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icon
搜索文档
东兴证券晨报-20251016
东兴证券· 2025-10-16 22:39
核心观点 - 外部冲击对A股市场影响有限,中期慢牛趋势未改,市场在4000点附近震荡消化后将延续上行趋势[4][5] - 建议配置双主线:大科技板块(尤其是自主可控方向)以及景气度较好的周期性板块(如军工、医药、新能源),高股息红利股吸引力上升[5] - 银行板块基本面稳健,中期分红逐步展开提升股息吸引力,看好四季度估值修复行情[7][8][10] - 商业航天产业链中,火箭发动机组件供应商和试验检测服务商是核心投资环节[12][14][15] 经济与行业要闻 - 我国科学家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关键技术,电池续航能力有望从500公里提升至1000公里[2] - 国家发改委印发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目标到2027年底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满足超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2] - 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达97.3%[2] - 台积电第三季度净利润创历史新高,超预期增长39%,全年资本支出预期上调至400亿-420亿美元,2纳米制程将如期进入大规模量产[2] - 2025年天猫双11预售开启,首小时35个品牌成交破亿,1802个品牌成交翻倍[2] - 2025年9月全国汽车市场走势较强,卡车和客车市场回暖明显[2][3] 公司动态 - 小鹏汽车2025年9月出口量突破5000台,环比增长65.8%,同比增长79.4%;1-9月出口量超29723辆,同比增长125.2%[3] - 小米旗下应用商城上线独立短剧APP"围观短剧",下载量达2万人次[3] - 中超控股孙公司江苏精铸参与上海交通大学牵头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负责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大型复杂薄壁铸件研究[3] 银行行业分析 - 银行板块PB估值为0.67倍,处于2015年以来35.1%的分位数水平,个股如齐鲁银行、长沙银行、上海银行周涨幅超2.4%[7] - 银行基本面具韧性:三季度净息差有望阶段性趋稳,净利息收入预计改善;非息收入中收延续修复;资产质量预计平稳[9] - 中期分红逐步展开,上海银行每股分红0.3元,张家港行每股分红0.1元,上市银行平均股息率达4.4%,较7月低点提升约64个基点[10] - 资金面获支撑:国资股东及AMC等长期资金积极增持银行股,如中信金融资产增持光大银行,信达资产、东方资产增持浦发银行[10] 卫星互联网行业分析 - 液体火箭发动机是火箭系统核心,其中燃烧室工作条件恶劣,温度达3000-4000℃,压力超200个大气压[12] - 燃烧室内壁材料以铜合金为主,国内斯瑞新材公司在该领域处于重要地位,客户包括蓝箭航天、九州云箭等[12][13] - 涡轮泵是发动机核心组件,国内国机精工在卫星及运载火箭专用轴承领域市占率超90%[13] - 火箭研发中测试环节耗时最多,猎鹰1号火箭研发总耗时46个月,其中测试和验收占时约21个月[14] - SpaceX通过大量试验验证实现高成功率,共进行535次发射,成功523次,成功率97.76%,曾达成连续335次发射成功记录[15]
固态电池新突破!新能源车续航有望翻倍!
中国能源报· 2025-10-16 16:59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固态电池是下一代锂电池核心技术方向,在新能源汽车和低空经济等领域具备广阔应用前景[1] - 中国科学家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关键技术难关,使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1] - 电池续航能力显著提升,以前100公斤电池最多支持500公里续航,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1] 固态电池技术挑战 - 固态电池未广泛商业化主要因固固界面接触难题,常用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硬度高脆如陶瓷,而金属锂电极软如橡皮泥,两者贴合时界面坑洼影响充放电效率[3] 关键技术突破一:界面接触优化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团队开发碘离子作为特殊胶水,在电池工作时能自动流向电极和电解质接口处填满缝隙孔洞,使电极和电解质紧密贴合[6] - 该技术突破全固态电池走向实用的最大瓶颈[6] 关键技术突破二:柔性电解质 - 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科学家用聚合材料为电解质打造柔性骨架,使电池像升级版保鲜膜抗拉耐拽,弯折2万次或拧成麻花状都完好无损[7] - 柔性骨架中加入特殊化学零件,有的能让锂离子跑更快,有的能额外抓住更多锂离子,使电池储电能力直接提升86%[7] 关键技术突破三:耐高压安全 - 清华大学团队用含氟聚醚材料改造电解质,利用氟的耐高压特性形成氟化物保护壳防止高电压击穿电解质[9] - 该技术使电池在满电状态下通过针刺测试和120℃高温箱测试不会爆炸,确保安全与续航双在线[9]
固态电池新突破!新能源车续航有望翻倍!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
鑫椤锂电· 2025-10-16 15:59
文章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池核心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和低空经济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1] - 中国科学家近期在全固态金属锂电池领域取得系列关键技术突破 有望解决续航和安全瓶颈 推动其走向实用化 [1][4] 技术挑战 - 固态电池商业化主要障碍在于固固界面接触难题 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硬度高且脆 而金属锂电极软 两者贴合时界面不完整 影响充放电效率 [2] 关键技术突破 - **界面修饰技术**:科研团队开发出基于碘离子的“特殊胶水” 能在电池工作时自动填充电极与电解质间缝隙 实现严密封装 [5][6] - **电解质柔性化**:通过聚合材料为电解质构建柔性骨架 使其具备优异抗变形能力 弯折2万次仍完好 同时通过引入功能化“化学零件” 使电池储电能力提升86% [8] - **高压稳定性与安全性**:采用含氟聚醚材料改造电解质 利用氟的耐高压特性形成保护层 使电池通过针刺测试和120℃高温测试而不爆炸 [9][10] 性能提升 - 技术突破使电池续航里程实现跨越式升级 从以往100公斤电池支持500公里续航 提升至有望突破1000公里 [1]
固态电池,新突破!
