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
搜索文档
碎片信息凑不出未来,年轻人亟需提升“文化体力”
中国青年报· 2025-09-29 14:00
中国青年报社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表示喜欢刷短视频,且受访者年龄段越低,刷短视频 兴趣越高;近七成受访者感到自己过度刷短视频。 飞旋的温烙歌 碎片信息凑不出未来,年轻人亟需提升"文化体力" 我们并非不爱阅读,而是"电量"告急——那股支撑我们读完长篇的"文化体力",正在悄悄流失。打卡式 阅读、碎片化分享已然成为常态。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从图书馆借回厚厚的研究专著,但现实是,只看完前两页就感到疲惫,转而选 择在网上搜索具体的知识点,直接获取"现成答案",跳过了原本需要的深度学习和整体理解过程。高考 前最大的愿望就是:上大学后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然而进入大学后,却发现现 实与想象之间存在巨大落差。即便在课程不紧张、时间相对自由的情况下,也很难再像过去那样静下心 来读书。 如今,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便捷——搜索引擎、短视频、社交媒体几乎可以在几 秒钟之内满足我们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内容被压缩为几秒钟的视频、几百字的推文,或者是可以直接检 索到的"现成答案"。 这种高效率、低门槛的获取方式,使我们习惯于"浅尝辄止",却逐渐失去了面对长文本、长时间阅读时 所需要的耐力。我 ...
【省文化和旅游厅】2536场文旅活动邀您畅游三秦
陕西日报· 2025-09-27 08:00
文旅活动总体规模 - 行业策划推出文旅主题活动共计946项2536场,涵盖文艺演出、非遗体验、主题旅游等领域 [1] - 行业配套推出秋季旅游线路102条,并实施文旅惠民措施109项 [1] - 行业统筹发放价值408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以吸引游客 [1] 文艺演出与文化活动 - 全省围绕喜迎国庆主题将举办精品文艺演出活动超过200场,包括沉浸式陕北民歌演出、群众歌咏展演及秦腔经典剧目演出 [1] - 第十三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将举办,采取全省联动形式开展名家讲座、文化展览等千余项活动 [2] - 各级公共文化机构将推出百姓大舞台、美术书画展览、中秋诗词游园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共计629项 [2] 非遗体验与文旅融合 - 行业通过非遗展演、美食品鉴、好物促销等形式开展非遗相关活动141项 [2] - 行业着力培育新消费场景,例如举办银杏音乐节、打造文化休闲街区及沉浸式主题街区以提升游客体验 [2] 惠民措施与消费刺激 - 行业通过文旅惠民票务平台及商城发放总价值2200万元的文旅惠民券20万张,提供剧目演出五至七折、景区门票五至八折等优惠 [3] - 多个地市通过发放文旅惠民卡、电子消费券等形式,为游客提供总价值1880万元的文旅优惠礼包 [4]
第四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今日在宁乡开幕
长沙晚报· 2025-09-26 11:38
秋天的长沙,叠翠流金,五彩斑斓。从刚刚过去的暑假,到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长沙都发挥顶流 效应,上榜十大热门旅游城市。今年上半年,长沙接待入境游客23.82万人次,实现入境游客总花费1.4 亿美元,同比增长54.19%、49.25%。 通过承办首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望城切实放大了文旅产业"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铜官窑成 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承办第二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的浏阳,以打造全国文旅融合标杆为目标,形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双 强的新格局。浏阳市蝉联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高位再进位排名全国第3。"相约浏阳河 周末 看焰火"火爆出圈,"一河诗画,满城烟花"的魅力令人沉醉。 天心区成功举办第三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天心阁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光影公园让南来北往的客人 流连忘返,其抗战纪念设施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名录。 如今,氤氲康养福韵的宁乡持续接力。今年以来,宁乡成功举办2次产业招商推介会,共推出43个特色 文旅项目;铺排了17个需加快建设运营的文旅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超32.86亿元,社会投资占比超过 98%。 办一次会,兴一座城。自首届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以来,一年一度的市旅发大会,已经成 ...
