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
icon
搜索文档
期现结合赋能铝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提升!“2025期现融合助力铝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郑举行
期货日报· 2025-10-17 07:44
论坛背景与核心议题 - 论坛主题为期现融合助力铝产业高质量发展,汇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产业龙头和贸易商代表[1] - 论坛评选出10个中国企业风险管理优秀案例及17家优秀服务商,展现期货机构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成果[1] - 铝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与支柱产业,面临转型升级战略机遇与市场价格波动、成本上升等多重挑战[2] 期现融合的价值与现状 - 期现融合被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能帮助企业锁定成本、管理库存、规避价格风险、稳定经营利润[3] - 铝期货和现货已形成良好互动,铝企业深度参与沪铝期货,提升了市场有效性和价格发现功能,扩大了沪铝期货价格的国际影响力[3] - 期货市场目标成为铝产业链的风险管理枢纽与绿色低碳转型的金融服务引擎[3] - 近3年河南省内企业参与期货交易规模年增长率达23%,去年通过期货工具规避价格风险超120亿元[8] 铝产业面临的挑战 - 全球宏观经济增长结构性放缓,逆全球化思潮、地缘冲突及大国博弈重塑大宗商品贸易流向与供应链模式[2] - 部分重点企业对期货及套保认识不足,复合型人才缺口突出,交割品与新兴产品需求匹配度有待提升[4] - 尽管行业整体景气,但众多铝加工企业仍面临订单不足的压力[6] 风险管理策略与工具应用 - 企业可利用期货工具进行期现融合操作,控制风险并挖掘超额利润,建议贸易商转向基于数据的基差交易,摒弃单纯依赖方向性判断[3] - 贸易商的核心盈利模式是基差交易,利用基差的规律性变化赚取稳定、低风险利润,不依赖于对铝价涨跌的预测[7] - 实体企业可构建三级进阶式风控体系:深化传统期现结合、发展期权工具应用、与期货公司合作降低研究成本并实现信息共享[9] - 国内期货市场已形成氧化铝—电解铝—铸造铝合金的完整风险对冲体系,构建了铝产业链全覆盖的衍生品产品体系[8] 行业供需与市场展望 - 供应端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临近天花板,产能利用率高企,未来供应弹性低;海外电力供应限制长期存在,供应增量不确定性大[6] - 需求端家电等传统消费有支撑,新能源汽车、电网改造、互联网数据中心及机器人等新兴行业需求持续上升,电解铝年度需求增速或维持在2%[6] - 中期电解铝供需格局偏紧对价格形成支撑,铝价中枢有望继续上移[6] - 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电解铝行业进入高景气周期,当前利润居有色金属行业前列,四季度有色金属板块有望维持强势[5] 转型与发展路径 - 在资源瓶颈和双碳目标约束下,中国铝产业的深度国际化发展与绿色发展成为新趋势和必然方向[2] - 企业可通过结构调整实现产品差异化竞争,以质量提升构建核心优势,并与供应端签订长期协议以平抑价格波动风险[6] - 建议通过建立期货公司、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培训联盟,加强期货人才培养,推动区域性特色品种市场开发,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4] - 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建设的关键在于规则制定能力,而非交易量[5]
善用衍生品工具,构建铝企全链条风控体系
期货日报网· 2025-10-16 19:1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再生铝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 2024年产量突破1000万吨 占铝总供应比例达19.3% [1] - 预计2025年再生铝产量将达1150万吨 2030年有望突破1800万吨 [1] - 新能源汽车 光伏 储能等新兴领域需求增长为再生铝产业带来新机遇 [1] 市场挑战与工具创新 - 再生铝产业面临废铝供应偏紧 价格波动剧烈等挑战 [1] - 2024年6月10日上市的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填补了再生金属衍生品市场空白 [1] - 截至7月9日 该期货累计成交20.57万手 折合现货10.2万吨 约占国内月消费量的27% 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 [1] 衍生品工具应用策略 - 企业可通过原料成本锁定 产品销售套保 库存资金优化 质量品牌提升四大闭环策略构建全链条风控体系 [2] - 期货期权组合 基差贸易 跨品种对冲 含权贸易等多元化衍生工具可应用于企业采购 销售 库存及资金管理 [2] - 立中集团 帅翼驰 立兴铝业等企业已在实际案例中应用这些工具 [2] 企业差异化策略建议 - 大型企业可运用期货加期权组合或跨品种对冲 [2] - 中型企业宜采用期货套保与基差贸易 [2] - 小型企业可从单向套保或金融机构托管服务入手 逐步参与含权贸易 [2] 企业长期发展建议 - 企业应加快质量升级与交割品牌建设 推动生产至检测至交割至市场闭环管理 [2] - 建议企业提前布局碳数据监测与绿色认证 抢占绿色金融与衍生品融合先机 [2] - 企业需坚守套保初心严格区分套保与投机 动态跟踪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策略 尽早建立交割品牌与数据系统 [2]
