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建设

搜索文档
浦发银行长沙分行2025年“蓝图计划3.0”新员工培训班结业
长沙晚报· 2025-08-05 16:12
培训概况 - 浦发银行长沙分行组织开展"蓝图计划3.0"2025年校招新员工入职培训,17名新入职员工参与并完成培训 [1] - 培训主题为"智汇浦发,新动未来",课程涵盖业务知识、职业素养和红色教育三大模块 [1] - 培训共设置19门专业课程、3场职业素养主题课及6项团队活动,包括智能体大赛、趣味竞答等创新项目 [1] 培训内容与形式 - 37名内外部讲师参与授课,特别组织学员参观雷锋纪念馆以强化金融为民使命 [1] - 结业典礼通过PPT汇报、情景剧表演、走心访谈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1] - 评选出1组优秀团队和3名优秀学员,学员反馈培训增强了对银行业务的理解和合规意识 [1] 领导讲话与培训目标 - 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洪伟强调新员工需树立规矩意识、保持学习热情、勇于担当作为 [1] - 培训旨在帮助新员工快速适应岗位要求,为分行发展贡献力量 [1] 后续计划 - 公司将通过导师制等方式完善新员工培养机制,促进快速成长以支持持续高质量发展 [2]
恩施许家坪国际机场:“五位一体”人才强基固本 铸就高质量发展硬核实力
中国民航网· 2025-07-09 18:05
人才队伍建设模式 - 公司构建"战略引领、实战练兵、长效督导、创新驱动、多元激励"五位一体的人才队伍建设新模式,形成"个个皆有舞台、人人皆可成长"的良好局面 [1] - 通过"双引擎"驱动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包括体系强基和机制激活两方面,显著拉大绩效差距破解"干多干少一个样"难题 [2] - 创新开展"两个一"专项建设,打造操作手册和监察队伍作为选拔培养业务技术能手的重要途径 [3] 战略引领 - 公司系统谋划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部署多项课题如生产能耗管控数字模型开发、全员绩效考核改革等,全方位多层次发现和培育人才 [2] - 分批次分部门抽选专人修订岗位SOP手册,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体系 [2] 实战练兵 - 通过"擂台赛"常态化以赛代练、以练提能,全员持证上岗率100%,安检站中高级持证率81%,消防战斗员18人考取民航灭火岗位指挥员证 [6] - 固化"师徒结对"机制,建立内训师考核评估机制,实现"以老带新、以赛促学、以考助教"的良性循环 [6] - 地面服务部围绕"强三基"等主题活动为不同岗位量身定制差异化练兵内容,做到全员覆盖、精准提升 [6] 创新发展 - 地面服务部"直尕思得"班组提炼"大面积航延处置七步法",2023年获评"全国民航巾帼标兵岗" [10] - 在国内率先试点通程航班逾重行李"一次支付、实时清分、全程保障"的创新服务模式,联合驻场单位将航班截载时间缩短至起飞前25分钟 [10] - 2023年荣获100万(含)-200万量级"服务质量优秀机场"称号,是湖北辖区该层级机场中唯一获奖单位 [11] 多元激励 - 飞行区管理部"助航灯光故障诊断与维护辅助系统"项目获得国家专利 [12] - 推行全员"积分制"绩效管理,实现"全员积分、全面量化、全体差异",促进业务技能和工作质效大幅提升 [12] - 搭建"直通车"打通业务培训考核、劳动竞赛成绩、创新成果与个人绩效加分、薪酬分配等通道 [12] 未来规划 - 公司将持续深耕人才培育,实施"梯队优化工程",加快推进干部队伍梯队化、年轻化建设步伐 [15] - 围绕现代化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拓展更宽"赛道",搭建更高"舞台",构建多元化实践锻炼平台 [15]
小流程 大作为——潞安恒通化工双氧水厂“画流程、讲流程”竞赛活动侧记
中国化工报· 2025-06-10 10:28
人才队伍建设 - 恒通双氧水厂开展"画流程、讲流程"竞赛活动,通过现场绘制流程图并讲解的形式提升职工业务能力[1] - 竞赛方案覆盖岗位操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要求分别绘制1-2个岗位流程图[2] - 活动激发职工学习热情,形成钻研工艺流程、交流操作要点的浓厚氛围[2][3] 竞赛组织实施 - 竞赛采用初赛+决赛机制,各班组先上报3张流程图并组织初赛,优胜者进入厂部决赛[4] - 评委从流程图准确性、完整性及讲解清晰度等多维度评分,确保选拔专业基础扎实的选手[4] - 决赛评选出操作人员前三名、专业技术人员1名及各科室1名优秀选手[4] 活动成效 - 竞赛推动职工深入掌握本岗位及全装置流程,精准把握近年改造的工艺流程[5] - 活动促进班组加大培训力度,职工主动到生产现场观察管线、记录参数并请教技术难点[5] - 公司计划持续开展多样化竞赛活动,搭建职工展示与提升平台,助力高质量发展[5]
一个公司的衰败,从CEO不再思考开始
搜狐财经· 2025-06-07 22:15
