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搜索文档
锦盛新材: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第一财经· 2025-10-22 18:15
锦盛新材公告,公司及相关当事人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 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警告并处以罚款。经查明,2021年12月锦盛新材与浙江宏祥建设工程 有限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将"年产6000万套化妆品包装容器建设项目"厂房建设交由实控人 阮荣涛侄子阮钟炎实际承包,2022年关联交易金额达1.2亿元,占公司当年经审计净资产的18.6%,但未 在2022年年度报告中披露。浙江证监局认定该行为违反《证券法》相关规定。处罚决定显示:对公司给 予警告并罚款150万元;对时任董事长阮荣涛警告并罚款150万元;对时任总经理阮棋江、监事会主席夏 书良各警告并罚款100万元;对时任副总经理阮岑泓警告并罚款50万元。 ...
华仪电气索赔案持续推进
新浪财经· 2025-10-20 11:27
华仪电气财务造假与投资者索赔案 - 公司于2017年通过全资子公司华仪风能对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三个风机销售项目确认收入,导致2017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34,725.64万元,虚增利润总额6,699.05万元 [1] - 上述财务造假行为导致其2017年至2022年连续六年的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其中2018年至2022年分别虚减利润总额959.78万元、3,729.13万元、5,501.49万元、4,600.77万元和6,258.11万元 [2] - 相关投资者索赔案已取得进展,律师提示在2018年4月10日至2023年6月22日期间买入公司股票并在该日后卖出或持有的投资者可发起索赔 [3] 红相股份财务造假与投资者索赔案 - 公司2017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通过虚构销售业务、虚构采购等方式虚增或虚减利润,其中2017年虚增利润总额5,972.44万元,占当期披露金额的38.03%;2018年虚增利润总额14,422.06万元,占比47.72% [3] - 公司违法行为还包括欺诈发行,律师认为在2018年3月30日至2023年4月29日期间买入公司股票并在该日后卖出或持有的投资者可发起索赔 [4] - 针对该公司的投资者索赔案已多次提交立案,目前正等待法院的下一步安排 [3]
市值蒸发近52亿元 海南华铁算力大单终止“余波”
北京商报· 2025-10-19 23:40
算力大单终止的市场影响 - 公司子公司于2025年3月签署总金额36.9亿元的算力服务协议,预计年均产生营收约7亿元[6] - 近7个月后,因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公司于9月30日主动解除合同,导致该大单终止[2] - 消息披露后,公司股价在7个交易日内累计跌幅达26.76%,总市值蒸发51.69亿元,收于141.6亿元[1][2] 股东增持行动 - 为应对股价下跌,控股股东海控产投、其一致行动人海南金控及董事兼总经理胡丹锋累计抛出不超过3.5亿元的增持计划[1][4] - 胡丹锋率先将原减持计划变更为增持,计划增持3000万至5000万元,并已迅速完成增持,耗资4999.72万元,持股比例升至9.18%[2][3] - 控股股东海控产投计划增持1亿至2亿元,并已实施部分增持,耗资4300.34万元,持股比例由13.78%增至14.06%[3] 信息披露问题与监管介入 -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于10月16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市场普遍将其与算力大单的终止相联系[5] - 该算力大单存在多处疑点,包括近7个月“零进展”、未披露大客户具体信息、以及公司主动解约[5][7] - 交易所已就此事向公司下发监管工作函,若调查证实存在虚假陈述,公司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及投资者索赔[8]
海南华铁算力大单终止“余波”:市值蒸发近52亿元,三名股东不超3.5亿元增持
北京商报· 2025-10-19 21:28
算力大单终止事件概述 - 公司全资子公司于2025年3月5日签订总金额36.9亿元的算力服务协议,服务期五年,预计年均产生营业收入约7亿元 [8] - 近7个月后,公司于2025年9月30日主动解除合同,原因为协议签订后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 [3][8] - 该订单终止后,上海证券交易所随即向公司下发监管工作函 [9] 市场反应与股价影响 - 自2025年10月9日算力大单终止公告后,公司股价连续下跌,10月9日、10日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10月13日盘中亦曾跌停 [3] - 在10月9日至10月17日的7个交易日内,公司股价区间累计跌幅达26.76% [3] - 公司总市值从2025年9月30日收盘至10月17日收盘,蒸发51.7亿元,降至141.6亿元 [1][4] 股东增持行动 - 公司总经理胡丹锋于2025年10月8日晚间披露增持计划,拟增持金额不低于3000万元且不超过5000万元,并终止了此前尚未实施的减持计划 [4] - 控股股东海控产投于10月13日晚间披露增持计划,拟增持金额1亿至2亿元 [5]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海南金控及胡丹锋于10月17日再次披露增持计划,海南金控拟增持2500万至5000万元,胡丹锋拟增持3000万至5000万元 [5] - 经计算,海控产投、海南金控、胡丹锋已累计抛出不超过3.5亿元的增持计划 [1][6] - 增持进展迅速,海控产投已增持560.4万股(占总股本0.28%),金额4300.34万元,持股比例由13.78%增至14.06%;胡丹锋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毕,增持数量占总股本0.32%,金额4999.72万元,持股比例由8.86%升至9.18% [5] 证监会立案调查 - 公司于2025年10月16日晚间披露,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8] - 市场普遍将此次立案与算力大单的终止事件相联系 [1][8] - 该算力大单存在多处疑点,包括订单长达近7个月零进展、大客户(X公司)信息始终未详细披露、上市公司主动解约以及“牛散”章建平在订单期间(2025年一季度新进前十大股东,持股4.23%,半年报时已退出)快进快出等 [8][10]
证监会立案调查海南华铁 36.9亿元算力大单“快闪”或为最大疑点
中国经营报· 2025-10-18 16:06
公司监管动态 - 公司于10月16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1] - 在立案调查期间,公司表示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并将配合调查及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 此前的9月30日,上交所已就公司重大合同终止事项向公司发出《监管工作函》 [1][2] 重大合同事件 - 公司全资子公司华铁大黄蜂于2025年3月与杭州X公司签署《算力服务协议》,合同预计总金额为36.9亿元(含税),服务期5年 [2] - 协议签订以来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华铁大黄蜂于近日主动解除合同,X公司无须支付任何赔偿或补偿 [1][2][3] - 原协议规定若甲方擅自解除协议需支付总金额20%的违约金,但最终由乙方主动解除,故无违约金 [3] 股价表现与股东变动 - 自2025年2月至3月4日协议披露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85.03%,并于3月7日创下12.79元/股的历史新高 [7] - 10月17日公司股价报收7.09元/股,较3月7日历史高点下跌44.74% [1][7] - 自然人章建平在2025年一季报中首次现身,持有84200022股(占比4.23%),为第三大股东;至中报时已从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消失,持股比例低于0.40% [5] 事件潜在疑点分析 - 律师认为,36.9亿元大额订单的“突然”出现和消失存在诸多疑点,或为监管关注重点 [1][6] - 主要疑点包括对签约对象及履约能力披露的真实准确性、巨额订单是否构成误导性陈述、协议未实际履行的披露是否及时等 [6] - 其他被关注的高频风险点包括是否利用框架性协议夸大预期收入,以及订单对手方与公司内部是否存在未披露的关联关系或利益安排 [8]
A股异动丨海南华铁盘中跌停,大单刚告吹,又遭证监会立案
格隆汇APP· 2025-10-17 11:38
公司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今日开盘跌停,盘中跌幅一度收窄至5%,随后再度跌超9% [1] - 当前股价报6.9元,公司总市值为137.8亿元 [1] 公司重大事件 - 公司于2025年10月16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 [1] - 立案原因大概率与一份签署后又终止的算力服务协议有关 [1] 协议相关细节 - 公司全资子公司华铁大黄蜂于2025年3月与杭州X公司签署为期5年的《算力服务协议》 [1] - 该协议合同总金额高达36.9亿元(含税) [1] - 协议在签署后不到7个月,于2025年9月30日由公司公告宣布终止 [1]
证监会终于出手了!海南华铁被立案调查
是说芯语· 2025-10-17 11:34
证监会立案调查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1] - 公司称生产经营正常并将配合调查 [1] - 公告未提及信披违法违规的具体事项和细节 [1] 37亿算力合同争议 - 公司主动取消近37亿元算力合同 [1] - 终止原因为市场环境及供需情况变化且未收到任何订单 [1] - 上交所就此事件发出监管工作函 [1] - 第一财经质疑公司主动解约却未提及违约金诉求的合理性 [1] 信息披露及时性质疑 - 第一财经质疑该算力订单在七个月内零进展但一直未见披露是否合理 [2] 股东增持计划 - 公司二股东胡丹锋计划以3000万至5000万元资金在一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 [1] 历史跨界运作问题 - 公司跨界发行的数字藏品绑定股份现金分红存在稀释股东权益及影响股价的争议 [2]
证监会出手,海南华铁被立案调查
第一财经· 2025-10-17 10:51
