅怀革命先烈方 志敏。参观方志敏烈士事迹陈列室,听"红领巾讲解员"讲述那段血与火的岁月,红色基因的种子在孩子 们心中生根发芽。 "作为新时代少先队员,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以实际行动传承英烈精神。"南昌市昌 北第二小学少先队员李睿琪说。 启智润心、培根铸魂,以红色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近年来,各地少先队组织广泛开 展"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正是引导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的生动缩影 ...
新四军第七师有多富裕?可养活20个甲级师,每年上交20万两黄金
搜狐财经· 2025-05-25 21:23
新四军第七师的战时经济发展 - 新四军第七师在抗战期间实现了经济独立自主转型,从初期物资匮乏发展到每年上缴20万两黄金,被誉为"富七师,甲全军"[3] - 1941-1945年间,部队控制的地区面积从狭小孤立扩展到22500平方公里,人口突破300万,兵力从不足2000人增至近20万[11] - 1944年皖中根据地财政收入较1942年增长两倍以上突破6000万元,1943-1945年累计上缴5300万元(折合26.5万两黄金)[16][17] 核心经济管理措施 - 实施粮食贸易垄断政策,切断日伪粮源,同时发展盐业公营和公私合营合作社[16] - 创新性采用发行债券、回笼法币、管控非货币物资自由贸易等金融手段筹集资金[16] - 通过财经改革使部队从"每天菜钱无着落"转变为可养活20个甲级师的财政能力[14][17] 关键人物与组织建设 - 曾希圣作为政委兼皖中区委书记采取隐蔽发展方针,加强党组织建设并发动群众,成功打破敌伪封锁[9] - 财经负责人蔡辉主导经济改革,其措施使财政收入三年内实现200%增长[16][17] - 接收皖南突围部队成为发展骨干力量,整编后形成高效管理体系[10][12] 历史背景与初期困境 - 1941年皖南事变导致新四军损失7000余人,突围部队成为第七师重建基础[7][10] - 成立初期面临敌伪据点星罗棋布、物资极度匮乏(缺盐/布匹/农产品)的生存危机[9][14] - 经济封锁与军事进攻导致根据地地盘缩小、部队减员等典型战时难题[1][9]
桂风壮韵闪耀文博会
广西日报· 2025-05-25 10:46
广西民族文化与特色产业融合展示 - 广西金秀瑶翁杏林堂瑶药开发有限公司通过药浴包和瑶浴液产品展示传统养生文化 首次参展即获得极高关注度 公司计划借助文博会平台推广广西特色药浴产品[1] - 广西馆旅游康养展区采用沉浸式体验和创意化表达方式 将千年养生智慧、非遗技艺与现代产业结合 吸引观众深度互动[1] 乡村振兴与文化产品创新 - 田阳展区展出100余件非遗文创和特色农产品 包括芒果干、百香果干等"中国芒果之乡"核心产区商品 结合原生态民俗表演展示壮族文化与乡村振兴成果[2] - 百色市田阳区通过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组织展销活动 实现特色农产品与民族文化表演的协同展示模式[2] 民族音乐文化传播 - 广西民族乐团在文博会进行多场演出 展示独弦琴、芦笙、天琴等民族乐器 经典曲目《山歌好比春江水》经现代编曲焕发新韵[2][3] - 民族音乐表演成为展会人气焦点 独弦琴空灵旋律与芦笙欢快乐曲形成层次丰富的视听体验 吸引大量观众驻足[2][3]
人们从未忘记中山舰(以物鉴史)
人民日报· 2025-05-24 05:56
1986年5月,湖北省文物部门向国家文物局正式提出动议:打捞中山舰。1988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同 意。1988年5月、1994年3月,海军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对中山舰进行了两次水下探摸,探明了中山舰的 沉没方位等重要信息,在舰尾右侧还发现"中山"两字。1995年和1996年,重庆长江救助打捞公司再对中 山舰进行了水下探摸。1996年11月,在孙中山诞辰130周年之际,中山舰打捞工程正式启动。1997年1月 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中修复后的中山舰。 田豆豆摄 时光荏苒,人们从未忘记中山舰。1997年,长眠于长江江底近60年的中山舰被打捞出水,成为中国最大 的可移动抗战文物。如今,修复后的中山舰承载着历史的烽烟,被静静安放在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于1910年由清政府从日本订购。当时,清政府投巨资建立的中国海军,经过1894年 中日甲午战争,其主力损失殆尽。"永丰舰就是为重建海军而生。"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馆长刘新阳介 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永丰舰于1913年竣工,由中华民国支付尾款接收并编入海军。由于永丰舰曾 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护法运动"等历史事件中立下赫赫战功,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永丰舰改名中山 ...
