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搜索文档
广东在香港成功发行75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搜狐财经· 2025-10-18 16:22
债券发行概况 - 广东省于10月17日在香港成功发行2025年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总规模为75亿元人民币 [1] - 本次是广东省连续第二年在香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1] - 债券涵盖3年期(绿色可持续发展债券)、5年期、10年期(蓝色可持续发展债券)三个品种 [1] 债券发行细节 - 3年期债券发行规模35亿元,定价利率为1.72% [1] - 5年期债券发行规模25亿元,定价利率为1.80% [1] - 10年期债券发行规模15亿元,定价利率为2.09% [1]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绿色、蓝色可持续发展项目及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相关建设项目 [1] 市场认购情况 - 债券簿记定价吸引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账户下单认购,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基金、资管等 [1] - 峰值订单规模达200亿元,订单倍数达2.7倍 [1] 战略意义与影响 - 本次发行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1] - 作为首个在香港、澳门两地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省份,广东省此次发行筹集资金惠及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 - 有助于吸引国际投资者和境外资金投入粤港澳大湾区重大项目建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2] - 深化了粤港跨境金融合作,有力支持香港巩固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共同助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
75亿元!广东省再次成功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搜狐财经· 2025-10-18 12:25
据了解,本次发行充分遵循国际市场规则,获得投资人的广泛关注和踊跃认购,债券簿记定价吸引多个国 家和地区的账户下单认购,投资者类型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基金、资管等。簿记定价峰值订单规 模达200亿元,订单倍数达2.7倍,体现了投资人对于广东省信用实力和发展前景的充分认可。 广东省作为首个在香港、澳门两地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省份,再次赴香港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惠及粤港澳 大湾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有利于深化粤港澳紧密务实合作,支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再上新水 平。一方面,通过吸引国际投资者和境外资金投入粤港澳大湾区重大项目建设,有助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 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深化粤港跨境金融合作,支持香港巩固离岸人民币 中心地位,共同助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南都讯 记者卢婉珊 10月17日,广东省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功发行2025年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这是 广东省连续第二年在香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 场互联互通。 记者从广东省财政厅获悉,本次发行的债券规模为75亿元,发行期限为3年期(绿色可持续发展债券)、5 年期、10年期(蓝 ...
香港举行高峰论坛探讨粤港澳大湾区新机遇
新华社· 2025-10-17 12:31
论坛主旨与定位 - 论坛主题为创新经济 破局立新 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无限机遇 [1]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突破地域界限的区域协同发展 是国家新时代发展的重要引擎 更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路径 [1] 香港的角色与优势 -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表示特区政府全力发挥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国家机遇和国际机遇的双重叠加优势以驱动大湾区发展 [1] - 香港可进一步发挥好内联及外通作用 推进服务模式创新助力更多大湾区企业出海 [2] 重点发展领域 - 香港从创新科技 金融贸易 基建联通三方面拥抱变革贡献构建一流湾区 [1] - 在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 银发经济等领域的深化合作将成为大湾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2] - 特区政府通过创新科技便利和提升银发一族生活 达到长者乐享耆年和社会产业创新的双赢目标 [1]
深珠通道迈出关键一步!
