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

搜索文档
科技助力点沙成“金” 生态蜕变尽显“智慧”底色
央视网· 2025-08-16 14:19
甘肃民勤现代农业发展 - 甘肃民勤苏武现代农业产业园种植学斗、青仔、黑叶白等10多个品种蔬菜,每亩产量约2000斤,订单销售价每斤5元,预计年产值达2000万元[5] - 产业园通过冷链运输将60吨新鲜蔬菜在38小时内运抵粤港澳大湾区市场[3] - 当地利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生产出颜色翠绿鲜亮、味道清香爽口的蔬菜,受到大湾区市场欢迎[7] - 产业园流转周边村镇土地1万亩,搭建育苗日光温室,实现四季蔬菜供应,被列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9][10] 新疆和田沙漠农业技术应用 - 新疆和田采用"沙膜"生物技术种植苜蓿,该技术使沙粒具备土壤化结构并保水,苜蓿根系可深入沙漠20多厘米[15][16] - 苜蓿地平均亩产达600公斤,年收3-4次,饲料可供1000只羊全年食用[22] - 企业已投入1亿多元验证技术可行性,在新疆、内蒙古推广面积超3万亩[22] - 计划通过5-8年提升土地有机质含量,实现沙漠变良田[18] 辽宁昌图县治沙成效 - 昌图县建设21万亩农田防护林网,形成8720块500×500米方田,防护耕地面积达400万亩(占全县耕地95%)[27] - 防护林堵住141个风口,固定500多个流动半流动沙丘[32] - 粮食总产量从过去亩产72公斤提升至稳定在50亿斤以上(2019年起)[22][32] - 科尔沁沙地南缘形成绿色屏障,农田被茂密"树墙"分割保护[29][31]
庄园牧场跌2.08%,成交额6212.0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76.6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14 14:28
股价表现 - 8月14日盘中下跌2.08%至9.88元/股,成交6212.07万元,换手率3.63%,总市值19.32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1.21%,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2.37%,近20日下跌6.53%,近60日上涨4.77%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376.66万元,大单买入473.71万元(占比7.63%),卖出850.37万元(占比13.69%)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灭菌乳40.89%,调制乳25.17%,发酵乳22.31%,巴氏杀菌乳8.18%,其他2.50%,含乳饮料0.95%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10亿元(同比减少6.61%),归母净利润-2595.08万元(同比增长41.85%) [3] - 股东户数2.51万(较上期增加44.02%),人均流通股6819股(较上期减少30.57%) [3] 市场关注度 - 今年以来7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4月25日 [3] - 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004685)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4] 公司背景 - 成立日期2000年4月25日,上市日期2017年10月31日 [3] - 所属申万行业:食品饮料-饮料乳品-乳品 [3] - 概念板块包括:国资改革、乡村振兴、生态农业、微盘股、小盘等 [3]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469.32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311.72万元 [4]
加快全产业链融合,“绿养郁南”书写生态农业发展新篇章
南方农村报· 2025-08-12 18:30
核心观点 - 郁南县以"绿养郁南"品牌引领生态农业发展 通过全产业链融合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1][2][3][4] 产业发展现状 - 无核黄皮产业总产值达50亿元 种植面积广阔且产量丰厚 [6] - 肉桂 黑叶荔枝 金煌芒等优质农产品形成可观规模 为农民带来可观收入 [6][7] - 温氏肉鸡年出栏量达3686万羽 产值10.47亿元 成为畜牧业重要支柱 [27][28] 品牌与质量体系建设 - 推进农业品牌化 标准化 智能化 信息化建设 构建农业产业区域公用品牌体系 [7][8] - 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建立"两标一码一单"品控溯源体系 提升品牌公信力与产业附加值 [8][9] 现代循环农业建设 - 平台镇打造现代循环农业典范 古龙塘和万洞高效养殖小区带动97个行政村集体收入提升 [11][12] - 建成750亩航天玉米稻产业园 成为广东首个规模化商业化大面积种植基地 [13] - 养殖废弃物转化为高效优质有机肥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持续提升 [16][17][18][19][20] 农业与文旅融合 - 打造以无核黄皮和山水美景为核心的世界黄皮公园 [21][22] - 举办无核黄皮赏花季徒步活动 无核黄皮星空音乐会等主题活动 吸引大批游客 [22][23] - 显著提升无核黄皮品牌影响力 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3] 绿色生产技术应用 - 全面推广无公害 绿色 有机种植技术 引入"农眼"智能监测管理系统 [25][26] - 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26] - 携手温氏集团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建设高效生态肉鸡养殖基地并形成完整产业链条 [27]
物美 安丘生态农业产融合作活动成功举行
齐鲁晚报网· 2025-08-12 07:13
