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
搜索文档
【延安】加入世界旅游联盟
陕西日报· 2025-11-21 08:43
加入世界旅游联盟事件 - 延安市于11月19日正式加入世界旅游联盟,成为继西安之后陕西省第二个跻身世界旅游联盟和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双联盟的城市 [1] - 联盟宗旨为“旅游让世界和生活更美好”,现有来自49个国家和地区的269个会员,涵盖旅游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会、城市及研究机构 [1] 国际认可与合作规划 - 加入联盟是国际社会对延安市深厚红色文化底蕴、丰富优质旅游资源及近年文旅发展成果的高度认可 [1] - 公司将依托联盟国际平台优势,与全球会员开展旅游产品开发、客源市场互送、文化交流互鉴等领域合作,以提升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 [2] 国际化推广举措 - 公司围绕“打造国际知名红色旅游目的地”目标,积极开展文旅国际交流合作 [1] - 陕北秧歌、安塞腰鼓先后亮相中国香港与德国法兰克福国际舞台,文旅推介团赴中国澳门、埃及开罗、英国伦敦等地开展交流活动 [1] 行业经营业绩 - 前三季度,公司累计接待游客4055.38万人次,实现游客总花费332.84亿元 [1] - 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5.30%,游客总花费同比增长7.97%,文旅产业已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
红色旅游如何走得更远
经济日报· 2025-11-01 06:09
行业核心观点 - 红色旅游行业通过影视作品等多元载体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展现出强劲吸引力,并已成长为促进地方发展和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产业力量 [1] - 政策支持与标准建设协同推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发展需在区域协同、内容表达、科技赋能和人才支撑等方面系统发力,推动行业由“热起来”到“强起来” [2][3] 市场表现与产业规模 - 热播红色题材影视作品如《沉默的荣耀》《浴血荣光》《731》《南京照相馆》等显著带动了相关红色旅游景点和拍摄地的游客增长 [1] - 全国已建成3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超过1600家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年均推出主题展览上万个 [1] - 2024年中央财政通过多渠道投入超过百亿元资金,为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提供坚实保障 [1] 政策与标准支持 -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联合印发行动计划,将红色旅游纳入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体系 [2] - 《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等级划分》行业标准发布,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建设要求与等级规范 [2] - 政策已转化为实践成果,如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吸引全国超3万名师生参与,甘肃“行走的思政课”吸引95万余名学生参与,湖南“我的韶山行”研学活动辐射带动多省区研学人群达上百万人 [2] 未来发展方向与策略 - 强化业态融合与区域协作,深挖地方红色文化内核,构建“红色+研学”“红色+文创”“红色+康养”“红色+体育”等复合型产品体系 [2] - 推进科技赋能与体验升级,引入VR/AR、元宇宙等数字技术复原革命场景,善用短视频、直播、游戏互动等新媒体渠道策划线上线下联动项目 [3] - 加强人才培养与智力支持,推动高校、党校等与红色场馆合作,共建研究基地与培训中心,实施讲解员提升、策展人培养等专项计划 [3]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 总花费超809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10-09 13:54
旅游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国庆中秋8天假期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7天假期增加1.23亿人次 [1] - 同期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7天假期增加1081.89亿元 [1] - 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 [1] 旅游产品与服务创新 - 红色旅游景区如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湖南长沙橘子洲头、浙江嘉兴南湖游客云集,创新展陈方式和体验活动 [1] - 丰收、中秋主题备受青睐,例如江西婺源县篁岭景区"晒秋文化季"、上海天文馆"月球漫步"、湖北省博物馆和沈阳故宫博物院中秋夜专场活动 [1] - 城乡消费场景协同发力,湖南长沙商圈融合购物与演出,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以"村马"赛事串联长桌宴与文创集市 [1] - 非遗体验受欢迎,如江苏南京熙南里"百戏灯会"、安徽铜陵打铁花、河南洛阳龙门古街非遗吐火民俗 [2] - 科技赋能新场景,包括深圳龙岗机器人主题街区、北京亦庄机器人主题餐厅和4S店、湖北随州银杏谷水幕电影等"文旅+科技"体验 [2] 文化演艺与展览活动 - 北京举办第九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上演昆曲、赣剧、秦腔等剧目 [2] - 假期演出展览精彩纷呈,中国美术馆"全国写意美术作品展"、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舞剧《永乐未央》、北京人艺话剧《雷雨》吸引大量观众 [2] 入境旅游与区域合作 - 入境旅游迎来热潮,重庆磁器口古镇、西安大唐不夜城等景区外国游客增多,文化游、购物游受喜爱 [1] - 京津冀"旅游景区联票"推动区域文旅资源共享 [2] 惠民措施与智慧管理 - 全国举办超2.9万场文旅活动,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 [2] - 广东、甘肃、重庆等地机关食堂、停车场向游客开放,河南老君山、山西晋城司徒小镇等景区推出平价餐饮 [2] - 智慧管理提升服务效能,甘肃敦煌莫高窟启用新一代数字导览系统,杭州西湖、贵州花江峡谷大桥等景区应用智能预约、拥堵预警技术 [2]
