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装备

搜索文档
把捕风发电的高手聚起来,全国领先的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在山东加速成型
齐鲁晚报网· 2025-07-17 08:46
"链主"山能新能源集团牵头,全国领先的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加速成型—— 把捕风发电的高手聚起来 7月14日,东营广利港区风电专用码头,百米长的风机叶片正静待吊装。不久前,双瑞风电东营基地首 支108米8兆瓦海上风机叶片成功下线,从生产到交付仅用了8天。 不断刷新的山东风电装备制造速度背后,一个全国规模最大、链条最长、配套最全的风电装备产业集群 正加速成型。 风电装备是山东新能源装备标志性产业链的细分产业链之一。山东海上风电产业链"链主"——山东能源 新能源集团有这样一份答卷: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一期项目一次性全容量并网,不仅在国内首次大范 围、规模化示范应用直径252米风机叶轮,还实现了风电机组、塔筒、桩基东营本地化率90%以上。海 上"大风车"转出新"风"景。 占地22.4平方公里的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里,有一张清晰的产业链协同图。落地的35个产业链项 目,涵盖了从叶片、主轴、塔筒到风机主机的完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一个项目带动一条产业链。2021年,山东能源新能源集团取得了渤中海上风电基地主导开发权,一年后 便在渤中海上风电A场址建起山东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推进规模化开发进程中,其依托山东风电资 源富集的优 ...
大金重工上半年预盈超5亿元 年内股价涨70%陆股通增持
长江商报· 2025-07-09 17:51
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 1亿元至5 7亿元 同比增长193 32%—227 83% 扣非净利润5 2亿元—5 8亿元 同比增长223 82%—261 18% [1]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1 41亿元 同比增长146 36% 归母净利润2 31亿元 扣非净利润2 46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35 90%和448 47% [1] - 第二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2 79亿元-3 39亿元 扣非净利润2 74亿元-3 34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30 58%-180 17%和136 21%—187 93% [1] 业绩驱动因素 - 海外业务突破性增长 项目交付量同比大幅增加 出口桩基产品交付模式转变为附加值更高的DAP模式 [2] - 海外项目以外币结算 汇率波动对汇兑损益产生积极影响 [3] - 2024年一季度销售净利率20 25% 同比上升8 81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为-7851 38万元 上年同期为1543 87万元 [3]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 资产负债率41 14% 货币资金31 99亿元 有息负债约13 40亿元 [3] 市场表现 - 年初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达70% 从20 41元/股上涨至34 90元/股 [3] - 2024年一季度前十大股东中 4名股东增持 包括陆股通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3名新进股东包括易方达旗下2只基金和全国社保基金 [3]
威力传动(300904) - 2025年7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8 17:52
公司概况 - 公司于2003年成立于宁夏银川,现有员工千余人,2023年8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2] - 主营业务为风电专用减速器和增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多样,致力于为新能源产业提供精密传动解决方案 [2] - 公司是国内众多知名风电企业重要供应商,进入多家国外知名风电企业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2] 行业情况 - 2025 - 2030年风电行业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复合年平均增长率为8.8%,到2030年全球风能容量将增加981GW,中国政策支持可再生清洁能源发电,行业发展环境向好 [3] 产品优势 - 公司研制的增速器具有啮合平稳、噪声小、密封性能好、效率高、重量轻、成本低等优势 [3] - 齿轮使用优质合金钢材料,采用多种热处理工艺,外齿轮精度可达5级、内齿轮精度可达7级,铸件采用耐低温冲击材料,关键部位探伤和加工精度高 [3] 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制定海外市场拓展战略规划,在德国汉堡、印度金奈和日本东京等关键市场设立全球服务网点 [3] - 公司凭借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进入多家国际知名风电企业合格供应商名录 [3] - 公司将增强服务能力、深化客户关系、优化供应链管理,推进海外市场布局,提升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 [3] 风电项目影响 - 公司获批的65MW风力发电机组建设项目将推动新能源发电业务及风电减速器、增速器业务协同发展,拓展新能源市场,提升清洁能源产能,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市场竞争力 [4]
以数字生态文明助推“两山”转化
海南日报· 2025-07-06 08:26
绿色发展合作 - 海南和贵州同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在生态价值转化、制度创新、数字治理等领域可互通互鉴 [1][2][3] - 贵州依托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以数据赋能生态文明建设,为海南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方向 [3] - 两地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发展生态旅游等方面应加强交流合作 [3] 贵州绿色发展成果 - 贵州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47%上升到2024年63.3% [3] - 贵州成为全球集聚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一批绿色工业百亿级项目落地建设 [3] - 贵州推动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从大到强,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链动全球 [4] 海南绿色发展举措 - 海南完成五指山大叶茶碳足迹核算研究、碳标识生态价值提升方案,试点建立热带滨海城市GEP评价考核体系 [2] - 风电装备制造、装配式建筑、全生物降解塑料等新兴产业在海南从无到有、蓬勃发展 [2] - 海南将系统实施'2+N'标志性工程建设、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争当'双碳'工作优等生 [4] 数字生态文明 - 贵州以大数据产业赋能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可借鉴经验 [3] - 海南可借鉴贵州深化数字技术应用,以数字生态文明助推"两山"转化 [4]
政策东风吹拂海洋经济 概念股批量涨停
证券时报· 2025-07-03 02:11
海洋经济政策支持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 包括海上风电 远洋捕捞 海洋生物医药 海运业等重点领域 [1]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纳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标志着该产业进入国家顶层设计框架 [1] - 广东 山东 上海 浙江 福建 海南等沿海省份相继出台海洋经济规划或计划 推动海洋强省建设 [1] 地方政策落地情况 - 《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7月1日正式施行 系该省首部海洋经济地方性法规 [2] - 上海发布《海洋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征求意见稿 拟制定海洋经济促进条例 探索组建海洋产业发展集团 [2] - 浙江提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福建计划滚动实施300个以上海洋经济重点项目 [2] 行业发展数据 - 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 达105438亿元 同比增长5.9% 占GDP比重7.8% [2] - 2025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 同比增长5.7% [2] - 方正证券认为建设海洋强国是重大战略任务 参考低空和商业航天发展轨迹 政策催化与产业融资价值将持续凸显 [2] 资本市场表现 - 7月2日A股海洋经济板块大幅拉升 中证海洋经济指数盘中最高涨2.81% 收盘涨1.65% [1] - 海洋经济概念股掀起涨停潮 克莱特30%涨停 国航远洋20%涨停 大连重工等10余只个股10%涨停 [1] 上市公司业务布局 - 海兰信深耕海洋科技20余年 在深海科技领域布局海底观测网接驳盒 深海电站 水下无人设备等技术 [3] - 中信重工自主研制深海基础施工装备和水下机器人 适用于海上风电 海洋资源开发等场景 [3] - 雷科防务参与海洋系列卫星地面接收分系统建设 配套相关产品但业务占比较小 [3] 机构关注标的 - 15只海洋经济概念股获3家及以上机构评级 且一致预测今后三年净利增速均超10% [3] - 其中国航远洋 中科海讯 中船防务等6只个股机构预测今后三年净利增速均超20% [3]