创业常识 - 创业不是邮轮旅行而是破船入海 需要明确方向、重视资金与人才、建立制度文化、保持心态平和[6] - 创业需面对产品、市场和管理三关 初创期聚焦技术研发 成长期拓展销售渠道 成熟期强化管理体系[7][8] - 增长是管理核心 增量环境下管理阻力减少80% 存量调整易激化矛盾[9] - 公司发展问题根源在创始人 需完成从业务到管理、产品到人的思维转变[10] - 建立规矩与人才战略 快速处理人事问题 长期培养与储备人才[13][14] - 明确企业定位 区分企业家与企业利益优先级 通过股权激励强化主人意识[15] - 把握企业成长节奏 科学艺术结合 显性与隐性知识并重[16][17] - 简化管理为两本手册 《管理手册》规范职责考核 《企业文化手册》统一价值观[18][19][20][21] - 焦虑是常态 需自我觉察并通过运动、交流等方式调节[22] 创业能力模型 定义公司能力 - 系统思考三问题:我是谁、为何创业、为何成功 搭建使命、远见、格局、激情四基石[25] - 使命超越金钱 吸引差异化人才 远见决定战略取舍 格局体现容人容物 激情支撑风险应对[26][27][28][29][30] 识人用人能力 - 核心团队构建需投入80%时间 高管多元化与"真高管"机制是关键[32][33][34][36] - 大将标准:业务交付能力强 自驱力与心理素质突出 内外稳定性影响管理效能[37] - 组织地图强调一号位权重、外部适应性、共同语言 避免复杂关系[38][39][40] - 绩效面谈需管理期望值 明确贡献标准避免认知偏差[41] - 激励体系以有竞争力薪酬为基础 股权激励绑定长期利益[42][43] 融资能力 - 融资本质是业务深度思考与投资机构覆盖 需清晰梳理逻辑、热点结合点及估值依据[44][45][46] - 建立投资人信任需信息透明、尊重核心利益、具备同理心[46] 行业实践 - 硬科技创业需专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中科创星创业营聚焦该领域企业培育[49]
美迪西分析师会议-2025-03-07
洞见研报· 2025-03-07 09:58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美迪西,所属行业是医疗服务,接待时间是2025年3月5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卓楠和证券办公室翁少凡 [13] 详细调研机构 - 参与调研的机构为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属于基金管理公司 [16] 主要内容资料 海外市场战略布局 - 公司已在美国波士顿投入使用约2000平方米研发办公场地,服务涵盖化学、生物、动物实验且已创收,波士顿实验室将与国内研发实验中心配合联动,满足海外客户需求,加强与全球合作伙伴沟通协作,为欧美客户商务拓展提供支撑 [18] - 公司在欧洲、亚太等海外产业核心区域多点布局,加强实验室和商务团队建设,拥有十多名BD团队,将加强欧洲市场BD团队建设,增加海外BD和国内科研团队沟通,建立客户信息情报系统,做好大客户服务管理,建立适应海外市场竞争的销售体系 [18] - 公司积极参与海外行业会议,增加科研团队定期拓展频率,力争将海外业务占比逐步提升至40 - 50% [18] 2024年商务拓展情况 - 公司商务拓展和生产经营工作有序开展,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大国内外市场尤其是国外市场拓展力度,2024年上半年境外新签订单同比增长 [19] - 国内市场通过挖掘事业部特色增长业务板块、参加热门领域行业会议等举措稳增长,拓展长三角、京津冀等地生物医药园区市场潜力 [20] - 海外市场在产业核心区域多点布局,加强商务团队建设,增加拓展和培训频率,助力海外BD和国内科研团队沟通,建立销售体系,参与海外行业会议,增加科研团队拓展频率 [20] 人员规划 - 公司重视CRO行业人才需求,作为人才密集型企业,注重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及内部人才梯队建设 [21] - 2024年上半年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比例为81.78%,硕博比例29.32%,公司加大引进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完成新一届董监高换届选举,继续招聘人才,培养和提拔内部优秀员工 [21] - 各事业部落实组织精简工作,协同部门整合、共享专业化资源,合理控制人员规模,提升人员使用效率,依据市场和成本情况优化内部组织及人才结构,调整人员招聘计划 [21] 实验用猴供应情况 - 近期实验用猴价格趋于稳定,公司采取丰富采购渠道、深化与供应商合作等措施保障供应稳定,满足经营需要 [21] 国内行业未来发展 - 尽管国内生物医药投融资环境待复苏,但创新药企及CRO公司仍积极推进研发,GLP - 1、ADC等药物类别活跃,大型制药企业探索利用AI技术创新药物发现,促进CRO企业紧跟前沿动态,提前布局新技术平台,丰富服务内容 [22] - 国家政策高度支持创新药产业发展,全链条支持政策陆续出台,如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相关方案,多地政府发布支持政策,有望利好行业及公司未来发展 [2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参与研发完成的新药及仿制药项目有65件通过NMP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4件通过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未来政策落实将为国内CRO企业提供机会,带动行业整体发展,公司将在新药研发核心环节创新,加强技术平台建设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