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

搜索文档
水沟沿78号:弹孔“无言”见证长河新生
杭州日报· 2025-08-13 10:44
"那年我8岁,记得也是夏天,隔壁突然响起密集的枪声……"今年已95岁的来长顺手指向窗外,记 忆快速回到了上世纪30年代末。在他居住的滨江区长河老街荷花池2号(慎友堂)不远处,一座清代木 构院落静静矗立,斑驳的围墙上,数十个弹孔洞,似在向来往的人们无声地讲述着那段烽火岁月。 这处老宅位于水沟沿78号,曾是中共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长河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史料记载:1927 年,长河党支部书记来耀先组建农民协会,由此宅院的主人来柱臣负责。在长河街道天官社区工作人员 的陪同下,记者一路找寻,发现这处宅院位置隐蔽,门前巷道迂回,推门而入,大户宅院的空间又足够 能容纳众人会议。宅院主人来柱臣的孙子来国钧回忆:"小时候听长辈说,先辈们常在这里秘密开 会。"也许正是这样的缘故为后来的历史埋下了伏笔——1938年前后,它成为日军在杭扫荡的重点目 标。而弹孔墙百米开外,至今还有残存的碉堡沉默伫立。 来国钧抚摸着墙上的弹痕告诉记者:"抗日战争时期,我的伯伯和叔叔都上了前线,一个死在了战 场,一个在战争结束后才返乡。当时,留守家中的父亲曾带着一家老小外出避难,回来后就见墙上多了 这些弹孔。"如今,这面承载了来家人记忆的围墙,已成为长河老 ...
感受用生命刻下的信仰(解码·家书中的廉洁文化)
人民日报· 2025-08-12 06:01
红色文化资源开发 - 平昌县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并创编独幕剧《家书》 通过时空对话形式展现刘伯坚家国情怀 [2] - 2024年文化馆对剧目进行改编 创作团队通过研究史料与实物逐字解读三封家书 还原烈士从求学至就义的心路历程 [3] - 改编新增讲解员角色 以纪念馆展陈为背景针对性解说 延伸至革命信仰深层诠释 突出廉洁操守与忠诚品质 [4] 文化教育推广成效 - 剧目演出后带动纪念馆参观流量 五年内150余名青少年担任小小讲解员 讲述革命故事 [4] - 今年以来纪念馆开展红色故事会等主题活动150余场 吸引3万余名党员干部接受教育 [4] - 纪念馆与40余所大中小学共建教育基地 红色故事宣讲和廉洁主题研学成为常态化活动 [5] 社会影响与精神传承 - 剧目通过家书内容传递"生是为中国 死是为中国"的信仰 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包括学生与老党员群体 [2][4] - 红色基因与廉洁文化通过舞台剧和展厅形式代代相传 使新一代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 [5]
这里的歌声依然嘹亮(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人民日报· 2025-08-11 06:20
红色文旅产业 - 延安市依托红色资源优势打造75个现场教学点,建起500多人的教育培训师资库,开发"重走长征路"等主题教学线路[4] - 金延安旅游度假区1∶1复刻安澜门、新华书店等标志性建筑打造沉浸式小剧场,自2019年开业累计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7] - 大型歌舞剧《延安十三年》通过《落脚延安》等篇章再现峥嵘岁月,创新表达激发红色文旅新动能[7] 苹果产业链发展 - 延安现有果品精深加工企业39家,苹果全产业链产值达550亿元[9] - 中国供销集团延长公司采用智能选果线实现精准分拣,选果效率大幅提升,并调试苹果饮品加工线延伸产业链[9] - 延安苹果产量突破500万亩,跻身中国苹果品牌价值榜前列,南庄河村果农仅苹果一项人均年收入达1.9万元[9][10] 革命文化传承 - 延安文艺纪念馆征集各类文物、史料和艺术品近5万件,推进文物保护和传承[6] - 《黄河大合唱》诞生于窑洞中,成为抗日烽火中凝聚民族力量的战歌,至今仍被传唱[5] - 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从成立时的50多名发展到2024年底的10027.1万名[3]
黄土地上续写传奇
人民日报· 2025-08-08 19:32
