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

搜索文档
多维发力 上期所助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期货日报网· 2025-09-22 00:08
编者按:"双碳"目标下,绿色转型不仅需要政策引导,更需市场之手助力。近年来,上期所通过研发上 市绿色品种、发布氢价指数、加入国际权威倡议等多个举措,提升绿色要素定价透明度,引导资源优化 配置,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注入了坚实的市场动力。即日起,本报推出"向绿向新,助力高质量发展"系 列报道,讲述上期所为助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做出的努力。 近年来,气候变化日益严峻,全球气温上升、极端天气频发,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为应对气 候变化带来的问题,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提出"双碳"目标,旨在通过减排措施应对气候 变化,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在"双碳"目标引领与实体经济绿色转型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上期所紧扣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的绿色金融 主题,从绿色品种研发、绿色标准推广、国际交流合作三大维度持续发力,以期货市场功能为支点,引 导产业资源向低碳领域集聚,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注入金融动能。 助力船运市场低碳转型 随着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步伐加快,为适应全球船用燃料油市场发展新趋势,上期所以低硫燃料油衍生 品为突破口,推出低硫燃料油期货,在为船燃产业链提供相关风险管理工具的同时,为助推全球航运能 源结构清洁化转型贡献力量 ...
期货品种上新加速 筑牢风险防护网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证券报· 2025-09-13 04:22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期货市场品种创新已具备良好基础,在政策引导、需求驱动基础支撑下,建议优先 推出契合经济高质量转型和产业链稳定发展的急缺品种。同时强化监管,实现创新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平 衡,以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能力。 ● 本报记者马爽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品种门类持续增多,体系不断完善,不仅覆盖国民经济多个 主要领域,还在对外开放、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然而,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我国 期货市场在绿色品种、科技类衍生品、外汇期货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品种创新驶入快车道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2025年9月12日,我国已上市的期货及期权品种达157个,覆盖农产品、金 属、能源、化工、建材、航运、金融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 与此同时,品种创新力度也在不断提升。9月10日,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挂牌交易,标志着全球首个 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工具落地。6月10日,我国期货市场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 挂牌交易。 此外,还有多个品种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或在积极推动上市中。例如,7月25日,中国证监会发 布通知,同意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月均价期 ...
期货品种上新加速筑牢风险防护网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证券报· 2025-09-13 04:20
品种创新与市场发展 - 截至2025年9月12日,中国已上市期货及期权品种达157个,覆盖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建材、航运、金融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 [1] - 2025年9月10日全球首个文化用纸衍生品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挂牌交易,6月10日推出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 [1] - 中国证监会于7月25日同意注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月均价期货,成为境内首批月均价期货品种 [2] - 广州期货交易所就铂、钯期货和期权合约公开征求意见,新能源期货家族有望扩容 [2] - 工业品在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中占比超60% [3] 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 