证券时报· 2025-10-16 14:46
核心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家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使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 [1] - 电池续航能力显著提升,从以往100公斤电池支持500公里续航,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 [1] - 三大关键技术突破有望解决固固界面的接触难题,彻底打通固态电池的续航瓶颈 [5][6] 技术瓶颈与原理 - 固态电池未广泛商业化的核心障碍在于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固固界面接触问题 [3] - 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硬度高且脆,而金属锂电极软,两者贴合时界面不平整,影响锂离子传输效率 [3] 关键技术细节:界面优化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团队开发碘离子作为“特殊胶水”,可在电场作用下自动填充界面缝隙,改善电极与电解质的贴合度 [7] - 该技术使电极和电解质能紧密贴合,突破全固态电池实用化的最大瓶颈 [7] 关键技术细节:柔性电解质 - 中国科学院金属所采用聚合材料为电解质构建柔性骨架,使电池具备极佳的抗拉伸和耐弯折性能,弯折2万次仍完好无损 [9] - 在柔性骨架中加入特定化学组分,使锂离子传输更快并提升储电能力,电池储电能力直接提升86% [9] 关键技术细节:安全与耐高压 - 清华大学团队利用含氟聚醚材料改造电解质,利用氟的耐高压特性在电极表面形成氟化物保护壳,防止电解质被高电压击穿 [11] - 该技术使电池在满电状态下通过针刺测试和120℃高温测试均不发生爆炸,实现安全与续航的双重保障 [11]
固态电池新突破!新能源车续航有望翻倍!
新华网财经· 2025-10-16 14:35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的意义 - 作为下一代锂电池核心技术方向,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具备广阔应用前景 [1] - 我国科学家近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使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 [1] - 此前100公斤电池最多支持500公里续航,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续航天花板 [1] 固态电池的技术挑战 - 电池充放电依赖锂离子在正负极间移动,固态电解质是锂离子传输的“道路” [2] - 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硬度高、脆如陶瓷,而金属锂电极软如橡皮泥,两者界面贴合困难 [2] - 界面处坑洼不平影响电池充放电效率,是固态电池尚未广泛走向市场的主要原因 [2] 关键技术突破一:界面接触优化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团队开发出“特殊胶水”碘离子,能主动吸引锂离子至接口处 [4][5] - 碘离子可自动流入小缝隙、小孔洞并将其填满,使电极和电解质自动严实贴合 [6] - 该技术有望突破全固态电池走向实用的最大瓶颈 [6] 关键技术突破二:电解质柔性化与性能提升 - 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科学家用聚合材料为电解质打造“骨架”,使其具备极佳柔韧性 [8] - 改良后的电解质弯折2万次或拧成麻花状都完好无损,抗日常变形能力强 [8] - 在柔性骨架中加入特定“化学零件”,有的能加速锂离子传输,有的能提升储电能力,使电池储电能力直接提升86% [8] 关键技术突破三:耐高压与安全性强化 - 清华大学科研团队采用含氟聚醚材料改造电解质,利用氟极强的“耐高压本事” [10] - 电极表面形成的“氟化物保护壳”能防止高电压“击穿”电解质 [10] - 该项技术使电池在满电状态下通过针刺测试、120℃高温箱测试且不发生爆炸,确保安全与续航 [10]
固态电池新突破 新能源车续航有望超过1000公里
中国基金报· 2025-10-16 14:16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家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关键技术,使电池续航能力从每100公斤支持500公里提升至有望突破1000公里 [2] - 技术突破解决了固态电池中固体电解质与金属锂电极之间的固-固界面接触难题,这是影响电池充放电效率的关键瓶颈 [2] 关键技术细节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团队开发碘离子作为“特殊胶水”,能主动填充电极与电解质接口处的缝隙,实现紧密贴合 [3]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团队利用聚合材料为电解质打造柔性骨架,使电池能弯折2万次且完好无损,同时通过加入“化学小零件”将电池储电能力提升86% [3] - 清华大学团队采用含氟聚醚材料改造电解质,形成氟化物保护壳,使电池在针刺测试和120℃高温测试中均不发生爆炸,确保了高安全性 [3]
A股异动丨有新突破,固态电池股拉升,当升科技涨近8%