澹台、独孤……历史上那些罕见的复姓,都去哪了?
虎嗅· 2025-05-24 00:02
姓氏起源与分类 - 复姓分为汉族复姓和古代少数民族复姓,上古时期姓多为单字如姬、姜、姚等[1] - 先秦时期姓与氏不同,姓代表母系血缘,氏代表父系贵族身份[2] - 复姓来源包括封地(令狐)、居住地(澹台)、官职(司徒)等[3] 少数民族复姓特点 - 少数民族复姓多来自音译如宇文、拓跋,部分含特定含义如慕容意为崇尚天地[4][5] - 鲜卑族宇文氏因拾获玉玺而取"天子"之意命名[5] 复姓简化原因 - 汉语单音节特点导致复姓吞音现象,如"夏侯"简化为"夏"[6][7] - 诗词格律限制促使复姓缩写,如"东方朔"变为"方朔"[8] - 官僚制度变革和郡县制推行使官职/封地类复姓(如亓官、公车)失去存在基础[11][12][13] 民族融合与改姓 - 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117个鲜卑复姓改为单姓如拓跋改元、丘穆陵改穆[14][15][16][17][18] - 辽金时期契丹族耶律改刘/王,女真族完颜改王/完/颜[20][21] - 明代朱元璋禁止"胡姓",强制复姓简化如诸葛改葛[23] 现代复姓现状 - 2020年全国现存81个复姓,欧阳人口最多达111.2万,上官8.8万次之[23] - 皇甫、令狐、诸葛等复姓人口超万,漆雕等复姓已罕见[23]
被特批在故宫拍照,气场全开,网友:中国美绝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5-23 20:51
故宫文化价值 - 故宫建筑美学体现600年历史沉淀 红黄青三色分别象征威仪 时光和信仰 [2] - 故宫藏有186万件文物 涵盖商周青铜 北宋山水 青花瓷 雕花珐琅等中华文明精华 [15] - 故宫是现存规模最大 保存最完整的木质宫殿建筑群 更是一部活着的中华文明史 [17][18] 文物艺术价值 - 故宫文物包含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郎世宁《百骏图》等传世珍品 [20] - 台北故宫镇馆之宝包括翠玉白菜 肉形石 颜真卿《祭侄文稿》等稀有文物 [45] - 文物展现5000年东方美学演变 从战国帛画到宋徽宗瘦金体 从汉代漆器到明代极简家居 [49] 书籍产品特点 - 《最美故宫》收录四地故宫珍宝 采用8开巨幅呈现 包含10米长卷和400+幅李少白摄影作品 [27][28][38] - 书籍1:1高清复刻7米巨幅拉页 包含《千里江山图》等名作 经过15轮专业调色 [58][61] - 装帧采用铜版烫金工艺 全书600页重10斤 封面使用故宫红主题摄影作品 [52][53][54][56][152] 书籍内容架构 - 开篇系统梳理四座故宫历史渊源 包括北京 沈阳 南京 台北故宫的前世今生 [85] - 按绘画 书法 器物分类展示400+件精选文物 涵盖24朝美学流变和3000年书法史 [118][128] - 包含《步辇图》《祭侄文稿》《韩熙载夜宴图》等传世名作的历史背景解读 [95][99][103] 营销推广信息 - 原价1298元 限时优惠399元 前100名赠送价值129元千里江山靠枕和79元书法定制帆布包 [63][66][67][69] - 适合作传家典藏或高端礼品 可提升全家审美眼界和文史知识 [51][71] - 出版社直发正品 采用160g雅韵特种纸和1800g高硬进口内板等优质材料 [142][158]
5月23日周五《新闻联播》要闻24条
快讯· 2025-05-23 20:12
政策与经济发展 - "两新"政策效应显现 有效激发内需潜力 [7] - 财政部下达14亿元农业防灾救灾资金 [11] - 今年1到4月我国消费品品种新增8098万种 [12] 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 - 中老铁路货物运输量突破6000万吨 [16] 国际经贸动态 - 联合国贸发会称美关税政策无视世贸规则 冲击脆弱经济体 美媒调查显示美关税政策冲击商家和消费者信心 [19] - 欧盟将不延长对乌克兰农产品免关税政策 [20] 宏观经济指标 - 机构数据显示欧元区5月PMI跌破荣枯线 [23]
5月23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新浪财经· 2025-05-23 20:07
今天《新闻联播》主要内容有: 1.习近平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 质量发展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蔡奇出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并讲话; 2.央视 快评: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3.习近平同德国总理通电话; 4.习近平向罗马尼亚当选 总统达恩致贺电; 5.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6.韩正会见土库曼斯坦议长; 7."