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更新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中心城区最大规模“原拆原建”小区今迎首批居民回搬 彭浦新村街道20年旧改结束
解放日报· 2025-06-29 09:48
项目概况 - 上海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区完成近4年改造 原40幢非成套老旧住房变为17栋高层电梯住宅 新增1600个车位 配套社区养老院 体育中心 文化场馆等设施 [2] - 改造后实现2110户居民"品质新居梦" 每户独门独户 独用厨卫 配有电梯和地下车库 小区公共绿化环境堪比新建商品房 [2] - 项目新建6层社区养老院(172个床位) 2万平方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人行天桥连接1号线地铁站 配套服务辐射整个街道 [9] 户型设计 - 改造前存在282种户型 改造后精简为96种 设计耗时1年多 修改20余稿 重点考量租赁户与产权户的利益平衡 [6] - 租赁户在保留原使用面积基础上 每户增加约2平方米 并获赠独用厨卫和阳台 产权房住户可增加20平方米建筑面积 [4][5] - 典型案例包括72岁居民从17.3平方米6人共居房升级为带独用厨卫阳台的电梯房 74岁居民从60多平方米"奇葩"户型升级为80多平方米正规小三房 [3][4] 改造模式演进 - 彭浦新村历时20年完成102栋非成套旧住房改造 模式从"贴扩建"逐步升级为"拆多层建高层" 改造内容从厨卫独用扩展到电梯 高层 生活配套等综合提升 [8] - 静安区采用"以小区更新带动社区提升"理念 通过收储周边地块整合规划 为社区功能注入创造空间条件 [8] - 项目保留工人新村历史记忆 新建党群服务中心将再现"外宾接待室"场景 打造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功能的社区 [10] 居民反馈 - 居民评价改造后环境与房型"和新建商品房没啥区别" 特别满意新增的阳台 独用厨卫等设计 [7] - 典型案例显示改造后厨房可放置冰箱 卫生间能摆洗衣机 阳台满足日照需求 彻底解决原房屋渗水 潮湿等问题 [3][4]
总结与展望 | 融资:上半年融资同比下降30%,企业重整成功案例提振信心(2025H1)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6-29 09:31
政策环境与金融支持 - 2025年房地产政策保持宽松基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适时降准降息"及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同比增加5000亿元)用于土地收储和存量商品房收购[3][4] - 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房地产"白名单"贷款审批金额从5万亿元攀升至6.7万亿元,全年处置不良资产超3万亿元[3][5] - 住建部强调城市更新为核心工作,2025年前4月全国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679个,6个地区开工率超50%[4][6] 房企融资现状与成本 - 2025年上半年房企融资规模1844亿元(同比下降30%),二季度环比上升19%但仍处历史低位,民营房企融资难问题突出[7] - 境外债券融资成本升至8.6%(绿城中国发行3.5亿美元票据利率8.45%,新城发展3亿美元债利率11.88%),境内债券成本降至2.71%(较2024年下降0.2个百分点),整体新增债券成本3.28%[9][10] - 央国企新增融资占比达86%,境内债权融资占比66%而境外占比升至21%[12][13] 债务压力与风险化解 - 2025年房企债券到期规模5327亿元(高于2024年的4829亿元),三季度为偿债高峰(约1600亿元),展期后仍存再违约风险[14] - 协信远创与金科股份完成司法重整,标志行业风险化解从"个案突破"转向"模式复制",推动行业良性循环[16] 行业转型与发展模式 - 城市更新成为破局关键,政策支持"四好"建设(好房子、小区、社区、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加速为房企提供新机会[17] - 国务院会议提出优化土地和在建项目摸底政策,多措并举稳定预期、激活需求,推动市场止跌回稳[4][17]
土地月报|成交规模季节性增长,京沪多宗高总价地块顺利出让(2025年6月)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6-29 09:31
