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
搜索文档
“十四五”以来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 体量全球最大
中国新闻网· 2025-08-25 10:48
孙梅君介绍,"十四五"以来,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货值41.5万亿元,体量全球最大,安全 稳定可控。累计查获涉政涉枪涉爆等违禁物品515万件,检出传染病70余种18万例,处置不合格商品20 多万批次,坚决把不安全风险挡在国门之外。综合治税、依法征管,累计征税9.7万亿元。保持打击走 私高压态势,累计侦办走私犯罪案件2.3万起,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商品走私犯罪得到了有效遏 制。从帕米尔高原的边境口岸到东海之滨的集装箱码头,全体关警员为国把门、为民把关,忠诚守护着 国门安全和人民群众利益。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25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5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 四五"时期海关守护国门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成就。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在会上表示,"十四五"以 来,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货值41.5万亿元,体量全球最大,安全稳定可控。 ...
海关总署:“十四五”期间我国通关便利化实现新突破
新华财经· 2025-08-25 10:38
国门安全与监管成效 - 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 货值达41.5万亿元 体量全球最大且安全可控 [1] - 累计查获涉政涉枪涉爆等违禁物品515万件 检出传染病70余种18万例 处置不合格商品20多万批次 [1] - 累计侦办走私犯罪案件2.3万起 有效遏制洋垃圾濒危物种毒品等走私犯罪 [1] 贸易便利化与数字化建设 -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覆盖25大类964项"一网通办"事项 基本覆盖跨境贸易全链条 [1] - "智慧旅检"覆盖全国80%航空口岸 实现旅客无感通关和快速通关 [1] - 综合保税区以不足全国两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贡献全国五分之一进出口总值 [1] 口岸开放与贸易网络拓展 - "十四五"期间新增和扩大开放口岸40个 总数达311个 形成水陆空立体化开放布局 [1] - 我国成为全球157个国家(地区)前三大贸易伙伴 [1] - 海关累计征税9.7万亿元 体现综合治税与依法征管成效 [1]
新华社快讯:“十四五”期间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体量全球最大
新华网· 2025-08-25 10:13
"十四五"规划期间海关监管数据 - 全国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1] - 全国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值41.5万亿元[1] - 进出口监管体量位居全球首位[1]
“十四五”期间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体量全球最大
新华社· 2025-08-25 10:05
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8月2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 绍,"十四五"期间,全国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货值达41.5万亿元,体量全球最大。 (文章来源:新华社) ...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十四五”时期海关守护国门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成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09:5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5年8月25日(星期一)上午10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 布会,请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介绍"十四五"时期海关守护国门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成就,并答记者 问。 ...
技术经理人,牵好专利转化这根“红线”(身边的“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8-25 06:21
十四五规划进展 - 经济增长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 [2]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人均预期寿命 粮食和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指标进展超过预期 [2]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件 提前实现12件的规划目标 [3] 技术转移行业发展 - 技术经理人团队促成上百项专利技术成果转化 转化金额约4亿元 带动投资约10亿元 [3] - 武汉市技术经理人规模约2300人 计划3-5年内培养万人规模专业队伍 [9] - 武汉市技术转移研究院于2024年7月揭牌 专门培养技术转移人才 [9] 专利转化实践案例 - 盐湖提锂矿物膜专利实现卤水锂镁分离率超99% 成本不到进口膜一半 [8] - 通过商业可行性评估 股权架构设计和融资方案解决"不敢转 不会转 没钱转"三大困境 [8][9] - 项目成功获得种子轮融资并进入第二轮融资阶段 已具备商业化生产基础 [9] 技术经理人专业能力 - 需持续研读行业报告 参加展会和培训以掌握科技成果转化动态 [5] - 专业能力体现在懂产业 懂政策 懂创新资源和懂金融四个维度 [9] - 通过精准筛选有价值专利 匹配成熟技术方案提升转化成功率 [5]
促成果落地、解转化难题 技术经理人,牵好专利转化这根“红线”(身边的“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8-25 06:00
