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

搜索文档
扎根三尺讲台 潜心铸魂育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风采)
人民日报· 2025-08-01 06:22
核心观点 -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傅婉娟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深入部队实践 显著提升政治理论教育成效 为军事人才培养和战斗力提升做出重要贡献 [1][2][4] 教学方法创新 - 采用互动式 探究式 现场式教学激发学员思想共鸣 [1] - 旁听老教授课程并研究名校名家录像 形成独特教学风格 [1] - 每学期开教学准备会了解学员兴趣点 课后复盘改进课程 [1] - 将《黑神话:悟空》《三体》等流行文化元素融入课堂教学 [2] 课程建设成果 -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核心课程团队首席教授 带领20多名教员集中备课 [2] - 每周投入十几个小时打磨教案和课件 将课程建设成高质量"金课" [4] - 获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荣立二等功1次 三等功4次 [1] 部队实践与人才培养 - 到部队开展理论宣讲和座谈交流近百场 [1] - 通过"授人以渔"方式培养部队理论骨干 教授备课方法和思想工作技巧 [4] - 学员李南辛以综合评定第一成绩选择边疆部队 并成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战士 [4] - 与部队保持长期指导关系 曾通过视频交流至次日凌晨 [4] 教育理念 - 强调"给学员一碗水需要一桶水"的教学储备理念 [1] - 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帮助学员形成科学认知 应对互联网信息挑战 [1] - 注重把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与学员实际需求相结合 [1] - 将点亮学员理想之灯视为幸福体验 愿终身从事思政教育 [5]
深刻认识把握“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
经济日报· 2025-07-31 06:18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核心内涵 - 文化领导权实质是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3] - 体现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管理权 话语权 通过文化凝聚力 感召力 吸引力形成强大文化力量 [3] - 要求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3] 思想领导的基础性作用 - 思想领导是一切领导的基础 直接决定实践成败 [4] - 思想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内在 强大且持久的 [4] - 丧失文化领导权会导致迷失方向 失去奋斗动力 [4] 党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 表现为强大思想引领力 精神凝聚力 价值感召力 话语影响力 [5] - 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 [5][6] - 关键在掌握话语权 构建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6] 坚持文化领导权的战略意义 - 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为民族复兴提供思想保证 [7] - 移动互联网 人工智能等技术重塑媒体形态和舆论生态 对主流思想舆论形成新挑战 [7] -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尖锐 敌对势力渗透严重影响思想舆论环境 [7] 文化主体性与领导权的关系 -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立得住 行得远的基础 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 [8] - 反映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自觉意识 体现文化创新创造的主动精神 [8] - 党掌握文化领导权可产生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 为民族复兴提供文化支撑 [8] 实践要求与实施路径 -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 [9] - 需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 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10] - 加强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集中统一领导 完善文化建设领导管理体制机制 [10]
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怎样的“好制度”?