南方都市报· 2025-10-16 23:33
项目中标与启动 - 深珠通道前期研究中标结果正式出炉,中标供应商牵头单位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包括多家研究设计机构,中标金额为1663.88万元 [1] - 此次中标标志着串联深圳前海合作区与珠海高新区的跨江重大通道从规划阶段向实质推进迈出关键一步 [1] 项目推进节奏 - 项目前期工作呈现加速态势,半年内完成从意向公开到中标的全流程,关键节点密集落地 [2] - 具体推进节奏为:6月项目前期研究意向公开,9月发布前期研究招标公告,10月中标结果正式公示 [2] 项目规划与定位 - 深珠通道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跨江交通的重要补充,是集高速公路、高铁、城际于一体的公铁复合跨海通道 [3] - 高速公路部分规划双向八车道,东起深圳前海,西至珠海金鼎,已纳入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 [3] - 深珠高铁线路全长约80.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始于深圳西丽站,在珠海高新区设站 [3] - 深珠城际线路全长约40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起点为深圳前海站,已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 [3] 战略意义与政策支持 - 项目已纳入多重顶层设计,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和《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 [4] - 广东省发改委在2025年部门预算中明确将深珠通道前期研究纳入支出预算,深圳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也提出今年重点推进此项工作 [4] - 深圳、珠海两市已分别启动连接线规划方案编制并完成关键路段空间预留,为未来工程衔接做好准备 [4] - 项目将进一步完善珠江口跨江交通格局,在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桥之外新增一条东西走廊,助力轨道上的深圳都市圈建设 [4]
封关在即,琼澳合作再“加码”
海南日报· 2025-10-16 10:18
合作活动概览 - 海南省代表团于10月13日至15日访问澳门,进行了高层会晤、综合推介、座谈调研、招商签约等十余场活动 [1] - 活动重点宣介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展及全岛封关运作后的政策和机遇,并达成系列务实合作成果 [1] - 此行是继9月赴港推介后,海南在短短一个多月内再次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旨在为全岛封关运作注入开放动能 [1] 合作契合度与多维度 - 合作基于高度契合的资源禀赋,例如海南大学等机构与澳门旅游大学签署协议,围绕“旅游”与“人才”关键词加强国际化、高层次旅游人才培养 [2] - 合作覆盖教育、科技、文旅产业、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展现出深层次、多维度的特点 [2][3] - 代表团与中国银行澳门分行、世界旅游经济研究中心等签署27项协议,推动在产业投资、文化旅游、高等教育、医疗健康、法律服务等领域的合作共赢 [3] 推介会与合作协议 - 举办了海南自由贸易港产业发展机遇及旅游资源推介会,近300位澳门重点企业、协会及官方机构嘉宾出席 [5] - 推介会现场签署19项相关协议,并按旅游与文体、医疗健康、经贸交流三大领域分别签署,展现出精准对接、多元布局的导向 [7] - 具体协议包括海南省旅文厅与亚洲武术联合会推动武术项目发展,以及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与美高梅国际酒店集团就“三亚国际艺术港”开发项目签约 [7] 合作基础与前景 - 合作有坚实基础,例如2022年6月联合成立琼澳合作工作推进组,2022年以来澳门在海南新设外商投资企业97家 [8] - 在文旅交流方面,今年1-8月海南接待澳门入境游客1.18万人次,同比增长42.8% [8] - 未来合作方向包括在战略协同上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旗舰项目上打造标志性合作项目,并发挥澳门作为葡语国家“精准联系人”的优势以扩大海南的国际网络 [10] 战略协同优势 - 琼澳合作具备方向一致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海南自贸港建设均为重大国家战略,其互动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推动力 [6] - 两地渊源深厚,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商缘相连,在经贸往来、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 [6] - 双方优势互补,海南拥有“三度一色”及自贸港政策优势,澳门则依托“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定位拥有联通葡语国家的商贸网络 [6]
狮子洋通道主桥索塔建设高度突破200米
新华社· 2025-10-14 08:55
项目概况与建设进展 - 狮子洋通道项目由广东湾区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桥狮子洋大桥由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主持设计,中交二航局、中交二公局参与建设 [1] - 项目起于广州南沙,终于东莞虎门,是一条集高速交通与城市道路衔接功能于一体的多层复合型通道 [2] - 主桥索塔设计高度342米,目前建设高度已突破200米,预计2026年实现封顶 [1] 工程技术亮点与世界纪录 - 狮子洋大桥主跨达2180米,采用一跨过江的双层钢桁悬索桥方案,建成后将创下主跨跨径、主塔塔高、锚碇基础直径、主缆直径及双层16车道五项世界第一 [2][4] - 为承受单侧桥塔超过20万吨的竖向压力,设计创造性采用世界首次应用的"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索塔方案 [6] - 主缆设计直径达1.5米,由374股索股构成,每股含127根直径6毫米、强度等级2060兆帕的高强钢丝 [6] - 桥梁采用上下双层"8+8"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每层设计时速100公里 [4] 区域战略意义与影响 - 狮子洋通道与虎门大桥、南沙大桥共同构成连接广州南沙与东莞、辐射粤港澳大湾区西翼的重要跨江走廊 [7] - 项目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向南向西扩展的重要交通生命线,将促进广州南沙、中山及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全面互联 [7] - 项目建成后将大幅缩短广州南沙至东莞的车程,使珠江口核心城市群的联系更加紧密 [7]
