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免一年幼儿园保教费,惠及千万儿童,央地财政共担
第一财经· 2025-08-05 19:51
2025年秋季起,幼儿园大班免一年保育教育费,由央地财政共同负担,降低家庭育儿成本。 国家免费学前教育新政落地。 根据教育部最新数据,2024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5.33万所,在园幼儿3583.99万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在 园幼儿(即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283.19万人,占全国在园幼儿的91.61%。2024年全国小 学招生1616.63万人。 根据上述数据大致估算,此次新政一年惠及的儿童可能将超过1000万人。 目前幼儿园收费涵盖保教费、伙食费、活动杂费等,此次免除仅限保教费。目前各地幼儿园保教费收费 标准不一,一年几千元、上万元不等。幼儿园一般为三年制,此次免除保教费仅限学前一年,这主要是 出于财政可承受能力等考量。 财政部、教育部将统筹考虑学龄人口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研究适时完善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根据《意见》,在免保育教育费标准方面,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 公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不含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执行。民办幼儿园保育教育费高出免 除水平的部分,幼儿园可以按规定继续向在园儿童家庭收取。 而此次免除的学前一年保教费则由财政承担。 《意见》称,对因 ...
重磅预告!周四10点!
券商中国· 2025-08-05 18:37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5年8月7日上午10时举行政策吹风会 [1] -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和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将介绍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1] - 吹风会将包括政策介绍和答记者问环节 [1] 市场动态 - 市场出现大幅波动 包括暴跌900点和大跳水行情 [2] - A股盘中出现直线涨停和集体异动 [2][2] - 俄罗斯遭遇突发袭击事件 [2] - 深夜市场全线大涨 [2] 媒体信息 -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 [4] - 券商中国对平台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 [4] -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5] 用户服务 - 提供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渠道 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3] - 可通过扫码下载券中社APP或关注券商中国公众号获取资讯 [4][6]
预告:国新办8月7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介绍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有关情况
证券时报· 2025-08-05 18:12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人民财讯8月5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5年8月7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 会,请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和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 问。 ...
【申万宏源策略】重点关注港股大众消费的行业轮动!——港股行业比较之育儿补贴政策影响分析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7-30 15:46
港股大众消费行业轮动分析 核心观点 - 育儿补贴政策成为港股行业轮动至大众消费板块的关键催化剂,短期看好补涨机会,中期关注行业反转概率[2][3] - 港股投资机会不仅集中于龙头公司,南向资金话语权提升推动行业轮动特征强化[4] - "好房子"政策与育儿补贴形成协同效应,后续可能成为新的轮动方向[4][5] 行业表现与估值 - **股价表现**:2025年初至7月21日,港股通文娱用品(泡泡玛特为代表)、饰品(老铺黄金)、化妆品(毛戈平)分别上涨123.5%、119.2%、40.5%,而休闲食品、饮料乳品、个护用品、家居用品涨幅仅19.5%、18.4%、4.1%、-2.3%[2] - **估值差异**:文娱用品、饰品、化妆品PETTM估值达92.5倍、48.2倍、45.5倍,休闲食品、饮料乳品(剔除蒙牛后)、个护用品、家居用品分别为21.3倍、26.4倍、11.2倍、8.7倍,新消费与大众消费估值差显著[2] 基本面与市场预期 - 2024年港股必需性消费板块股价连续两年表现靠后,市场悲观预期已充分反映,2025年医药行业率先反弹,大众消费在政策支持下反转概率提升[3] - 尽管基本面仍待改善,但港股牛市氛围下,资金提前布局政策催化的大众消费产业链[4] 政策催化与行业轮动逻辑 - 生育支持政策形成闭环:育儿补贴与免费学前教育政策衔接,降低抚养成本并提振生育意愿[5] - "好房子"标准提升带来结构性增量,叠加育儿补贴拉动需求,房地产产业链或成为后续轮动方向[4][5] 资金与市场结构 - 2025年Q2主动权益公募基金港股持仓达16.9%(可投港股基金仓位28.8%),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推动行业轮动活跃[4] 中长期展望 - 港股牛市映射中国中长期改革政策,供给侧(反内卷)与需求侧(生育支持)政策协同改善盈利预期[6] - 科技、创新药、新消费龙头仍是中期主线,大众消费补涨将夯实新消费估值[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