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传承与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活动 | 2025“文脉之光”中国国家版本馆文创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腾讯研究院· 2025-05-08 16:43
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文明大国建设的基础工程, 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标志性文化工程。中国国家版本馆(国家版本数据中心)担负着赓续中华文 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国形象、推动文明对话的重要使命,是中华版本典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 中心、交流中心和国家出版信息服务中心。 本次 "文脉之光"文创设计大赛 ,旨在让沉睡在典籍中的文化密码"活"起来:通过开发文具、数码周边 等创意产品,让古籍纹样走进现代生活;借助AR技术让版本"开口讲故事";用当代设计语言重构传统典 籍的版式美学。活动将推动文明"基因库"成为创新"孵化器",让中华文脉在设计师的创意中焕发新生, 擦亮国家文化名片,为文化产业注入新动能。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国家版本馆 执行单位: 阅途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阅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活动对象 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各高校艺术院系师生、独立设计师、具有一定艺术设计基础的社会各界人士、创 意设计团队或机构均可报名参赛。 参赛作品设计手法、表现形式、材质、工艺、造型、尺寸、品类等不限,鼓励参赛者以创新视角和多元 表达,深入挖掘版本馆文化内涵,彰显版本馆特色,充分展现 ...
美食,省不下来的庖厨功夫
人民日报· 2025-05-06 06:17
核心观点 - 小说《粤食记》以粤菜传承与创新为主线 通过美食形意结合展现文化寻根与创业故事 融合网络文学爽感与严肃文学美感 成为2024年度唯一入选"中国好书"的网络文学作品 [2][3][4] 文学价值 - 作品通过细节描写突出粤菜感官体验 包括肠粉 艇仔粥 虾饺 文昌鸡等菜品的色泽 香气 味道描写 [2] - 采用"食之形"与"食之意"双重叙事结构 前者侧重食材挑选 刀工火候 菜品形色 后者升华至精神层面与文化意蕴 [3] - 通过"形意汤"等菜品设计体现"得其意 去其形 留其味 守其真"的哲学理念 超越物质享受进入精神品位层次 [3] 文化冲突与融合 - 揭示现代快餐文化与传统粤菜文化的矛盾:前者追求外观效率厨技(去意留形) 后者讲求意蕴经验厨艺(形意兼备) [4] - 以麦希明为代表的新派传承人通过"阴阳调和"哲学找到形意融合之道 实现折而不断 新而不浮的文化传承 [4] - 小说叙事基本矛盾体现为慢古典时间与快现代时间的冲突 以及文化诗学与商品美学的对立 [4] 叙事创新 - 突破网络文学常规"爽感"写作模式 在上升成功舒适快乐基础上增加"美感"描写 包括劳动之美 青春之美 传承之美 [4] - 融合网络文学与严肃文学优势 实现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形成细节大于情节的独特叙事风格 [2][4]
长沙“青春创未来 奋斗书华章”座谈会上,这些青年激荡奋进强音
长沙晚报· 2025-04-29 22:57
创新创业政策支持 - 湖南"七个一"创业政策扶持下,长沙闪灵智合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刘园园在半年内完成从项目路演到入选《夺金2025》,成为生物医药赛道创业"金种子",并获取100万元种子轮融资 [1] - 湖南竹阳新能源有限公司创始人周再阳在政府提供的免费实验室里完成数百次试验,研发出"高效仿生减反射透明竹膜"技术 [2] - 东茅街茶馆初创合伙人张铁瀚在政府首店经济政策支持下,打造全国首个"方志文化"茶馆品牌 [4] 生物医药行业 - 长沙闪灵智合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产品已在全国40余家养殖场推广应用,并与国际顶尖生猪育种企业达成意向合作 [1] - 公司命名"闪灵智合"中,"闪"代表技术精准高效,"智"代表新技术和新质生产力 [2] 新能源行业 - 湖南竹阳新能源有限公司跨界研发出"高效仿生减反射透明竹膜",为光伏产业开辟新路径 [2] - 该技术获得"挑战杯"金奖,让竹林变身"新能源发电站" [2] 现代农业 - 湖南田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宁乡流转1280亩土地,探索"水稻+水产"共生模式,引入全程机械化使每亩地用工成本降60% [3] - 采用"稻鱼虾"立体种养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农药化肥使用量降65% [3] - 与刘少军院士团队合作建立"种业创新平台+龙头企业+农户"体系,带动5万亩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升级 [3] - 打造"宁乡田礼"品牌年销售额超2600万元 [3] 文化创意产业 - 东茅街茶馆日均销售3000杯茶、1000斤粉,社交媒体讨论度持续走高 [4] - "泥人刘"第四代传人刘嘉豪将AI设计、3D打印引入传统陶艺,与湖师大共建"数字陶瓷实验室" [4] - AI算法可生成2000种设计方案,将研发周期从180天压缩至30天 [4] - VR虚拟展厅让用户扫码"穿越"古窑,见证72道工序 [4] - "泥人刘"在古镇开设陶艺工坊,免费为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平台,联合高校建立非遗研学基地,已培养200余名年轻传承人 [5]
节日为媒 让文化出彩旅游出圈
海南日报· 2025-03-31 09:47
陈雪怡 近日,在海南五指山,马路两旁行道树枝头挂满的黎锦图案条幅随风摇曳似舞动、气球挂件笑容可 掬表欢迎,让不少市民游客忍不住驻足拍照,在社交平台上配图发文称"太用心了!'三月三'气氛超浓 烈!" 今年的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活动,主会场设在五指山,还将在全省16个市县(单位)分别 举办分会场活动。不只是五指山的活动气氛浓烈,屯昌分会场于3月27日至28日在南坤镇合水新村举办 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展示、男女混合拔河比赛等,并设长桌宴款待各方宾客;3月28日,万宁分会场在 南桥镇桥南外村举行,打造了一场集文化展示、产业推广、资源推介、全民参与于一体的民族文化盛 宴……"三月三"主会场开幕式还没开启,活动氛围感已经在全省各地提前拉满。 节日年年都过,今年有何不同?不止于"加浓版"的活动氛围,还有"创新版"的活动安排。如"奇遇五 指山·花开三月三"户外沉浸式全城剧本秀等创新沉浸式演出,能让市民游客深度体验民族文化。通过创 新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三月三"活动作为黎族苗族文化展示的重要载体作用,既保留了文化原真性,又 赋予其现代生命力。 此外,今年的"三月三",游客不仅可参与千人齐跳竹竿舞、共同舞、舂米舞等,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