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的境内期货和期权品种数量扩容至90个以上 [3] - 豆油、橡胶等品种期货结算价授权业务实现"走出去" [3] - 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取消,多家公司已实现100%外资持股 [6] 服务国家战略与实体经济 - "保险+期货"等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户稳收增收 [3] - 期货标准品级设定推动战略产业升级发展,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3] - 航运、新能源、文化类企业获得更多元化风险管理工具 [4]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年陆家嘴论坛提出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2] 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核心定位 [4] - 期货市场具备政策引导、需求驱动、基础支撑三重创新优势 [6] - 外汇衍生品市场已构建涵盖远期、掉期、货币互换及期权的多层次产品体系 [6] 国际经验与创新方向 - 欧盟碳排放权EUA期货日均成交超2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碳衍生品市场 [7] - 美国推出比特币期货和小型化股指期货(如E-mini 500),降低交易成本并提升市场效率 [7] - 海外市场在数字资产衍生品、半导体期货及AI、区块链衍生品创新方面领先 [7] - 建议重点布局绿色电力期货、碳排放权期货及稀土、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品种 [8] - 期待推出氢能、储能、铂族金属、半导体材料等衍生品工具 [8] 合约设计与监管优化 - 建议缩小合约规模以降低中小投资者交易门槛 [8] - 需完善保证金梯度制度和灵活风控措施保障合约平稳上市 [8] - 需加强程序化交易和跨境资本流动监管,通过科技手段强化风控 [9]
铸造铝合金期货期权赋能产业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8-08 15:27
产品上市概况 - 6月10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中国期货市场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 也是首个再生金属品种 [1] - 首日成交5.73万手(单边) 成交金额110.11亿元 持仓1.15万手 [1] - 首批上市7个合约 挂牌基准价均为18365元/吨 主力2511合约收盘价19190元/吨 较基准价上涨825元/吨 涨幅4.49% [7] 产业背景与规模 - 中国是全球最大铸造铝合金生产与消费国 2024年再生铝合金产能约1300万吨 产量约620万吨 表观消费量约673万吨 [3] - 2024年中国再生铜铝铅锌产量达1915万吨 占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4% 其中再生铝产量突破1000万吨 [2] - 预计2030年再生铝产量将达1800万吨以上 [3] 政策与战略意义 - 上市该品种是落实绿色金融的重要举措 助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3] - 工信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2025-2027年再生铝产量达1500万吨以上 要求培育竞争力强的废铝加工企业 [2] - 有助于提升中国铝产业国际影响力和定价话语权 [7] 行业需求与风险管理 - 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拉动铸造铝合金需求 应用场景日益丰富 [4] - 废铝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大 与电解铝价格产生背离 行业缺乏统一有效的定价机制 [4] - 企业过去只能用电解铝期货套保 但价格不同步 铸造铝合金期货提供更精准风险管理工具 [4] 市场机制建设 - 通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形成规范透明高效的铸造铝合金定价机制 [1] - 与现有氧化铝 电解铝期货及期权形成协同效应 提升铝产业链企业风险管理能力 [1] - 中信建投期货认为挂牌基准价和上市后表现合理 [7] 交易所战略布局 - 上期所铝期货已运行30余年 2020年以来相继上市铝期权 氧化铝期货和期权 [7] - 产品体系日益丰富 高效连接金融和实体经济 助力有色金属等产业高质量发展 [8] - 上海支持上期所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 完善金融产品体系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8]
我国期货市场首个再生商品品种上市: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开启产业新篇
搜狐财经· 2025-07-29 00:37
行业影响 - 中国期货市场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实现有色金属期货品种全产业链覆盖[1] - 期货价格发现功能改善再生铝行业定价透明度,AD12 1合约通过公开竞价形成全国基准价格,取代区域议价模式[3] - 标准化质量要求(K值≤0 2的夹渣量)倒逼企业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业链价格传导效率[3] - AD12 1期货为企业提供精准对冲工具,解决废铝与原铝价差波动导致的成本倒挂问题[4] - 期货合约要求交割品满足铅含量≤0 1%、针孔度二级以上等12项理化指标,生产日期集中在60天内[5] - 预计未来3年头部企业市场份额将提升至40%以上,行业加速整合[5] - 该品种上市预计带动再生铝投资规模增长30%,2030年中国再生铝产量将突破1800万吨[8][9] 公司发展 - 安徽立兴铝业成为首批交割企业,年处理废铝产能达20万吨[6] - 公司拥有ISO 9001认证和自主研发的废铝智能分选系统,获得汽车零部件等高端市场议价权[6] - 引入光谱分析仪等设备实现全流程追溯,产品合格率从92%提升至98 5%[7] - 获得IATF 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二期30万吨再生铝产能奠定基础[7] - 公司正在研发符合欧盟EN 1706标准的高端铸造铝合金,计划通过保税交割仓库拓展东南亚及中东市场[9] 市场前景 - 上期所构建以AD12 1为核心的中国价格体系,推动中国从铝生产大国向铝定价强国转型[8] - 预计到2030年再生铝产业碳减排贡献超1亿吨二氧化碳[9] - AD12 1合约交易量增长将促进更透明、高效、绿色的再生铝产业生态形成[9]