虎嗅· 2025-07-25 10:26
经济学思想演变 - 凯恩斯在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旨在通过改良拯救资本主义制度,诊断了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弊病[1] -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在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并取得一定成功[1]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取代"凯恩斯革命"成为主流[1] - 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了西方对"中国模式"等非西方制度的判断[1] 好制度争论 - 20世纪80年代末福山宣布历史终结,认为西方资本主义是唯一"好制度"[2] - 中国崛起引发对"好制度"定义的重新思考[2] -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研究制度与经济繁荣关系的新制度经济学家[4] -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是科技创新和要素积累的函数,而创新和积累又由制度激励决定[5] 好制度的三个核心问题 - 好制度定义之争:多元论与唯一论的对立[6] - 好制度目标之争:效率与公平、自由等多元价值的平衡[7] - 好制度来源之争:历史进程塑造利益格局和观念结构[8] - 新制度经济学主张"包容性经济制度+包容性政治制度"是唯一解[9] 制度历史观批判 - 新制度经济学过度美化西方历史,特别是夸大产权制度的作用[12] - 工业革命早于健全产权制度出现,两者因果关系不成立[12] - 忽视地理大发现、能源优势、资本主义精神等其他重要因素[12] - 真实世界存在多种资本主义模式,如北欧社会民主主义、德法工团主义等[14] 人工智能时代的制度挑战 - 人工智能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失业和收入分配问题[22] - 机器替代劳动形成产业后备军,是李嘉图和马克思已指出的现象[23][24] - 人工智能带来更强的"创造性破坏",同时减少新岗位创造[27] - 需要制度改革解决就业和分配问题,不能仅关注长期增长[28] 教育改革方向 - 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培养创造力和专业知识而非记忆性学习[32] - 人类需对AI输出进行专业评价和干预[33] - 颠覆性创新仍需依赖人类想象力超越既有知识[33] - 彰显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的时代意义[34]
《共产党宣言》首版中文全译本展出
苏州日报· 2025-07-02 08:25
《共产党宣言》首版中文全译本展出 - 《共产党宣言》首版中文全译本(1920年8月)复制件于7月1日在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展出 [1] - 该版本为国家一级文物,目前存世仅12本,大多存在封面丢失、缺页或图像模糊等问题 [1] - 展出的复制件原件珍藏于绍兴市上虞区档案馆,是品相最好、来源可考且具有传奇经历的一本 [1] - 该复制件右下角盖有"华林之印"篆体印章,华林曾任中共杭州独立支部书记 [1] 《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背景 -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又新印刷所出版 [1] - 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叶天底与华林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时,华林在传阅的《共产党宣言》封面上加盖个人印章 [1] - 1921年叶天底将盖有印章的《共产党宣言》带回上虞家乡,后用于马克思主义宣传活动 [2] - 叶天底将该书赠予同学夏禅臣,夏家两代人守护该书直至1991年上交党组织 [2] 文物现状与展览信息 - 原件现珍藏于上虞区档案馆特藏库,为镇馆之宝 [2] - 此次展出为档案馆授权的仿真件 [2] - 1925年叶天底参与创建苏州历史上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苏州独立支部 [2] - 展览地点选择在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 [1][2]
纪事|1921年7月,风雨南湖,那一船人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1 12:41
中国共产党创立历程 -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秘密召开,全国仅50多名党员参会[3][27] - 会议最初有13位代表出席,平均年龄28岁,最年长何叔衡45岁,最年轻刘仁静仅19岁[21][22] - 会议中途因法租界巡捕搜查被迫中断,最后一天转至嘉兴南湖游船上完成全部议程[31][32][33] 早期组织架构 - 会议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李达负责宣传工作[34] - 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立武装夺取政权路线[28][34] - 会上出现理论分歧:李汉俊主张合法研究马克思主义,刘仁静主张立即武装暴动[28][29] 代表群体特征 - 代表主要来自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上海(李达/李汉俊)、北京(张国焘/刘仁静)、武汉(董必武/陈潭秋)等[16][22] - 知识分子占比超80%,包括6名留学生(李汉俊/周佛海等)和4名传统文人(董必武/何叔衡等)[6][17][22] - 代表中最终有7人脱党或被开除,4人牺牲,仅毛泽东董必武坚持到1949年建国[35][40] 历史转折意义 - 从50人小组织发展为1949年执政党,28年间党员人数增长超400万倍[1][41] - 会议确立的"无产阶级专政"纲领直接影响后续国共合作、土地革命等重大决策[28][29] - 南湖会议被确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的标志性事件,后定7月1日为建党纪念日[27][34]
经济日报社论:永葆党的旺盛生机与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7-01 07:59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成就和未来发展展开,不涉及具体的公司或行业分析。