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

搜索文档
致敬守护!5位文保领域代表谈文明传承
新华网· 2025-04-29 08:37
文章核心观点 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文保领域代表分享工作经历,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传承文明,各项文保成就凝聚着无数工作者的智慧与坚守 [1][3] 文保成就 -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全面开展,“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申遗成功,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超14亿人次,7批次211件(套)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 [3] 代表人物事迹 王龙 - 梦想“丈量大地”,曾带队用一年时间走遍吐鲁番山水,调查1108条坎儿井 [3] - 作为吐鲁番区域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指导员,牵头组织天山孔道专项调查,新发现74处古墓葬、古遗址等 [3] 宋淑霞 - 讲解敦煌20多年,以“讲解员的素养决定文化遗产价值的阐释”为指引,未来将践行和弘扬莫高精神 [3][4] 夏格旺堆 - 从事文物考古工作近30年,参与近100个项目田野工作 [6] - 主持考古的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6] 刘汉兴 - 认为文物保护是文明交流互鉴重要渠道,文物援外工程项目道路越走越宽,为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经验 [6] - 足迹遍布亚洲,修复柬埔寨吴哥古迹王宫遗址等人类瑰宝 [7] 刘红岩 - 受舅舅影响成为长城保护员,每天走十多公里监测险情、清理石阶等 [9] - 见证从一人到一群人守护长城,认为人民群众是文化遗产第一守护人 [9]
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4-29 06:36
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贡献 - 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长城保护员刘红岩每天徒步十几、二十几公里的山路守护长城,并在暴雨天气组织保护员用塑料布苫盖长城墙体 [1] - 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负责人王龙带领队员调查了1108条坎儿井,并在北部天山新发现74处古墓葬、古遗址、古岩画、古建筑 [1] - 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的夏格旺堆主持的"西藏康马玛不错遗址"项目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遗址为西藏中部史前文化首次寻找到距今4000年前的"历史源头" [1] 文物保护技术的创新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中心的刘汉兴在柬埔寨吴哥古迹修复工作中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测绘、激光雷达等技术进行"精准用药" [2] - 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副部长宋淑霞团队利用数字化资源、虚拟增强技术开发"飞天"专题游览线路,实现"窟内文物窟外看"的效果 [2] 文物保护的国际合作 -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长期参与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王宫遗址项目,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 - 文物保护工作者计划与国际上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和技术方法接轨,加强国际合作利用 [2]
一起守护,黄土高原上的文化“宝藏”
新华社· 2025-04-28 17:36
文章核心观点 山西被誉为“古建筑爱好者的天堂”,众多人员默默守护文化“宝藏”,当地实施文物全科人才培养计划为基层文物保护提供支撑,使古建筑等文物焕发时代光彩 [4][18][20] 山西古建筑资源情况 - 山西拥有5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古建筑约2.8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国保单位数量居全国第一 [4] 文物守护人员及工作 - 66岁守寺人冯开平在金灯寺巡查、检查监控并记录监测文物情况 [6] - 文保员张宇飞坚守法兴寺30多个春秋,看护寺庙、客串讲解,还开设公众号介绍寺内文物 [10] - 文物医生团队对武周山南麓石窟进行病害调查、微环境监测和日常保养,并进行数字化信息采集 [13][16] 文物保护人才培养 - 2022年山西省5部门联合印发《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实施办法》,同年实施培养计划,5年培养600名文物全科人才,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支撑 [18]
中国文物保护行业发展态势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2025-2031年
