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

搜索文档
“中国首富”十年浮沉录:杠杆枭雄退场,科技新王登基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2-27 18:31
中国首富更迭与产业转型 - 十年间中国首富从房地产转向硬科技领域,标志中国经济结构转型[1][4] - 雷军2025年以3600亿元身家登顶,反映硬科技与全球化成为新财富赛道[3][4] - 首富更迭史是中国经济爬坡过坎的缩影,体现从杠杆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49][51] 雷军与小米生态链 - 小米汽车2025年交付量突破50万辆,SU7车型获德国NCAP五星评级[8] - 手机业务高端化战略见效,全球500美元以上价位段份额达22%超越苹果[8] - "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实现电机、电池、芯片70%自研率,投资490家供应链企业[9] - 造车业务三年累计投入超300亿元,通过供应链股权置换实现成本下降18%[10][11] 黄峥与拼多多模式 - 拼多多用户年均消费为淘宝1/3,但年活买家7.884亿反超阿里[14] - Temu跨境电商单季度GMV超300亿美元,覆盖50个国家[14] - "普惠式造富"模式助农销售额2024年破5000亿元,占平台GMV25%[16] 张一鸣与字节跳动全球化 - TikTok全球用户达20亿,TikTokShop年GMV突破3000亿美元[19] - AI工具渗透好莱坞剧本创作30%,重构品牌广告投放逻辑[20] - 公司估值飙升至2000亿美元,面临欧美数据安全审查挑战[19][21] 钟睒睒与健康消费双轮模式 - 农夫山泉市场份额突破30%,矿泉水毛利率超60%[23][25] - 万泰生物疫苗营收2021年暴涨200%,九价HPV疫苗普及后2023年净利润下降18%[25][26] - "健康消费+生物科技"模式被视为传统产业升级范本[27] 马云与数字经济生态 - 阿里巴巴2020年双十一GMV达4982亿元,蚂蚁集团估值突破3000亿美元[32] - 支付宝用户超10亿,菜鸟网络日处理包裹量占全球60%[32] - 构建电商、支付、物流万亿生态,推动社会进入无现金时代[30][31] 马化腾与腾讯数字基建 - 腾讯市值超万亿美元,《王者荣耀》单季度营收60亿元[35][36] - 投资京东、美团等1200家企业,构建"数字社会操作系统"[37] - 微信支付市场份额达40%,开放算法透明度应对监管[36][37] 许家印与恒大模式 - 恒大2017年销售额突破5000亿元,多产业扩张构筑万亿帝国[41] - 恒大汽车市值曾超比亚迪,恒大财富年化收益率12%[42] - 过度金融化导致崩塌,成为行业出清催化剂[43] 王健林与万达转型 - 万达2015年成为全球最大文化娱乐巨头,跨国收购AMC等资产[46] - 出售77家酒店和13个文旅项目转型轻资产,管理规模突破500家[47] - 海外资产占比从70%降至10%,体现地产时代落幕[47][48] 产业趋势与未来方向 - 硬科技取代房地产成为新财富核心,研发投入成关键指标[51][53] - 全球化能力成为企业必修课,合规与技术创新需平衡[52][53] - 光伏、量子计算、商业航天等领域可能孕育下一代首富[54]
CeriBell, Inc.(CBLL)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2-26 06: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185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1%;全年营收6540万美元,较2023年增长45% [10][21][22] - 2024年第四季度产品营收1410万美元,较2023年第四季度增长41%;全年产品营收5010万美元,较2023年增长45% [21][22] - 2024年第四季度订阅营收440万美元,较2023年第四季度增长40%;全年订阅营收1540万美元,较2023年增长44% [21][22] - 2024年第四季度毛利润率88%,去年同期为85%;全年毛利润率87%,2023年为84% [22][23][24] - 2024年第四季度总运营费用2910万美元,较2023年第四季度增长49%;全年总运营费用9650万美元,较2023年增长41% [24] - 2024年第四季度净亏损1260万美元,即每股亏损0.4美元;全年净亏损4050万美元,即每股亏损3.39美元 [25]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在8100 - 8500万美元之间,较2024年增长24% - 30% [26] - 预计2025年股票薪酬将为运营费用贡献约1500万美元 [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12月31日,活跃账户为529个,第四季度增加25个 [1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急性护理环境中癫痫检测和管理市场规模为20亿美元 [19] - 活跃账户基础内的患者群体渗透率仅为25%或30% [7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2025年商业战略是保持关键重点领域,在2024年成功基础上发展,继续投资和扩展商业组织 [13] - 计划到2025年年中,将账户获取团队扩展到55名区域经理,预计2026年开始影响账户获取增长率 [14] - 继续扩大急性护理环境中快速脑电图监测用于癫痫检测的临床和经济效益的认知,扩展平台解决方案独特功能和能力的认知 [14] - 投资优化现有产品的算法性能和用户体验,扩展适应症范围 [14] - 公司业务线规划分为三个阶段,当前专注成为急性护理环境中癫痫管理的标准护理;近期预计扩大适应症至儿科患者;还在开发新生儿算法;中期目标是使脑电图成为新的生命体征;长期目标是开发急性护理环境以外的解决方案 [15][16][1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2024年是变革性的一年,在商业增长、研发管线和上市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对患者护理产生重大影响 [5][6] - 