核心观点 - 二季度土地市场溢价率回落但优质宅地热度不减,下半年供地将持续优化并改善预期 [2][4][8][9] - 土地市场呈现缩量提质特征,成交建面同比下降4%但金额同比增长22% [4][5][16] - 一二线城市量价齐升,三四线城市持续收缩,市场分化明显 [7][16][19] - 优质宅地仍受追捧,部分核心城市地块溢价率高达76% [19][24][26] - 下半年土地市场将迎来更多高质量供应,城市更新和专项债收储将改善库存指标 [9][20][25] 供求 - 6月土地供应建面5253万平方米,环比增9%,同比降12.2%,延续缩量趋势 [4][5][11] - 成交建面4570万平方米,同比降4%,成交金额1573亿元,同比增22%,呈现缩量提质 [5][16] - 一线城市优质地块供应稀缺,上海徐汇地块起拍楼板价高达16万元/平方米 [12] - 二线城市中苏州园区地块起拍楼板价6万元/平方米,刷新当地纪录 [13] - 地方政府持续优化供地,如株洲计划减少新增商品住房供应21.12万平方米 [14] 热度 - 6月平均溢价率4.2%,连续3个月回落,一二线降至5%左右,三四线降至2.7% [4][6][19] - 北京、杭州土拍溢价率不足1%,但上海、成都仍达10%和15% [19] - 成都锦江区地块溢价率高达76%,楼板价3.55万元/平方米 [26] - 土地流拍率6%,回落至近年低位,部分城市因销售前景不确定导致流标 [22] 重点地块 - 上海宝山组合地块成交总价81.95亿元,溢价率仅1.2%,开发难度高 [24][26] - 北京多宗棚改地块底价或低溢价成交,反映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24][25] - 上海杨浦、闵行地块分别拍出31%和13%溢价率,由保利发展竞得 [24] - 单价榜中上海杨浦东外滩地块楼板价9.5万元/平方米,周边新房售价20万元/平方米 [26] 后市展望 - 下半年将落实"控量提质",城市更新和土地收储将促库存下降 [9][20] - 专项债收储和闲置土地回收将改善库存指标,带来更多高质量供应 [20][25] - 优质地块热度将持续,核心城市优质板块仍将受追捧 [8][9][19]
2025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融资大会举行 签约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5.8亿元
河南日报· 2025-06-29 07:21
文旅项目签约 - 2025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融资大会现场签约5个重点文旅项目,总投资额35.8亿元 [1] - 郑州中牟冰雪欢乐度假区计划总投资20亿元,打造室内滑雪场、迷你世界乐园及高端酒店与商业配套 [1] - 开封西园雅集项目以宋文化为主题,构建"一湖一街、一园一苑"四大分区和六大沉浸式消费场景 [1] 大会主题与目标 - 大会主题为"文旅科技融合产业金融聚力",旨在促进文旅、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激活文旅新消费 [1] - 组织6家投资、金融机构进行产品和投资意向推介,展示4个省内重点文旅融资项目和2个长三角合作项目 [1] 参会企业与项目对接 - 邀请43家省外企业参会,设置10家金融机构展台,组织68个省内重点融资项目与机构对接 [2] - 编制《2025河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招商推介项目册》推介116个重点文旅投融资项目 [2] - 编制《全国数字文旅案例集》推介103个数字文旅项目,推动河南与长三角在人工智能、沉浸体验等领域的合作 [2] 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 - 河南将出台支持政策,通畅文旅企业投融资渠道,建立"文旅+金融"投融资体系 [2] - 优化产业投融资服务和环境,提振各类企业在豫投资信心 [2]
从瓦当到霓虹:北京南中轴上一场文化与商业的碰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8 12:15
项目概况 - 大吉巷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标志性城市更新项目,由中海地产主导,历经9年改造成为集文保、商业、商办、绿地为一体的综合体 [1] - 项目位于宣南文化核心区,与故宫直线距离仅2.8公里,区域内包含康有为故居等成片式文物建筑 [1] - 5月25日正式开业,开业当天吸引20万人次客流,至今总客流量超200万人次 [1] 文化保护与修缮 - 文保区面积约3000平方米,包含4处文物建筑,其中康有为故居为北京市级文物 [4] - 修缮遵循"修旧如旧"原则,通过数字化技术精细化复原历史风貌,保留胡同肌理和四合院格局 [4] - 改造团队挖掘出48处有保护价值院落、61处一般传统院落、9处珍贵历史构筑物和5条传统胡同 [5] - 文保区建筑分为非活化利用类(如康有为故居举办公益展览)和可活化利用类(引入咖啡店等业态) [5] 商业运营与创新 - 商业面积8万平方米,引入150余个品牌,其中超50%为首店及定制店 [19] - 通过文化IP(如康有为故居)与商业街区联动,构建网状商业结构引导客流 [8] - 合院商业区采用新中式设计,与文保区建筑风貌相呼应,引入东方境等新中式美学品牌 [10] - 开业后商户经营超预期,如瑅瑚小馆工作日营收达6万元(原预期4万元),节假日达8万元 [20] 空间规划与设计 - 采用"地面守形制,地下求发展"模式,地下商业空间与菜市口地铁站直接连通 [13] - 项目3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中约70%向城市开放,包括首层、地下空间和下沉公园 [13] - 建筑高度设计遵循文保区限制(限高45米),通过过渡区实现视觉平缓衔接 [9] - 合院商业参照老地图肌理设计,东侧立面融合现代与古典风格 [10] 行业意义与示范效应 - 探索出企业主导的城市更新路径,兼顾历史保护与商业可持续性 [22] - 通过开放空间设计补足核心区配套短板,形成办公、居住、商业、公园的有机循环体系 [22] - 首店经济显著提升项目吸引力,50%首店占比带动客流聚集 [19] - 为北京城市更新提供实践样本,特别是在零散地块整合与功能复合方面具有参考价值 [22]
守护老县城 赋能新生活(博古知今)
人民日报· 2025-06-28 06:12
老城保护的重要性 - 我国拥有2000多个老县城和数百个古代府城、州城,这些老城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体现了历史发展过程和地域文化多样性 [1] - 老城与中国悠久历史有重要关联,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奋斗的光辉历程 [1] - 老城保护需要开展专项调查,是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点区域 [1] 老城的历史分期与特点 - 1911年前建成的老城包含老城墙、护城河围合的城区、卫所、驿城等历史遗存 [2] - 1911-1949年老城体现近代发展历程,包括老街巷、老广场、老厂区等 [2] - 1949-1978年老城展示新中国建设成就,重点包括老工业区、单位大院等 [2] - 1978-2000年建成的城市体现改革开放成就,有标志性建筑区、商业区等 [2] 老城保护的理念与方法 - 老城选址建设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包括和谐观、发展观等精神价值 [3] - 保护需要整体性视角,涵盖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 [3] - 应保护与老城建设相关的山水形胜,这是古人营建城市的重要智慧 [3] - 传统格局包括街巷、建筑物与自然环境构成的整体布局形态 [3] 老城保护实践案例 - 江西永新县在老城保护中注重挖掘历史文脉,修复"山—水—城"的历史景观 [4] - 通过修缮文物古迹、疏浚水系、再现历史景观等方式保护老城 [4] - 整合非遗文化打造"文化新客厅",为老城增添人气 [4] 老城保护的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将老城保护视为经济发展的包袱 [4] - 第二阶段:将老城保护视为责任 [4] - 第三阶段:将老城保护作为动力,发掘其赋能新经济的价值 [4]
从瓦当到霓虹:北京南中轴上一场文化与商业的碰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7 20:50
项目概况 - 大吉巷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标志性城市更新项目,由中海地产主导,历经9年改造,成为集文保、商业、商办、绿地为一体的综合体 [1] - 项目位于宣南文化核心区,毗邻南中轴线,与故宫直线距离仅2.8公里,区域内有多处成片式文物建筑 [1] - 5月25日正式开业,开业当天吸引20万人次客流,至今总客流量已超200万人次 [1] 文保区改造 - 文保区面积约3000平方米,包含康有为故居等4处文物建筑,改造前破损严重 [2] - 改造遵循"修旧如旧"原则,通过历史资料研究、数字化技术等手段精准还原,保留胡同肌理和四合院格局 [3][6] - 改造团队挖掘出48处有保护价值的院落,61处一般传统院落,9处珍贵历史构筑物,5条传统胡同 [6] - 更新后文保区分为非活化利用类(如康有为故居)和可活化利用类(如引入咖啡店等业态) [7] 商业运营 - 商业面积8万平方米,分布150余个品牌,其中超50%是首店及定制店 [18][21] - 品牌组合包括中式美学品牌、生活方式品牌和特色餐饮品牌 [18] - 开业后表现超预期,部分门店工作日营收达6万元,节假日约8万元,高于预期4万元和6-8万元的目标 [20] - 核心客群原定为周边三公里人群,实际吸引范围远超预期,包括海淀、朝阳、昌平等区域 [21] 规划设计 - 采用"地面守形制,地下求发展"的立体开发模式,地面建筑限高45米,主要商业空间位于地下一层和二层 [13] - 项目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约70%用地面积向城市开放,包括首层、地下空间和下沉城市公园 [13][15] - 在文物建筑与现代商业区之间设计多条通道,构建网状商业结构,引导客流 [9][12] - 新建合院式建筑参照老地图设计,在体量和街巷空间上与文保区形成延续 [10][11] 创新实践 - 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如将文化IP引入商业街区,既宣传传统文化又为商业带来活力 [9][11] - 通过首店经济增强项目新鲜感和吸引力,迅速聚集人气 [18][21] - 采用下沉式、大面积向社会开放的设计,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更新项目中较为少见 [15] - 整体改造形成办公、居住、商业、城市公园等有机循环体系,为周边配套提供补充 [22][23]