助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上期所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04:23
绿色期货品种研发与上市 - 上海期货交易所积极研发布局绿色品种,包括已上市的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和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 [1][2] - 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于2025年6月挂牌交易,是首个再生商品品种,具有显著节能减排效应,填补了再生金属衍生品市场空白 [2] - 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于2025年9月挂牌交易,交割认证品牌优先考虑“绿色工厂”资质企业,以市场化手段推动造纸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3] - 交易所正在加快推进液化天然气期货及期权、瓦楞原纸期货及期权的研发上市工作,后续将有更多绿色品种上市 [3] 氢价指数体系建设 - 上海期货交易所自2022年起联合发布“中国氢价指数体系”,是国内首个反映主要产氢区域的系列价格指数 [4] - 2024年9月更新了“中国氢价指数体系”并新增发布“中国绿氢价格指数”,为氢交易与定价机制奠定基础 [4] - 2025年4月联合发布《工业副产氢碳排放核算方法》团体标准,形成“指数+标准”的协同效应,提升指数权威性 [5] - 未来将在完善指数体系的基础上,研究推动以氢为代表的绿色低碳期货品种 [5] 国际绿色合作与交易所发展 - 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上期能源于2025年5月正式获批加入联合国可持续证券交易所倡议,成为境内首批加入该倡议的商品期货交易所 [6] - 加入该倡议是加强国际合作、落实绿色金融要求之举,有助于借鉴全球ESG最佳实践,提升交易所可持续发展能力 [6] - 此举也被视为为全球衍生品交易所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言献策,有助于提升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6] - 交易所未来将紧扣绿色金融主题,持续完善绿色产品供给与服务,引导产业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集聚 [6]
助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上期所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04:16
绿色期货及期权品种研发与上市 - 上海期货交易所于2025年6月正式挂牌交易中国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 [1] - 铸造铝合金作为废铝循环利用的关键角色,具有显著节能减排的再生绿色属性,是铝工业低碳转型的重要产品 [1] - 交易所于2025年9月正式挂牌交易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在遴选交割认证品牌时优先考虑具有“绿色工厂”资质的生产企业 [2] - 交易所正在加快推进液化天然气期货及期权、瓦楞原纸期货及期权的研发上市工作 [2] 绿色品种的市场功能与产业影响 - 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的上市填补了再生金属衍生品市场的空白,为再生铝企业提供了避险手段 [2] - 该品种有助于推动再生铝产业标准化与产业聚集化,并提升铝产业“中国价格”的影响力 [2] - 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为企业提供了管理原材料成本与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的工具,有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经营稳定性 [2] 中国氢价指数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 上海期货交易所自2022年9月起联合发布国内首个反映主要产氢区域的系列价格指数——“中国氢价指数体系” [3] - 2024年9月,交易所更新了“中国氢价指数体系”并新增发布了“中国绿氢价格指数” [3] - 为提升指数权威性,交易所于2025年4月推动《工业副产氢碳排放核算方法》团体标准发布,形成“指数+标准”的协同效应 [3] 国际绿色合作与可持续发展 - 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上期能源于2025年5月正式获批加入联合国可持续证券交易所倡议,成为境内首批加入该倡议的商品期货交易所 [3] - 此举被视为加强国际合作、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升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影响力的举措 [4][5] 未来战略方向 - 交易所未来将紧扣绿色金融主题,持续完善绿色产品供给与服务体系 [5] - 战略目标是以市场化手段推广产业绿色标准,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等功能,引导产业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集聚 [5]