互利合作,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
人民日报· 2025-10-06 09:47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与基础设施发展 - “十四五”时期经济总量跃上14万亿元[3] - 2024年珠三角九市进出口总值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0.1%,创历年同期新高[29] - 区域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29] 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 - 深中通道通车一年日均车流量超8.64万车次,约占跨珠江口车流总量1/5[6] - 广深港高铁实现“公交化”运营,今年上半年运送跨境旅客1503.2万人次,同比增长16.1%[9][11] - 横琴口岸出入境旅客超1390万人次,同比增长33.4%,港珠澳大桥通关量破千万比2024年提早25天[11] 规则衔接与“软联通” - 跨境支付通上线,AlipayHK、MPay接入大湾区核心城市地铁公交系统,覆盖约200个跨境小程序[12] - 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帮助在港经营的内地企业获取贷款近亿港元[25][26] - 前海合作区2024年进出口总额7066.5亿元,同比增长42.4%,实际使用外资266.5亿元,同比增长7.4%[27] 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落地高端科研项目超200个,集聚科技企业440余家,PCT专利申请量超1700件[18]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中排名全球第一[21] - 在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0个,中国散裂中子源每年向全球科学家开放时间超过5000小时,约1/5用户来自粤港澳[19] 区域合作与招商引资 - 深港青年梦工场自2014年成立以来孵化创业团队1450家,其中港澳台及国际团队1028家[13] - 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达成签约项目1933个,资金总额2.26万亿元[28] - 目前逾20万港澳居民在广东工作生活,港澳居民在广东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超34万人次[13]
勇立潮头向未来(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10-06 05:52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与成就 -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重大国家战略,旨在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2][3] - "十四五"时期大湾区经济总量跃上14万亿元,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迈出坚实步伐[3] - 大湾区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29] 基础设施硬联通 - 深中通道通车一年日均车流量超8.64万车次,约占跨珠江口车流总量1/5,将珠江两岸车程减至半小时以内[6][7] - 黄茅海跨海通道与港珠澳大桥衔接构成"超级通道",连接江门、珠海、澳门、香港4座城市[7] - 广佛南环、佛莞城际等"四线贯通"横跨5座城市,广深港高铁实现"公交化"运营,澳门轨道交通接入广东高铁网,"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形成[9] - 今年上半年广深港高铁运送跨境旅客1503.2万人次同比增长16.1%,横琴口岸出入境旅客超1390万人次同比增长33.4%,港珠澳大桥通关量破千万比2024年提早25天[10] 规则机制软联通 - 跨境支付通上线,AlipayHK、MPay接入大湾区核心城市地铁公交系统,港澳居民电子钱包覆盖约200个跨境小程序[12] - "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优化,"粤车南下"积极筹划,粤港澳"三地一锁计划"、跨界车辆信息管理综合服务平台等政策落地[12] - 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帮助在港经营内地企业获取贷款近亿港元,金融领域"债券通"升级、"跨境理财通"优化,187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境通办"[25][26] - 前海合作区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3008.8亿元同比增长8.6%,进出口总额7066.5亿元同比增长42.4%,实际使用外资266.5亿元同比增长7.4%[27] 科技创新协同 - 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运营的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已有34个创业项目落户,打造"前店后厂"模式[15]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实质推进高端科研项目超200个,集聚科技企业440余家、科研人员超1.5万人,PCT专利申请量超1700件[16] - 