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
搜索文档
镜观·回响|从三封回信,感悟总书记对新疆群众的牵挂关怀
新华社· 2025-09-23 16:57
结束在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服役后,如克亚木回到故乡,成为于田县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的讲解 员,用实际行动传承着爱党、爱国、珍视民族团结的宝贵精神。 关注新疆工作,情系各族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新疆群众回信,把对边疆群众的 牵挂、对新疆发展的关心融入笔尖。笺墨传关切、纸短情谊长,一封封回信,激励着166万平方公里广 袤土地上的各族儿女,团结奋进、稳步前行。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党支部书记沙 吾尔·芒力克和全体村民回信。在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 "希望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 用,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紧紧凝聚在一起,坚定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每家每 户,把生产搞得更好,把民族团结搞得更好,让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 2009年,习近平同志曾深入达西村考察基层党建工作。2014年在新疆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沙 吾尔·芒力克,讲到了达西村的村训——"口袋里要鼓囊囊,精神上要亮堂堂"。消息传来,村民们都十 分激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近年来村里的发展变化,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 如今的达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图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成就综述
人民日报· 2025-09-23 08:43
对外开放与贸易 - 新疆作为向西开放核心区,拥有19个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口岸,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桥头堡 [2] - 霍尔果斯口岸汽车出口表现强劲,1-8月出口汽车23.7万辆,同比增长5.3% [2] - 全疆货物进出口额快速跃升,2024年达4341.6亿元,连续三年跨越2000亿、3000亿、4000亿元大关 [2] - 乌恰县依托两大口岸注册企业近500家,每年创造数千人次用工需求 [2] 能源与资源开发 - 新疆油田公司油气当量将达2000万吨,并形成四个千亿方级大气区 [3] - 建成全球首个超稠油开采塔式光热替代示范工程,并推进低碳零碳油气田国家科技专项 [3] - 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形成千亿级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覆盖煤炭深加工、能源物流及配套服务 [3] 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 - 新疆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7499.47亿元增长至2024年20534.08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元,年均增速7.0% [3]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33495元增至2024年78660元,现价增长1.3倍 [3] - 产业链条不断延展,从资源开采向深加工和综合服务拓展 [3] 水利基础设施与农业 - 大石峡水利枢纽最大坝高247米,建成后每年可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34.2亿立方米,缓解下游800余万亩灌区缺水问题 [4] - 新疆灌溉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初1681万亩增长至2024年9917万亩,粮食亩产从不足百公斤增至524.8公斤,排名全国第一 [5] - 滴灌技术普及使节水20%左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建成农村供水管道16.95万公里 [5] 水资源管理与利用 - 克拉玛依市1-8月生产再生水4549.80万立方米,回用2828.60万立方米,回用率达62% [6] - 新疆以占全国3%的水资源量支撑了农业高产,实现从大水漫灌到高效节水的转变 [5][6]
新时代 新征程 新图景(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人民日报· 2025-09-23 08:38
对外开放与口岸经济 - 霍尔果斯口岸1-8月出口汽车23.7万辆,同比增长5.3% [2] - 新疆拥有19个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的口岸,打造亚欧黄金通道 [2] - 全疆货物进出口额在2022、2023、2024年分别跨越2000亿、3000亿、4000亿元大关,2024年达4341.6亿元 [2] - 乌恰县依托两个口岸注册企业近500家,每年需用工数千人次 [2] 能源与资源产业发展 - 新疆油田公司油气当量将达2000万吨,基本形成“四个千亿方级”大气区 [3] - 建成全球首个超稠油开采塔式光热替代示范工程,推进低碳零碳油气田示范项目 [3] - 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形成千亿级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集煤炭深加工、能源物流和服务于一体 [3] 区域经济发展与成就 - 新疆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7499.47亿元增至2024年20534.08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元,年均增速7.0% [3]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33495元增至2024年78660元,现价增长1.3倍 [3] - 新疆从“口袋底”变为“桥头堡”,成为发展的“支点”、“基地”和“屏障” [3] 水利基础设施与农业 - 大石峡水利枢纽最大坝高247米,建成后每年可向塔里木河生态输水34.2亿立方米,缓解下游800余万亩灌区缺水问题 [4] - 新疆灌溉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初的1681万亩增长到2024年的9917万亩 [5] - 粮食亩产从不足百公斤增长到2024年的524.8公斤,排名全国第一 [5] - 滴灌技术比以往节水20%左右,农户用水成本降低 [5] 水资源管理与利用 - 新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建成农村供水管道16.95万公里 [5] - 克拉玛依市1-8月生产再生水4549.80万立方米,回用2828.60万立方米,回用率达62% [6] - 新疆以占全国3%的水资源量,实现了显著的农业产出 [5]
学习新语|“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天山南北”