品种创新为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期货日报· 2025-09-23 00:03
上海期货交易所绿色品种创新 - 上期所以绿色品种创新为抓手,推出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等标志性产品,为实体经济注入绿色金融动能 [1] - 通过精准的绿色品种布局及对现有品种的交割绿色升级,将金融工具与产业低碳需求深度融合 [8] 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 - 上期所于2025年6月10日推出国内首个再生商品期货期权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填补了再生铝领域金融衍生品的空白 [3] - 上市后表现良好,截至9月19日,期货累计成交36.12万手,成交金额715.23亿元,期现相关性达85% [3] - 生产1吨铸造铝合金的碳排放量仅为火电电解铝的3.6%,可节约3.4吨标准煤与22吨水 [2] - 2024年国内铸造铝合金(再生)产能约为1300万吨,产量约为620万吨,表观消费量约为673万吨 [2] - 预计2025年废铝资源为1177万吨 [2] - 多家实体企业深度参与,如大正金属集团利用"电解铝+再生铝"复合型套保策略有效控制成本 [4] 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 - 上期所于2025年9月10日推出全球首个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 [5][6] - 2024年胶版印刷纸产量为948万吨,市场规模近500亿元 [6] - 合约设计融入绿色交割规则,优先遴选"绿色工厂"作为交割品牌企业,并对纸张D65亮度指标设定为80.0%~85.0%以引导环保生产 [7] - 上游造纸企业可通过"纸浆期货锁成本+胶版印刷纸期货锁利润"的组合操作实现全流程价格风险对冲 [6] - 胶版印刷纸生产成本中纸浆占比超70% [6]
多维发力 上期所助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期货日报网· 2025-09-22 00:08
核心观点 - 上期所通过研发绿色衍生品、发布氢价指数、加入国际倡议等多维度举措 提升绿色要素定价透明度并引导产业资源向低碳领域集聚 为实体经济绿色转型提供市场动力 [1][2][6] 绿色品种研发布局 - 推出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 填补再生金属衍生品市场空白 生产1吨该产品的碳排放仅为火电电解铝的3.6% 可节约3.4吨标准煤与22吨水 [2] - 上市全球首个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 遴选交割品牌时优先考虑"绿色工厂"资质企业 [2] - 加快推进液化天然气(LNG)期货及期权研发 LNG作为全球第三大能源品种 衍生品将助力能源企业应对价格波动 [3] 氢能与能源转型 - 联合机构发布国内首个"中国氢价指数体系" 2024年新增"中国绿氢价格指数" 完善氢能定价机制 [3] - 低硫燃料油期货采用"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人民币计价"模式 响应IMO将船舶废气硫含量从3.5%m/m降至0.5%的要求 [4][5] - 与浙江大宗发布"中国舟山低硫燃料油保税船供报价" 2024年6月上线高低硫燃料油POZZ系统成交功能 构建亚太定价机制 [5] 国际合作与标准推广 - 2025年5月加入联合国可持续证券交易所(UNSSE)倡议 成为境内首批加入的商品期货交易所 融入全球ESG发展网络 [6] - 通过国际合作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级 借鉴全球最佳实践以增强中国期货市场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6] 市场成效与发展方向 - 铸造铝合金期货上市后总体运行平稳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功能初步显现 [2] - 低硫燃料油期货价格已成为境内外市场购销的重要参考指标 提升我国保税船燃定价话语权 [5] - 后续将持续完善绿色产品供给与服务体系 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广产业绿色标准 引导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集聚 [6]
期货品种上新加速 筑牢风险防护网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证券报· 2025-09-13 04:22