公司对第四季度表现、强大的利润率和平台的潜在需求感到鼓舞,账户积压比以往更强,认为有长期增长的空间 [29] - 公司有信心利用手头现金和强大的资产负债表实现现金流盈亏平衡 [2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技术自推出以来已应用于超过20万名患者,可能挽救数千条生命,使数万名患者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治疗和插管,避免潜在数十万个不必要的重症监护室天数 [6] - 公司与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合作,已获得200家VA设施的销售许可,销售团队已获得公司和客户的关注,对未来进展感到乐观 [75][76]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请详细说明2025年营收指导范围的潜在因素、不同假设以及季度节奏 - 公司自2024年第三季度开始投资销售基础设施,预计2025年增长与2024年相当,2026年及以后增长加速;考虑到作为新上市公司达成指导的重要性,指导具有一定保守性;业务在第四季度和第一季度冬季有额外业务量,高于夏季 [34][35] 问题: 第四季度新增账户数量超预期,请说明其优势以及对第一季度的影响 - 第四季度新增账户优势源于良好规划,让客户提前了解需尽早启动账户;第一季度新增账户情况与第四季度大致相似 [37][38] 问题: 第四季度毛利率高于第三季度预期,如何看待2025年毛利率和运营费用支出 - 毛利率方面,因供应链与中国相关,关税从25%升至35%,指导的中高毛利率已反映该情况,若环境变化会有应对措施;运营费用方面,预计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0% - 60%,股票薪酬将大幅增加,商业方面按计划在年中达到55名区域经理,后续会评估商业基础设施的额外投资 [40][41][42] 问题: 请说明新账户增加的想法和举措,以及如何提高现有账户的利用率 - 账户获取方面,年中区域经理将扩展至55名;提高利用率方面,采取多方面措施,包括教育医生提高对非惊厥性癫痫和设备的认知,与营销和临床团队合作传播临床证据,帮助护理团队将快速脑电图纳入协议,提高疾病认知,帮助医院提供更好的患者护理并符合相关指南 [45][46][47] 问题: 请提供中风算法开发的最新结果、2025年的更新以及对中风机会的长期看法 - 中风研究主要是数据收集以训练算法,目前基于200名患者的数据已构建原型算法,结果令人鼓舞;2025年计划利用IPO收益大幅扩大患者招募速度;长期来看,认为中风检测是重大突破 [51][52][53] 问题: 请说明截至年底区域经理的数量、招聘进度以及区域经理与临床账户经理比例的发展 - 年底区域经理数量接近50名,略快于预期;区域经理招聘与资本投资和速度有关,临床账户经理数量受覆盖账户数量限制,将随账户基础增长而增长 [54][55] 问题: 请说明向FDA提交谵妄检测算法的要求和准备工作 - 与FDA进行了预提交讨论,FDA关注算法检测谵妄的准确性是否与标准护理相当或不劣于标准护理;目前正在持续改进算法以提高FDA接受的性能水平,同时准备FDA提交文件,尚需与FDA明确提交类型 [59][60][61] 问题: 公司中期目标是使脑电图成为新的生命体征,在拥有中风、谵妄等检测适应症后,如何看待ICU和ED环境中的利用率提升 - 在ICU和ED环境中,医生在患者认知恶化时难以了解大脑状况,需要鉴别中风、非惊厥性癫痫、谵妄、镇静等情况;拥有多种检测适应症后,这些检测可协同工作,帮助医生做出决策,提高利用率,且针对相似患者群体,未来有望扩大患者群体 [63][64][65] 问题: 第四季度每个账户使用约45个头带,该数据是否会在第一或第二季度下降,如何看待其增长趋势 - 第四季度和第一季度业务量通常优于第二和第三季度;客户购买模式有时不一致,但使用量呈上升趋势;目前活跃账户基础内患者群体渗透率仅25% - 30%,预计使用量将继续增加,但可能非线性增长 [70] 问题: 销售代表招聘速度快于预期,对新账户增加有何影响 - 销售代表从招聘到显著贡献业绩需要12 - 18个月,2024年第三季度开始招聘的代表预计在年底开始发挥作用,对新账户增加的影响主要在2026年 [71] 问题: 请说明非Clarity账户的渗透率、剩余数量以及NTAP计划转换这些账户的成功率 - 基础账户中约80%为非Clarity账户,均为 legacy账户,新客户均为Clarity账户;公司在转换这些账户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但由于有5500家客户没有快速脑电图解决方案,公司更专注于新账户获取;非Clarity账户比例将随时间下降,公司会继续推动转换 [73][74] 问题: 请提供与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合作的最新情况 - 公司有专门的销售团队与VA医院系统合作,已获得公司和客户的关注,对未来进展感到乐观,希望在未来季度分享更多具体进展 [75][76]
AxoGen(AXGN)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2-26 02:58
Axogen, Inc. (NASDAQ:AXGN) Q4 2024 Earnings Conference Call February 25, 2025 8:00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 Michael Dale - Chairman and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Nir Naor -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Jens Kemp - Chief Marketing Officer Conference Call Participants Chris Pasquale - Nephron Research Michael Sarcone - Jefferies Caitlin Cronin - Canaccord Genuity Mike Kratky - Leerink Partners Jayson Bedford - Raymond James Ross Osborn - Cantor Fitzgerald Dave Turkaly - Citizens JMP Operator Good morning everyone. ...