十四五规划指标进展 - 经济增长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主要指标进展符合预期 [1]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人均预期寿命 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指标进展超过预期 [1]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件 提前实现12件的规划目标 [1] 技术转移服务成效 - 技术经理人团队促成上百项专利技术成果转化 转化金额约4亿元 带动投资约10亿元 [1] - 通过行业报告研读 展会参与和专业培训提升技术理解力 提高技术匹配成功率 [2] - 武汉市现有技术经理人约2300名 计划3-5年内培养万人规模专业队伍 [6] 专利转化实施案例 - 盐湖提锂矿物膜专利实现卤水锂镁分离率超99% 成本低于进口膜50% [5] - 针对前沿专利转化困境 提供商业可行性评估 股权架构设计和估值模型构建服务 [5] - 协助完成种子轮融资 推动中试产线建设 实现每小时处理卤水量达薄膜体积50倍以上 [6]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技术转移研究院揭牌成立 专门培养懂产业 政策 创新资源和金融的复合型人才 [6] - 建立企业需求与专利技术的精准匹配机制 解决研发周期长与资金负担重的矛盾 [2] - 为科研人员提供商业化全流程支持 包括合作方式设计 收益分配方案和融资对接 [2][5]
经济随笔丨五句话打开“五年规划”
搜狐财经· 2025-08-25 00:25
五年规划制度体系 - 国家发展规划由党中央提出建议、国务院编制纲要、全国人大批准实施[1] - 规划体系采用"三级四类"结构:国家/省/市县三级,国家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四类[1] - 国家发展规划发挥战略导向作用,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基础保障,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分别从条块维度细化支撑[1] 规划实施机制 - 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工具需与国家发展规划部署保持统一[2] - 各地方既要贯彻国家部署又要体现特色优势[2] - 量化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预期性指标依靠市场机制实现,约束性指标通过公共资源配置实现[7] 历史演进与目标延续 - 从1953年"一五"计划持续实施至即将收官的"十四五"规划[3] - "六五"时期起更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十一五"起正式改称"规划"[6] - 所有规划均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展开[3][6] 民生导向特点 - "十四五"规划中民生福祉类指标占比超过三分之一[9] - 规划包含102项重大工程,其中28项涉及教育提质扩容、健康保障和"一老一小"民生工程[9] - "十五五"规划编制期间通过网络渠道收集民众建言达311.3万条[10] 方法论特征 - 采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既全面规划又突出重点[6] - 注重巩固优势、突破瓶颈、补强短板、提高效益[6] - 强调跨领域目标衔接、任务集成和项目匹配[6]
“十四五”以来 我国营商和消费环境持续优化
央广网· 2025-08-23 08:34
营商环境优化 - 企业开办实现一网通办 建立统一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1] - 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1] -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机制 从源头防止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政策出台 [1] 市场监管执法 - 查办计量/合同/消费者权益/价格/广告等领域违法案件483.2万件 [1] - 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 [2] - 查办食品安全案件226.04万件 [3] 市场环境改善 - 企业信用指数持续提高 [1] - 消费者满意度稳步提升 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维护 [2] - 全国市场秩序有效规范 消费环境持续优化 [1][2]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有效激发企业活力——“十四五”以来我国企业净增近2000万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3 08:18
营商环境优化 - 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1] - 开办餐饮店时间由37天减少至15天 企业信息变更材料由23份精简至6份 [1] - 推广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 推动开办餐饮店等"高效办成一件事"措施 [1] 市场规范与监管 - 查办计量 合同 消费者权益保护 价格 反不正当竞争 广告等领域违法案件483.2万件 [2] - 企业信用指数从2020年度128.6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161.61 [2] - 推动修订公司法 反垄断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广告法等行政法规 [2] 市场竞争秩序建设 - 发现和废除阻碍要素流动的政策措施4218件 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239件 [3] - 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规制招商引资恶性竞争和违规财政奖补问题 [3] - 强化对企业间过度低价竞争的规范引导 开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专项执法 [3] 质量体系发展 -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升至85.86 生活性服务满意度81.33 公共服务满意度81.62 [3] - 实施重点质量攻关项目4271个 解决质量堵点卡点问题1.8万个 [3] - 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2372个 推动发布《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3] 安全监管强化 - 查办食品安全案件226.04万件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机制 [4] - 国家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4%以上 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 [4] - 发现并依法处置22万批次不合格产品 将6种高风险产品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