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集资金

搜索文档
宏昌科技业绩降无碍实控人方减持 上市见顶4年募10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24 14:37
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股东金华宏盛和金华宏合计划减持合计不超过3,316,3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6%,其中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297,600股(1%),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2,018,700股(1.56%)[1] - 金华宏盛当前持股2,856,000股(2.20%),金华宏合持股2,184,000股(1.68%),两者均为员工持股平台,由实际控制人陆宝宏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1] 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 - 陆宝宏家族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公司67.88%股权,其中陆宝宏直接持股15.44%,周慧明(配偶)持股9.98%,陆灿(子)持股2.57%[2] - 通过宏昌控股间接持股35.39%,通过金华宏合和金华宏盛分别间接控制1.95%和2.55%股权[2] 半年度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375.49万至1,681.15万元,同比下降45%-55%,扣非净利润714.48万至952.64万元,同比下降60%-70%[2] - 上年同期归母净利润为3,056.64万元,扣非净利润为2,381.61万元[2][3] IPO及募资情况 - 公司2021年6月11日创业板上市,发行价37.60元/股,首日最高价86.00元,创历史峰值[3] - IPO募资净额5.46亿元,超计划1.04亿元,原计划募资4.42亿元用于扩产和研发项目[3] - 2023年发行可转债募资3.8亿元,净额3.74亿元,两次募资合计10.07亿元[4][5] 发行相关费用 - IPO保荐机构国信证券获保荐承销费5,753.38万元,总发行费用8,079.24万元[4] - 可转债发行费用583.87万元,验资由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完成[4]
流动性7月第3期:央行万亿净投放有望改善流动性预期
甬兴证券· 2025-07-23 17:21
核心观点 - 7月14 - 18日,2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0年期上行,美元指数上行,中美10年国债利差边际走扩;融资买入额上升,南向资金流大幅净流入[1] 宏观流动性 国内流动性 - 7月14 - 18日,2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3个月SHIBOR下行、1年SHIBOR上行;央行公开市场货币净投放12011亿元,7月MLF净回笼3000亿元;2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1.3803%、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至1.6652%,期限利差升至0.2849%;3个月SHIBOR下行至1.5550%、1年SHIBOR上行至1.6210%[2][12] 海外流动性 - 7月14 - 18日,2年期美债利率下行、10年期上行,美元指数上行;2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至3.88%、10年期上行至4.44%,美元指数升至98.46;截至7月18日,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小幅走扩至 - 2.77%[2][16][17] 市场流动性 公募资金 - 2025年7月新成立基金71只,2024年7月为83只;合计发行份额471亿份,2024年7月为540亿份;其中,7月新成立股票型基金39只,发行总额约116亿份,占比24.6%;新成立混合型基金13只,发行总额58亿份,占比12.3%;新成立债券型基金12只,发行总额261亿份,占比55.4%[3][22] ETF资金 - 截至7月18日,2025年7月新成立ETF基金22只,2024年7月为8只;合计发行份额268亿份,2024年7月为30亿份;其中,7月新成立15只为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68亿份,上月股票型ETF基金发行份额约107亿份[25] - 7月14 - 18日,ETF股票基金规模为30955亿元,成交金额4007亿元,占总规模12.9%,环比上行0.5个百分点;自2025年以来ETF股票基金规模与沪深300指数的走势负相关;7月陆股通ETF买卖总额约382亿元,其中,沪股通ETF买卖总额约274亿元,占比71.7%[25] 南向资金 - 7月14 - 18日,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2025年初至7月18日净流入7359亿元,累计净流入达3.99万亿元;其中,沪市港股通年初至今净流入5041亿元,开通以来累计净流入约2.28万亿元;深市港股通2025年至今净流入2511亿元,开通以来累计净流入约1.71万亿元[3][32] - 行业层面,非银行金融、医药、消费者服务合计净流入约167亿元;传媒、电子、交通运输合计净流出64亿元;风格层面,金融板块净流入最大为122亿元,其次是消费、周期;科技板块净流出最大为36亿元[34] 两融资金 - 7月14 - 18日,融资资金买入额均值为1488亿元,环比上升6.3%;截至7月18日,两融余额约1.90万亿元,环比上升1.41%;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比重环比上行0.4%[4][39] - 7月14 - 18日,行业融资净买入较多的行业是计算机、机械、电子,合计约 + 90.9亿元;融资净流出较多的是食品饮料、纺织服装、银行,合计约 - 9.1亿元;两融余额排名前三的行业依次是电子、非银行金融、计算机,分别占各自行业流通市值的比重为2.89%、2.72%、3.59%[41] 募集资金 - 7月股权融资规模约434亿元;IPO方面,7月A股IPO公司数为4家,总计融资规模221亿元;上个月A股IPO公司8家,总计融资规模约92亿元;定增方面,7月有10家上市公司参与定增,总计融资规模约169亿元;上个月A股有15家公司参与增发,总计融资规模约5350亿元[4][45]
科森科技跌3.01% 2017年上市3募资共21.04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7-23 16:47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今日收盘报8 37元 跌幅达3 01% [1] IPO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17年2月9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公开发行股票5266 67万股 发行价格为18 85元/股 [1]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99 276 73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91 586 40万元 超原计划79 586 40万元 [1] - 原计划募集资金12 000万元 用于精密金属结构件制造 研发中心建设 高精密电子产品金属件生产线技改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IPO发行费用合计7 690 33万元 其中承销保荐费用5 956 60万元 [1] 可转债发行 - 2018年11月16日公开发行610万张可转债 每张面值100元 发行总额61 000万元 [2] - 扣除含税承销保荐费后实际收到募集资金59 577 48万元 全部发行费用合计283万元 最终募得资金净额59 294 48万元 [2] 非公开发行股票 - 2021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6710 843万股 发行价7 47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50 130万元 [3] - 扣除承销保荐费501 30万元及其他发行费用225 71万元后 募集资金净额为49 444 14万元 [3] 累计募资规模 - 公司通过IPO 可转债和非公开发行三次累计募集资金总额达210 406 73万元 [4]
