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癌症免疫疗法
icon
搜索文档
连发Cell子刊:杨莉莉团队开发现货型CAR-NKT细胞疗法,治疗多种实体瘤
生物世界· 2025-08-30 12:03
技术突破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团队开发出通用型Allo CAR-NKT细胞 其采用造血干/祖细胞基因编辑和体外无饲养层细胞培养技术 具备产量高 纯度高和稳定性强特性 在体内展现强大抗肿瘤效能 包括有效肿瘤定位 扩增和持久性[2] 肾细胞癌治疗应用 - 肾细胞癌占肾癌比例达90% 其中30%-40%患者会出现转移[7] - 靶向CD70的同种异体CAR-NKT细胞(Allo CAR70-NKT)通过CAR和NK受体介导机制对原发性和转移性肾细胞癌表现强大细胞毒性 并通过T细胞受体选择性靶向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8] - 该细胞能清除CD70阳性宿主同种异体反应性T细胞 促进治疗持久性 作为现货型免疫疗法具有双重靶向功能[10] 卵巢癌治疗应用 - 卵巢癌存在肿瘤异质性 铂类耐药性 免疫逃逸和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等治疗挑战[15] - 表达IL-15且靶向MSLN的Allo15 M CAR-NKT细胞相比传统CAR-T细胞展现更出色抗卵巢癌疗效 具有多机制靶向 肿瘤靶向集中和显著肿瘤微环境调节作用[15] - 该疗法安全性较高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发生率较低 且不引发移植物抗宿主病 能抵抗宿主免疫细胞介导的同种异体排斥反应[15]
瑞士生物科技公司Anaveon研发IL-2受体激动剂,突破基于IL-2的癌症免疫疗法限制 | 瑞士创新100强
36氪· 2025-08-26 18:18
公司概况 - 瑞士生物科技公司Anaveon成立于2017年 是苏黎世大学的衍生公司 致力于研发IL-2(白细胞介素-2)受体激动剂 [2] - 公司由Andreas Katopodis与Onur Boyman创立 Andreas Katopodis担任首席执行官 拥有21年工作经验 曾担任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所自身免疫、移植与炎症研究组总监 Onur Boyman拥有苏黎世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为苏黎世大学人类免疫学中心教授兼创始主任 拥有15年教学经验 [2] 技术平台与机制 - IL-2蛋白质天然存在于人体中 能够刺激免疫系统增强抗肿瘤CD8+ T细胞 在转移性黑色素瘤和肾细胞癌中显示疗效 但存在治疗窗口狭窄、半衰期短需频繁给药、高剂量导致血管渗漏综合征等问题 [4] - 公司开发IL-2受体激动剂 该激动剂为工程化IL-2变体 能够选择性激活IL-2Rβ/γ信号通路 扩增CD8+ T细胞和NK细胞 同时抑制Treg细胞活性 可广泛应用于肿瘤领域 包括与检查点抑制剂、细胞疗法、疫苗和放射疗法等联合使用 [6] 主要研发管线 - 先导管线ANV600是一种新型双特异性化合物 结合IL-2Rβ/γ选择性激动剂与非阻断性PD-1靶向抗体 通过空间阻断IL-2与IL-2Rα结合 仅通过肿瘤细胞中的IL-2Rβ/γ发出信号 降低与细胞毒性相关的IL-2Rα/β/γ信号传导 利用PD-1表达作为生物标志物确保选择性递送至肿瘤微环境中的活化T细胞 重新激活免疫反应并减少脱靶效应 [7] - 公司正在进行ANV600的开放1/2期临床试验 评估其在复发或难治性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 [7] - 另一管线ANV700将非阻断性PD-1靶向抗体与IL-21邻近激活细胞因子(IL-21 PAC)相结合 通过增加肿瘤微环境中CD8+ T细胞的细胞毒性提高肿瘤细胞杀伤能力 [7] 融资与荣誉 - 2019年完成3500万瑞士法郎A轮融资 Syncona领投 [8] - 2021年完成1.1亿瑞士法郎超额认购B轮融资 Forbion领投 Cowen Healthcare Investments、Pfizer Ventures和Pontifax跟投 资金用于各管线产品的实验研究 [8] - 公司入选2022年《瑞士创新100强》榜单 该榜单覆盖生命科学、工程机械、机器人、信息通信、低碳科技、食品科技等领域 代表瑞士创新最高地和国际投融资最前沿 [10]
爱玩摇滚的诺奖得主:正和中国公司合作癌症免疫治疗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6 11:37