有色日报:有色普涨,铜偏弱-20250710
宝城期货· 2025-07-10 17: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沪铜今日价格企稳回升持仓量持续下降,受特朗普宣布征收50%进口关税影响明显承压,市场担忧美国对铜关税落地使非美地区铜需求下降致铜价下跌,6月价格中枢有较强支撑 [5] - 沪铝昨夜增仓上行明显,今日主力期价围绕2.07万窄幅震荡,国内宏观氛围回暖、黑色和减产板块涨幅利好铝价,7月10日电解铝库存较周一下降1.00万吨,下游产业补库意愿上升,关注6月高点压力,预计期价维持强势运行 [6] - 沪镍今日午后减产上行明显,主力期价站上12.1万关口,国内宏观氛围回暖,产业上上游矿端持稳、下游预期回暖、不锈钢走强,下游需求或改善给予镍价支撑,期价再度站上12万关口,预计在宏观推动下维持强势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动态 - 铜:特朗普宣布8月1日起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关税;卡莫阿–卡库拉2025年第二季度选厂共处理362万吨矿石,共产铜11.2万吨,同比增长11%,上半年共产铜24.5万吨 [9] - 铝:上海期货交易所6月10日挂牌上市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截至7月9日收盘,铸造铝合金期货累计运行22个交易日,累计成交20.57万手,当日盘后持仓1.02万手,折合现货规模10.2万吨,约占国内铸造铝合金月度消费量的27%,期权累计成交4.15万手,当日盘后持仓0.6万手 [9] - 镍:精炼镍上海市场主流参考合约沪镍2508合约,金川电解主流升贴水+2050元/吨,价格121740元/吨;俄罗斯镍主流升贴水+550元/吨,价格120240元/吨;挪威镍主流升贴水+2750元/吨,价格122440元/吨;镍豆主流升贴水-900元/吨,价格118790元/吨 [9] 相关图表 - 铜:包含铜基差、铜月差、电解铜国内显性库存、海外铜交易所库存、伦铜注销仓单比例、上期所仓单库存等图表 [10][12][13] - 铝:包含铝基差、月差、电解铝国内社库、海外交易所库存、氧化铝走势、氧化铝库存等图表 [24][26][28] - 镍:包含镍基差、月差、LME库存、上期所库存、伦镍走势、镍矿港口库存等图表 [35][37][39]
期货新品种正加速推出
深圳商报· 2025-06-23 00:34
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发展 - 国内商品期货市场作为企业套期保值的重要工具,多个新品种今年有望出炉,进一步满足实体企业多样化、精细化的风险管理需求 [1] - 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6月20日起合格境外投资者可交易16个境内期货、期权品种 [1] - 中国证监会放宽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商品期货、商品期权和ETF期权等产品的限制,可交易品种增至91个 [1] 新品种推出进展 - 6月10日,我国期货市场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1] - 大连商品交易所就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月均价期货合约公开征求意见,拟采用现金交割方式 [2] - 郑州商品交易所就丙烯期货和期权合约公开征求意见,我国产量最大的烯烃品种期货和期权即将推出 [2] - 广州期货交易所将持续打造绿色期货交易所,完善新能源新材料品种布局,2025年稳步推动铂、钯上市,加快推动氢氧化锂研发 [2] 期货市场成交情况 - 前5个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33.37亿手,累计成交额为286.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1%和21.33% [3]
用好铸造铝合金期货 服务企业风险管理需求
期货日报网· 2025-06-18 00:07
行业动态 - 上期所与重庆市证券期货业协会联合举办"上期所从业人员强化班"活动,聚焦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上市,旨在提升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并服务产业企业风险管理[1] - 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于6月10日在上期所上市,有助于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完善铝产业链价格风险管理工具并推动建立行业公平价格体系[1] - 培训活动邀请多位专家介绍合约规则、分享现货产业链情况及投研框架体系,帮助学员用好新品种服务实体产业链[1] 铸造铝合金行业现状 - 铸造铝合金以废铝为主要原料,与传统电解铝相比可显著节约能源和水并降低碳排放,是我国再生铝主要存在形式[2] - 我国铸造铝合金产能集中在便于进口废铝、汽摩产业发达或有政策扶持地区,经营模式以销定产为主且长单占比较高[2] - 行业面临产能增加但开工率下滑局面,原材料价格坚挺影响利润,变形铝合金产量上升可能制约新增产能扩张[2] - ADC12牌号生产成本中原料占比93%(废铝占75%),2024年成本19700元/吨同比上涨超6%,价格19953元/吨利润仅200元/吨左右[2] 