文旅部: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
智通财经网· 2025-10-09 13:40
行业核心数据表现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 [1][2] - 假期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1][2] 假期旅游市场特征 - 国庆中秋叠加效应推动市场热度攀升,红色旅游、丰收及中秋主题相关景区和活动备受青睐 [2] - 城乡消费场景协同发力,通过融合购物、演出、体育赛事与文创集市等方式吸引游客 [2] - 入境旅游迎来热潮,文化游、购物游等受到外国游客喜爱 [2] 文旅融合与创新体验 - 非遗体验活动如百戏灯会、打铁花、吐火民俗等广受欢迎,戏曲文化周上演多类精彩剧目 [3] - 科技赋能新场景新体验,机器人主题街区、餐厅、水幕电影等展现"文旅+科技"魅力 [3] - 假期演出展览精彩纷呈,包括美术作品展、舞剧、话剧等吸引大量观众 [3] 促消费与服务提升措施 - 全国举办超2.9万场文旅活动,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以激发消费潜力 [3] - 京津冀推出"旅游景区联票"推动区域文旅资源共享,多地开放机关食堂、停车场并提供平价餐饮 [3] - 景区应用智能预约、拥堵预警及数字导览系统,以智慧管理提升服务效能 [3]
“双节”假日观察丨家国情、中国风、文化味,看文旅融合如何赋能假日经济
新华网· 2025-10-07 16:40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各地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策略,为假期经济注入发展活力 [1] - 文化是驱动消费、赋能经济的关键要素,假日文旅市场的繁荣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印证 [11] 红色旅游活动 - 浙江嘉兴南湖景区设置多个特色打卡点,迎来红色旅游热,游客与红船起航地合影 [2] - 陕西延安市民游客通过探访革命旧址、观看红色演艺等活动赓续红色血脉 [4] 中国风文化体验 - 江苏徐州推出汉文化沉浸式体验项目,通过跨界融合将汉代文化精髓转化为可感知的多维体验 [6] - 新疆喀什古城的开城仪式融合历史场景再现与民俗展演,成为游客读懂古城活态传承的窗口 [12] 传统习俗与夜游经济 - 安徽黄山黟县宏村依托花灯巡游等民俗打造夜游经济,提升夜间消费市场活力 [8] - 河北廊坊的戏剧幻城成为京津冀地区热门旅游选择,带动周边商业街区消费升温 [9]
山西黎城:特色主题活动点燃假期红色旅游热
新华社· 2025-10-06 10:16
公司运营与活动 - 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在国庆中秋假期推出“雄奇太行,军工摇篮”主题活动,旨在提升旅游热度并引导游客传承红色基因[1] - 景区依托红色资源,在假期推出了水上飞人特技秀、民俗展演、红色讲解专场和非遗小吃区等活动,打造“观表演、学历史、品美食”一站式体验[1][2] - 假期首日景区接待游客超过一万人次[1] 公司资产与资源 - 黄崖洞文化旅游区是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拥有黄崖洞兵工厂旧址、保卫战防御工事遗迹和纪念设施一百余处[1] 行业影响与带动效应 - 景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带动了周边乡村发展,周边的农家乐、商超大量兴起,当地居民通过旅游业显著增加了收入[2]
红色游、文化游、“沉浸游”……全国各地节日氛围浓 多场景尽享文旅“盛宴”
央视网· 2025-10-05 14:50
红色旅游与爱国主义教育 - 安徽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在国庆中秋假期成为热门出行选择,观众通过声光电技术再现的战斗场景感受历史[1] - 渡江战役纪念馆于今年8月重新开放,更新超过150套设备,采用光影沉浸叙事和AR观景技术展示历史细节,假期日均接待游客达8000人[3] - 新疆双河市红星耀双河陈列馆假期接待五百多名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通过戍边故事强化国防责任意识[4] - 新疆双河市假期前三天景区游客总量同比增长超过20%[6] 科技赋能文旅体验 - 陕西咸阳高新区中国西部AI创新港成为热门打卡地,秦文化主题VR全感剧场《大秦纪》运用数字技术复原历史场景[7] - 陕西创新港设置脑电波互动体验区,游客通过轻量化传感设备集中精神即可控制赛车和烹饪爆米花[7] - 陕西丝路欢乐世界七大主题街区举办各国文艺演出,爱之塔光影秀结合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14] - 内蒙古鄂尔多斯通过沉浸式展演等多元形式打造文旅新体验,举办16项精彩展演[15] 惠民政策与消费刺激 - 内蒙古鄂尔多斯自9月26日起推出系列消费促进活动,累计发放消费券超过3700万元,覆盖汽车、家电、餐饮、文旅等领域[17] - 内蒙古惠民政策可叠加景区门票减免和酒店住宿折扣,形成“政策+活动”的消费合力[17] - 美食区汇聚各地特色美食,成为假期热门消费场景[17] 民宿市场与特色旅游 - 江西南昌因假期旅游高峰带动民宿市场升温,民宿凭借临近知名景区和丰富生活配套受到消费者青睐[18] - 南昌民宿平台与当地民宿主合作优化服务和设施,推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宿产品以满足多样化需求[20] - 江苏盐城亭湖区鱼市口大集设置数百个特色摊位,涵盖美食、名特优产品、非遗手作和潮流文创,提供“一站式”假日体验[21] - 江苏亭湖大集举办文艺演出和射箭、投壶等亲子趣味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参与[23] 传统文化与体育休闲 - 河南温县陈家沟国际太极院组织来自多国的太极拳习练者进行集体演练,展现太极拳刚柔并济的特点[24] - 太极拳已传播至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者达数亿人[26] - 陕西咸阳举办全国性龙舟大赛,多支参赛队伍展开角逐,融合秦风秦韵与现代体育激情[10] - 陕西西安白鹿原影视城白鹿村戏台不间断上演民俗文化表演,让游客感受关中传统民俗魅力[12]
国庆中秋假期热门目的地出炉!