公司近期重大事件 - 公司于10月16日晚间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3] - 公司在立案调查期间表示生产经营正常有序,将积极配合调查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3] - 在立案调查前,公司曾主动取消一笔价值近37亿元的算力合同[3] 37亿算力合同取消详情 - 公司于9月30日公告终止该37亿元算力订单,原因为市场环境及供需情况发生较大变化,且协议签订后未收到任何订单[3] - 尽管原协议约定单方擅自解除需支付巨额违约金,但公司选择了主动解约且未提及违约金诉求[3] - 上交所随即就此事向公司发出监管工作函[3] - 该订单在长达七个月内处于“零进展”状态,但其间公司未进行相关披露[4] 市场反应与股东举措 - 为应对市场颓势,公司二股东胡丹锋计划在公告披露后1个月内,以3000万元至5000万元资金增持公司股份[3] - 但此举未能改变市场颓势[3] 公司其他争议操作 - 今年8月,公司在跨界运作中发行的数字藏品因绑定股份现金分红,被指存在稀释股东权益和影响股价的争议[4]
海南华铁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36.9亿算力大单疑云重重 遭股民质疑涉嫌操纵市场
新浪证券· 2025-10-17 10:24
事件概述 - 公司于2025年10月16日公告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1] - 立案调查直接指向公司在2025年3月高调宣布、但在9月30日突然终止的总金额36.9亿元算力服务合同 [1] - 该合同占公司2024年营收的71%,但始终未披露交易对方真实名称,且七个月内未产生任何实际采购订单 [1] 合同详情与市场影响 - 2025年3月4日,公司宣布子公司与“杭州X公司”签订为期五年、总金额36.9亿元的《算力服务协议》 [2] - 此利好消息刺激公司股价从公告前的4.76元最高飙升至13.25元,涨幅近3倍 [3] - 2025年9月30日,公司突然公告解除该协议,理由为市场环境及供需情况发生较大变化且协议签订以来未收到任何采购订单 [3] - 合同终止消息导致节后公司股价连续两日跌停,市值蒸发超两成 [4] 合同疑点与商业合理性 - 交易对手身份成谜,从签约到解约,合作方始终以“杭州X公司”代称,公司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披露其身份 [5] - 市场曝出该神秘公司成立不足一年、注册资本仅5000万元,难以承接近37亿元业务 [6] - 合同条款存在重大瑕疵,协议既无预付款机制,也未明确GPU型号、算力规模、交付时间表等核心商业条款 [6] - 公司2024年5月才宣布布局算力业务,作为一家毫无技术储备的设备租赁商,却在10个月内宣称签下66.7亿元合同,转型速度远超行业常规周期 [6] 股东行为与市场操纵质疑 - 在合同利好释放后,公司第二大股东胡丹锋于8月抛出减持计划,拟减持4423万股,按当时股价可套现约4.85亿元 [7] - 在9月30日合同终止公告发布当晚,胡丹锋突然宣布终止减持并计划增持3000万至5000万元 [7] - “牛散”章建平一季度新进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达4.23%,但到半年报披露时其名字已从十大股东名单中消失,进出时机与合同利好发布时间高度契合 [8] 公司历史与转型风险 - 公司并非首次面临财务造假质疑,2021年8月曾遭美股矿机巨头董事长胡东公开实名举报涉嫌严重财务造假、信披违规 [10] - 举报材料称公司子公司新疆华铁在2018年少计成本费用3171.69万元,且实际控制人胡丹锋及其配偶涉嫌将上市公司资产转入个人账户 [10] - 公司前身为华铁应急,主营建筑设备租赁,2024年5月才易主海南国资并布局算力业务 [10] - 公司披露“累计交付算力资产超14亿元”但未单独披露相关收入构成,令人怀疑其转型真实性 [10] 监管反应与行业启示 - 上交所在合同终止当晚即下发监管工作函,证监会随后快速立案,体现了监管对可能存在的“忽悠式”信披、股价操纵等行为的高度关注 [4][11] - 此案例警示需警惕跨界概念股的真实性陷阱,对无技术储备却宣称巨额订单的公司保持高度警惕 [11] - 需关注信息披露质量,对隐瞒交易对手、核心条款模糊的公告应保持怀疑 [12] - 需注意股东减持与利好的时间关联,警惕“利好抬价、减持离场”的套路 [13]
海南华铁被立案调查!
搜狐财经· 2025-10-17 09:29
公司近期事件 - 公司于10月16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 [1] - 公司公告称目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将积极配合证监会调查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 公司于9月30日披露解除一笔重大算力服务合同,该合同预计含税总金额为36.9亿元 [3] - 该36.9亿元订单金额相当于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的71% [3] - 订单相关消息最初于今年3月披露,并为公司股价带来多个涨停 [3] - 合同终止消息导致公司股价在“十一”假期结束后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停 [3] - 上交所就合同终止事项向公司下发了监管工作函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浙江海控南科华铁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南华铁 [1][3] - 公司是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3] - 公司成立于2008年,于2015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