品种创新与市场发展 - 中国期货市场已上市期货及期权品种达157个 覆盖农产品 金属 能源 化工 建材 航运 金融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 [1] - 2025年9月10日全球首个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挂牌交易 6月10日推出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 [1] -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聚氯乙烯 聚丙烯月均价期货获证监会注册 将成为境内商品期货市场首批月均价期货 [2] - 广州期货交易所就铂 钯期货和期权合约公开征求意见 新能源期货家族有望扩容 [2] - 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的境内期货和期权品种数量扩容至90个以上 [3] - 工业品在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中占比超六成 [3] 服务国家战略与实体经济 - 创新品种填补传统商品期货市场空白 拓展服务边界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功能 [2] - 指数类和服务类期货工具为产业客户提供对冲市场风险工具 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产品 [2] - 战略期货品种增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能力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与安全 推动战略产业升级发展 [3] - 期货市场通过"商储无忧"保障粮食安全 "保险+期货"助农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3] - 航运 新能源 文化类企业获得更多元化风险管理工具 [4] 政策支持与国际化发展 -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供顶层指引和制度保障 [6] - 期货市场国际化品种不断增多 覆盖能源 金属 农产品 航运等领域 期货公司外企股比限制取消 多家公司实现100%外资持股 [6] -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特征显著增强 波动率向主流货币水平靠拢 企业非美元多币种避险需求凸显 [7] - 境内外汇衍生品市场已构建涵盖远期 掉期 货币互换及期权的多层次产品体系 [7] 国际经验与发展方向 - 欧盟碳排放权EUA期货日均成交超过20亿美元 成为全球最大碳衍生品市场 [8] - 美国推出比特币期货推动全球数字货币规范化 小型化股指期货如E-mini500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市场效率 [8] - 海外市场建立"行为监管+算法透明+风险隔离"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应对量化交易和高频交易 [8] - 建议布局绿色电力期货 碳排放权期货 丰富稀土 新能源 新材料及数字经济领域期货品种 [9] - 期待推出氢能 储能 稀土 铂族金属 半导体材料等相关衍生品工具 [9] 外汇期货与机制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2] - 建议适当缩小合约规模降低中小投资者交易门槛 灵活设定风控措施 完善保证金梯度制度 [10] - 需强化功能监管 借助科技手段为风控措施赋能 平衡创新发展与风险监管 [10]
期货品种上新加速筑牢风险防护网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证券报· 2025-09-13 04:20
品种创新与市场发展 - 截至2025年9月12日,中国已上市期货及期权品种达157个,覆盖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建材、航运、金融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 [1] - 2025年9月10日全球首个文化用纸衍生品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挂牌交易,6月10日推出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 [1] - 中国证监会于7月25日同意注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月均价期货,成为境内首批月均价期货品种 [2] - 广州期货交易所就铂、钯期货和期权合约公开征求意见,新能源期货家族有望扩容 [2] - 工业品在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中占比超60% [3] 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 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的境内期货和期权品种数量扩容至90个以上 [3] - 豆油、橡胶等品种期货结算价授权业务实现"走出去" [3] - 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取消,多家公司已实现100%外资持股 [6] 服务国家战略与实体经济 - "保险+期货"等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户稳收增收 [3] - 期货标准品级设定推动战略产业升级发展,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3] - 航运、新能源、文化类企业获得更多元化风险管理工具 [4]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年陆家嘴论坛提出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2] 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核心定位 [4] - 期货市场具备政策引导、需求驱动、基础支撑三重创新优势 [6] - 外汇衍生品市场已构建涵盖远期、掉期、货币互换及期权的多层次产品体系 [6] 国际经验与创新方向 - 欧盟碳排放权EUA期货日均成交超2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碳衍生品市场 [7] - 美国推出比特币期货和小型化股指期货(如E-mini 500),降低交易成本并提升市场效率 [7] - 海外市场在数字资产衍生品、半导体期货及AI、区块链衍生品创新方面领先 [7] - 建议重点布局绿色电力期货、碳排放权期货及稀土、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品种 [8] - 期待推出氢能、储能、铂族金属、半导体材料等衍生品工具 [8] 合约设计与监管优化 - 建议缩小合约规模以降低中小投资者交易门槛 [8] - 需完善保证金梯度制度和灵活风控措施保障合约平稳上市 [8] - 需加强程序化交易和跨境资本流动监管,通过科技手段强化风控 [9]
