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温合金
icon
搜索文档
隆达股份(688231):海外布局迈入收获期 两机及维修需求广阔
新浪财经· 2025-07-10 18:30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专注于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高温合金业务,产品包括铸造高温合金和变形高温合金 [1] - 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涵盖航空航天、燃气轮机、能源电力、油气石化、船舶、汽车等行业 [1] 收入增长情况 - 24年航空航天领域收入同比增长14.89%,燃气轮机领域收入同比增长47.48% [1] - 24年境外地区实现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128.69% [1] - 24年国际业务实现营收3亿元,同比增长70% [2] 客户合作与国际化进展 - 已与罗罗、赛峰、霍尼韦尔、柯林斯宇航、贝克休斯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合作 [1] - 持续导入新客户与新牌号,奠定增长基础 [1] - 国际业务迈入收获期,已导入全球知名的航空、燃机、油气行业客户 [2] 行业趋势与增长动力 - 全球民航及燃气轮机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景气向上周期 [2] - 全球民航机龄老龄化和燃气轮机机龄增加带动发动机热端零件维修需求 [2] - 两机国产化(商发及燃机自主化)和特种领域新型号更新换代及维修需求为公司提供中期增长动力 [2] 竞争优势 - 国内企业凭借产能及现货交期优势有望切入全球供应链 [2] - 公司产品所处环节实行供应商准入及审核机制,交期及价格优势有望促海外份额快速提升 [2] - 长期协议确立中期供应商格局及稳定性 [2]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5-27年EPS分别为0.49/0.75/1.05元/股 [2] - 给予公司25年PE为45倍,对应合理价值为22.20元/股 [2]
GH2747高温合金无缝管硬度是多少?
搜狐财经· 2025-07-07 17:28
高温合金GH2747性能特点 - GH2747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能力,室温屈服强度高达800 MPa,在高温条件下硬度保持稳定 [2] - 材料表现出色耐氧化性和抗疲劳性能,适合复杂工况长期稳定运行 [2] - ASTM B1043-18标准规范化学成分,AMS 5K2.2标准严格测试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 [2] 材料标准与市场数据 - AMS标准侧重耐腐蚀性能,ASTM标准更关注力学性能,不同标准侧重点影响选型评估 [3] - LME现货价格为每吨1800美元,上海有色网卷材均价为每吨1750美元 [3] - 不同生产厂的实际性能可能存在差异,需通过测试验证 [3] 材料选型常见误区 - 忽视环境温度影响:低温环境性能可能不同于高温表现,需参考标准测试报告 [4] - 过度追求价格因素:长期运行中性能优势可显著降低综合成本 [4] - 忽略成分差异:不同厂商产品成分波动可能影响关键性能指标 [4] 行业应用价值 - 高温高腐蚀环境中的卓越表现使其成为多行业理想选择 [5] - 结合标准参考和市场价格数据可优化选材决策 [5]
西部超导(688122):核心技术获得特等奖,下游需求复苏与核聚变项目推进下各业务有望同步迎来增量
东方证券· 2025-06-05 22: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的EAST大科学装置千秒级稳态高参数等离子体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成果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 - 根据行业需求情况调整25、26年EPS为1.60、1.97元(前值为1.92、2.49元),新增27年EPS为2.41元,参考可比公司25年估值水平,对应25年42倍PE,目标价67.20元 [2] 各部分总结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59亿、46.12亿、60.28亿、73.37亿、88.3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 1.6%、10.9%、30.7%、21.7%、20.5% [3] - 2023 - 2027年营业利润分别为8.70亿、10.07亿、13.18亿、16.33亿、20.0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 29.7%、15.7%、30.9%、23.9%、22.5% [3] - 2023 - 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7.52亿、8.01亿、10.42亿、12.82亿、15.6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 30.3%、6.4%、30.1%、23.0%、22.3% [3] - 2023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16、1.23、1.60、1.97、2.41元 [3] - 2023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31.9%、33.6%、33.9%、34.7%、35.4% [3] - 2023 - 2027年净利率分别为18.1%、17.4%、17.3%、17.5%、17.7% [3] - 2023 - 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2.2%、12.3%、14.9%、16.8%、18.5% [3] - 2023 - 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42.4、39.8、30.6、24.9、20.3 [3] - 2023 - 2027年市净率分别为5.0、4.8、4.4、4.0、3.6 [3] 公司业务情况 - 超导材料业务全球领先,参与EAST装置超导磁体馈线系统性能升级,24年完成国内核聚变CRAFT项目用超导线材交付任务,为BEST聚变项目批量供货,推进高温超导材料研发生产,拥有MRI用超导线材全流程生产线 [9] - 高性能高温合金技术创新实现多项关键突破,24年高温合金二期熔炼生产线建成投产,突破返回料处理技术,多个主要牌号通过用户产品认证,攻克航空结构件用某高强钢大规格棒材稳定性控制技术,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站用高温合金基本完成应用考核评价 [9] - 高端钛合金市场不断拓展,24年制备出国内最大规格的耐蚀高韧钛合金锻坯,新型高温钛合金锻坯等研发取得进展,获得多个型号供货资格,开发出多个牌号钛合金循环利用全套熔炼技术,循环利用处理线和丝棒材连轧线建设推进 [9] 可比公司估值 - 选取西部材料、钢研高纳等多家公司作为可比公司,调整后2025 - 2027年平均市盈率分别为42、34、28 [11]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资产负债表方面,2023 - 2027年货币资金分别为14.82亿、15.13亿、15.07亿、18.34亿、22.10亿元等 [13] - 利润表方面,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59亿、46.12亿、60.28亿、73.37亿、88.39亿元等 [13] - 现金流量表方面,2023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7.65亿、8.76亿、11.47亿、14.22亿、17.42亿元等 [13] - 主要财务比率方面,2023 - 2027年成长能力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 - 1.6%、10.9%、30.7%、21.7%、20.5%等 [13]
西部超导(688122):三大产品线各具亮点,2025Q1业绩同比增长54%
中邮证券· 2025-05-15 17: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业绩稳步增长,2025Q1业绩恢复性高增长,三大产品线各具亮点 [4][5]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7、12.30和14.27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2、26、22倍 [8]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48.92元,总股本/流通股本6.50亿股,总市值/流通市值318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53.40 / 32.37元,资产负债率46.6%,市盈率39.69,第一大股东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3]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收46.12亿元,同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8.01亿元,同比增长6%;2025Q1实现营收10.74亿元,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润1.70亿元,同比增长54% [4] - 分产品看,2024年钛合金收入27.52亿元,同比增长9.87%,超导产品收入13.04亿元,同比增长32.41%,高温合金收入3.27亿元,同比减少31.02% [5] 毛利率与费用率 - 2024年销售毛利率33.55%,同比提高1.68pcts;2025Q1销售毛利率35.29% [6] - 2024年分产品毛利率:钛合金产品38.67%,同比提高4.26pcts,超导产品30.22%,同比降低4.17pcts,高温合金22.25%,同比提高6.39pcts [6]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61%、4.22%、7.61%和0.79%,分别同比 - 0.13pcts、 - 0.45pcts、 - 0.31pcts和 - 0.33pcts,四费费率13.23%,同比降低1.22pcts [6] 产品优势与进展 - 超导产品供货优势显著,受益于医疗、可控核聚变以及磁控直拉单晶硅等领域需求增长,高温超导材料工程化制备技术取得显著进展 [7] - 钛合金产品在航空领域市场主导地位稳固,向直升机、无人机、商用飞机等多领域推广应用,已开发出多个牌号钛合金循环利用全套熔炼技术 [7][8] - 高温合金生产能力提升,建成高温合金返回料处理线,多个主要牌号通过“两机”、航天型号等用户产品认证 [8]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4612|5449|6468|7422| |增长率(%)|10.91|18.14|18.70|14.75| |EBITDA(百万元)|1180.24|1551.37|1865.99|2134.6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800.79|1006.60|1230.47|1426.74| |增长率(%)|6.44|25.70|22.24|15.95| |EPS(元/股)|1.23|1.55|1.89|2.20| |市盈率(P/E)|39.69|31.57|25.83|22.28| |市净率(P/B)|4.75|4.49|4.20|3.91| |EV/EBITDA|24.54|21.56|18.16|15.95| [10]