两新"政策效应显 现 有效激发内需潜力; 8.【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时节】各地抢抓夏收夏种 夯实粮食丰收基础; 9.国务 院新闻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 10."外媒看中国"首场采访活动走进渝鄂; 11.国内 联播快讯: (1)财政部下达14亿元农业防灾救灾资金; (2)今年1到4月我国消费品品种新增809.8万 种; (3)2025年"特岗计划"招聘工作启动; (4)全国妇联等11部门部署开展2025年"六一"庆祝活 动; (5)《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今日公布; (6)中老铁路货物运输量突破6000万 吨; (7)乙巳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湖北随州举行; (8)2025上合组织国家媒体合作论坛在 ...
西藏历史翻开崭新的一页——写在西藏和平解放74周年之际
新华社· 2025-05-23 19:39
西藏和平解放与历史背景 - 1951年5月23日签订《十七条协议》,标志着西藏和平解放,结束了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 [1] - 英国在1888年和1903年两次入侵西藏,西藏人民奋起抵抗,这段历史成为西藏近代苦难与抗争的见证 [2] - 《十七条协议》的签订为西藏社会发展改革奠定了政治基础,西藏从此走向新生 [3] 西藏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 - 2024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64.94亿元,经济繁荣发展 [5] - 西藏每年财政收入的80%以上投入民生领域,涵盖教育、医疗、养老等 [5] - 2024年落实资金129亿元,实施21项民生实事,包括粮食产量突破110万吨、新建高原和美乡村300个等 [5] - 2024年建立"邮快合作"体系,实现农牧区快递"当日达",极大便利了偏远地区群众 [4] 西藏教育与医疗发展 - 截至2024年,西藏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618所,教职工9.66万名,在校生总数97万人,占西藏总人口的25% [6] -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等教育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6] - 截至2024年,西藏医疗卫生机构总数7231家,床位21551张,卫生技术人员29379人,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2.19岁 [6] - 三级以上医院从2012年的3家增加到17家,远程医疗服务实现乡镇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 [6] 西藏现代化与青年贡献 - 新时代青年如贡觉卓玛创办儿童书店、达瓦顿珠开展青稞育种研究、拉珠投身生态保护,成为西藏现代化建设主力军 [7] - 西藏聚焦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推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8] - 西藏加快发展清洁能源、绿色工业、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8] 生态保护与边疆发展 - 西藏严格执行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7个地(市)和11个县(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8] - 西藏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边境群众生活条件,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9] - 西藏从"边陲末梢"转变为"开放前沿",展现出强劲发展动能 [9]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我们决心保护伊朗民族的最高权利和利益。我们正在进入第五轮谈判,我们的目标和为实现目标而设定的框架保持不变。
快讯· 2025-05-23 17:55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我们决心保护伊朗民族的最高权利和利益。我们正在进入第五轮谈判,我们的目标 和为实现目标而设定的框架保持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