鹿山新材实控人方拟减持 A股两募资共11亿扣非连亏2年
中国经济网· 2025-07-23 14:35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鹿山信息计划减持不超过1,042,622股 占总股本1% 减持价格按市场价格确定 [1] - 鹿山信息当前持股2,334,464股 占总股本2.23% 均为IPO前取得的无限售流通股 [1] - 减持方为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 但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或影响治理结构 [1]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2022年3月25日上市 发行价25.79元/股 发行数量23,003,000股 [1] - 募集资金总额5.93亿元 净额5.22亿元 发行费用7079.03万元 [2] - 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获承销保荐费用4603.77万元 [2] 可转换债券发行 - 2023年获批发行5.24亿元可转换债券 期限6年 [3]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5.13亿元 已于2023年3月31日到位 [3] - 发行费用1091.15万元 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验资 [3] 财务表现分析 - 2024年营业收入20.67亿元 较2023年29.51亿元下降29.96% [4][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693.56万元 较2023年亏损8630.99万元实现扭亏 [4][5]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63亿元 较2023年-1.55亿元显著改善 [4][5] 利润分配方案 - 拟每10股派现4.0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4.0股 [5] - 分配基数以实施时股权登记日股份总额为准 [5] 募集资金汇总 - 累计通过IPO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11.17亿元 [4] - 原计划IPO募集资金5.22亿元用于热熔胶扩产、技改及光学膜等项目 [2]
卫光生物: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5亿元
快讯· 2025-07-18 18:45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15亿元 [1]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卫光生物智能产业基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卫光生物智能产业基地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12亿元 [1] - 补充流动资金拟使用募集资金3亿元 [1] 发行细节 - 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4536万股 [1] - 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 [1]
科思股份实控人之一拟减持 2020上市两募资共15.87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17 15:29
实际控制人减持计划 - 实际控制人之一周久京计划减持不超过14,270,611股(占公司总股本3%),当前持股23,100,000股(占4.86%)[1] - 减持方式为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时间窗口为公告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1] - 公司声明减持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或影响治理结构与持续经营[2] 公司股权结构 - 周久京与周旭明(父子关系)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3] - 公司2020年7月22日创业板上市,发行新股2822万股,发行价30.56元/股[3] 首次公开发行(IPO)募资情况 - IPO募集资金总额8.62亿元,净额7.85亿元[3] - 资金用途:4.30亿元用于马鞍山高端日用香原料及防晒剂项目(一期)、6160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2亿元偿还贷款、9353万元补充流动资金[3] - 发行费用7727万元,其中保荐承销费用6045万元[4] 可转债发行募资 - 2023年发行可转债募资7.25亿元,扣除承销费后净额7.19亿元[4] - 两次募资(IPO+可转债)累计总额15.87亿元[5]
王力安防: 王力安防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7-15 16:24
股东会议程安排 - 现场会议时间为2025年7月23日下午14:00,网络投票时间为当日交易时段9:15-9:25 [3] - 会议地点设在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经济开发区爱岗路9号公司六楼会议室 [3] - 会议主持人由董事长兼总经理王跃斌担任 [3] - 议程包含10项流程,从宣布会议规则到最终宣布会议结束 [6] 股东权利与会议规则 - 股东需在登记终止前完成签到,否则无法计入现场表决股份总数 [1] - 股东发言需提前登记,发言时间不超过5分钟,总发言时长控制在半小时内 [1] - 质询回答时间不超过5分钟,与议题无关或涉及商业机密的质询可被拒绝回答 [2] - 禁止未经许可的录音、拍照和录像行为 [3] 表决机制 - 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 [2] - 现场投票需明确选择"同意"、"反对"或"弃权",无效票视为弃权 [2] - 网络投票通过上交所系统进行,具体规则已提前披露 [2] - 计票过程由股东代表、见证律师共同监督并当场公布结果 [2] 议案内容 - 议案一涉及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报告,已由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鉴证报告 [5] - 议案二提交最近三年及一期(2022-2025Q1)非经常性损益鉴证报告 [5][6] - 议案三对《公司章程》进行修订,涉及法定代表人条款、董事会构成等8处修改 [7][8][9][10][11][12] - 议案四将会计师事务所从天健变更为致同会计师事务所 [12][13] 公司治理变动 - 胡迎江辞任非独立董事职务,后经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为职工代表董事 [7] - 公司章程修订明确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调整董事会组成包含1名职工代表董事 [8] - 高级管理人员设置修改为"副总经理若干名",原限定1-10名 [9][10]
