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环境优化

搜索文档
今年以来全省消费投诉举报同比降7.34%
海南日报· 2025-09-16 09:52
今年以来全省消费投诉举报同比降7.34% 及时处理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311万元 海南日报海口9月15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惠)9月15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省市场监 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局不断规范消费市场秩序,打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通过"常态化监管+专项 行动"相结合,组织全省开展"守护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与"守护消费"铁拳行动,持续净化旅游消费市 场。截至目前,今年海南全省市场监管部门接收消费投诉举报同比下降7.34%。 今年以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共接收消费投诉举报26.6万件,同比下降7.34%;投诉及时处置率 100%,调解成功率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投诉举报件均在法定时限内办结,累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 3311万元。此外,约谈被投诉举报集中的经营主体173家,督促其落实消费维权主体责任。 为实现消费环境持续优化,省市场监管局联合29家省级单位开展"放心消费在海南"活动,构建"经 营主体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消费者参与"的共治格局。 在纠纷化解层面,一方面,强化消费纠纷行政调解、多元化解,支持第三方开展委托调解,指导消 协组建专业调解团队,降低维权成本;另一方面,完善与司法部门、仲裁机 ...
向“霸王条款”亮剑!河南省市场监管局集中评审消费领域合同格式条款
搜狐财经· 2025-09-15 23:46
为规范合同格式条款、优化消费环境,9月12日,省市场监管局召开合同格式条款评审专家委员会会议,邀请省直相关厅局、高校、律师事务所等领域专 家,对消费领域合同格式条款进行集中评审咨询。 2025年5月中旬起,省市场监管局对利用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为期半年的专项治理。此次评审的90条合同格式条款, 正是专项治理行动期间,经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收集上报、委托律师事务所初步审查后,从298份格式合同中筛选而出。截至8月底,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共检 查格式合同4579份,约谈企业461家,推广使用合同示范文本1721份,下达行政建议书21份、责令整改通知书18份,立案查办12起,移交司法机关1起。 评审过程中,专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合同行政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对教育 培训、旅游、装修、维修、电商、汽车销售、房地产等行业典型格式条款,逐一分析讨论,给出评审意见。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将根据评审意见,对涉嫌合 同违法违规行为的相关企业进行调查处理,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
中国旅游研究院刘祥艳:入境游火热,会有更多外国人来大湾区消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7:17
入境旅游市场表现 - 前7个月全国口岸入境外国人1725.4万人次 同比增长129.9% [1] - 签发口岸签证84.6万证次 同比上升182.9% [1] - 已与26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 对38个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 [1] 行业发展趋势 - 入境旅游从单纯复苏向高质量增长迈进 通过签证便利/消费环境优化/数字化升级多维驱动 [1] - 体验经济影响制造业 企业通过文化元素与故事讲述提升消费者体验感 [1] - 中国制造各类产品将成为入境游客热门选择 传统纪念品与制造业产品均受青睐 [2] 区域发展机遇 - 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将吸引更多游客到该区域购物消费 [2] - 大湾区与其他区域政策红利推动入境旅游总量与质量提升 [1]
打好“组合拳” 形成提振消费合力
搜狐财经· 2025-08-25 11:38
提振消费政策框架与实施路径 - 建立扩大居民消费长效机制 实现稳定收入能消费、无后顾之忧敢消费、优质环境愿消费的良性循环 [8] - 部署城乡居民增收、消费能力保障、服务消费提质等专项行动 形成全方位提振消费合力 [5][6] - 针对性解决消费能力、供给质量、消费环境等制约问题 释放国内大循环潜力 [5] 消费能力提升措施 - 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 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调整 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9] - 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 健全资本市场稳市机制 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9] -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 精准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 培育新业态就业增长点 [9] - 完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 盘活农村闲置资源 发展林下经济等多渠道增收 [9] 社会保障体系强化 - 建立健全分级育儿补贴制度 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至灵活就业人员 [10] - 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扩面提标学生资助政策 利用信息化技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10] - 完善社会保险待遇调整机制 发展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 扩大新业态人群养老保险覆盖 [10] - 动态调整医保目录 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制度 [10] 供给端提质扩容举措 - 培育"文化+""旅游+""体育+"特色消费场景 拓展乡村旅游业态 发展新型文化消费 [11] - 扩大适老化产品服务供给 培育旅居养老等产业 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11] - 推动"餐饮+"多业态融合 拓展家政服务 完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11] - 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品类 加强农村居民定向补贴 推行多样化换新模式 [12] 大宗消费与外贸升级 - 加快保障房建设及老旧小区改造 完善住房公积金跨省通办服务 [12] - 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后市场消费 发展共享汽车新业态 培育二手车市场 [12] - 优化过境免签政策 完善入境移动支付等服务 开发多样化入境旅游产品 [12] - 扩大电信/金融/文化/医疗领域市场准入 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12] 新型消费增长点培育 - 鼓励国内外品牌举办首发首秀首展 引入品牌首店等新业态 [13] - 完善冰雪产业体系 增加高水平赛事供给 研发冰雪娱乐融合项目 [13] - 深化AI/大数据/物联网消费应用 发展直播电商/智慧零售等新业态 [13] - 打造绿色物流/出行等消费场景 发展节能环保融资等绿色服务 [13] 国货潮品与消费场景创新 - 引导企业加强产品设计研发 鼓励老字号开发跨界联名产品 [14] - 培育国货高端品牌 开发具民族特色文化底蕴产品 [14] - 完善国货出海服务平台 打造跨境电商+海外仓立体网络 [14] - 应用AI大模型技术 匹配多元消费需求与资源 打造跨界融合新场景 [14] 消费环境优化建设 - 推动县域商业建设 延伸冷链物流至农村 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15] - 推动老旧商圈向智慧商圈转型 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 [15] - 完善绿色消费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政策 实施绿色低碳投资价格政策 [16] - 鼓励金融机构提供消费信贷/保险服务 完善消费分期付款制度 [16] 市场监管与权益保障 - 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整治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为 [16] - 强化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业态监管 加强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监管 [16] - 建立健全新业态信用评价体系 加强电子商务/预付式消费等领域信用监管 [17] - 完善异地消费维权协作机制 健全小额纠纷快速裁决及惩罚性赔偿制度 [17]
“十四五”以来 我国营商和消费环境持续优化
央广网· 2025-08-23 08:34
营商环境优化 - 企业开办实现一网通办 建立统一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1] - 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1] -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机制 从源头防止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政策出台 [1] 市场监管执法 - 查办计量/合同/消费者权益/价格/广告等领域违法案件483.2万件 [1] - 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 [2] - 查办食品安全案件226.04万件 [3] 市场环境改善 - 企业信用指数持续提高 [1] - 消费者满意度稳步提升 合法权益得到有力维护 [2] - 全国市场秩序有效规范 消费环境持续优化 [1][2]
菏泽市市场监管局:扛起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放心消费职责
齐鲁晚报网· 2025-07-28 18:39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马璐璐 今年以来,菏泽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一手抓消费环境优化,一手抓消费品质升级,持续深化"放心消费在菏泽"行动,组织全市系统开展"你 点我检惠民服务"活动960批次,监督抽检食品18013批次,共举办放心消费齐鲁行宣传教育活动300余场次。 优化消费环境,激发消费热情 持续拓宽消费者维权渠道。全市共培育ODR企业5632家,规范化消费维权服务站63家,有效促进了消费维权工作源头化解。 加强消费教育引导,构建和谐消费环境。利用元旦、春节等重要节点,及时发布消费警示提示,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健康、安全、 理性消费。 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在菏泽"行动。鼓励全市线下实体店自主承诺无理由退货并明确商品的退货范围、退货流程、退货方式、退货条件、 退货时限等作出承诺,着力优化消费环境。 强化监管整治,增强消费活力 7月28日,菏泽市召开2025年上半年菏泽市促消费工作新闻通气会。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绍增就2025年上半年市市场监管局 促消费工作情况做介绍。 充分发挥"放心消费"创建引领作用。不断强化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全方位监管。开展重点领域集中整治等32项专项整治行 动。 开展"优环境 ...
市场环境好 消费活力足(新视窗·感受消费新动能新活力)
人民日报· 2025-07-09 06:19
消费环境优化措施 - 青岛市建成228个消费维权服务站,培育104家放心消费餐饮店和98家放心消费摊位,1-5月投诉量同比下降21.37%,游客投诉下降66.11% [4] - 青岛创新推出"放心消费地图"功能,消费者可通过导航软件快速查找维权站点,首批商家已上线并将全面覆盖 [4] - 湖北市场监管系统运用人工智能分析投诉数据,针对"鬼秤"、老幼用品等热点开展"靶向治理",查获改装窝点并缴获大量作案工具 [6][7] 营商环境改善案例 - 山东高唐县行政审批局开设"个转企"专窗,帮助80余家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获得电子产品购新补贴资格,带动家电数码产品销售2.5万台,补贴金额达1500万元 [5] - 湖北鄂州市市场监管局通过智慧消保平台分析投诉数据,为企业定制"挑刺报告",指导东塔食品公司整改标签问题后投诉量下降80% [8] - 市场监管总局在浙江、湖北、湖南试点大数据分析治理机制,已为700余家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 [9] 金融支持消费政策 - 四川省实施消费信贷贴息政策,对汽车、电子产品等4类商品消费贷款按年利率1.5%给予贴息(单笔不超过3000元),已兑现5800万元贴息资金,带动发放贷款41.1亿元 [10][11] - 政策覆盖四川省内近千家银行机构,发放消费贷款2.7万笔,推动住户消费贷款余额达4894亿元(不含住房贷款),带动社零增长4.2% [11] - 工商银行宜宾分行为居民办理购车贷款并提供财政贴息,单笔补贴1500元,简化审核流程快速到账 [10] 消费保障升级 - 蚂蚁保联合人保健康、平安健康升级"好医保"产品,覆盖470家三甲医院特需部及私立医院,新增1500多种先进药械(含400种原研药) [12]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要求金融机构从供需两端强化服务 [11]
