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开放
搜索文档
省政府“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系列新闻发布会聚焦“勇争先”改革破障激活力,开放拓界显担当
新华日报· 2025-08-27 07:21
经济表现 -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6.7万亿元 同比增长5.7% 经济增量全国第一 [1] - 外贸进出口2.81万亿元 同比增长5.2% 实际使用外资115.4亿美元 规模均居全国首位 [1] - 截至7月底200个省民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8亿元 完成率62.3% [1][3] 民营经济发展 - 民营经济贡献率超64% 经营主体达1461万户 [2] - 民营规上工业增加值上半年同比增长8.7% [2] - 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 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条政策 [2] - 水电气热领域民间资本1-7月增长36.8% 去年基数已增84.9% [3] - 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370多个 总投资超2400亿元 [3] - 民营企业占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再贷款项目清单超70% [3] - 融资协调机制累计放贷超2万亿元 [3] 改革创新实践 - 苏州创新"四贷联动"机制 累计发放贷款8906.1亿元 [4] - 数字人民币交易额破9万亿元 占全国70% [4] - 今年新增上市公司11家 居全国第一 [4] 对外开放进展 - 自贸试验区形成45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 [5] - 9家国家级经开区跻身全国前30 数量第一 苏州工业园区实现"九连冠" [6] - 柬埔寨西港特区入驻超200家企业 [6] - 中亚中心升级国家级平台 连云港-徐州入选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6] - 宿迁电商交易额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6] 城乡融合发展 - "十四五"期间累计保障农业转移人口46.01万人 [8] - 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13个设区市 缴存人数36万人 缴存额87亿元 发放贷款139亿元 [8] - 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比1.98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44 [8] - 13个设区市落地城市更新配套政策27项 [9] - 南京苏州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国家试点 [9] 未来发展方向 - 聚焦东盟中亚新兴市场 展会占比提至六成以上 [7] - 深化双向投资 引导外资进入先进制造与科创领域 [7] - 推进生物医药开放及服务业试点政策 便利数据跨境流动 [7]
为高水平开放提供有力支撑(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6 06:53
海关现代化建设进展 - 海关现代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提供支撑 [2] - "十四五"以来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 货值41.5万亿元 体量全球最大 [3] - 全国通关一体化全面实现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覆盖25大类964项事项 基本覆盖跨境贸易全链条 [3] 通关便利化创新 - 公铁海空多式联运监管模式实现全程物流"一次申报"和"一单贯通" [3] - 智慧旅检覆盖80%航空口岸 实现旅客无感快速通关 [3] - 实施7×24小时预约通关 对拼箱出口货物实行"先查验后装运"减少重复装卸 [5] 口岸开放布局 - "十四五"新增和扩大开放口岸40个 总数达311个 形成水陆空立体化口岸开放布局 [3] - 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从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型升级 [3] - 综合保税区贡献全国1/5进出口总值 占国土面积不到两万分之一 [3] 外贸新业态发展 - 创新跨境电商 海外仓 保税+等新业态监管模式 [4] - 2024年"新三样"出口比2020年增长2.6倍 [4] - 扩大综合保税区保税维修产品目录 1-7月全国保税维修业务进出口增长8.7% [6] 跨境贸易便利化 - 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覆盖17个省份25个城市 累计出台108项改革创新举措 [5] - 粤港澳大湾区"一港通"监管模式将货物港口转运时间从5-7天缩短至2-3天 [5] - 农产品进口绿色通道使泰国越南水果7小时抵广州 30小时抵北京 [5] 企业服务优化 - 3000多家AEO企业享受银行融资担保 融资授信 出口信保等优惠措施 [6] - 与57个国家地区实现AEO互认 互认企业主体数居全球第一 [6][7] - 取消跨境电商海外仓备案 实行海外仓出口"离境即退税 销售后再核算" [6] 国际合作拓展 - 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新建海关合作机制85个 总数达138个 [7] - 打造非洲和中东欧国家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平台 促进非洲柑橘咖啡豆和中东欧蜂蜜葡萄酒等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7] - 与世界海关组织共建全球智慧海关在线合作平台 建成金砖国家海关示范中心 [7] 区域贸易结构 - "十四五"期间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年均增长7.9% [4] - 新增准入81个国家地区的271种农食产品 [4] - 进口来源多元化 包括大宗商品 先进装备和关键零部件 [4]
8月25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5 22:02