安丘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 安丘打造全国首个全域生态农业县 生态种植面积突破30万亩 年带动农民增收20多亿元[2] - 在全国率先全域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和双码认证 成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标杆[2][3] - 凭借优越自然条件和先进生态农业理念 为优质农产品供应体系注入新活力[3] 物美集团战略布局 - 作为中国连锁零售领军企业 连续23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 覆盖全国27个省区市1500余家多业态商场[2] - 通过产地直采农超对接模式 70%以上生鲜产品实现源头直采[2] - 依托多点数字化产销平台实现全流程数字化 自有品牌战略聚焦地标农产品[2] 产融合作具体举措 - 物美综合超市与安丘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激发地方经济内在活力[5] - 与安丘农投集团及农业企业代表达成深度合作意向 开拓特色产品销售渠道[5] - 潍坊银行服务424家农产品出口企业 聚焦粮食种业生姜等特色产业精准发力[4] 农业产业化升级路径 - 专家学者提出农业产业化升级是乡村振兴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4] - 金融机构围绕重点产业集群新型农业主体等六大方向整合金融资源[4] - 工商银行潍坊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获金融先锋奖[5] 企业协同与市场拓展 - 安丘农耕等7家企业获乡村振兴之星卓越企业奖 为农业产业升级发挥重要作用[5] - 活动搭建政银企研媒多方协同高端平台 促进金融资源与农业实体经济深度链接[5] - 通过深化产融合作新模式释放生态农业新动能 激活消费市场促进农业增效[2]
潍坊安丘:赋能乡村产业,链动生态未来
央视网· 2025-08-11 15:36
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物美 安丘生态农业产融合作活动"8月9日在 山东潍坊安丘市举办,活动以"赋能乡村产业 链动生态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银行、企业、科研机 构、媒体等多方力量,聚焦农业产业化升级、农产品品牌化建设、金融精准服务实体经济等核心议题, 共同探索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安丘聚焦打造全国首个全域生态农业县,在全国率先全域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和"双码"认证,生 态种植面积突破30万亩,年带动农民增收20多亿元,走出了一条模式业态更优,绿色品牌更强,生态价 值更高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此次活动搭建了高规格、高水平的对话合作平台,通过深化交流、携手共进、积极探索产融合作新模 式,塑造生态农业新动能,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促进农业增效、助力农民增收。 通过"产地直采、农超对接"模式,物美集团70%以上的生鲜产品实现源头直采。物美集团副总裁、北京 超市事业部总经理张正洋在活动中表示,此次与安丘深化合作,旨在打通"田间到餐桌"全链路,共同收 获产业兴旺、农民幸福的美好未来。 活动现场,专家学者和金融界代表就乡村振兴分享了专业见解。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总工程师 刘兆彬 ...
遵义:红土地缀满“生态绿”
金融时报· 2025-07-29 10:49
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 - 遵义市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较2015年翻了一番[1] - 花茂村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从30亩试验田发展为500亩规模,产值达500万元,每亩产值从2000元增长至上万元[3][17] - 苟坝村杜仲种植面积达3.2万亩,合作社2025年目标产值为1200万元[9][10][11] 农业现代化与合作社模式 - 花茂村采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成立遵义绿动九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土地连片规模化经营[3] - 苟坝村合作社推行"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形成生态种养、中药材等多元产业链[10] - 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机械化耕作使农业效率提升,农户月收入最高超9000元[3][4] 乡村旅游与农文旅融合 - 花茂村累计接待游客859.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6.92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607元增至27454元[5] - 推出"旅游+红色+文化+研学"新业态,开发"乡愁集市""乡愁柴火鸡"等10余个特色场景[5] - 苟坝红色文化旅游景区2018年评为国家4A级景区,融合红色资源与生态旅游[7] 金融支持与生态价值转化 - 遵义农商银行发放特色产业贷款18.24亿元,其中养殖业12.34亿元、种植业5.90亿元[12] - 创新"生态账户"机制,为18.44万户提供8.09亿元增信及7090万元利率优惠[15] - 开发"竹链贷""茶链贷""辣链贷"等区域特色信贷产品,覆盖全市1782个村级服务点[16] 特色产业与生态经济 - 苟坝村杜仲产业带动农户日均100余人参与采收,老人单季收入可达8000元[8][9] - 枫香镇打造万亩田园综合体,种植蔬菜辣椒1万余亩,实施土地"宜机化"改革[5] - 正安县燕子坝村推行茶园与桂花树套种模式,提升生态与经济效益[16]
赤峰粮食作物播种超1700万亩
内蒙古日报· 2025-07-28 16:00
