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期货市场国际化
icon
搜索文档
期货新品种正加速推出
深圳商报· 2025-06-23 00:34
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发展 - 国内商品期货市场作为企业套期保值的重要工具,多个新品种今年有望出炉,进一步满足实体企业多样化、精细化的风险管理需求 [1] - 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6月20日起合格境外投资者可交易16个境内期货、期权品种 [1] - 中国证监会放宽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商品期货、商品期权和ETF期权等产品的限制,可交易品种增至91个 [1] 新品种推出进展 - 6月10日,我国期货市场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1] - 大连商品交易所就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月均价期货合约公开征求意见,拟采用现金交割方式 [2] - 郑州商品交易所就丙烯期货和期权合约公开征求意见,我国产量最大的烯烃品种期货和期权即将推出 [2] - 广州期货交易所将持续打造绿色期货交易所,完善新能源新材料品种布局,2025年稳步推动铂、钯上市,加快推动氢氧化锂研发 [2] 期货市场成交情况 - 前5个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33.37亿手,累计成交额为286.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1%和21.33% [3]
上期所就业务规则国际化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期货日报网· 2025-05-28 00:13
上期所业务规则国际化改造 核心观点 - 上期所拟对现行业务规则进行系统性国际化改造 全面引入境外参与者全流程参与境内期货市场 构建与国际化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1] - 改造旨在打通境外参与者参与期货交易全流程 涉及市场准入 交易 结算 风险控制 交割五大板块 修订34项第二层级业务规则 [2] - 改造内容包括人民币计价 外汇作为保证金制度 分级结算 委托结算制度等 强化期货交易全流程闭环管理 [3] 市场准入制度 - 全面规定境外参与者准入条件 权利义务和有关要求 制定《上海期货交易所境外特殊参与者管理办法》 [2][3] - 修订《上海期货交易所会员管理办法》等15项业务管理办法 明确境外参与者准入规范 [2] 交易制度 - 系统增加境外参与者全流程参与境内期货交易的业务规范 优化期货期权交易流程 [2][3] - 修订18项已上市品种期货业务细则 包括铜 铝 锌等品种 [2] 结算制度 - 健全人民币计价 外汇作为保证金制度 增加分级结算 委托结算制度 [2][3] - 完善结算账户和资金往来管理制度 修订《上海期货交易所结算管理办法》 [2] 风险控制制度 - 细化完善境外参与者风险管理规范 强化风险控制体系 [2][3] 交割制度 - 梳理完善不可交割持仓情形和处理流程 健全交割机制 [2][3]
“上海价格”走出去再添新成果 价格授权合作成期市国际化重要方式
新华财经· 2025-05-27 11:04
上海天然橡胶期货国际化 - 日本大阪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上海天然橡胶期货"合约 挂钩上期所天然橡胶期货价格 [1] - 首批上市合约为2025年9月 2026年1月和2026年5月到期 首日成交量322手 持仓量152手 [3] - 价格授权成为"上海价格"走出去的重要方式 此前上期所已将纸浆期货交割结算价授权给挪威浆纸交易所 [1][4] 天然橡胶期货市场地位 - 天然橡胶与石油 钢铁 煤炭并称世界四大工业原料 国内1993年上市交易 [2] - 2006年起市场规模全面超越全球同类品种 2024年累计成交1 08亿手 成交额17 36万亿元 同比增24 1%和53 4% [2] - 2019年20号胶期货上市 形成覆盖期货期权 场内场外 境内境外的多层次衍生品体系 [2] 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 - 《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境内外交易所合作 允许境外市场挂钩境内期货价格 [4] - 2020年上期所与挪威浆纸交易所签署纸浆期货结算价授权协议 首次实现中国期货价格在国际金融市场直接应用 [4] - 纸浆期货2018年上市后交易量持仓量持续攀升 企业参与度和国际影响力提升 [4] 中国期货价格国际影响力 - "上海铜"成为国内贸易定价基准 上海跻身全球三大铜定价中心 "上海油"辐射亚太价格基准 [5] - 价格授权开辟境外投资者参与新途径 为基于"中国价格"的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提供新路径 [5] - 境内价格授权促进交易规则 风险管理 信息披露与国际市场融合 加快国际化规范化发展 [5] 未来发展规划 - 上期所将继续深化跨境合作 推动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 [2] - 公司将加强与国际机构合作 拓展对外开放路径 推动更多品种与国际接轨 完善"中国价格 全球交易"场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