解析城市更新烟火密码:“何以上海·志在上海”在鸿寿坊举办
新浪财经· 2025-06-27 16:45
城市更新项目概况 - 鸿寿坊项目通过"肌理保护、风貌延续、功能焕新"策略实现百年老弄堂转型 保留石库门门头与鱼骨状里弄作为历史"活化石"[5] - 项目打造1.5万平方米商业空间 引入70余个品牌 其中50多家为上海或区域首店[5] - 石库门里弄与现代楼宇通过空中连廊连接 食集空间采用回收旧砖砌筑外墙 融合通风天窗等传统元素[5] 商业空间设计理念 - 项目定位为"公共生活客厅" 服务周边居民、学生及办公人群 强调社区融入与日常社交功能[6] - FOODIE SOCIAL 3.0食集聚集30余家美食档口 融合老字号海鲜档与独立咖啡店等多元业态[8] - 商业空间设计包含无障碍设施与适老化服务 塑造"精致烟火气"的15分钟生活圈范式[8] 文化保护与社区活化 - 通过方志文献与口述历史解码1933年石库门建筑史 完整保留近代"大自鸣钟"商圈历史图景[5] - 改造后的工业遗存墙体与现代艺术展陈形成视觉冲击 中心广场设置油条造型艺术装置《上海点心》[8] - 老居民反馈改造后社区人情味提升 食集成为邻里社交新节点[8] 项目社会价值 - 项目实现"保护与发展、历史与未来"的平衡 提供城市更新的"上海样本"[10] - 通过在地化文化转译与包容性社区营造 使历史街区重获生活活力[10] - 食集场景中传统与现代口味融合 编织起社区情感纽带[8]
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江西着力推进“好社区”建设
中国新闻网· 2025-06-27 14:53
江西省"好社区"建设规划 - 江西将以"好社区"建设为牵引,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大力推进城市更新 [1] - 过去城市建设侧重体量扩张导致"城市病"频发,急需通过"针灸式"社区更新改造提升基础设施 [1] - 省政府5月印发《江西省推进"好社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1+5"六大工程体系 [1] 社区建设核心机制 - "1"项核心工程为机制改革,包括构建多部门协同工作模式和社区体检更新一体化推进机制 [1] - 创新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制度 [1] - 探索存量更新改造的项目流程、技术措施和快速办理机制 [1] 五大提升工程 - 韧性增强工程:未提及具体措施 [1] - 设施提升工程:聚焦"一老一小"、停车充电等痛点,增建嵌入式服务设施和停车位 [2] - 绿色发展工程:建设口袋公园、整治雨污管网、推广建筑节能改造和光伏应用 [2] - 智慧赋能工程:普及自助终端、搭建集成政务办理的智慧服务平台 [2] - 治理强基工程:未提及具体措施 [1] 具体实施措施 - 利用闲置空间新增停车位,普及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 [2] - 完善无障碍和适老化改造 [2] - 系统整治雨污管网错接混接 [2] - 推广建筑节能改造和太阳能光伏应用降低社区能耗 [2] - 促进数字生态与社区生活深度融合,实现便民服务指尖可达 [2]
22国驻华外交官齐聚石景山首钢园 见证城市更新 共促合作发展
环球网· 2025-06-27 14:48
首钢园转型成果展示 - 首钢园区从工业遗存成功转型为融合文旅、科技、会展的现代化城市地标,三高炉改造为京西热门文旅会展场所[1] - SoReal科幻乐园保留工业骨骼并引入VR对战、全息影像等科技业态,成为消费新地标[1] - RE睿·国际创忆馆通过数字化手段展示历史文化,创新"数字技术+文化遗产"模式[1] 企业创新与合作推介 - 首钢建设投资公司介绍园区规划、工业遗存利用及高精尖产业招商政策[2] - 睿尔曼智能科技展示超轻量仿人机械臂研发成果[2] - 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解读北京市科幻产业扶持政策及产业链发展[2] - 超思电子重点推介心血管监测等智能医疗产品海外布局[2] - 燕京八绝文化公司展示非遗传承经典作品[2] 国际反响与合作潜力 - 巴拿马驻华大使肯定首钢园"工业特色+现代功能"的转型模式[3] - 巴基斯坦科技参赞赞赏首钢绿色低碳发展及科技公司孵化[3] - 斯洛文尼亚经贸随员认为首钢园为工业区再利用提供示范方案[3] 活动平台价值 - "驻华外交官走进北京"系列活动推动国际经贸、科技、文化领域务实合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