金融时报· 2025-09-29 21:33
旅游市场总体趋势 - 出行者偏好从传统热门景点打卡转向追求更具个性化和深度的旅行体验 [1] - 在社交媒体带动下,旅行“出片需求”成为出行决策的重要参考,具备电影质感的目的地热度显著升温 [2] - 追求情绪价值的深度体验反映出旅行市场正迈向更成熟的发展阶段 [2] 国内热门城市目的地 - 北京 上海 成都 西安 杭州 重庆 长沙 广州 南京和青岛位列国内热门城市前十 [1] - 传统热门城市凭借完善的旅游设施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继续成为大多数游客首选 [1] 国内新兴小城目的地 - 县级宝藏小城迎来爆发式增长,阿尔山 腾冲 敦煌 婺源 延吉 香格里拉 平潭 额济纳旗 安吉和桐庐跻身热门小城榜单前列 [1] - 阿尔山赏秋之旅以340%的热度涨幅成为首选 [1] 热门旅游主题 - 赏秋游 传统文化游 红色旅游成为三大热门主题,其中赏秋主题游成为游客关注焦点 [1] - 大兴安岭 盘锦红海滩和本溪“中华枫叶之路”等赏秋目的地热度暴涨 [1] 热门旅行模式 - 独库公路自驾 乌兰布统自驾 甘南自驾 川西自驾 胶东半岛自驾等线路热度名列前茅 [1] - “边走边玩”的旅行模式广受欢迎 [1] 出境旅游市场 - 免签政策扩容及国际航线加密使八天长假成为中国旅行者出境远行的重要窗口 [1] - 热门国家酒店的预订量同比翻番 [1] - 日本 马来西亚 新加坡 泰国 韩国 越南 印度尼西亚 新西兰 土耳其 澳大利亚登上热门出境国家榜单 [1]
3.15万亿元!国内居民出游消费又创新高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9 16:16
文章核心观点 - “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系统高效完成规划目标任务 有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 文艺精品创作与公共服务 - 文艺精品创作繁荣活跃 文旅公共服务惠及城乡[1] 文化遗产工作 - 文化遗产工作开创新局[1] 文旅产业发展 - 文旅产业发展蓬勃兴旺 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 结构布局不断优化[1][2] - 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 比2020年增长37.7%[2] - 2024年规上文化企业达7.8万家 比2020年增加1.3万家[2] - 旅游业快速恢复发展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 总花费3.15万亿元创新高[2] - 文旅融合深入推进 文化遗产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持续升温[2] - “文旅+百业”“百业+文旅”释放带动效应 成为激发消费、拉动综合消费、带动就业的重要引擎[2] 国际交流合作 - 国际交流合作走深走实 成功举办中国—中亚峰会等配套文化活动服务大国外交[1][3] - 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交流合作更加紧密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旅游办事机构增至73家[3] - 推动入境旅游便利化国际化 优化免签、支付、退税等政策[3]
十一假期旅游新风向:县域游迎爆发式增长 赏秋、自驾、出境游全面开花
央视网· 2025-09-29 10:45
国内旅游市场趋势 - 传统热门旅游城市如北京、上海、成都、西安、杭州、重庆、广州、南京和青岛凭借完善的旅游设施和丰富资源保持强劲吸引力,位列国内热门城市前十 [1] - 赏秋游、传统文化游、红色旅游成为三大热门主题,其中赏秋主题游中的大兴安岭、盘锦红海滩和本溪"中华枫叶之路"热度暴涨 [3] - 县级宝藏小城迎来爆发式增长,阿尔山、腾冲、敦煌、婺源、延吉、香格里拉、平潭、额济纳旗、安吉和桐庐跻身热门小城榜单前列,其中阿尔山赏秋之旅热度涨幅达340% [4] 新兴旅行模式 - 乌兰布统自驾、甘南自驾、川西自驾、胶东半岛自驾等线路热度名列前茅,"边走边玩"的旅行模式广受欢迎 [6] - 出行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热门景点打卡,转而追求更具个性化和深度的旅行体验 [1] 出境旅游市场 - 受免签政策扩容和国际航线加密影响,八天长假成为中国旅行者出境远行的重要窗口,热门国家酒店预定量同比翻番 [8] - 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新西兰、土耳其、澳大利亚登上热门出境国家榜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