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场拓展

搜索文档
理想汽车:卖车更猛了,赚钱更难了
雪豹财经社· 2025-03-19 00:22
财务表现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443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年营收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 [1] - 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减少38.6%至35亿元,全年净利润同比下滑31.9%至80亿元 [1] - 第四季度汽车毛利率19.7%,环比下滑1.2个百分点,全年毛利率呈波动趋势(21.2%→22.7%→19.3%→18.7%→20.9%→19.7%) [1][2] - 单车收入同比下降12.4%(26.9万元→23.6万元),相当于每辆少赚3.3万元 [5] 销量与价格策略 - 2024年交付量突破50万辆,L6销量占比近40%,车辆均价从32万元降至27.68万元 [4] - 价格调整:MEGA降价3万元,L7/L8/L9全系降价1.8万~2万元,推出"3年0息贷"政策(L6最高省1.57万利息,L7/L8最高省2万) [4] - 第四季度销量增20.4%但车辆销售收入仅增5.6%,行业新能源车平均降价1.8万元(幅度9.2%) [5] 成本与行业环境 - 供应链成本上升:电池等部件价格波动导致库存减值,全年研发费用增长4.6%至111亿元 [5][7] - 行业利润下滑13.5%,电池企业利润增长48.5%,其他企业盈利压力加剧 [5] - 2024年全行业227款车型降价(2023年为148款),平均降价1.6万元(幅度8.3%) [5] 增长战略 - **产品布局**:下半年推出纯电SUV i8和i6,复刻L系列双车策略,全年目标打通50条旅游线路超充网 [3][6][7] - **渠道建设**:零售中心覆盖150城(502家),售后网点覆盖225城(478家),启动"繁星计划"下沉四五线市场 [7] - **技术投入**:AD Max V13智驾系统升级(基于1000万clips训练),连续两年研发投入超百亿元 [7][8] - **海外拓展**:成立独立海外部门,以中亚/阿联酋为基点辐射中东/拉美/亚太,2025年为海外市场元年 [7][8] 业绩展望 - 2025年Q1预计交付8.8万~9.3万辆(同比增9.5%~15.7%),收入234亿~247亿元(同比降8.7%~3.5%),毛利率或维持19% [6]
美迪西分析师会议-2025-03-07
洞见研报· 2025-03-07 09:58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美迪西,所属行业是医疗服务,接待时间是2025年3月5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卓楠和证券办公室翁少凡 [13] 详细调研机构 - 参与调研的机构为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属于基金管理公司 [16] 主要内容资料 海外市场战略布局 - 公司已在美国波士顿投入使用约2000平方米研发办公场地,服务涵盖化学、生物、动物实验且已创收,波士顿实验室将与国内研发实验中心配合联动,满足海外客户需求,加强与全球合作伙伴沟通协作,为欧美客户商务拓展提供支撑 [18] - 公司在欧洲、亚太等海外产业核心区域多点布局,加强实验室和商务团队建设,拥有十多名BD团队,将加强欧洲市场BD团队建设,增加海外BD和国内科研团队沟通,建立客户信息情报系统,做好大客户服务管理,建立适应海外市场竞争的销售体系 [18] - 公司积极参与海外行业会议,增加科研团队定期拓展频率,力争将海外业务占比逐步提升至40 - 50% [18] 2024年商务拓展情况 - 公司商务拓展和生产经营工作有序开展,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大国内外市场尤其是国外市场拓展力度,2024年上半年境外新签订单同比增长 [19] - 国内市场通过挖掘事业部特色增长业务板块、参加热门领域行业会议等举措稳增长,拓展长三角、京津冀等地生物医药园区市场潜力 [20] - 海外市场在产业核心区域多点布局,加强商务团队建设,增加拓展和培训频率,助力海外BD和国内科研团队沟通,建立销售体系,参与海外行业会议,增加科研团队拓展频率 [20] 人员规划 - 公司重视CRO行业人才需求,作为人才密集型企业,注重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及内部人才梯队建设 [21] - 2024年上半年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比例为81.78%,硕博比例29.32%,公司加大引进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完成新一届董监高换届选举,继续招聘人才,培养和提拔内部优秀员工 [21] - 