优化消费环境,长三角实施这些行动
国际金融报· 2025-06-20 19:39
长三角地区消费环境优化举措 - 浙江、上海、安徽等地出台政策优化消费环境,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 浙江省消费环境优化行动 -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五部门印发《浙江省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2025年若干举措》,设定2025年目标 [3] - 实施五大行动:消费供给提质、消费秩序优化、消费维权提效、消费环境共治、消费环境引领 [3] - 具体措施包括新增"品字标浙江制造"企业、提升快递物流服务"县到村一日达"覆盖率、打造千万级核心景区、新建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等 [3] - 开展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老字号走向大市场"专项行动、健全服务消费标准体系 [3] - 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治理 [4] - 推动经营主体加入在线"一键和解",探索无理由退货责任保险 [4] 上海市消费升级举措 - 上海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以供给侧创新、消费侧激励、消费环境优化为重点 [5] - 促进服务消费、大宗消费、外来消费、新型消费,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 [5] - 打造诚信消费环境,举办"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 [5] - 服务消费崛起成为潜在新增长引擎,需解决民众急难愁盼问题 [5] - 推动"人工智能+消费",优化AI消费品供给与消费环境 [6] - 首发经济、数字消费、银发消费、健康消费等与新兴产业生态紧密相连 [6] 安徽省消费环境优化 - 安徽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开展市场消费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专项行动 [9] - 清理整治医疗、药品、食品等民生领域虚假违法广告,开展"守护消费"铁拳行动 [9] - 截至5月底,安徽实有各类市场经营主体844.86万户,同比增长3.75% [10] 行业影响 - 浙江举措将推动消费环境指数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增强全国竞争力 [4] - 上海举措为国际消费市场提供新样本和经验,需提升全球影响力 [7] - 长三角地区优化消费环境激活区域经济新动能,需加强合作打造更优质环境 [10]
浙江:打击网络市场中流量造假、低俗带货等违法行为
快讯· 2025-06-17 12:31
浙江省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2025年若干举措 -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五部门印发《浙江省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2025年若干举措》,自2025年7月6日起施行 [1] 食品领域监管 - 开展"守护消费"铁拳行动,强化食品领域"两超一非"监管 [1] - 打击食品新型非法添加违法行为 [1] 行业领域治理 - 强化电信、装修、维修、旅游等行业领域"霸王条款"治理 [1] - 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查处不合理低价、强迫消费、拒绝履行合同等行为 [1] 网络市场监管 - 开展2025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 [1] - 打击网络市场中流量造假、刷单炒信、低俗带货、违法广告等违法行为 [1] 知识产权保护 - 组织"护航2025""深蓝""剑锋"等行动 [1] - 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 [1]
“八个一”激发消费新动能
苏州日报· 2025-05-22 06:37
文商旅融合发展 - 苏州市市场监管局与姑苏区政府联合开展古城重点街区消费环境提升行动,覆盖十全、山塘、平江、观前四大旅游消费重点街区 [1] - 创新推出"八个一"工作举措,包括线下无理由退货扩面、食品安全监管提质、放心消费环境共建等,释放消费新动能 [1] - 四大街区共有商户1600余户,涵盖餐饮、零售、文创、住宿等多业态,形成"吃住游娱购"多维消费链条 [2] 消费纠纷处理优化 - 四大街区消费投诉集中在售后响应慢、商品瑕疵、卫生不达标等问题,近期投诉量随消费活跃度提升而增长 [2] - 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接诉即办"机制高效处理纠纷,例如某旗袍定制投诉4小时内解决并退款4480元 [2][3] - 本月累计办结消费纠纷近4000件,覆盖12315平台、便民服务中心等渠道 [3] "八个一"工作举措详情 - **行政指导书**:为商户定制价格、广告、食品安全等合规指南 [4] - **信息公示栏**:集中公示商户证照及监管信息,增强消费信任 [4] - **放心消费展示牌**:公示商户计量、服务质量等水平,提升消费透明度 [4] - **诚信经营承诺书**:商户签署并公示承诺,接受社会监督 [5] - **消费"吴优"二维码**:整合投诉、退货、美食地图等一站式服务 [5] - **综合服务工作站**:联合多部门实体化运行,源头化解纠纷 [5] - **志愿者监督队伍**:由党员、外卖小哥等组成,不定期巡查商户 [6] - **优质商户流动红旗**:通过评分评选优质商户,获奖商户客流量平均增长20% [6] 行动成效数据 - 四大街区线下无理由退货商户覆盖率近100%,姑苏区累计退货4900余件,涉及金额1000余万元,满意率100% [7] - 餐饮店100%实现明厨亮灶,400多家小餐饮完成标准化建设 [7] - 商户营业额显著提升,例如十全街某面包店月营业额从70万元增至150万元,某饭店从36万元增至60万元 [8][9] 未来推广计划 - 以四大街区为示范样板,在全市推广消费环境提升行动,强化"诚信苏州·消费吴优"品牌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