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 - 白崖台村依托平型关大捷遗址发展红色旅游,复建八路军机要处场景,打造红色文化主题商街"平型关驿站",2024年接待红色研学团队40多个、6000余人次 [3] - 村民通过办餐馆、开民宿、卖特色农产品实现增收,贫困村转型为全国首批红色美丽村庄,人均年收入显著提升 [4] - 蔡家崖村开发红色景区并打造商业街,"蔡家崖号"列车开通后带动农家乐、杂粮加工等产业,村民人均年收入从4000元增至1.2万元 [7] 有机农业与科技兴农 - 灵丘县车河有机社区通过生态治理和科技兴农转型,有机农产品认证达133个品种,认证面积3万多亩,30多家经营主体参与 [9] - 中国农业大学在灵丘开展技术推广,实现"论文写在田间,成果出在地头"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9] 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发展 - 兴县中铝华润公司采用电解铝液直供模式,节能减耗并降本增效,推动百万吨千亿元级铝镁产业集群建设 [12] - 灵丘县依托"东数西算"节点建设大数据园区,吸引20余家企业落户,服务器总量占全省1/3,秦淮数据中心采用液冷技术提升竞争力 [13]
红色文化展陈丰富 “抗战书屋”在河北邯郸揭幕
央视新闻· 2025-08-08 16:57
抗战书屋揭幕 - "抗战书屋"揭幕仪式在河北邯郸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举行 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1] - 书屋设置四大展览区包括"延安星火""太行丹铅""走向全国""题壁星辰"以及开放式阅读区 通过时空经纬展现抗战时期党的建设实践和思想结晶 [3] - 中国出版集团等向书屋捐赠图书 涵盖抗战历史研究专著和红色经典作品 丰富展陈内涵与历史深度 [3]
“光荣之城”红色文化直抵人心 2025上海红色文化季精心策划一大批主题活动 以大众喜闻乐见方式讲好红色故事
解放日报· 2025-08-08 09:40
前不久,一场国防主题快闪活动在嘉定区的南翔印象城开启,用军事模型、徽章盲盒、卡牌对战等 文创互动,把硬核国防知识"玩"出了新花样。14岁的熊宇晨在一排军事模型前驻足观赏,眼中充满好奇 与兴奋:"非常炫酷,还看到很多书本上没见过的细节!" 记者 吴頔 6月9日,"党从这里诞生——上海市珍贵红色档案联展"在市档案馆开幕,通过近200组(件)红色 档案文献、实物档案和影像资料,讲述建党初期中共中央在上海领导全国革命斗争的历史,一个月就接 待330余家单位的8800余人次参观。"七一"前夕,"朝着胜利的方向——中共中央驻地巡展(1921— 1949)"在上海中心118层的"上海之巅"观光厅向公众开放,以中共革命驻地历史轨迹,展现党带领人民 从苦难中奋起、在斗争中成长,最终迎来新中国诞生的辉煌历程。 作为2025上海红色文化季的亮点项目,这样的国防文创展示快闪活动已经走进上海多个商圈,让国 防教育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入市民生活。 今年5月至7月,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开展"光荣之城"2025上海红色 文化季,围绕研究出版、展览展陈、文艺影视、社会宣教、思政研学、旅游文创、媒体传播七大板块, 精心策划 ...
黄土地上续写传奇(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人民日报· 2025-08-08 06:40
红色旅游产业发展 - 白崖台村依托平型关大捷战场遗址发展红色旅游 修复八路军115师窑洞及机要处场景 建设红色文化主题商街"平型关驿站" 2024年接待红色研学团队40余个共计6000余人次 [3] - 蔡家崖村开发红色景区并打造商业街 铁路部门开通"蔡家崖号"列车结束当地不通客运列车历史 带动村民开办农家乐及杂粮加工厂 [7] 乡村振兴与民生改善 - 白崖台村富民箱包厂带动10余名脱贫户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 村民通过开办餐馆 民宿及销售农产品将贫困村建设为全国首批红色美丽村庄 [3][4] - 蔡家崖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从4000多元增长至1.2万多元 十年间实现200%增长 "晋绥大院"农家乐试营业即带动近20名村民就业 [7] 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 灵丘县发展有机农业 累计认证有机农产品133个品种 认证面积超3万亩 培育30余家生产经营主体 车河有机社区通过生态治理和科技兴农实现从"空心村"到康养地的转型 [9] - 中国农业大学常驻灵丘开展科技推广 通过土壤改良和质量追溯体系推动有机农业"试验田"向"高产田"转化 [9] 工业集群与技术创新 - 兴县建设中铝华润电解铝项目 采用960℃铝液直供技术实现节能降耗 目标建设百万吨千亿元级铝镁产业集群 [12] - 灵丘大数据园区占地1万余亩 吸引秦淮 京东等20余家企业落户 服务器总量占山西省三分之一 秦淮数据中心采用板式液冷技术实现20毫秒低时延直连北京 [13]
