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
搜索文档
全面推动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经济日报· 2025-10-27 08:04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战略部署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十五五时期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的重要战略部署,体现了宏观政策的延续性和破解难题的主动性 [1]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旨在实现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行为规范,以高效聚集国内外资源要素,发挥巨大市场潜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 [1] - 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畅通无阻,强调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匹配的国内市场需强化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商品要素资源有序流动和合理集聚 [1] 当前市场现状与挑战 - 我国已稳居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规模迅速扩张 [1] - 市场发展不平衡、制度规则不统一、要素和资源市场建设不完善、商品和服务市场质量体系不健全、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问题影响市场功能有效发挥 [1] 重点任务与政策措施 - 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打开市场增量空间 [2]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以增进投资综合效益,促进消费和投资良性互动 [2] - 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规范地方政府经济促进行为、统一市场监管执法,以打破隐形围墙,释放超大规模市场红利 [2] 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 - 全面推动大市场强起来需打破不合理边界壁垒,纠正片面强调局部利益忽视全局利益的偏差,建立统一规则以提升资源要素流动配置效率 [2] - 具体部署的关键是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需保护宏观经济稳定、维护公平竞争、构建社会安全保障体系,以有为政府保障有效市场 [2] 对外开放与全球影响 - 全面推动大市场强起来是满足自身和世界需求、改善企业外贸环境、吸引境外优质投资的重要抓手,也是在全球治理中谋求与市场规模和贡献相称影响力的关键 [3] - 党中央同步部署建设强大国内市场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内外市场规则标准融通,以强大国内市场为内核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要素,塑造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 [3] - 持续增强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影响力,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国际经贸投资新规则 [3]
以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10-27 05:12
发展环境与战略机遇 - 全球产业链重构为公司优化全球布局提供机会 [1]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加强基础研究、培育新质生产力创造有利条件 [1] - 需善用制度与政策创新将现有优势转化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1] 内需市场与投资 - “十四五”时期内需对GDP增长贡献率均值达86.4%,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引擎 [2]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供给质量,并通过就业薪酬激励增强员工消费能力,形成创新增收消费的良性循环 [2] - “十五五”时期需拓展有效投资空间,重点支持新基建和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项目建设 [2] 知识产权与创新 - 截至今年6月,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 [2] - 需加快AI生成内容版权归属、数据算法权属认定等新兴技术领域的立法进程 [2] - 应健全数字经济和开源创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建立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2] 人才生态与培养 - 需通过制度创新完善劳动法律法规,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生态 [3] - 应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与创新人才激励工程,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4] - 需大幅增加对基础科学研究青年人才、顶尖科学家团队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团队的长期稳定支持 [4] 营商环境与竞争 - 公司特别是中小企业是稳就业扩就业主体,其健康发展关系就业大局和民生福祉 [5] - “十五五”时期需持续破除行政性垄断和市场壁垒,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 [5] - 应通过减税降费、融资支持、稳岗补贴等政策组合拳助力公司纾困稳岗 [5]
团结奋斗启新程
新华社· 2025-10-26 09:07
政策方向与战略部署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重大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 [1] - “十五五”时期被定位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3] - 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总动员和总部署 [3] 经济发展重点 - 需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和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4] - 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持续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6] - 全会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安排,旨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更加健全 [7] 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 - “十五五”时期需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积极抢占制高点 [6] - 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6] 社会治理与安全保障 - 要坚持把国家安全同经济社会发展一同谋划、一起部署,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持续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8] - 需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8] - “十五五”时期要一以贯之锚定人民幸福,切实抓好民生保障,在高质量发展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11] 落实与执行机制 - 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多个部委已研究制定学习贯彻措施和规划部署 [10] - 需要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更好巩固拓展优势、破除瓶颈制约、补强短板弱项,提高发展质量效益 [11] - 要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12][13]
前三季度重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449.36亿元 同比增长5.3%
搜狐财经· 2025-10-26 00:46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4449.36亿元,同比增长5.3% [1] - 第三产业增长最快,增加值14488.82亿元,同比增长6.3% [1] - 第二产业增加值8430.35亿元,同比增长3.9%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1530.19亿元,同比增长3.5% [1] 农业生产 - 蔬菜产量1934.5万吨,同比增长3.5% [5] - 园林水果产量395.4万吨,增长5% [5] - 猪牛羊禽肉产量143.6万吨,同比增长1.4% [5] - 禽蛋产量40.3万吨,增长7.2% [5] 工业生产与新兴制造业 -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 [6] - 摩托车产业增长最快,增速达21.2% [6] - 集成电路产量88.23亿片,同比增长61.6% [6] - 新能源汽车产量80.45万辆,增长35.4% [6] - 液晶显示屏产量3.7亿片,增长28.0% [6] 服务业与文旅消费 - 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4559.68亿元,同比增长8.9% [6]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8.4% [6] - 规上影视节目制作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6.9% [6] - 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业营业收入增长34.8% [6]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83亿元,同比增长3.6% [6] - 限额以上住餐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餐饮收入增长17.6% [6] - 限额以上批零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6.2% [6] 固定资产投资 -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 [6] - 工业投资增长10.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 [6] - 设备工器具投资同比增长33.9% [6] - 基础设施设备投资增长72.4% [6] 价格水平 -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 [6]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6% [7] - 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6.3%,衣着价格上涨2.1% [6] 居民收入与就业 -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83元,同比增长4.8% [7]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45元,增长5.7% [7] - 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 [7]
学习快评|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2025-10-24 22:28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壹引其纲,万目皆张。高 质量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是必须长期坚持的 要求。"十五五"时期,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 局,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让新动能更加澎湃、新优 势更加彰显,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十五五"的发展前景光明、未来可期! 责编:张靖雯、侯兴川 0:0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推动 高质量发展。这为我们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努力方向 和实践路径。 ...