宁夏银川:智能化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7-02 18:40
储能项目 - 宁夏银川永宁县大唐闽宁绿电小镇100MW/200MWh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是西北地区首个"绿电小镇"配套项目,采用构网型储能技术,具备电压和频率调节功能,可在电网故障时自发供电[1] - 项目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研发新能源最优配比模型,实现24小时绿电供应所需的源荷储最优配置比例[1] - 项目一次存储电量20万度,满足约2.4万户家庭一天用电需求,年减排二氧化碳约3万吨[1] - 闽宁镇成为全国首个实现24小时绿电供应的镇区,建成首个具备离网运行能力的镇域级新型电力系统[1] 工业蓝宝石产业 - 银川市天通银厦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工业蓝宝石晶体材料,广泛应用于LED照明、消费电子、医疗美容等领域[2] - 银川工业蓝宝石产业链集聚天通银厦、鑫晶盛等骨干企业,形成长晶—掏棒—切片—研磨—抛光及智能终端全产业链[2] - 银川具备工业蓝宝石晶体产能8200吨,蓝宝石晶棒7800万毫米,晶片产能2160万片,晶体生长炉1200台,建成全国最大工业蓝宝石生产基地[2] 风电装备制造 - 银川威力传动公司专注新能源产业精密传动解决方案,实现多项核心技术突破,填补国内科研空白[3] - 公司正打造"风电增速器智慧工厂",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北方最大大型风力发电增速器研发生产基地[3] - 项目为国内外大兆瓦陆上风电市场提供动能,提升中国在风电装备制造领域的竞争力[3] 银川产业发展 - 银川推动产业与技术深度融合,科技赋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2] - 银川形成项目成片、产业成链、企业成串的发展格局,从蓝宝石到绿电储能,展现高速发展动能[3]
新华财经|从塞上江南到陇原大地 金融“贷”动产业“发新芽、成大树”
新华社· 2025-07-02 10:21
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 - 宁夏和甘肃正加速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变革,涉及精密传动齿轮、超级砂型3D打印设备、马铃薯产业链数字化等领域 [1] - 威力传动成功研发我国首台10MW海上风电机组偏航驱动和变桨减速器,填补国内大功率海上风电减速器空白 [1] - 共享集团研制出超级砂型3D打印设备,推动传统铸造业转型 [3] 金融支持与企业发展 - 中国银行宁夏区分行向威力传动发放5400万元股票回购贷款,宁夏银行提供超11亿元对公授信支持 [3] - 交通银行宁夏分行为共享集团3D打印智能工厂建设提供2.08亿元项目贷款,后续累计授信达4.88亿元 [6] - 8家银行组成73亿元银团贷款支持宁夏中环光伏50GW太阳能级单晶硅棒项目,农行宁夏分行承贷12亿元 [6] 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 - 德福新材料研发4.5-9微米电解铜箔用于动力电池,进出口银行甘肃省分行提供3亿元贷款支持设备进口 [9] - 兰石装备获甘肃银行7亿元流动资金贷款用于石油钻采装备技术攻坚,其母公司兰石集团获42.3亿元综合授信 [9] 农业产业链数字化 - 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搭建"蓝天马铃薯"农业产业链平台,直接服务2.9万户薯农,助力收购马铃薯134.5万吨 [10] - 创新推出"蓝天云贷"产品,为薯农累计投放8.9亿元经营贷款,为产业链企业提供5.65亿元贷款支持 [10]
从塞上江南到陇原大地 金融“贷”动转型热土焕发新动能
新华财经· 2025-07-01 14:12
宁夏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国内首台10MW海上风电机组偏航驱动和变桨减速器,填补国内大功率海上风电减速器空白,成为金风科技、东方风电、远景能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供应商 [2] - 中国银行宁夏区分行发放5400万元股票回购贷款,宁夏银行提供超11亿元对公授信支持,从20万元住房抵押贷款起步,跨越20年陪伴企业成长 [2] - 中国银行宁夏区分行累计为238户高新技术企业、167家国家级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推出"宁科贷""专精特新贷"等产品 [3] - 共享集团在全球率先研制超级砂型3D打印设备,实现铸造3D打印产业化应用国内首创,交通银行宁夏分行提供4.88亿元累计授信支持其智能工厂建设 [3] - 中环光伏50GW太阳能级单晶硅棒项目获8家银行73亿元银团贷款支持,农业银行宁夏分行承贷12亿元并提供"金融+非金融"全链条服务 [4] 甘肃篇:产融结合推动传统与新兴产业升级 - 德福新材料研发4.5-9微米动力电池级电解铜箔,进出口银行甘肃省分行提供3亿元贷款支持核心设备进口,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达280.92亿元,占比41.01% [6] - 兰石装备公司获甘肃银行7亿元流动资金贷款支持石油钻采装备升级,其母公司兰石集团获42.3亿元综合授信构建"资本护城河" [7] - 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搭建"蓝天马铃薯"农业产业链平台,服务33家合作社和2.9万户薯农,创新"蓝天云贷"产品累计投放14.55亿元贷款支持马铃薯产业链 [7][8]
