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

搜索文档
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胜利之光》音乐会在抗战馆上演
中国新闻网· 2025-08-19 09:03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管弦乐音乐会《胜 利之光》于18日在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精彩上演,该作品已入选文化 和旅游部主办的2025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演播季。本次演出由中国歌剧舞剧院主办,中共北京市丰台区 委宣传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协办。 《星火同天》以激昂旋律点燃全场,铿锵打击乐与高亢唢呐声交织成战斗号角,震撼人心。在场观 众无不深受鼓舞,纷纷挥起手臂呼应这激荡的乐声。《月照丰碑》带领人们缅怀英烈,场馆内一片静 8月18日,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管弦乐音乐会《胜利之光》在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上演。原梓峰 摄 原标题: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胜利之光》音乐会在抗战馆上演 来自北京市丰台区的社区群众代表、志愿者代表、文明引导员等观众共同观演,大家在聆听经典旋 律的同时,深切领悟文化的力量,近距离感受历史的厚重,通过音乐回望峥嵘岁月,感悟伟大抗战精神 的时代回响。 历史回响:用音乐勾勒民族抗争图景 烽火硝烟虽已远,历史记忆永流传。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将演出选在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纪念馆,通过空间与艺术的双重共鸣 ...
世运朋友圈丨成都“掏家底”了!全球朋友,这些好物请查收!
新华社· 2025-08-15 18:09
在成都世运会开幕式上 当《古蜀天边行》以街舞节奏 演绎川剧变脸 当"二十四伎乐"群舞 将成都永陵二十四伎乐石刻"幻化成生" 传统与现代在这一刻 交织为跨越千年的乐章 ↑8月7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 ↑8月7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 ↑8月7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 当汉代说唱俑造型的舞者 尽展蜀地的幽默 松弛 乐观 当唐代"步打金球"的诗句 化作软式曲棍球的赛场热浪 我们突然读懂 所谓"文化炸场" 不过是千年基因的当代表达 ↑这是8月6日在成都世运会软式曲棍球女子A组预赛前拍摄的步打球表演。 ↑这是8月6日在成都世运会软式曲棍球女子A组预赛前拍摄的步打球表演。 我们如何定义文化? ↑8月7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 ↑8月7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 ↑这是8月6日在成都世运会软式曲棍球女子A组预赛前拍摄的步打球表演。 文化是穿越千年的竹简 也是街头巷尾的方言 是节庆里热闹的表演 也是舌尖上的苦辣酸甜 ↑8月8日,演员在成都世运会泰拳女子48公斤级半决赛前表演舞蹈。 ↑8月8日,演员在成都世运会泰拳女子48公斤级半决赛前表演舞蹈。 ↑8月8日,演员在成都世运会射准射箭复合弓混合团体决赛颁奖仪式前表演川剧。 ↑8 ...
从文化传承到友谊桥梁——一所马达加斯加侨校的历史变迁
新华社· 2025-08-15 09:04