再生铝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政策推动:"十五五"期间再生铝产量持续增加,对铝工业材料补充替代作用将增强[3] - 需求推动:"双碳"目标、成本控制及技术进步驱动再生低碳铝合金材料需求攀升[3] - 行业需减少同质化竞争并寻求差异化发展[3] 铝产业链特点 - 铝产业链分为原铝和再生铝两条主线,原铝条线已有氧化铝期货和电解铝期货品种,但受4500万吨产能天花板限制[4] - 再生铝相较原铝具有低成本和低碳优势,单吨碳排放仅为电解铝的2%,可节约3.4吨标准煤和22吨水[4] - LME铝合金期货流动性不佳,市场对上期所铸造铝合金期货期待较高[4] 立中集团业务发展 - 立中合金新材料(重庆)有限公司规划年产10万吨高性能一体化铝合金新材料项目,首期14台设备已投产[5] - 公司可直接输出铝合金液供应园区压铸客户,也可生产铸锭服务成渝地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5] - 公司是上期"强源助企"产融服务基地和铸造铝合金期货首批成交企业[6] - 期货上市为公司提供价格发现功能、风险管理工具和销售渠道,其"AOEM"牌产品成为首批注册交割品牌[6]
绿色金融周报(第189期)丨上海:鼓励金融机构聚焦“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全国首个再生商品品种挂牌交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6 21:56
上海绿色金融政策 - 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发挥国际绿色金融枢纽作用 助力美丽上海建设的通知》,提出20条具体举措 [2] - 鼓励金融机构聚焦"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扩大绿色贷款和转型贷款规模,支持各区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 [2] - 推动绿色建筑标准与绿色信贷标准衔接,完善上海绿色项目库和绿色金融服务平台 [2] - 要求金融机构提升绿色金融专业能力,丰富绿色投融资产品,优化ESG信息披露制度 [2] 钢铁行业脱碳融资 - 2024年中国发行钢铁相关GSS+债券规模达30亿美元(约220 5亿元),其中7只符合CBI标准 [3][4] - 河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2024年发放钢铁行业转型贷款28亿美元(约205 8亿元) [3] - 截至2024年底中国绿色贷款余额36 6万亿元,同比增长21 7%,累计发行GSS+债券1,431亿美元(约1 05万亿元) [4] 全国碳市场动态 - 上周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最高70 96元/吨,最低67 05元/吨,收盘价较前周上涨4 51% [5] - 上周挂牌协议成交量404,915吨(成交额2,809 89万元),大宗协议成交量275万吨(成交额1 91亿元) [5][6] - 2025年1月1日至6月13日全国碳配额累计成交量2,811 54万吨,成交额21 2亿元 [7] - 截至2025年6月13日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6 58亿吨,累计成交额451 52亿元 [7]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上期所挂牌全国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首日主力合约AD2511成交5 23万手(101亿元) [8] - 农发行发行60亿元"绿满荆楚"绿色债券,利率1 3286%,认购倍数2 23倍,资金用于湖北生态环保项目 [9] - 工行发行商业银行首单80亿元浮息绿色金融债券,挂钩DR007均值,认购倍数2 2倍 [10]
全国首批交割库落户重庆两路果园港综保区
搜狐财经· 2025-06-12 20:45
行业动态 - 国内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上市 [1] - 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推出是国内期货市场以绿色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里程碑 [2] - 该品种上市将推动铝产业标准提升和转型升级,在企业经营、产业运行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 [2] 公司突破 - 重庆保税港区集团下属港欣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仓库获批全国首批铸造铝合金期货指定交割仓库 [1] - 此次突破实现"三重首创":全国首批铸造铝合金期货交割库、重庆国资体系首家上期所期货交割库、重庆国资体系首家有色金属期货交割库 [2] - 交割库落户重庆两路果园港综保区,是保税港区集团"期货+现货+交割"全链条服务体系的核心环节 [2] 区域影响 - 交割库落地将强化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供应链韧性,驱动本地新型工业化升级进程 [2] - 有助于提升重庆有色金属领域资源配置影响力,强化大宗商品要素流通枢纽辐射力 [2] - 综保区以低碳再生铝合金为战略支点嵌入上期所交割体系,为西部地区企业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开辟新通道 [3] 战略定位 - 综保区紧扣重庆"国家现代制造业基地+国际物流枢纽"定位,对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规划 [3] - 此次突破标志着综保区在构建大宗商品现代流通体系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3] - 深度契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