“何以中国·理想都城”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北京启动
人民日报· 2025-09-26 07:46
活动概述 - 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何以中国·理想都城”于9月25日在北京启动 [1] - 活动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和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下进行 [1] - 活动由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人民网共同主办 [1] 活动内容与形式 - 启动仪式通过AI视频、微戏剧、情景讲述、众筹纪录片等方式呈现北京文化 [1] - 活动内容涵盖北京的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 [1] -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和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在活动现场发布了最新考古成果和金秋生态文化活动 [1] 参与方与支持方 - 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文化名人、青年榜样、长城保护员、文旅博主等参与 [1] - 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东城区委区政府 [1] - 支持方包括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理事会、吉祥大戏院 [1] 宣传与发布 -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络平台发布了重点网络宣传项目 [1] - 活动由人民视频和人民科技承办 [1]
以水为邻 与绿同行:豆各庄谱写新时代“安居乐业交响曲”!
新京报· 2025-09-24 15:20
秋日里,萧太后河碧波轻漾,马家湾湿地绿意铺展,"滨水廊下分茶话 邻里檐前拾新秋"邻里文化节在 此悄然拉开帷幕。露天音乐大厅的幕布缓缓开启:波光为灯、草木为景,居民的笑脸与欢语化作灵动音 符,"运河桃源"的民生长卷伴着悠扬旋律徐徐展开,既藏着生态之美,更透着人文之暖,生动诠释着新 时代基层治理的活力与温度。 底色共鸣:运河桃源的青绿交响 "水脉" 则是这曲交响中跳动的灵魂,萧太后河穿境而过,水鸟不时掠过粼粼水面,游船划过,潺潺水 声入耳。闲暇时分,街坊邻里相约滨水廊下,手捧热茶话家常,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话题从柴 米油盐的琐碎,聊到社区日新月异的变迁。这样的日常里,"宜居" 二字不再抽象 —— 是推窗见绿的惬 意,是临岸观水的悠然,更是出门遇见熟邻的暖心问候。 若说豆各庄的宜居生活是一场恢弘交响,那 "运河桃源" 的生态底色,便是乐团奏响的第一组温润和 弦。这里的 "绿脉" 宛如灵动的弦乐,是居民心头最踏实的慰藉:水域面积 26 万平方米、景观面积达 71 万平方米的马家湾湿地,将水的静谧、湾的婉转融于一体;花园城市的宏观景致与花园社区的精致 细节相映成趣,"半城青翠半城景" 的盎然绿意,稳稳托住了人们 ...
【文化中国行】传承红色基因 涵养家国情怀
央视网· 2025-09-22 20:43
红色文化活动的市场热度 - 今年以来 全国范围内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题展览 文艺演出和电影作品持续引发观看热潮 [1] - 暑期以来 《南京照相馆》《东极岛》《山河为证》《731》等影片在国内外引发观影热潮 [7] 主题展览的运营表现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自今年7月推出抗战主题展览以来 总参观人数已接近90万人次 [3] - 各地红色展馆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馆等今年推出的抗战主题展览观众络绎不绝 [5] 文艺演出的内容形式 - 国家大剧院带来6场"胜利之歌"主题音乐会 [7]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山东省京剧院等演出团体分别通过话剧 京剧 杂技剧等不同题材作品吸引观众 [7] 文化载体的历史价值 - 抗战纪念馆专题展出的多件珍贵文物档案带领观众重温历史 如绣着"真相"的文件包是日本侵华的重要证据 [3] - 每一处遗址遗迹 文物文献 人物故事都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 [5]
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的“红色地标”
新华网· 2025-09-21 10:48
19日,"红星照耀中国·'两点一存'耀华夏"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 会宁是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地控三边,县居四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素有"秦陇锁钥"之称。其地理 位置独特,是红二、四方面军北上的必经之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 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 如今,会宁犹如一颗璀璨的"陇原明珠",不仅深藏着古道名城的悠久历史,更镌刻着三军会师的红色记忆。 (张静 刘欣瑜) ...