(经济观察)中国暑期红色旅游升温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15:57
数据显示,暑期以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每天接待观众2.5万人次;山西阳泉的百团 大战纪念馆参观游客量相较去年大增。这些纪念馆通过丰富的文物展示、详实的历史资料和逼真的场景 还原,让游客们深刻感受悲壮而伟大的抗战历史,汲取奋进力量,传承红色基因。 相关影视作品也带动红色旅游热度攀升。以南京大屠杀为故事背景的暑期档影片《南京照相馆》上映即 获大量关注,上映10天,总观影人次破4000万。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8月7日13时26分,该片累计 票房18.48亿元(人民币,下同)。影片核心拍摄地上海影视乐园(车墩影视基地)在同程旅行平台的7月搜 索热度环比上涨超80%。 同程旅行度假业务相关负责人预计,随着8月份《东极岛》《山河为证》等抗战题材影片的陆续上映, 今年暑期的抗战主题红色旅游有望迎来小高潮。 飞猪数据显示,暑期以来,平台上"红色旅游"相关关键词的搜索热度显著增长。值得注意的是,红色旅 游正逐渐脱离"静态参观"的传统套路,转向"互动体验"的新路径。不少红色旅游目的地通过沉浸式体验 让游客"动起来",进一步带动红色旅游热度攀升。如,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实践基地推出 的"红军的一天"主题体 ...
瓷心绘红村:陶大学子两载深耕,以瓷为笔续写赣北红色振兴篇章
中国食品网· 2025-08-07 15:12
红色旅游产业开发 - 实践队针对西安村红色旅游线路模糊和产业薄弱问题 通过瓷艺创新与产业设计激活红色资源[1] - 系统测绘红色遗址并规划旅游线路 涵盖县委旧址纪念馆 烈士墓 红色学堂等核心景点 并设计红瓷元素导览标识系统[2] - 推动"设计-生产-销售"链条构建 联系本地资源进行文创试产 探索将蜂蜜产品与红色旅游路线及驿站结合销售[3] 文创产品体系构建 - 开发"红映浮梁"系列首批文创产品 包括绘制红军故事的搪瓷杯 保温瓶等日用品[2] - 设计帆布袋 铅笔 笔记本 徽章 钥匙扣 明信片和拼图等产品 融合红色符号与现代设计以吸引年轻群体[2] - 为野生百花蜜设计"浮野蜜踪"品牌包装 以大山为背景呈现山茶花 稻穗和油菜花图案 突出野生采蜜特性[3] 红色文化传承与产业融合 - 使用深沉红瓷勾勒烈士张仁海筹集物资 传递情报等故事 实现从"一墙剪影"到"一村史诗"的深度叙事升级[1] - 文创产品和蜂蜜包装均融合红色IP与物产资源 使红色记忆成为可触可感的产业化载体[2][3] - 通过清晰旅游线路吸引客流 再通过故事性瓷墙和可销售文创产品实现留客与富民 形成红色名村活化闭环[3]
以歌会友 山歌传唱新时代
中国新闻网· 2025-08-07 09:11
赛事概况 - 2025全国客家山歌(江西·铜鼓)邀请赛于8月5日在南昌启动发布仪式,赛程将持续至9月,活动覆盖宜春铜鼓和南昌两地 [1] - 赛事主题为"唱支山歌给党听",融合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红色文化、绿色发展等时代元素 [1] - 赛程分为初赛、复赛、决赛、晚会展演四个阶段,通过竞技形式促进传统唱腔、方言歌词、即兴对唱等核心技艺的代际传承 [1] 参赛范围与文化展示 - 吸引江西、湖南、湖北、广东、福建等地区的全年龄段歌手(团队)参赛,涵盖老、中、青、少群体 [1] - 通过赛事展示各地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1] - 新增"红色客家山歌"实景演出环节,以沉浸式形式展现人文与红色文化结合 [1] 文旅融合创新 - 配套景区拉歌、嘉宾采风、自驾游等特色文旅活动,打造"非遗+文旅"体验场景 [1] - 活动设计注重沉浸式文化体验,结合江西铜鼓的景观、美食与文化资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