汇隆新材实控人方拟减持 2021上市当年股价净利双巅峰
中国经济网· 2025-07-08 15:21
大股东减持计划 - 大股东汇隆合伙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482,902股,占公司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数的比例为3%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160,967股(占比1%)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2,321,935股(占比2%) [1] - 减持时间为2025年7月29日至2025年10月28日 [1] 股东关系 - 汇隆合伙与华英汇均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沈顺华、朱国英的一致行动人 [2] - 沈顺华与朱国英系夫妻关系,华英汇由沈顺华、朱国英及其子朱嘉豪设立 [2] - 汇隆合伙系沈顺华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的合伙企业 [2] 公司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21年9月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发行股份数量2,730万股,发行价格8.03元/股 [2] - 上市首日盘中最高价28.88元 [2]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21,921.90万元,净额16,828.56万元,较原计划少22,144.44万元 [2] 募集资金用途 - 原计划募集资金38,973.00万元,用于年产15万吨智能环保原液着色纤维项目(第一期)和补充流动资金 [2] - 首次公开发行发行费用总额5,093.34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3,500.00万元 [3]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13亿元、6.15亿元、8.04亿元、8.38亿元 [4] - 2021年至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211.26万元、4,057.67万元、5,133.80万元、3,092.52万元 [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23.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2.90万元,同比增长44.60% [6] 定向增发情况 - 2022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7,348,438股,每股发行价16.33元,募集资金119,999,992.54元 [7] -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15,576,596.31元 [7] - 两次募集资金合计3.39亿元 [8]
奥特维实控人方拟询价转让 2020年上市3募资共22.44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07 14:08
股东询价转让计划 - 奥特维发布股东询价转让计划书 拟转让股份总数15,750,000股 占总股本4.99% [1] - 参与转让股东包括葛志勇(2.38%)、李文(2.00%)、奥创投资(0.41%)、奥利投资(0.20%) 转让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 [2] - 转让通过中信证券组织实施 受让方为机构投资者 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 [1][2] 股东持股结构 - 葛志勇持股85,318,840股(27.03%) 李文持股55,877,225股(17.70%) 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 - 奥创投资持股13,245,750股(4.20%) 奥利投资持股6,534,570股(2.07%) 为员工持股平台 [2] - 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超过5% [2] 公司融资历史 - 2020年IPO发行2,467万股 发行价23.28元/股 募集资金净额51,227.33万元 [3] - 2022年非公开发行770.46万股 发行价68.79元/股 募集资金净额52,447.17万元 [4][5] - 2023年发行可转债114,000万元 募集资金净额113,291.32万元 [5] - 上市以来累计募资224,431.76万元 [3][4][5] 发行相关机构 - IPO保荐机构为信达证券 保荐代表人为毕宗奎、赵轶 [3] - 非公开发行及可转债发行验资机构为立信中联会计师事务所 [4][5]
索通发展实控人方拟减持 2017年上市4次募资共23.68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04 14:14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郎光辉及玄元科新182号私募基金计划减持不超过10,987,214股(占总股本2.21%),其中郎光辉减持不超过9,962,000股(2%),玄元科新182号减持不超过1,025,214股(0.21%)[1]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任意连续90日内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总股本1%,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总股本2%[1] 股东持股结构 - 郎光辉直接持股82,434,966股(16.55%),一致行动人王萍持股56,053,012股(11.25%),玄元科新182号持股1,025,214股(0.21%),合计持股139,513,192股(28.01%)[2][3] - 一致行动关系通过协议形成,减持计划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3] 公司上市及融资历史 - 2017年7月18日上市,发行6,020万股(发行价7.88元/股),募集资金净额44,279万元,用于年产34万吨预焙阳极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3][4] - 2019年发行可转债9,450,000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净额9.306亿元[5] - 2021年非公开发行24,605,385股(发行价10.77元/股),募集资金净额2.616亿元[6] - 2022年发行34,004,952股(发行价20.11元/股),募集资金净额6.776亿元[7] - 累计4次募资总额23.68亿元[7] 资本运作 - 2018年实施10转4派6.77元的分红方案,股权登记日为2018年7月10日[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