经济政策与开放发展 - 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中国方案 [1][3] - 宏观政策发力显效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共同推动经济稳中有进 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1][8] - "十四五"期间海关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52亿吨 货值达41.5万亿元 体量全球最大且安全稳定可控 [7]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 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首段管道投产 每年新增近30亿立方米天然气输送能力 [15] - 2027年全面建成后 川气东送管道系统年输气能力将提升至260亿立方米 [15] 文化产业发展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10亿元 共有超150部电影上映 [16] - 国产影片《南京照相馆》票房超27亿元 刷新中国影史暑期档历史片票房纪录 [16] -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刷新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票房纪录 [16] - 2025北京文化论坛聚焦"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将举办论坛及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 预计800名中外嘉宾出席 [13] 科技创新成果 - 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取得新成果 刷新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最高加热温度纪录 [10] - 美国"星舰"火箭第十次试飞因地面系统故障取消 今年三次试飞均以飞船解体或助推器爆炸告终 [23] 国际能源与气候事件 - 西班牙经历创纪录高温 8月3日至18日平均气温较正常值高出4.6摄氏度 [23] - 西班牙林火过火面积达4070平方公里 致多人死亡且3万多人被迫撤离 [23] 国际合作与交流 - 中俄议会合作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5] - 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人文交流活动启动媒体合作机制 发布《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媒体合作机制倡议》 [12] - "汉语桥"比赛吸引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5万多名大学生参与 [17]
8月25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新浪财经· 2025-08-25 20:15
高水平开放与经济发展 - 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 与世界共享新机遇 [1] - "十四五"期间海关监管进出口货物体量全球最大 [5] - 宏观政策发力显效推动经济稳中有进 [6] 文化与国际交流 - 《习近平的文化情缘》在上合组织国家主流媒体启播 [2] - 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人文交流活动在京举行 [9][9] - 第二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全球总决赛举行 [9][9] 能源与基础设施 - 川气东送二线工程首段管道投产 [9][9] - 适老家具设计指南国家标准发布 [9][9] 科技与创新 - 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取得新成果 [8] - 美国"星舰"第十次试飞因系统问题取消 [12][12] 文化产业 - 2025北京文化论坛将于9月23日至24日举办 [9][9] - "人民必胜"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京开展 [9][9]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超110亿元 [9][9]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开放 与世界共享新机遇
央视网· 2025-08-25 19:50
外贸表现 - 前7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额25.7万亿元 连续9个季度运行在10万亿元以上[1] - 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至60% 绿色低碳"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14.9%[3]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 通达欧洲229个城市[4] 外资引进 - 上半年平均每月新设外资企业5500家[1] - "十四五"期间实际使用外资超7000亿美元 提前半年完成引资目标[1] - 上海近期新增33个外资项目签约 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5家外资研发中心落户[2] 制度开放 - 上海自贸试验区80条措施基本落地 43条复制推广全国[3] - 海南自贸港12月18日启动封关运作 "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由21%提高至74%[3] - 全面落实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政策 新增9个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3] 国际合作 - 厦门航空保税维修进出口货值上半年同比增长近三成[3] - 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覆盖全球100多个城市[4] - 中拉共建一带一路项目钱凯港上半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7万标箱[4]
刘方:释放免签政策多重红利
经济日报· 2025-08-20 08:10
签证政策覆盖范围 - 中国已与29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 对46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 对55个国家实行240小时过境免签[1] - 区域性免签政策包括海南入境免签 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免签 邮轮入境免签[1] - 一站式入境服务和口岸签证等创新措施持续释放政策红利[1] 入境旅游市场影响 - 免签政策推动全球China Travel热潮 传统与新兴客源地旅客人数均实现较快增长[1] - 国际游客既游览长城故宫兵马俑等传统景点 也体验成都赛博朋克城市风貌 浙江茶文化 苏州夜游昆曲项目[1] - 入境旅游水平成为衡量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吸引力的重要指标[1] 商贸活动促进效果 - 免签政策为跨国企业和商务人士搭建更便捷合作通道 节省时间和成本[2] - 进博会消博会等展会期间展商可直接携带新品入境 加速全球优质商品进入中国[2] - 市场考察 客户洽谈及售后服务等跨境商贸活动效率显著提升[2] 文化传播与形象建设 - 外国游客通过日常消费场景感知真实立体 开放包容的中国形象[2] - TikTok等平台出现大量第一视角旅行记录 现代中国 便捷高效成为高频关键词[2] - 政策为实现文化感知和价值认同创造有利条件[2] 未来政策发展方向 - 加快构建全方位高层次宽领域的区域联动开放格局[3] - 鼓励智慧旅检建设和创新性入境便利化举措[3] - 通过一带一路机制与境外旅游企业建立直接合作[3] 旅游产品体系优化 - 推动国潮文化 美食民俗 影视音乐 遗产古迹等多元素融合的产品开发[3] - 加强休闲类体验类旅游产品供给 完善入境旅游产品体系[3] - 为免签游客提供定制化行前服务和点线面旅游通道建设[3] 国际化服务升级 - 在4A级以上景区优先实现多语种服务全覆盖[3] - 建立过境免签地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3] - 通过海外社交平台构建新媒体传播矩阵促进文明交流[3]
释放免签政策多重红利
经济日报· 2025-08-20 06:09