搜狐财经· 2025-04-25 06:48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围绕中国文物保护行业展开,分析产业环境、国际经验、国内现状、市场细分、区域市场、领先企业等内容,预测2025 - 2031年前景趋势,指出投资机会与风险,提出发展建议并列举典型案例 [1][11][14] 产业环境透视 文物保护行业发展综述 - 定义包含内涵、意义和要求 [3] - 理论基础有环境价值、文化价值、可持续发展和公共管理理论 [3] - 涉及立法模式和保护方法,保护方法有原地原状、异地迁移和综合保护 [3][4] - 介绍文物古迹存在形态及对应保护方法,含我国概况与对策 [4] 文物保护行业市场环境及影响分析(PEST) - 政治法律环境包括管理体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发展规划及政策影响 [4] - 经济环境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及对行业的影响,形势涵盖GDP、工业、投资、消费、收入、外贸等 [4] - 社会环境分析产业社会环境、对行业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4] - 技术环境分析发展水平、专利数量、发展趋势、技术人才现状及对行业的影响 [4][5] 行业深度分析 国际文物保护行业发展分析及经验借鉴 - 全球市场分析历史沿革、主要做法和发展趋势 [5] - 调研英、日、法三国文物保护市场,含政策、主体、模式和发展趋势 [5] - 国外经验有保护主体和对象广泛、坚持原真性理念、机构设置科学系统、加强法规建设 [5][6] 中国文物保护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 发展状况分析历史概况、立法模式现状和商业模式 [6] - 分析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类型和自然地理区域 [6] - 现状分析登录不可移动文物、名城、名镇名村、世界遗产数量及结构 [6] - 市场发展现状分析财政预算支出、市场规模、结构、保护文物数量、企业数量及增长、从业人员数量 [6] 市场现状分析调研 全国文物保护工程行业总体发展状况 - 分析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包括古建筑、革命遗址、古遗址、石窟寺、古墓葬、石刻等 [6] - 分析保护工程投入与实施情况,含工程情况和经费投入 [7] - 分析古建筑修缮与保护问题、成因及对策 [7] 文物保护行业相关产业发展分析 - 修缮发展分析概况、市场规模、需求和趋势 [7] - 保养维护工程发展分析概况、市场规模、需求和趋势 [7] - 加固工程发展分析概况、市场规模、需求和趋势 [7] 中国文物保护细分市场调研及预测 - 细分市场结构分析现状、特征和变化趋势 [7] - 移动文物保护市场调研标准、机构数量、规模、需求、案例和趋势 [8] -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市场调研标准、机构数量、规模、需求、案例和趋势 [8] 文物保护行业区域市场调研 - 重点区域市场调研区域结构特征、分布特点和企业数量区域分布 [8] - 分地区调研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文物保护市场,含政策、规模、资金投入和重点单位数量 [8][9] 文物保护行业领先企业经营形势分析 - 分析中古、陕西、内蒙古、成都、安徽、江苏、山东、浙江、山东、陕西等多家企业发展概况、经营范围、资质水平和经营情况分布 [9][10][11] 趋势预测展望 2025 - 2031年文物保护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 - 市场前景预测发展潜力、前景展望和细分行业趋势 [11] - 发展趋势预测行业、市场模式和应用趋势 [11] - 供需预测供给、投资规模、市场规模、行业现状和供需平衡 [12] 2025 - 2031年文物保护行业投资价值与风险防范分析 - 投资特性分析进入壁垒、盈利因素和模式 [12] - 投资机会有产业链、细分市场、重点区域和行业机遇 [12] - 投资前景及防范涉及政策、技术、宏观经济波动和经营风险 [12] - 投资建议有未来发展方向、主要投资建议和企业融资分析 [12] 文物保护年行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 分析文物保护工作问题与对策 [12] - 分析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13] 文物保护行业典型案例分析 - 分析岳麓书院、福建永定土楼、大明宫含元殿遗址、长城镇北台款贡城遗址、三峡文物保护案例,含简介、方法、现状和意义 [13] 研究结论及发展建议 - 给出文物保护行业、子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14] - 行业发展建议有投资策略和方向 [14]
守护“刻在石头上的史书”
人民日报· 2025-04-24 06:07
位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堪称一部"刻在石头上的史书"。 图①:云冈研究院可移动文物修复室,工作人员在进行铁器修复。 图②:云冈研究院可移动文物修复室,工作人员在修复瓷器。 图①②均为新华社记者詹彦摄 图③:云冈研究院壁画文物修复室,工作人员在修复壁画。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摄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24日 10 版) 近年来,山西加强云冈石窟保护与研究,不断提高保护修复的科学化水平,并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底 蕴。肩负守护使命的云冈研究院,自2021年正式成立便扛起云冈石窟保护、研究与管理的重任。云冈研 究院的工作人员穿梭于洞窟之间,对大大小小的造像展开细致入微的监测与修复。他们针对石窟风化、 壁画褪色等问题,运用先进修复技术,让石窟重现往日光彩。 (责编:岳弘彬、牛镛) 科技的力量为云冈石窟保护注入新动能。云冈石窟现存主洞窟45个、大小造像5.9万余尊。借助文物保 护领域尖端科技,目前80%的洞窟实现了全数字化保全。高像素数码相机、三维激光扫描仪等仪器,将 石窟的细节进行数字转化。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云冈石窟,在当代人的精心守护与创新转换下,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