因此,按照任务要求,无法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建议提供包含企业动态、行业趋势或经济数据的新闻内容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经典常谈 | 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24 08:43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以下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关键要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适用性 - 《共产党宣言》中的一般原理在1872年时仍然被认为是完全正确的,但需要根据历史条件进行实际运用的调整[1] -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科学理论必须与具体情况相结合的方法论[1] 理论来源与发展过程 -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直接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2] - 马克思通过实践检验和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最终创立辩证唯物主义[2] 历史发展观与方法论 -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是在守正创新中实现世代更替[3] - 理论思维在不同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和内容,需要不断更新[3] - 技术革命时期需要"更新、更勇敢的头脑"[3] 马克思主义的守正与创新 - 马克思主义包含守正与创新相统一的属性[4] - 马克思在不同著作中从多角度论证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守"实现共产主义"之正,创论证方法之新[4] 理论实践结合 - 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其满足该国需要的程度[5] - 理论必须与国家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问题结合才能推动发展[5] 当代发展要求 -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体系[6] - 新时代需要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正,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6] - 在守正中把稳方向,在创新中寻求突破[6]
“系列全球倡议彰显中国的天下情怀”——访约旦共产党总书记法赫米·哈图特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3 13:30
中国发展成就 - 中国实现8亿贫困人口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大大加快了全球减贫进程 [2] - 如果不把中国计算在内,全球贫困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加 [2] - 中国在工业制造和科技创新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发展 [4] - 中国在带动世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领导作用,是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4] 中国全球倡议与合作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包括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 [4] - 中国通过金砖合作机制、亚投行等平台,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目标,为完善全球治理作出贡献 [4]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经贸投资往来,约旦同中国已经签署了合作文件 [5] - 中国是约旦第二大贸易伙伴,约旦希望加强对华化工产品出口,并欢迎更多中企来约旦投资 [5] 中国式现代化与多极化 -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了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同世界开放合作、统筹政府和市场作用的道路 [5] - 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群体性崛起的背景下,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 [5] - 中国在同阿拉伯国家交往中秉持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原则,阿拉伯国家视中国为可靠合作伙伴 [5]
淬炼自我革命锐利思想武器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12 08:50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章主要围绕党的思想建设展开论述,不涉及具体的公司或行业分析。作为投资银行研究分析师,我确认该内容不符合任务要求的公司和行业分析范畴,因此无法提取与投资决策相关的关键要点。 建议提供包含企业财务数据、行业趋势、市场动态等内容的材料,以便进行专业的投资分析。典型的可分析内容包括: 1) 上市公司财报摘要 2) 行业政策变化 3) 并购交易公告 4) 新产品发布信息 5) 市场竞争格局演变等 此类材料才能支持我们进行以下专业分析: - 收入/利润增长率测算 - 市场份额变化评估 - 估值倍数比较 - 产业链影响分析 - 投资主题提炼等
讲出真理的甘甜味
人民日报· 2025-06-11 16:19
党校教学理念与方法 - 党校教学需达到5层境界:品德、信息、知识、思考、方法,高品质理论课应落脚于科学方法并具现实指导性 [7] - 马克思主义既是信仰也是方法,信仰带来价值感,方法提供确定感,27年教学致力于让学员领悟真理 [8] - 教学需结合实践,用事实说道理、故事打动人、问题启发人、精神激励人,经得起"为什么"的追问 [12] 教学实践与创新 - 创新"问题牵引教学法",50名学员分组讨论,两小时课程分段讲授与互动,提升课堂活跃度 [13] - 总结系统教学方法:问题牵引、文本精读、比较分析、史论结合,穿插史实案例增强吸引力 [14] - 理论联系实际,贯通古今中外,通过追问中国之问、世界之问等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5][16] 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 - 向外国学员授课需提炼理论精华,通过互动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设计10多道工序准备专题课 [16][18] - 用上海人民城市建设案例阐释中国民主,回答民主"五问"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优势 [17] - 通过垃圾分类等身边故事延伸至环保制度体系,讲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逻辑 [18] - 累计为德、美、西等国学员授课数十次,赴拉美、非洲多国交流访学,传播中国理论创新成果 [18][19] 教学成果与影响 - 课程获评全国党校系统精品课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基层宣讲超600场,覆盖数十万人次 [12] - 音视频党课受众超3亿人次,单次课程网络点击量达50万人次 [12][15] - 出版《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共产党宣言〉十问》,凝练10组核心问题解答学员困惑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