生物正交化学技术突破 - 卡罗琳·露丝·贝尔托齐开创生物正交化学领域 解决活体细胞糖分子标记难题 使癌细胞靶向成像和药物递送成为可能 直接推动癌症免疫疗法发展 [2][5] - 生物正交化学特点是不干扰天然生物过程 且不受生物体内复杂环境影响 如蛋白质或核酸 [5] - 团队研制出免疫疗法能让部分癌症患者被治愈 如黑色素瘤和肺癌等突变度高癌症 因癌细胞表面存在更多受体 响应度远高于卵巢癌或乳腺癌等低突变度癌症 [6] 癌症免疫疗法合作与进展 - 贝尔托齐团队与上海复宏汉霖生物制药(Henlius)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发双功能唾液酸酶融合蛋白疗法 [3][6] - 计划明年启动首个人体临床试验 目前已在癌症动物模型及相关自身免疫疾病项目中验证 并在大型动物如猴子中测试候选药物安全性 [6] - 团队研发抗体药物EAGLE能清除癌细胞表面唾液酸 使癌细胞失去伪装 更容易被免疫细胞识别和杀死 [5][6] 科研合作与多元化背景 - 贝尔托齐倡导招募多元化背景学生 避免全部来自同一所学校如哈佛 有意招募国际和本土院校人才 包括理工能力或写作专长人才 [7] - 多元化背景影响研究优先级和科学问题思考方式调整 例如结核病诊断项目中主导学生来自非洲布隆迪 帮助意识到高发地区需更便捷保密诊断方式 [7] - 实验室许多课题由博士后或本科生提出 贝尔托齐贡献在于发现想法很棒并支持尝试 [8]
爱玩摇滚的诺奖得主:正和中国公司合作癌症免疫治疗
第一财经· 2025-08-26 11:25
生物正交化学与癌症免疫疗法 - 卡罗琳·贝尔托齐团队开创生物正交化学领域 实现活体细胞糖分子标记突破 推动癌症靶向成像和药物递送技术发展 [3][4] - 癌细胞表面唾液酸含量显著增加 与免疫细胞Siglec结合后抑制清除作用 导致免疫系统误判癌细胞为正常细胞 [6] - 团队开发抗体药物EAGLE 可清除癌细胞表面唾液酸 使癌细胞失去伪装并被免疫细胞识别杀死 该疗法被称为癌症的青霉素时刻 [4][6] 技术合作与临床进展 - 生物正交化学反应不干扰天然生物过程 专一连接功能模块至抗体 构建均一治疗药物 [7] - Palleon制药公司与上海复宏汉霖(Henlius)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发双功能唾液酸酶融合蛋白疗法 [8] - 计划2026年启动首个人体临床试验 当前已完成动物模型和大型动物(如猴子)安全性测试 [4][7][8] 科研方法与团队构建 - 贝尔托齐倡导多元化团队招募 避免单一院校背景 注重国际与本土结合及跨学科能力(如生物学与创意写作复合背景) [10] - 研究灵感常来自学生(包括博士后和本科生) 实验室课题多由年轻成员率先提出 [11] - 结核病诊断项目由布隆迪学生主导 揭示地区污名化导致检测障碍 推动便捷保密诊断方式开发 [10] 学术背景与行业影响 - 贝尔托齐为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ACS Central Science期刊主编 [3] - 免疫疗法对高突变癌症(如黑色素瘤、肺癌)响应度更高 因癌细胞表面存在更多受体 [7] - 技术应用扩展至自身免疫疾病项目 已在相关动物模型中验证有效性 [7]
天演药业上涨2.93%,报2.46美元/股,总市值1.16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5 21:48
股价表现 - 8月25日开盘上涨2.93%至2.46美元/股,成交额3.99万美元,总市值1.16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收入总额10.32万美元,同比大幅减少99.43% [1] - 归母净利润-3342.41万美元,同比亏损扩大76.41% [1] 公司业务定位 - 系平台驱动的临床产品开发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原创抗体为基础的癌症免疫疗法开发 [1] - 采用计算生物学与人工智能结合平台研制高安全性及有效性新型抗体 [1] 技术平台 - 核心抗体发现引擎"动态精准抗体库"推动产品管线开发,致力于打造全球创新或同类最佳型产品 [1]
爱玩摇滚的诺奖得主上海发声:正和中国公司合作癌症免疫治疗
第一财经· 2025-08-25 20:17
核心观点 -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卡罗琳·贝尔托齐团队开发的基于生物正交化学的癌症免疫疗法EAGLE将于明年与上海复宏汉霖生物制药合作启动首个人体临床试验 该技术通过清除癌细胞表面唾液酸解除免疫抑制 有望为癌症治疗带来突破性进展 [1][2][7] 技术原理 - 癌细胞表面唾液酸含量显著增加 会与免疫细胞上的Siglec受体结合并抑制免疫清除作用 导致癌细胞逃避免疫识别 [5] - 团队开发出抗体药物EAGLE 能像除草机一样专一清除癌细胞表面唾液酸 使癌细胞失去伪装并被免疫系统识别杀死 [5][7] - 生物正交化学反应可在活细胞环境中对特定生物分子进行追踪和修饰 不干扰天然生物过程 为抗体药物提供高效连接"手柄" [6] 临床进展 - EAGLE疗法已在癌症动物模型和自身免疫疾病项目中验证有效性 并在猴子等大型动物中完成安全性测试 [7] - 与上海复宏汉霖生物制药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发双功能唾液酸酶融合蛋白疗法 计划明年启动首个人体临床试验 [2][7] - 免疫疗法对黑色素瘤、肺癌等高突变度癌症响应度更高 部分患者可能被治愈 被称为"癌症的青霉素时刻" [2][6] 合作模式 - 贝尔托齐通过旗下公司Palleon与上海复宏汉霖生物制药开展合作 推动疗法进入临床阶段 [7] - 团队倡导科研多元化 积极吸纳不同背景人才 包括国际学生和跨学科研究者 以提升研究视角和解决方案的适应性 [8][9]