Coty(COTY)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2-12 00:27
Coty, Inc. (NYSE:COTY) Q2 2025 Results Conference Call February 11, 2025 7:30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 Olga Levinson - Senior Vice President of Investor Relations Sue Nabi -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Laurent Mercier -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Olga Levinson Hello, everyone. This is Olga Levinson, Coty's Senior Vice President of Investor Relations. Thank you for joining us today for the prepared remarks portion of Coty's Second Quarter Fiscal 2025 Earnings. On Tuesday, February 11, 2025, at approximately 8:00 ...
一些开源四足控制框架梳理
四足机器人研习社· 2024-07-21 15:32
最上方点击蓝字"四足机器人研习社",右上方选"设为星标" 不错过好文推送,第一时间看干货文章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 有所学,皆成性格。 ———— (英国)培根 本公众号的文章和资料和四足机器人相关,包括行业的经典教材、行业资料手册,同时会涉及到职业知识学习及思考、行业发展、学习方法等一些方面 的文章。 本文目录 |0.前言 开源的四足控制框架中,对于小型的四足,一般采用舵机进行驱动,运动学层次的控制就能满足需求,对于稍大的四足来说,为了提升机器人的响应速度和 稳定性,就需要考虑其动力学影响,进行力矩(电流环)层次的控制。 足式机器人属于欠驱动约束动力学系统,与传统机械臂存在明显的差异: 1)动力学模型具有6 自由度欠驱动浮动机身; 2)动力学模型受到时变广义约束(足-地不连续接触)**的影响。 这两大因素 导致其逆动力学求解为典型的欠驱动不适定问题,因而使得多刚体逆动力学在四足机器人力控领域的应用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四足机器人具有 典型的浮动机身,且存在不连续足-地交互问题,因而导致四足机器人动力学 ...
便利蜂没有理想国:系统改变人,环境改变系统
晚点LatePost· 2024-06-02 11:00
核心观点 - 便利蜂试图通过算法系统驱动便利店运营标准化 实现高效扩张和盈利 但面临环境变化和人性执行偏差的挑战 [3][5][7] - 系统化管理在初期显著降低成本并加速扩张 但过度依赖技术导致应对市场变化时缺乏灵活性 [8][11][15] - 零售行业没有标准答案 需要平衡系统效率与人文关怀 适应不同区域市场特性 [7][19][38] 商业模式 - 采用全系统驱动模式 覆盖选址/订货/排班/陈列等200多个子模块 技术团队占比达60% [11][12] - 通过销量预测算法自动生成订货量 北京高销店日均2万元需配5名员工 [12] - 自研设备包括链接触控蒸烤箱(成本超10万元)和智能冷链系统 [13] 运营数据 - 巅峰期达3000家门店覆盖38城 员工超1000人 后收缩至1000店9城100人 [3][29] - 北京500店3年实现盈利 对比日系品牌需8-10年 但2021年关店率达46% [15][29] - 2020年疫情中新开600店 原计划2023年达1万家 实际暂停扩张 [27][32] 系统优势 - 选品成功率从40%(人工)提升至95% 发现海河牛奶等爆品 [35] - 店员培训周期从行业3年缩短至1年 新人10天可上岗 [15] - 通过数据采集(摄像头/共享单车)优化选址 北京鲜食工厂买断确保供应链 [34] 执行问题 - 店员存在糊弄系统行为 如清洁死角规避AI检测 手动配餐导致库存误差 [18] - 系统初期按前30%员工标准要求全员 导致效率下降 后引入疲劳系数调整 [23][25] - 低销店(日均1万以下)从3人减至2人 部分门店提前至21点闭店 [31] 市场挑战 - 上海开店存活率仅30% 面临全家等品牌百米内围剿 [34] - 下沉市场15元客单价无优势 鲜食品类不受低线城市欢迎 [37] - 中国城镇化率66% 低于便利店普及国家70%的门槛 美宜佳通过加盟模式覆盖4000乡镇 [38] 战略调整 - 2023年开放加盟作为直营参照系 强调单元经济优先于规模扩张 [39] - 保留系统核心地位 但加入金银牌激励和人文关怀设计 [24][25] - 等待写字楼经济复苏重启扩张 坚持技术驱动优于人工管理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