10月24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4 21:59
农业农村现代化 - "十四五"期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1][6] - 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1] 物流与交通行业 - "十四五"时期中国物流以速度改写距离,以网络串联世界,刻下中国经济活力印记 [2] - 高效畅通的物流网络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6] - 前三季度民航运输生产保持稳步增长,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同比分别增长10.3%、5.2%和14% [7] - 空客在中国启用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 [8]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惠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4] - 我国水利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4] 工业经济 -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5][6] 区域发展与重大项目 - 长三角将建设万亿级规模数字产业集群 [8] - 合武高铁曹家坳特大桥成功转体 [8] - 首颗"雄安造"卫星完成下线 [8] - 第138届广交会第二期即将开展 [8]
【招银研究|政策】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经济思想学习体会
招商银行研究· 2025-10-24 20:47
核心观点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的形势判断为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高质量发展 [1][2] - 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七项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初步估算十五五期间GDP增速中枢为4.7% [3] - 部署十二项重点工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置于优先位置,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性显著提升 [4][5][8] - 要求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坚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1] 形势判断 - 高度评价十四五期间取得重大成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 [2] - 未来五年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2] - 十五五时期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2] - 重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中求进,坚持高质量发展等六项必须遵循的原则 [2] 发展目标 - 十五五时期七项主要目标包括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等 [3] - 2035年远景目标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3] - 初步估算2025-2035年若GDP增速从5.0%匀速降至4.0%,即可完成人均GDP目标,对应十五五和十六五期间GDP增速中枢分别为4.7%、4.2% [3] 重点工作:现代化产业体系与科技创新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置于首位,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5] - 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先进制造为基,提出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等 [5] - 促进产业结构均衡发展,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优化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5] -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抢占科技制高点,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6]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6] 重点工作:内需市场与体制机制 -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扩大内需仍是战略基点,增强内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7] - 将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 [7] - 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 [7] - 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增要素市场化配置 [7] 重点工作:对外开放与区域发展 -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排序大幅上移,制度型开放与自主开放并举 [8] -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8] - 积极扩大自主开放,突出合作共赢,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 [8] -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首次提出发挥四大战略的叠加效应,重点发展五大全国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9] - 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心是以人为本,新增海洋开发利用保护 [9][10] 民生保障与年内政策 -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畅通社会流动渠道 [10] -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并回归民生保障定位 [10] -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聚焦一老一小,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10] - 坚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年内有望出台增量政策 [11]
二十届四中全会会议点评:聚焦高质量发展与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夯实市场中长期预期
东莞证券· 2025-10-24 17:5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规划定调,进一步夯实市场中长期预期,核心是聚焦高质量发展与科技自立自强 [1][13] - 会议确立了“十五五”时期以“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首要目标,强调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中寻求均衡,未设定具体量化增速目标 [6][11][12] - 对资本市场而言,会议内容有助于稳定中长期政策预期,结构性机遇预计将体现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科技自立自强等相关板块 [13][14] “十四五”成就与“十五五”定位 - 全会高度评价“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十五五”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4] - “十五五”时期被定位为我国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五年,尽管面临内外风险挑战,但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5][6] “十五五”核心任务与具体目标 - 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核心包括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及大幅提高科技自立自强水平 [6] - 会议提出十二项具体目标,前两位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与“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7] - 其他关键目标包括建设强大国内市场以扩大内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以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8][9][10] 经济政策定调与战略取向 - 宏观政策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更加注重统筹发展与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11] - “十五五”规划将推动经济体系向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内涵型增长模式转型,在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等多重目标间寻求动态均衡 [12]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会议有助于稳定市场对政策环境的评估,对提升长期资金的风险偏好具有积极意义 [13] - 结构性机遇将凸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科技自立自强等战略方向预计将强化高端制造、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的景气度预期 [14] -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部署也可能推动金融、地产等权重板块的预期修复,对大盘指数形成支撑 [14]
学习快评: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2025-10-24 16:26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十五五"的发展前景光明、未来可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推动 高质量发展。这为我们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努力方向 和实践路径。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壹引其纲,万目皆张。高 质量发展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是必须长期坚持的 要求。"十五五"时期,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 局,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让新动能更加澎湃、新优 势更加彰显,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
新增投资超5万亿!“十五五”时期预计建设改造地下管网超70万公里
新浪财经· 2025-10-24 12:21
政策导向与核心目标 - 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科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大力实施城市更新 [1] -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促进消费和投资良性循环,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 [1] -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 [1] 基础设施投资机遇 - “十五五”时期预计建设改造地下管网超过70万公里,新增投资需求超过5万亿元 [1] - 在服务于民生的公共投资领域,如地下管网、城市道路等仍有很大补短板空间 [2] - 短期内走出需求不足循环需要公共部门投资和信贷发挥引领作用 [2] 城市更新与住房领域 - 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实施老化管线更新、加装电梯、节能改造及环境整治 [3] - 完善社区服务设施配套,配建养老、托育、停车充电及便民商业等服务设施 [3] - 住房政策未来将聚焦存量提质与民生服务补短板 [3] 教育及其他民生服务 - 随迁子女教育权利保障持续强化,教育数字化成为关键支撑 [2] - 高教基建领域的宿舍、教学楼等硬件建设及智慧校园信息化系统需求将释放 [2] - 需要在文化、体育、生活服务等方面进行改善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