华侨学校历史沿革 - 塔马塔夫华侨学校前身为1938年创办的兴文学校,最初为躲避抗日战火的华侨子弟提供祖国教育[2] - 建校初期仅1个班级19名学生,后扩展为涵盖幼儿园至中学的完整教育体系[6] - 该校由华侨集资兴建,早期专门招收华侨子弟,中文教育始终作为核心教学特色[2][6] 学校现状与规模 - 当前在校生400余人,华侨子弟占比已降至不足10%,招生范围扩大至非华侨群体[6] - 学校保留中文课程体系,并增设中国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等通识课程[4][6] - 广东省侨办与塔马塔夫大学孔子学院派驻教师长期驻校,形成中外教师联合教学模式[7] 文化传承与社会影响 - 学校定期举办中国春节庆典、升旗仪式等文化活动,保持浓厚中华文化氛围[6] - 开设武术、剪纸、中文歌曲等文化体验活动,培养出多名"汉语桥"比赛冠军[7] - 校友彦琳家族三代均就读该校,体现教育传承连续性[2][4][6] 中马文化交流成果 - 该校成为华侨服务当地社会的标志性项目,被视作两国文化交流纽带[7] - 孔子学院志愿者开展教学合作,推动中文教育本土化发展[2][7] - 优秀学生通过"汉语桥"等渠道赴华交流,促进双向文化认知[7]
记者手记丨从文化传承到友谊桥梁——一所马达加斯加侨校的历史变迁
新华网· 2025-08-15 08:40
7月12日,在马达加斯加图阿马西纳,塔马塔夫大学孔子学院志愿者葛雪在塔马塔夫华侨学校给学生讲 课。新华社发(西塔卡·拉乔纳里松摄) 新华社塔那那利佛8月14日电 记者手记|从文化传承到友谊桥梁——一所马达加斯加侨校的历史变迁 新华社记者凌馨 位于马达加斯加东海岸塔马塔夫省的图阿马西纳是该国最大的海滨城市。图阿马西纳港日夜繁忙,远洋 集装箱货轮来往不息。据史料记载,早在19世纪中叶,就有中国人远涉重洋,从这里上岸到岛上谋生。 之后,他们当中的一些人选择留下,逐渐形成马达加斯加最早的华人聚落。 近日,记者走进这座城市一所已有80余年历史的华侨学校。它不仅见证了几代华侨华人对文化根脉的传 承,也日益成为中马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 "我们家祖孙三代都在这里读过书。"17岁华裔学生埃勒迪·马尔松(中文名:彦琳)用流利的中文向记 者介绍,眼神中充满骄傲。彦琳正在塔马塔夫华侨学校读高二,她的奶奶和父亲曾分别于20世纪50年代 和90年代在该校就读。 塔马塔夫华侨学校的前身是兴文学校,创办于1938年。据校图书馆里一本编印于20世纪50年代的校刊记 载,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躲避战火,一些国人举家迁居至此。为使侨童"能受祖国教 ...
第五套人民币同号钞珍藏册
搜狐财经· 2025-08-14 06:49
第五套人民币同号钞珍藏册概述 - 连接货币流通功能与文化收藏价值的重要载体 [1] - 凝聚国家科技与文化智慧的法定货币集合 [1] - 以同号特殊形式赋予更高收藏品级 [1] 第五套人民币发行背景与体系 - 1999年发行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3] - 历经2005年、2015年、2019年三次改版升级 [3] - 涵盖100元至1角共8种面额纸币及硬币 [3] 票面设计特征 - 正面采用毛泽东头像雕刻工艺展现国家权威性 [5] - 辅以中国传统花卉图案:100元梅花、50元菊花、20元荷花等 [5] - 背面呈现代表性景观:人民大会堂(100元)、布达拉宫(50元)、桂林山水(20元)、长江三峡(10元)、泰山(5元)、西湖(1元) [6] 防伪技术演进 - 1999年版采用固定人像水印与雕刻凹版印刷 [8] - 2005年版新增白水印与凹印手感线 [8] - 2015年版100元券引入光彩光变数字与光变镂空安全线 [8] - 2019年版优化票面色彩与防伪特征 [8] 同号钞稀缺性特征 - 同号指不同面额纸币冠字后数字完全相同 [10] - 分五同号、六同号、八同号等等级 位数越多价值越高 [10] - 八同号需从数千万至上亿张纸币中筛选 [12] 收藏价值维度 - 完整性包含不同年份与面额纸币及硬币 [14] - 展现1999至2019年版票面变化与防伪升级 [14] - 配备防伪证书与收藏说明提升观赏性 [14] 文化传承意义 - 记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货币形态 [16] - 票面元素涵盖传统花卉、书法文字、景观建筑 [18] - 成为研究中国货币史的实物资料 [14] 投资市场表现 - 早期版本如1999年版逐渐退出流通 [18] - 同号钞因稀缺性供需关系紧张 [18] - 价格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18] 收藏合规要求 - 需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核查防伪特征 [20] - 须确认珍藏册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授权 [20] - 流通中人民币不得非法买卖 [20]
观众的喜爱是我最坚实的后盾(创作谈)
人民日报· 2025-08-14 06:10