中国散裂中子源向全球科学家开放,约1/5用户来自粤港澳,在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0个[17]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中首次排名全球第一[19] 产业与市场开放 - 广东合兴食用油有限公司持续增资扩产,规划建设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将更多内地优质产品带入港澳市场[12] - 深港青年梦工场自2014年成立已孵化创业团队1450家,其中港澳台及国际团队1028家,逾20万港澳居民在广东工作生活[13] - 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达成签约项目1933个,资金总额2.26万亿元,吸引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世界500强企业[28] - 今年上半年珠三角九市进出口总值达4.38万亿元同比增长4.3%,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0.1%创历年同期新高[28]
互利合作 协同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勇立潮头向未来(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10-06 05:45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与经济规模 - 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条件下建设的独特区域,国际上没有先例 [1] - 该区域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重大国家战略,旨在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2][3] - "十四五"时期大湾区经济总量跃上14万亿元,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 [3][26] 基础设施"硬联通"建设 - 深中通道通车一年日均车流量超8.64万车次,约占跨珠江口车流总量1/5,使珠江两岸车程减至半小时以内 [6][7] - 广佛南环、佛莞城际等"四线贯通"横跨5座城市,广深港高铁实现"公交化"运营,加速形成"轨道上的大湾区"和"一小时"生活圈 [9] - 今年上半年广深港高铁运送跨境旅客1503.2万人次同比增长16.1%,横琴口岸出入境旅客超1390万人次同比增长33.4% [10] 规则机制"软联通"进展 - 跨境支付通上线,AlipayHK、MPay接入大湾区核心城市地铁公交系统,港澳居民电子钱包覆盖约200个跨境小程序 [12] - "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优化,"粤车南下"积极筹划,粤港澳"三地一锁计划"等政策落地 [12] - 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帮助在港经营的内地企业获取贷款近亿港元,金融领域"债券通"升级、"跨境理财通"优化 [22][23] 科技创新与协同发展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全球第一,此前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二 [19]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实质推进和落地高端科研项目超200个,集聚科技企业440余家、科研人员超1.5万人 [16] - 在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0个,中国散裂中子源已向全球科学家开放13轮,每年开放时间超5000小时,约1/5用户来自粤港澳 [17] 对外开放与制度创新 -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3008.8亿元同比增长8.6%,进出口总额7066.5亿元同比增长42.4% [24] - 全国首票"一单两报"货物实现进出口全覆盖,深港跨境贸易便利化创新监管模式 [20][22] - 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达成签约项目1933个,资金总额2.26万亿元,今年上半年珠三角九市进出口总值达4.38万亿元同比增长4.3% [25] 区域融合与民生发展 - 深港青年梦工场自2014年成立以来已孵化创业团队1450家,其中港澳台及国际团队1028家 [13] - 目前逾20万港澳居民在广东工作生活,港澳居民在广东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超34万人次 [13] - 横琴"澳门新街坊"吸引2500多名澳门居民入住,提供原汁原味的澳门公共服务 [12]
逾12万民众天安门广场观升旗为祖国庆生
中国新闻网· 2025-10-01 16:40
国庆庆典活动 - 10月1日清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升旗仪式,逾12万名民众聚集共庆中华人民共和国76周年华诞 [1][3] - 升旗仪式于6时06分正式开始,6时11分国旗升至旗杆顶端,随后万羽和平鸽飞向天空 [3][4][6] 区域经济发展 - 新疆伊犁乡村出现显著变化,包括现代化电器和互联网普及、泥土路变为柏油路,家庭收入因从单一种植业拓展到养殖业而明显增加 [3]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为香港加强与内地联系提供良好机遇,香港信息技术工程师认为内地各领域发展迅速,交通消费便利,一部手机可完成大部分事 [3] 科技与教育发展 - 机器人工程专业学生指出中国机器人产业起步晚但发展势头迅猛,人形机器人发展水平已处于全球第一方阵,应用场景拓展且人才需求持续加大 [6] - 计划将机器人专业知识与学校机械、力学等优势学科结合,在低空产业等领域加强研究产出成果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