铸造铝合金期货期权赋能产业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8-08 15:27
产品上市概况 - 6月10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中国期货市场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 也是首个再生金属品种 [1] - 首日成交5.73万手(单边) 成交金额110.11亿元 持仓1.15万手 [1] - 首批上市7个合约 挂牌基准价均为18365元/吨 主力2511合约收盘价19190元/吨 较基准价上涨825元/吨 涨幅4.49% [7] 产业背景与规模 - 中国是全球最大铸造铝合金生产与消费国 2024年再生铝合金产能约1300万吨 产量约620万吨 表观消费量约673万吨 [3] - 2024年中国再生铜铝铅锌产量达1915万吨 占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4% 其中再生铝产量突破1000万吨 [2] - 预计2030年再生铝产量将达1800万吨以上 [3] 政策与战略意义 - 上市该品种是落实绿色金融的重要举措 助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3] - 工信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2025-2027年再生铝产量达1500万吨以上 要求培育竞争力强的废铝加工企业 [2] - 有助于提升中国铝产业国际影响力和定价话语权 [7] 行业需求与风险管理 - 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拉动铸造铝合金需求 应用场景日益丰富 [4] - 废铝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大 与电解铝价格产生背离 行业缺乏统一有效的定价机制 [4] - 企业过去只能用电解铝期货套保 但价格不同步 铸造铝合金期货提供更精准风险管理工具 [4] 市场机制建设 - 通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形成规范透明高效的铸造铝合金定价机制 [1] - 与现有氧化铝 电解铝期货及期权形成协同效应 提升铝产业链企业风险管理能力 [1] - 中信建投期货认为挂牌基准价和上市后表现合理 [7] 交易所战略布局 - 上期所铝期货已运行30余年 2020年以来相继上市铝期权 氧化铝期货和期权 [7] - 产品体系日益丰富 高效连接金融和实体经济 助力有色金属等产业高质量发展 [8] - 上海支持上期所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 完善金融产品体系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8]
我国期货市场首个再生商品品种上市: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开启产业新篇
搜狐财经· 2025-07-29 00:37
行业影响 - 中国期货市场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实现有色金属期货品种全产业链覆盖[1] - 期货价格发现功能改善再生铝行业定价透明度,AD12 1合约通过公开竞价形成全国基准价格,取代区域议价模式[3] - 标准化质量要求(K值≤0 2的夹渣量)倒逼企业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业链价格传导效率[3] - AD12 1期货为企业提供精准对冲工具,解决废铝与原铝价差波动导致的成本倒挂问题[4] - 期货合约要求交割品满足铅含量≤0 1%、针孔度二级以上等12项理化指标,生产日期集中在60天内[5] - 预计未来3年头部企业市场份额将提升至40%以上,行业加速整合[5] - 该品种上市预计带动再生铝投资规模增长30%,2030年中国再生铝产量将突破1800万吨[8][9] 公司发展 - 安徽立兴铝业成为首批交割企业,年处理废铝产能达20万吨[6] - 公司拥有ISO 9001认证和自主研发的废铝智能分选系统,获得汽车零部件等高端市场议价权[6] - 引入光谱分析仪等设备实现全流程追溯,产品合格率从92%提升至98 5%[7] - 获得IATF 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二期30万吨再生铝产能奠定基础[7] - 公司正在研发符合欧盟EN 1706标准的高端铸造铝合金,计划通过保税交割仓库拓展东南亚及中东市场[9] 市场前景 - 上期所构建以AD12 1为核心的中国价格体系,推动中国从铝生产大国向铝定价强国转型[8] - 预计到2030年再生铝产业碳减排贡献超1亿吨二氧化碳[9] - AD12 1合约交易量增长将促进更透明、高效、绿色的再生铝产业生态形成[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