个人艺术生涯发展 - 3岁半开始登台表演并成为《秦之声》节目常客 连续获得两届全国戏曲小梅花金奖[2] - 2000年考入陕西省艺术学校新疆班 经历5年严格学艺训练 包括压腿下腰倒立等基本功练习[2] - 2005年赴新疆乌鲁木齐市秦剧团发展 初期面临艰苦生活环境 每月生活费仅几十元[3] 艺术成就与突破 - 2024年选择《焚香记》作为中国戏剧梅花奖参赛剧目 该剧目要求演员在唱功和身段上展现柔情与刚烈的反差[4] - 两年间往返新疆与陕西数十次 每天坚持跑圆场半小时 排练4到6小时 磨坏15双练功鞋[4] - 2025年获得第三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成为乌鲁木齐市秦剧团获奖演员[6] 文化传承与社会影响 - 在新疆演出期间获得各族观众支持 包括维吾尔族阿姨赠送胖大海 克拉玛依油田连续8年邀请演出[3] - 2024年夏季在南疆演出时 当地孩子主动学习《三滴血》唱段"祖籍陕西韩城县"[3] - 秦腔艺术在新疆地区实现文化扎根 演出覆盖油田钻井平台等特殊场地[3] 专业训练与艺术提升 - 在《焚香记》排练过程中得到齐爱云老师指导唱腔和长水袖技法 何红星导演指导人物情绪把控[4] - 通过两年高强度训练掌握"打神告庙"等高难度表演段落 剧本留有密集批注[4] - 艺术成长经历体现"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的专业精神[4]
潮流+消费+美食!虎门潮味年货节太“燃”了→
搜狐财经· 2025-08-13 19:08
活动概况 - 虎门镇人民政府主办为期3天的潮味年货节活动 位于君乐汇购物中心2期外广场 旨在推进消费提质扩容和释放市场消费潜力 [1] 商品展销 - 汇聚五湖四四年货包括白沙油鸭 腊味 传统糖果 油角等虎门特色美食 [3] - 本地知名年货品牌与大型零售商家联合展销 提供多样化年货选择 [3] - AITO问界等虎门知名车企参与现场展销活动 [3] 促销活动 - 线下设置抽奖环节 奖品包括消费券和文创周边礼品 [5] - 线上通过小程序发放最高500元消费券 [5] - 联动各大商圈推出新年限定优惠套餐 [5] 文化体验 - 设置书法家现场写春联赠送环节 [8] - 开展活字滚轮和拓印DIY传统文化体验 [8] - 布置年味美陈装置供市民拍照打卡 [8] 娱乐表演 - 举办新年专场音乐会演奏耳熟能详的节日歌曲 [9] - 呈现浪漫飘雪表演营造冰雪世界氛围 [9] - 安排舞狮表演和财神爷巡游互动环节 [9] 社会反响 - 市民反馈积极 认可活动兼具年货采购与娱乐体验价值 [11] - 活动融合民俗风情与消费活力 有效提升城市热情 [13] 战略意义 - 活动推动商贸文旅融合发展 为城市繁荣注入新动力 [13] - 通过消费节事培育新增长点 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 [1]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丨悠悠文脉续华章 白山黑水谱新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2 09:05
文化保护与考古发现 - 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遗址发现南方北圆、南坛北冢的墓葬兼祭祀建筑遗存,出土红山文化体量最大的玉龙等百余件玉器,与凌家滩、良渚玉器形态意蕴相近 [6] - 沈阳故宫实施太庙建筑群、师善斋、文溯阁等专项修缮工程,2025年将迎来营建400周年,修缮现场开放展示传统工艺 [8] -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采用"微更新"理念修复建筑,保留历史特色同时提升居民生活品质,靖宇街老字号重张 [10][12] 工业遗产与城市更新 - 长春水文化生态园由第一净水厂改造而成,保留工业遗址如摇臂钻床雕塑,融合生态景观与历史记忆 [14][16] - 大连东关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后引入潮流店铺和网红打卡点,"老字号"回归,2025年"五一"假期接待游客超39万人次 [30][33] - 长影旧址博物馆推出沉浸式角色互动和红色舞台剧,年接待超百万人次,成为影视文旅融合地标 [28][30] 红色教育与非遗传承 - 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通过AI虚拟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开展情景教学党课 [16] - 