辽宁红色“六地”中的廉洁基因理论研究成果在锦州发布
辽宁日报· 2025-09-21 08:56
活动概况 - 辽宁红色六地廉洁基因理论研究成果汇报活动于9月18日至19日在锦州举行 集中发布17项优秀研究成果 [1] - 活动由省纪委监委机关 省委宣传部 省教育厅 省社科联联合发起 是全省廉洁文化建设行动系列重要活动之一 [1] - 与会代表包括有关领导 专家学者及高校师生代表 通过实地见学 专题发言和研讨交流等形式开展深入探讨 [1][2] 研究组织与实施 - 省社科联自今年3月起以揭榜挂帅方式组织研究 涵盖党校 高校 作协 研究基地 社会组织等机构 [1] - 研究团队包括党史党建 纪检监察 巡视巡察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骨干 以及文学创作名家 艺术设计专家 [1] - 研究从学术探析 文学叙事 视觉传达等多维度系统梳理阐释红色六地中的廉洁基因 [1] 研究成果与产出 - 形成兼具理论高度与时代气息的优秀成果 通过比较分析 传播策略与实践转化等多重路径完成研究 [1] - 同步推出一批融合廉洁主题的艺术设计作品 以群众喜闻乐见形式拓展廉洁文化传播渠道 [2] - 深入探讨红色文化与廉洁建设内在联系 明确廉洁基因在新时代的传承路径 转化方法和教育价值 [2]
各地红色场馆迎来参观热潮 互动式体验让抗战历史“活起来”
央视网· 2025-09-18 17:46
央视网消息:今年以来,全国各地举办了一系列红色文化观演活动,特别是从今年暑期至今,各类抗战主题的展览、文艺演出、 电影等持续引发观看热潮,大家在一件件文物史料、舞台剧目和影视作品中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在"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位于北京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热度持续攀升,特别是在"九·一八事变"专 区,展出多件与"九·一八事变"相关的照片、文物、档案,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驻足观看。像这件绣着英文"TRUTH"的文件包, 就是"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际联盟调查团对日本侵华定性的重要依据,文件包里有一份400多页的英汉双语文件,是许多爱国人士 冒着生命危险搜集的日本侵华证据。展馆内还重点介绍"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抗战的英勇事 迹,如赵一曼写给儿子的家书、杨靖宇使用过的印章等展品,重现了那段烽火岁月。 位于黑龙江哈尔滨的东北烈士纪念馆,今年推出原创展览"抗战14年的黑龙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利80周年展览",自9月3日开展以来,同样引发参观热潮。展览集中展出了大量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特别是抗联将领赵尚志、许 亨植、冯治纲使用过 ...
传承伟大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
辽宁日报· 2025-09-18 09:16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 - 辽宁省教育系统深入挖掘“六地”红色文化资源,将其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以打造特色思政课品牌 [2] - 通过将伟大抗战精神、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思政课,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旨在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2] 思政课程创新与实践 - 思政课教学形式实现多样化创新,包括在红色场馆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师生共创将历史事件搬上舞台的文艺会演、以及大中小学教师集体备课会 [2] - 召开“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经验总结会,成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组建红色抗联党员科研先锋团队 [3] - 连续多年以“牢记殷殷嘱托 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组织全省大中小学上好“开学第一课”,现已形成品牌,例如本溪市实验小学演出爱国情景剧,沈阳建筑大学附属小学原创德育短剧 [3] 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资源开发 - 打造高水平思政课教师团队是关键环节,通过定期举办教学研讨、开展中小学教师到高校访学、连续举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大赛来提升教学能力 [4] - 评选精品教案、精品课件,形成一批“大思政课”品牌 [4]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馆校合作 - 全省遴选第一批16个辽宁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基地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例如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6] - 深入推进馆校共建,例如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与学校合作开展专题展览和课堂,培育了一支数百人的青少年志愿讲解与服务队伍 [5] - 各高校通过建设校史馆、打造党史文化长廊、创作校园红色思政剧、录制微课程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开展教育 [6] - 假期组织学生开展“重走抗联路·传承红色记忆”等主题研学活动,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