新华社· 2025-09-23 08:10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国各民族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做好新疆工作、加强民族团结作出生动阐 释,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引方向。 新华社出品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命 线,新疆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 分割的成员,要格外珍惜安定团结的大好 局面,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保持定力、 脚踏实地,同心协力、埠厉奋发,在党的 领导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奋 址。 2022年7月 在新疆考察时强调 游成 HPS F 新华社 - 元 卡家庭 2022年7月 在新疆考察时指出 出示板 新华社出品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 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 员。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 旋名テ—休终目的研究,这由化民族社同 4スンノリ 14"1日/9日20170】 177 千年レジルススイツ 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 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各民族携手一心 共筑富裕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2 18:25
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 - 达西村2024年村集体收入超过230万元,通过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和线上电商销售农产品实现经济增长[12] - 新能源产业在2024年新增装机规模位列全国第一,并形成千亿级风电装备产业集群[24] - 30多个AI数据中心正在同步建设,显示新兴产业在新疆的快速发展[24] 农业与特色产业 - 达西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数百吨滞销香梨,并拓展蜂蜜、瓜果等土特产线上销路[6] - 阿亚格曼干村依靠新梅、瓜果、花卉等特色产业帮助村民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生活[14] - 柯柯牙地区在沙漠环境中成功种植苹果、红枣、核桃、杏子等经济作物,创造戈壁变果园的奇迹[26] 旅游业发展 - 达西村凭借烤肉、烤鱼等特色美食吸引大批游客,线上线下同步发展旅游业[4] - 伊宁市六星街作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通过升级手风琴馆和居民共同献策提升旅游体验,使十多个民族居民受益于旅游业[16] 基础设施与民生改善 - 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到100%,远程诊疗服务覆盖所有乡镇[22] - 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显示教育基础设施的完善[22] - 建成3046公里环沙漠生态屏障,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26] 对外开放与贸易 - 2022年起新疆进出口额连续三年跨越千亿元台阶,成为一带一路核心区和向西开放桥头堡[28] - 开通双边国际道路运输线路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凸显其对外开放的枢纽地位[28]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如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 同心共绘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美好画卷
央广网· 2025-09-22 14:18
央广网北京9月22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交融汇聚、多元 一体,这是石榴籽的特点,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特点。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 作座谈会上强调,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 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在发展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举旗定向,为新疆发展领航。如今的新疆,各族干部群众 如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同心共绘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美好画卷。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石榴籽"的比喻,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新疆考察期间听一位维吾尔族乡 亲说的。这句源自生活的质朴感言,触动了总书记的心弦。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新 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 护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日益深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团结共进、 亲如一家的氛围处处洋溢。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调研,当总书记对师生、对村民、对 社区居民们讲起"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话音未落,现场千百个声音不约而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 贫困村→小康村 各民族携手一心共筑富裕路
央视网· 2025-09-22 10:05
央视网消息: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共同奋斗 在致富路上。一个个贫困村变成了小康村,各族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系列报道《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来看新疆各 族人民携手一心,共筑富裕之路。 作为最早一批发展起来的电商,王晓红也在帮助更多村民加入电商行列,帮村里的蜂蜜、瓜果、各种土特产打开销路。她 说:"我也希望把新疆的好东西推出去,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做到的,需要抱团发展。你做你擅长的,我做我擅长的。" 走进新疆尉犁县达西村,各种烤肉、烤鱼等特色美食吸引了大批游客,而在线上也同样热闹。正在直播的王晓红是县里电商协会 的会长。几年前,她帮着达西村销售了几百吨滞销的香梨。现在,她已经是达西村特色农产品电商代言人。 而在达西村的石榴巷里,阿不力克木·木沙和邻居周金山两兄弟正忙着给自家十亩香梨做养护。阿不力克木种果树,是跟周金山 学的。一个好学,一个愿教。老周给阿不力克木指点香梨种植,阿不力克木帮老周打理葡萄树,两家的日子都过得越来越红火。 喀什地区疏附县阿亚格曼干村,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西梅,靠着瓜果、花卉等特色产业,村民们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小康生 ...