中洲特材(300963) - 20250513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9:14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包括特定对象调研和业绩说明会 [2] - 参与单位有中信证券、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线上投资者 [2] - 活动时间分别为2025年5月13日13:00 - 14:00(特定对象调研)和15:00 - 17:00(业绩说明会) [2] - 活动地点分别为公司四楼会议室(特定对象调研)和网络远程(业绩说明会)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证券事务代表顾嘉意、董事长冯明明等 [2][3]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度产品销售覆盖石油、化工、新能源、核电、海工、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3] - 3D打印粉末主要为钴基、镍基、铁基高温合金粉末,占营收比例较小 [3] - 全资子公司江苏新中洲二期、三期规划产能分别为3,000吨和4,500吨,2024年高温合金材料及制品销售量5,233.85吨,生产量5,209.13吨,产销率100.47% [3] - 产品主要以毛坯交付为主,成品交付为辅,江苏新中洲新建项目规划机加车间,未来会提高成品交付比例,成品件毛利率高于毛坯件 [3] 市场竞争与定位 - 与图南股份、钢研高纳等可比公司应用领域不同,公司以民用高温耐蚀合金材料及制品为主,供应石油、化工、核电、新能源等领域,后者以航空航天等领域为主 [3] - 我国高温合金行业处于成长期,市场发展空间大,公司实施专业化、差异化战略,精耕细分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以维持市场份额 [11] 产品相关问题 - 产品销售定价主要采取成本加成方式 [3] - 产品在核电领域为中核、中广核、国核等核电设施配套阀门、焊材等,目前未应用于可控核聚变领域 [5] - 光伏方面镍基管材、板材应用于多晶硅领域,储能方面镍基高温合金材料及制品应用于飞轮储能领域 [11] - 3D打印粉末已出口欧美,会视市场需求扩大应用场景 [11] 技术研发与应对 - 公司及子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专业研发部门及实验室,与上海交大材料学院联合组建研究中心,重视技术研发及新品开发,应对行业技术变革 [6] - 未来研发重点是核电、海工、新能源、高端制造装备核心部件、3D打印超细粉等项目、产品技术研发 [9] - 会关注行业技术变革和市场需求,调整研发方向,具体进展关注定期报告 [10][11] 产能与市场拓展 - 江苏新中洲二期、三期部分新增产能已转化为订单 [7] - 坚持外贸优先发展战略,拓展国际市场,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海外高端客户配套份额 [8] 风险应对措施 - 采取成本加成定价、批量适时采购、推行精益生产降库存等措施,防范钴、镍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毛利率的影响 [11]
万泽股份,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05-10 10:48
公司荣誉与品牌认可 - 公司荣获"年度民营领军品牌"与"经典品牌案例"两项殊荣,体现其在品牌力、创新力与行业影响力的多维突破 [1] - 奖项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学术支持,主题为"数智升维 品牌共振" [2] 双主业核心竞争力 医药微生态活菌领域 - 旗下全资子公司内蒙双奇是国内唯一专注消化与妇科微生态系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 - 核心产品"金双歧®"占据肠道菌群调节剂龙头地位,为临床与OTC双跨品种 [2] - "定君生®"是国内唯一治疗妇科感染的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药品 [2] - 推出益生菌粉、膳食补充剂及日化产品,拓展大健康新赛道 [2] 高温合金领域 - 国内极少数具备从材料研发到部件制备全流程能力的民营企业 [1][2] - 产品应用于多型号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具备批量生产能力 [2] - 2024年研发投入达2.09亿元,同比增长27.48% [5] - 研发团队含5位特聘专家、5位市级高层次人才,博硕士占比超40% [5] 财务表现与市场表现 - 2024年营收10.79亿元(+9.93%),归母净利润1.93亿元(+9.17%),总资产39.7亿元 [3] - 2025年Q1营收3.35亿元(+15.34%),归母净利润7268.89万元(+10.52%) [3] - 截至5月9日股价15.76元/股,总市值79.45亿元,年内涨幅22.46% [3] 研发与战略布局 - 微生态医药领域:建立深圳微生物研究院,投资珠海、内蒙双基地,推动妇科四联菌进入临床三期 [5] - 高温合金领域:母合金、铸造叶片和粉末涡轮盘产研能力稀缺,被研报认定为"两机"热端零部件核心配套商 [5] - 民生证券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亿元、3.6亿元 [5] 管理层展望 - 未来将加大研发、生产和市场投入,医药领域聚焦微生态核心技术与大健康生态 [6] - 高温合金业务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和市场应用,目标打造国际竞争力 [6]
图南股份:4月28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4-28 22:11
业绩表现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774.73万元,同比减少9.16%;归母净利润26,700.44万元,同比减少19.17%;扣非净利润26,747.88万元,同比减少15.67% [2]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2.86亿元,同比下降18.32%;归母净利润4168.87万元,同比下降54.09%;扣非净利润3921.44万元,同比下降56.47% [7] - 铸造高温合金销售收入41,638.22万元,同比减少33.28%;变形高温合金销售收入52,187.92万元,同比增长18.40%;特种不锈钢销售收入6,589.17万元,同比减少22.00% [2] 产品结构 - 航空领域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约为53% [2] - 主营产品销售总量4,894.59吨,与2023年度基本持平 [2] - 变形高温合金及航空用中小零部件产品销售收入有望实现增长 [5] 研发与技术 - 累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8项 [3] - 掌握超纯净高温合金熔炼技术、近净型熔模精密铸造技术等核心技术 [3] - 建立"预研一代、研制一代和生产一代"的技术和产品开发体系 [3] 子公司进展 - 图南部件已建成投产,形成年产50万件(套)航空用中小零部件加工能力 [4] - 图南智造正在建设年产1,000万件航空用中小零部件自动化产线 [4] - 2025年将加快产品认证、验证流程及供应商准入工作 [4] 行业前景 - 先进金属材料行业是国家重点支持产业,下游应用领域持续稳步发展 [6] - 两机专项实施将带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产业体系发展 [6] - 高温合金行业具有较大需求增长空间和进口替代空间 [6] 机构预测 - 中邮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3.02亿元,2026年3.65亿元 [10] - 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3.35亿元,目标价30.00元 [10] - 华泰证券预测2025年净利润3.45亿元,目标价27.84元 [10]
湖北振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经营情况 - 2025年一季度金属铬产品线持续处于饱和运行状态,交付量超过2500吨,同期销量全国领先 [4] - 公司首创"一物一码、全程溯源"生产工艺,使基础化工冶金材料具备电子化学品功能和性态,深度匹配下游高端客户精细化需求 [4] - 已与抚顺特钢、安泰科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知名厂商及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振华99-A级以上序列金属铬获行业推崇 [4] - 金属铬产线扩产顺利,预计年内将带来持续性业绩增量 [4]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 [1]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4,692,653股,占总股本比例0.92% [3] 股东信息 - 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未列入前十名股东及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名单 [3] - 报告期内无持股5%以上股东及前10名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的情况 [2] 行业动态 - 2025年年初以来高温合金等下游需求提振,推动铬材料产业链技术优势进入成果兑现期 [4]
中航上大高温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2023-04-18 15:16
发行相关 - 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92,966,667股,占发行后股本总额比例不低于25%,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371,866,667股[6] - 发行股票类型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元,均为新股,原有股东不公开发售股份[6] - 拟上市证券交易所和板块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保荐人(主承销商)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6]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各期,公司原材料采购金额占采购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77.79%、78.65%及83.53%[28] - 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8.48%、18.55%及17.00%[29]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8,554.86万元,净利润为10,708.88万元[61] 市场份额 - 2022年公司航空航天领域变形高温合金市占率约为10% - 12%,超高强合金市占率约为5% - 6%[44] - 2022年度公司双相不锈钢产量为3809.72吨,市占率为1.10%[47] 研发情况 - 公司具备开发生产400余个特种合金牌号规格产品的技术和能力,其中高温合金牌号超80个[40] - 公司已自主研发形成11项核心技术,取得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31项[41][42] - 2020 -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3743.19万元、3792.56万元和5179.26万元[48] 募集资金用途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用于年产8,000吨超纯净高性能高温合金建设项目(105,249.00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19,751.00万元),合计125,000.00万元[67] 股权结构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栾东海直接持公司20.17%股份,通过中和上大间接控制10.65%股份,合计控制30.82%股份[27] - 中航重机、国投矿业均持股50,000,000股,持股比例均为17.93%[130] - 京津冀基金、姚新春各持股15,000,000股,占比均为5.38%[178] 风险提示 - 高温合金等高性能合金军品验证周期长,新产品研发失败或未通过评审会影响业绩增长[26] - 公司面临核心技术泄密、核心技术人才流失、无法保持持续创新能力、技术和国外差距拉大等风险[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