格隆汇APP· 2025-10-16 13:31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固态电池股午后拉升,江特电机和丰山集团涨停,当升科技涨近8%,贝特瑞、尚太科技、星源材质等跟涨 [1] - 江特电机涨幅达10.05%,总市值183亿,年初至今涨幅44.80% [2] - 丰山集团涨幅达9.99%,总市值28.57亿,年初至今涨幅91.15% [2] - 当升科技涨幅达7.70%,总市值375亿,年初至今涨幅72.13% [2] 技术进展 - 中国科学家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使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 [1] - 此前100公斤电池最多支持500公里续航,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 [1] 应用前景 -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池的核心技术方向,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1]
固态电池,新突破!
证券时报· 2025-10-16 13:20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核心观点 - 中国科学家在全固态金属锂电池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解决了固固界面接触难题 使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 [1][2][7] 技术突破前的主要挑战 - 固态电池未广泛商业化的核心障碍在于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电极之间的固固界面接触问题 [4] - 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硬度高且脆 而金属锂电极柔软 两者贴合时界面坑洼不平 严重影响锂离子传输效率 即电池充放电效率 [4] 关键技术突破详情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团队开发碘离子作为"特殊胶水" 能在电池工作时自动填充电极与电解质接口处的缝隙和小孔洞 实现两者严丝合缝的贴合 [8][9] - 中国科学院金属所采用聚合材料为电解质构建柔性骨架 使电池具备极佳的抗变形能力 弯折2万次或拧成麻花状仍完好无损 [11] - 柔性骨架中引入特定化学组件 一方面提升锂离子传输速度 另一方面增加锂离子储存能力 使电池储电能力直接提升86% [11] - 清华大学团队利用含氟聚醚材料改造电解质 氟的耐高压特性形成氟化物保护壳 防止高电压击穿电解质 提升安全性 [13] - 经氟力加固技术处理的电池在满电状态下通过针刺测试和120℃高温箱测试均不发生爆炸 实现安全与续航兼顾 [13] 性能提升与市场前景 - 技术突破使电池续航里程实现翻倍 从以往100公斤电池最多支持500公里续航 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 [2] -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池核心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和低空经济等领域具备广阔应用前景 [1]
固态电池新突破 新能源车续航有望超过1000公里
央视新闻· 2025-10-16 11:14
技术突破 - 多个科研团队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 [1] - 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 [1] - 新能源车续航里程有望翻倍 [1]
固态电池新突破:新能源车续航有望翻倍
财联社· 2025-10-16 11:10
据央视新闻,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池的核心技术方向,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这一前沿技术,我 国科学家近期取得一批新进展。 近日, 我国科学家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 让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以前100公斤电池最多支持500公里续 航, 如今有望突破1000公里天花板。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实现突破难在哪里? 电池充放电全靠锂离子在正负极间"往返跑"。锂离子相当于电池中的"外卖小哥",负责把电子从电池正极送到负极,固态电解质就是"送外 卖"所行驶的"道路"。 常用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硬度高、脆如陶瓷,而金属锂电极却软得像橡皮泥。这两种材料贴合时,就像把橡皮泥粘在陶瓷板上,界面处坑 坑洼洼, 难走的"路"会影响电池充放电效率,这正是 固态电池还没有广泛走向市场的原因。 如今,我国多个科研团队纷纷出手,三大关键技术突破让"陶瓷板"和"橡皮泥"实现严丝合缝,有望解决固固界面的接触难题,彻底打通固态 电池的续航瓶颈。 "特殊胶水"——碘离子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多家科研团队开发的"特殊胶水", 在 电池工作时,会顺着电场跑到电极和电解质的接口处, 主动吸引通行的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