大金重工拟赴港上市布局全球化 年出口额17.33亿营收占比超4成
长江商报· 2025-06-26 08:00
国际化战略 - 公司拟发行H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夯实全球化战略布局和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1] - 重点布局欧洲、日韩、东南亚、澳洲等海上风电新兴市场,逐步扩大全球份额[1] - 海外业务快速增长,2024年出口收入17.33亿元,占总营收45.85%[2] - 目标在未来3-5年达到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海上风电市场份额第一[2] 海外业务拓展 - H股上市资金将用于全球海工领域技术创新、产能扩充、市场拓展及战略投资[3] - 2019年进入欧洲市场后,海外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跻身全球风电装备制造第一梯队[3] - 2022-2024年出口业务营收分别为8.38亿元、17.15亿元、17.33亿元,占比从16.41%提升至45.85%[3] - 2025年3月签署欧洲1.35亿美元(约9.86亿元)单桩合同,占2023年营收22.8%[3] - 5月再签欧洲10亿元单桩合同,占2024年营收26.46%[4] 技术创新与产能布局 - 正在布局"第三增长曲线",与国际头部浮式基础解决方案提供商合作,建立全球浮式业务中心[4] - 已建成6个国内生产基地和2个大型专业化码头[6] - 唐山基地2025年投产后将组建10-20艘超大型运输船队,降低物流成本[6] 财务表现 - 2024年净利润4.74亿元(同比+11.46%),扣非净利润4.33亿元(同比+17.7%)[5] - 2025年Q1营收11.41亿元(同比+146.36%),净利润2.31亿元(同比+335.91%),扣非净利润2.46亿元(同比+448.47%)[5] - 毛利率从2023年23.24%提升至2024年29.83%,2025年Q1达30.95%[5] - 净利率从2023年9.83%提升至2024年12.54%,2025年Q1达20.25%[5] - 2024年出口欧洲单桩等产品发运量近11万吨,财务费用同比下降77.39%[6] 行业地位 - 中国风电塔桩首家上市公司,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及塔筒解决方案全球领先企业[5] - 行业面临营收压力下仍实现业绩逆势增长[5]
东营市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力推节能降碳工作
齐鲁晚报网· 2025-06-25 23:12
节能降碳措施及成效 - 东营市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降碳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坚持以"双碳"工作为引领 [1] - 在全省率先制定印发《东营市零碳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方案(试行)》,公布东营宁德时代锂电产业零碳园区、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零碳园区作为第一批市级零碳园区建设名单 [1] - 高水平编制《东营市零碳城市发展规划》,深化与宁德时代战略合作,积极拓展零碳油区、零碳化工、零碳乡镇等应用场景 [1] - 在全国率先打造全域零碳示范城市、重化工产业新能源化转型样板 [1] - 全力打造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积极探索碳普惠体系建设,先期开展碳排放指标分配研究 [1] 节能降碳专项行动 - 深入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加大节能监察力度,实现全市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全覆盖 [1] - 深入实施"一企一策"能效诊断,持续推进重点企业节能减煤降碳改造提升 [1] - 谋划储备一批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项目 [1] 节能降碳宣传教育 - 加强节能降碳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县区、功能区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专题培训 [2] - 每年开展节能宣传周、低碳日和生态日系列活动,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2] - 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宣传教育,持续提升全社会节能降碳意识和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