天演药业上涨10.09%,报2.51美元/股,总市值1.18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2 22:20
股价表现 - 8月22日盘中上涨10.09%至2.51美元/股,成交额18.42万美元,总市值1.18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收入总额10.32万美元,同比大幅减少99.43% [1] - 归母净利润-3342.41万美元,同比恶化76.41% [1] 公司业务定位 - 平台驱动型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开发以原创抗体为基础的癌症免疫疗法 [1] - 采用计算生物学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平台技术研制高安全性、有效性新型抗体 [1] - 核心抗体发现引擎"动态精准抗体库"推动产品管线开发,致力于打造全球创新或同类最佳产品 [1]
天演药业上涨4.39%,报2.38美元/股,总市值1.12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2 21:52
股价表现 - 8月22日开盘上涨4.39%至2.38美元/股,成交额7843美元,总市值1.12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收入总额10.32万美元,同比大幅减少99.43%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3342.41万美元,亏损同比扩大76.41% [1] 公司业务定位 - 系平台驱动型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开发原创抗体类癌症免疫疗法 [1] - 采用计算生物学与人工智能结合技术平台开发高安全性抗体药物 [1] - 核心抗体发现引擎"动态精准抗体库"推动全球创新或同类最佳产品管线开发 [1]
上海大学发表最新Cell子刊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8-22 16:32
研究背景与挑战 - 基于树突状细胞的疫苗在实体瘤中面临缺少肿瘤特异性抗原和免疫抑制性间质的重大挑战 [2] - 传统树突状细胞疫苗因缺乏肿瘤特异性抗原、体内抗原降解及免疫耐受等问题临床成功有限 [5] - 实体瘤中的促结缔组织增生性间质构成物理屏障阻碍免疫细胞浸润 [5] 创新解决方案 - 开发仿生纳米疫苗UCNP@MOF@MI@FM(UMMF)通过诱导泛凋亡并重塑肿瘤微环境激发抗肿瘤免疫 [3][6] - 融合膜实现肿瘤和淋巴结双重靶向同时支持广谱肿瘤抗原呈递 [7] - 近红外照射触发活性氧生成与MTH1抑制协同诱导免疫原性泛凋亡 [7] - 活性氧通过降解胶原蛋白和耗竭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重塑肿瘤间质 [7] - BH4拮抗吲哚胺2,3-双加氧酶介导的犬尿氨酸积累逆转免疫耐受 [7] 技术机制 - 泛凋亡结合焦亡、凋亡和坏死性凋亡关键特征的新型炎症性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 [6] - 上转换效应触发的活性氧生成与MTH1抑制作用协同作用 [7] - 多功能平台整合肿瘤细胞杀伤、免疫启动及实体瘤基质重编程功能 [7] 应用效果 - 激发强效抗肿瘤免疫降低复发风险并抑制转移 [3][7] - 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并增强T细胞浸润 [7] - 为精准纳米免疫治疗提供前景广阔的策略 [7]
天演药业上涨5.31%,报2.18美元/股,总市值1.03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1 22:08
股价表现 - 8月21日盘中上涨5.31%至2.18美元/股 成交额1.23万美元 总市值1.03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收入总额10.32万美元 同比大幅减少99.43% [1] - 归母净利润-3342.41万美元 同比亏损扩大76.41% [1] 公司业务定位 - 系平台驱动型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 专注于开发原创抗体基石的癌症免疫疗法 [1] - 采用计算生物学与人工智能结合平台研制高安全性/有效性新型抗体 [1] - 核心抗体发现引擎"动态精准抗体库"推动产品管线开发 目标打造全球创新或同类最佳产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