辽沈战役纪念馆建立全国首个东北解放战争烈士信息查询系统,已为7937位烈士找到安葬地,500余位找到亲人 [18] - 赫哲族伊玛堪技艺通过社交媒体创新传播,"90后"传承人用电子音乐混编传统曲调,黑龙江设立6处传习所,拥有8名代表性传承人 [20] 文旅融合与产业创新 - 漠河北极村依托"最北"地理特色发展生态科普、极地探索等旅游线路,2024年接待游客358.4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5.8万元 [24][26] - 内蒙古锡林郭勒那达慕大会结合VR直播技术,前五天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带动经济收入10.8亿元 [26][28] - 科尔沁右翼中旗乌兰牧骑推出80余部文艺作品,如《草原之子》,近70年坚持基层演出满足农牧民文化需求 [22]
在展场 | 琉光璃彩:火淬千年光,璃彩映今朝
经济观察报· 2025-08-11 21:51
(原标题:在展场 | 琉光璃彩:火淬千年光,璃彩映今朝) 作品的技术难度令人叹为观止。冠上所用的4800颗琉璃珍珠,每一颗都需手工在火焰中滚圆、打孔,最 小的直径仅2.5毫米,光是制作这些珠子就耗费了团队15天的时间。更具开创性的是,为了克服琉璃的 厚重感,孙启烨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镂空编织工艺,并选用了一种通透感极佳但极难驾驭的"软料",使 得整个凤冠在视觉上轻盈、通透,光影流转。它保留了原物的庄严规制,却用琉璃独有的幻彩质感,消 解了礼器的厚重感,这是对传统的最高致敬,也是对创新的最美诠释。 《琉璃凤冠》实物拍摄 在展场 | 琉光璃彩:火淬千年光,璃彩映今朝 一、引言:当国博邂逅琉璃之乡 将一场以地域命名的工艺美术展置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殿堂之内,其本身就蕴含着超越展览本身的深 意。不仅意味着淄博琉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获得了国家级的文化青睐,也标志着它从一个地方性的非遗 项目,上升为足以代表中国传统工艺美学与当代创新的文化符号。近年来,淄博因其独特的城市烟火气 而广为人知,现今其脱离短暂网红热度,沉淀为更持久且更具分量的文化城市。 展厅中那些精美绝伦的作品其价值不仅在于最终呈现的玲珑剔透,更在于其背后所浓缩的惊 ...
古樟树下,绘千年王者风范|绿美广东岭南古树书画展采风活动走进韶关
南方农村报· 2025-08-11 14:05
绿美广东岭南古树书画展采风活动 - 活动组织方包括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林业局、南方农村报社、广东乡村振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并得到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等支持[40][41][42] - 活动旨在通过艺术创作唤醒公众生态保护意识,让古树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生动诠释绿美广东的深厚底蕴[46][47] - 采风团队分赴珠三角、粤北、粤东、粤西,用笔墨丹青全景记录岭南古树的壮美生态画卷,优秀作品将在"翰墨千春·绿美岭南"书画展中展出[48][49] 古树资源与艺术创作 - 岭南大地现存古树名木85273株,其中一级古树及名木达851株[45] - 韶关市有8300多株古树,其中乐昌市长来镇安口村的"樟树王"树龄约1300岁,树高约20米,树围约10米,是韶关市树龄最大的古树[25][26] - 画家们通过油画、水墨丹青、钢笔画等艺术形式呈现古树美景,已创作五六百幅古村落绘画作品[15][16] 古树保护与认捐项目 - 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于2024年5月10日上线,涵盖全省82873棵古树,认捐有效期为三年[51][54] - 认捐形式包括全额认捐和众筹认捐两种,募集资金将用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县镇村绿化和古树养护等[56][67][68] - 认捐者可在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查看古树挂牌信息并获得专属证书,正式成为古树守护人[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