各事业部落实组织精简工作,协同部门整合、共享专业化资源,合理控制人员规模,提升人员使用效率,依据市场和成本情况优化内部组织及人才结构,调整人员招聘计划 [21] 实验用猴供应情况 - 近期实验用猴价格趋于稳定,公司采取丰富采购渠道、深化与供应商合作等措施保障供应稳定,满足经营需要 [21] 国内行业未来发展 - 尽管国内生物医药投融资环境待复苏,但创新药企及CRO公司仍积极推进研发,GLP - 1、ADC等药物类别活跃,大型制药企业探索利用AI技术创新药物发现,促进CRO企业紧跟前沿动态,提前布局新技术平台,丰富服务内容 [22] - 国家政策高度支持创新药产业发展,全链条支持政策陆续出台,如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相关方案,多地政府发布支持政策,有望利好行业及公司未来发展 [2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参与研发完成的新药及仿制药项目有65件通过NMP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4件通过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未来政策落实将为国内CRO企业提供机会,带动行业整体发展,公司将在新药研发核心环节创新,加强技术平台建设 [22][23]
瑞幸美国开店:办公地点在新泽西,财务、IT等多个岗位开启招聘
IPO早知道· 2025-02-08 12:10
瑞幸咖啡北美扩张计划 - 瑞幸咖啡正在推进赴美开店选址,已开始接洽相关服务机构,并招聘人力、财务、室内设计、IT运营工程师等岗位 [6] - 税务经理岗位年薪12000-18000美元,高级财务经理岗位年薪13万美元起,均要求普通话流利 [6] - 北美团队目前仍在"公司基础设施"搭建阶段,HR副总监已于2025年1月入职 [6] - 瑞幸在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中表示正在评估美国市场机会,将采取审慎策略进入美国市场 [6] 北美首店选址推测 - 招聘岗位位于美国新泽西州锡考克斯,距离纽约曼哈顿不足10公里,可能优先考虑纽约等美国东海岸城市 [7] - 主要竞争对手库迪咖啡在美国已有4家门店,其中2家在加州,1家在夏威夷,1家在伊利诺伊大学,并计划在纽约开店 [7] 美国餐饮市场特点 - 美国餐饮重要场景在"Plaza",通常一个Plaza有13-15个品牌,留给连锁品牌的位置有限 [11] - 美国共有11.6万个广场,进入Plaza体系类似于国内进入购物中心体系 [11] - 中国品牌在美国从谈判到开业通常需要12-18个月,餐饮类扩张速度较慢 [11] Dutch Bros竞争对手分析 - Dutch Bros市值73亿美元,略低于瑞幸的83亿美元,但P/E估值超过200倍,远高于瑞幸的28倍 [14] - Dutch Bros门店数预计2月达到1000家,不到瑞幸的1/20,去年第三季度营收3.38亿美元,同比增长28% [14] - 产品以冰饮和能量饮料为主,接近瑞幸的"咖啡饮料"菜单逻辑 [14] - 主要采用"得来速"门店模式,几乎没有座位,用户即取即走 [16] - 拥有强大的品牌文化,员工和消费者忠诚度高,被称为"Dutch Mafia" [16]
李宁公司与红杉中国成立合资公司,以加快海外市场发展步伐
IPO早知道· 2024-10-22 22:56
李宁公司在短期内将更聚焦于国内业务。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IPO早知道消息,李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李宁公司")于2024年10月22日发布公告称,其间接 全资附属公司LN Co与Founder Co、HongShan Venture、HongShan Motivation订立认购及股 东协议,以成立合资公司。 其 中 , Founder Co 由 李 宁 公 司 创 始 人 、 董 事 长 李 宁 先 生 全 资 拥 有 , HongShan Venture 、 HongShan Motivation均为红杉中国持有。 李宁公司在公告中指出,其过去十几年里秉持"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的核心战略,在行业中发 挥竞争优势。在进一步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李宁公司可逐步开拓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机遇。过去几年 李宁公司基于聚焦国内市场战略的前提,在迈向国际化的进度上较为缓慢,也正因此,李宁公司得以 集中资源精力投入国内市场,并在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境外市场的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地区的发展亦是李宁公司长远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