农业生产情况 - 赤峰市春播作业圆满结束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超过1700万亩 粮食作物长势良好 一类苗、二类苗、三类苗比例为7:2:1 [1] - 2025年以来 赤峰市以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为核心抓手 紧盯粮食安全生产 全力推进春耕春播工作 [1] 技术应用与培训 - 赤峰市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专家团队合作 围绕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开展现场观摩培训活动 [1] - 举办技术培训活动69场次 培训人员5400人次 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全过程技术指导 [1] 绿色生产措施 - 落实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655万亩 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169.2万亩 覆盖率达90.4% [1] - 落实高效节水灌溉31万亩、水肥一体化41万亩、品种节水50万亩、结构节水8万亩 [1] - 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155万亩、全生物降解膜15万亩 [1] 保障服务与风险管理 - 赤峰市联合气象部门发布农牧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8期 土壤墒情简报14期 印发防汛抗旱方案 [2] - 各级农牧部门将持续做好作物田间管理 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 保障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2]
青岛迈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7-26 20:40
公司基本信息 - 青岛迈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潘霞,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青岛迈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70%,青岛迈之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30% [1] - 公司地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胶莱街道马店社区三十三路以南,区一路以东2-18号 [1] - 公司类型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期限从2025-7-25至无固定期限 [1] - 登记机关为胶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1] 经营范围 - 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生态恢复及生态保护服务,生态环境材料销售 [1] - 生态保护区管理服务,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 [1] - 水污染治理,生物饲料研发,畜牧渔业饲料销售,饲料原料销售 [1] - 饲料添加剂销售,肥料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1] -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粮食收购,初级农产品收购 [1] - 装卸搬运,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 [1] - 许可项目包括饲料生产,饲料添加剂生产 [1] 行业分类 - 公司所属国标行业为科学研究和
潍坊安丘:深耕生态农业 让“土特产”变身“金招牌”
齐鲁晚报网· 2025-07-25 19:39
农业技术创新 - 衡野农场采用避雨栽培、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等先进种植技术,实现葡萄零农残并获得"食用农产品电子安全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溯源码"双认证 [1] - 歌尔农场运用"静态曝气发酵"技术生产有机肥,使用后作物增产12%-15%,实现"治污-提质-增产"三重突破 [2] - 安丘市创新"政府统筹、国企运营"机制,通过大数据精准配比供应定制化有机肥,降低农户成本并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 [3] 产品质量与认证体系 - 衡野农场葡萄因品质提升带动产品均价上涨20%,消费者认可其"双码"认证的安全性和优质性 [1] - 安丘市与中检集团合作打造全国首个"电子安全码+生态原产地码"双认证体系,实现农产品全链条信息透明化管理 [2] - 安丘市已有119个绿色、有机及名特优新农产品通过认证,包括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13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3] 生态农业与品牌建设 - 辉渠镇在天路沿线打造9家生态农场,培育出葡萄、西梅、百合等生态农产品,形成22个地域特色品牌和7个绿色产品认证 [3] - 安丘市秸秆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5%和90%,有效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 [3] - 名特优新农产品种植户亩均收益突破3万至5万元,生态农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建设双赢 [3] 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 歌尔农场有机肥厂年产能达4000吨,为生态农业提供新动能 [2] - 安丘市已有15家生产经营主体接入数据平台,13种传统土特产取得国际生态溯源资质 [2] - 安丘市形成多层次品牌矩阵,包括5个省级知名企业产品品牌和1个区域公用品牌 [3]
梯田、荷花、蔬菜 夏日乡村美丽富饶、生机勃勃
央视网· 2025-07-08 16:00
红河哈尼梯田生态农业 - 红河哈尼梯田采用"稻鱼共生"生态循环模式 农户夏季进行除草和投放鱼苗作业 [1] - 梯田生态系统由森林、村寨、梯田、水系构成 通过自流灌溉系统维持 拥有1300年历史 [3] 江西上犹荷花旅游经济 - 上犹县水岩乡古田村种植300亩荷花 形成湖水荷塘景观 吸引大量游客拍照打卡 [4][6] - 当地2021年起发展白莲产业链 涵盖乡村旅游、莲蓬采摘和莲藕加工 带动村民增收 [6] 兰州高原夏菜产业 - 榆中县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43万亩 日均外运量4000吨 主供花椰菜、西兰花等品种 [7] - 采用分时段种植模式 实现5-11月持续供应 配套保鲜技术解决长途运输高温问题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