政策、区位、发展优势持续释放!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是新疆真实写照
央视网· 2025-09-20 11:49
民族团结建设进展 - 新疆建成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71家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01个 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14个[3] - 塔城市哈尔墩社区超三成家庭为多民族组成 类似社区广泛分布于天山南北地区[11] - 开展青少年交流 互嵌式居住 文旅融合等专项行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7] 文化润疆工程实施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开展宣传教育 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5] - 通过文化润疆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拓展交融广度深度[2] 向西开放门户建设 - 与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 全面启动自贸试验区129项改革试点[12] - 2024年过境中欧(亚)班列达1.64万列 连续五年保持万列以上运行规模[14] - 形成公路铁路航空互联互通交通网络 成为亚欧黄金通道核心枢纽[14] 对外开放政策推进 - 出台外贸稳定发展优惠政策 自贸试验区80余项改革任务已落地见效[12] - 依托五口通八国区位优势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11][14]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天山南北石榴红
新华社· 2025-09-20 06:14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19日电 题:天山南北石榴红 新华社记者李自良、初杭、张瑜 石榴咧嘴柿泛红,正是秋实好时节。入秋后,新疆街头巷尾售卖的红石榴,颗颗籽儿紧紧相拥。当 地人常以这"石榴籽"象征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情分。 "石榴籽"的比喻,是 习近平总书记 在2014年新疆考察期间听一位维吾尔族乡亲说起的。这句源自 生活的质朴感言,触动了总书记的心弦。 2014年5月, 习近平总书记 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 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而今,"石榴籽"早已在天山南北扎根生长,各族群众"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 共"的共同体理念,也在朝夕相处的点滴里,悄然结成一个个温暖的故事。 红心 "火洲"吐鲁番到了丰收季。鄯善县达朗坎乡的葡萄园里,葡萄一串串垂成沉甸甸的绿珍珠。葡萄架 下,人们围坐在凉 床 聊天。有人随手点开手机里存的一段视频,画面里也是相似的场景,却藏着一段 让人心头一热的对话。 "最幸福的事是什么?" "幸福是从妈妈肚子里生下来,生到这个美丽的国家!" 不久前,这个新疆女孩关于幸福的理解"刷屏 ...
看这边风景
中国青年报· 2025-09-18 16:13
金秋九月的新疆,从城市建筑到乡镇街头,再到边境口岸,飘逸律动的"70"字样总在不经意间映入眼 帘。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标识,颜色取自丝路沙漠绿洲之绿、石榴花之红与胡杨 林之黄。其中蕴含的山川图景和文化脉络,在车轮与脚步的丈量中、在一次次快门闭合声中,逐渐内化 到人的心里。 在这里,世外桃源和门庭若市并存。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蓝天雪山下,牧场和棉花田一望无际;伊宁 繁华的六星街上,土生土长的青年扎根创业,日子过得红火。 在这里,秩序与浪漫共舞。边境口岸车水马龙,中欧(中亚)班列和中外货运卡车有序通关;口岸的另 一边,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在国门前留下"人生照片"。 在这里,各民族人民结下石榴籽一般的情谊。站在伊犁河三桥上,45年前从四川嫁到伊犁的袁美芝回忆 起人生低谷时维吾尔族邻居们对她的帮助和支持,仍感动落泪。在额敏县榆柳巷有一棵百年老树,榆树 干和柳树干环抱共生,而这条巷子里的维吾尔族居民库尔鲁西·乌斯曼和汉族居民林忠东,也将父辈结 下的邻里情谊延续给后代,半个多世纪来两家人不分你我,诠释了民族团结的真谛。 9月9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直播基地,24岁的喀比力·喀地尔正在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