签证政策覆盖范围与规模 - 中国已与29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 对46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 对55个国家实行240小时过境免签 [1] - 区域性免签政策包括海南入境免签 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免签 邮轮入境免签 [1] - 一站式入境服务和口岸签证等创新措施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1] 入境旅游市场影响 - 免签政策推动全球"China Travel"热潮 传统与新兴客源地旅客人数均实现较快增长 [1] - 国际游客既游览长城 故宫 兵马俑等传统景点 也体验成都"赛博朋克"城市风貌 浙江茶文化 苏州"夜游昆曲"等项目 [1] - 入境旅游水平成为衡量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吸引力的重要指标 [1] 商贸活动促进效应 - 免签政策为跨国企业和商务人士搭建更便捷合作通道 节省时间和成本 [2] - 进博会 消博会等大型展会期间展商可便捷携带新品入境 加速全球优质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2] - 人员流动门槛降低提升了跨境商贸活动效率 便利市场考察 客户洽谈及售后服务 [2] 文化传播与形象建设 - 免签政策吸引外国游客深入中国日常消费场景 传播真实立体的国家形象 [2] - TikTok等平台出现大量第一视角旅行记录 评论区高频出现"现代中国""便捷高效"等关键词 [2] - 政策为实现文化感知和价值认同创造条件 [2] 基础设施与服务挑战 - 热门旅游城市面临游客激增导致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供应不足问题 [2] - 小语种导游覆盖率不足影响旅游体验质量 [2] 未来政策发展方向 - 鼓励地方推进智慧旅检建设 实施创新性入境便利化举措 [3] - 用好"一带一路"合作机制 与共建国家主要旅游企业建立直接合作关系 [3] - 构建过境免签地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 增强区域品牌竞争力 [3] 旅游产品体系优化 - 推动旅游产品与国潮文化 美食文化 民俗风情 影视音乐等多元结合 [3] - 加大休闲类 体验类旅游产品供给 完善入境旅游产品体系 [3] - 实施4A级以上景区多语种服务全覆盖 优先运用数字技术 [3] 国际合作与推广机制 - 推动国内外旅行社通过自主外联 地接服务等方式加强对接 [3] - 运营海外社交平台 构建新媒体传播矩阵 加强与知名人物合作推广 [3] - 推出面向免签游客的定制服务 建设"点—线—面"旅游通道 [3]
晓数点|临港新片区六周岁,一图解锁硬核 “成长答卷”
第一财经· 2025-08-19 16:17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发展 - "十四五"以来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6% [5][6] - 累计签约前沿科技产业重点项目涉及投资额超7300亿元 [7] - 2024年保税维修进出口值达16715 同比增长180% [7][8] 制造业与前沿产业 - 2019-2024年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773亿元 [9][10] -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民用航空四大前沿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数据未披露 [11] - 2024年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占上海港总量超1/2 2019年为1981万标箱 [11][12] 贸易与投资 - 2024年离岸贸易规模数据未披露 2020年为11亿美元 [16][17] - 2020年以来对外直接投资项目备案中方投资额累计70.22亿美元 [18][19] - 2024年企业本外币收支规模数据未披露 2020年为340.25亿美元 复合年均增速51.56% [26][27] 金融与创新 - 2024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数据未披露 [20] - 2024年总部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未披露 [22] - 2024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金额数据未披露 2020年为3555亿元 [23][25] - 2024年境内外上市企业数量未披露 2020年为9家 [27][28] - 上海融资租赁资产流转中心累计交易规模数据未披露 [29] - 上海国际再保险交易中心已集聚专业再保险机构境外交易席位6家 [29][30] 智能网联汽车 - 累计发放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及示范运营牌照47.5张 [31][32] - 面向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牌照41张 累计测试里程约1800万公里 [33]
从“跃升”品悟“逆袭”之道
人民日报· 2025-08-15 14:16
区域经济格局变化 - 重庆超越上海成为消费第一城 安徽超越广东成为汽车制造第一大省 [1] - 西部省份GDP表现亮眼 通过抱团协作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6] - 河北唐山通过低碳转型实现二产蝶变和三产崛起 晋级万亿之城 [6] 产业发展与转型 - 安徽形成合肥造整车 亳州产零部件 淮南做后市场的汽车产业链协作体系 [4] - 珠三角地区实现1小时配齐手机95%零件的供应链效率 三链融合畅通双循环 [4] - 大众中国科技公司将本土技术引入产品开发 全球最大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在安徽建设首厂 [5] 消费与文旅创新 - 重庆建成286处山城步道+特色街区+滨江经济带消费空间体系 [4] - 重庆开通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 推出入境旅游奖励政策 带动入出境外国旅客数量同比增长140% [5] - 文化消费呈现为一个馆赴一座城的新模式 谷子经济成为新增量市场 [4] 开放与国际化进展 - 中国AI技术实行开源策略 制度体系对接国际标准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1位 [6] - 优化免签政策开门迎客 通过文化产品出海(电影/游戏/网文)和品牌远洋(手机/家电/新能源汽车)提升全球软实力 [6] - 浙江杭州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建设宜业宜居之城 首次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四位 [6]
从“跃升”品悟“逆袭”之道(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8-15 05:58
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变化 - 重庆超越上海成为消费第一城 安徽超越广东成为汽车制造第一大省 显示中西部地区经济崛起势头强劲 [1] - 浙江杭州超越广东广州首次位列全国百强城市第四 河北唐山晋级"万亿之城" 西部省份GDP增速表现亮眼 [6] 产业转型升级案例 - 重庆将地形劣势转化为优势 打造"8D魔幻"立体交通网和286处特色消费空间体系 [2][4] - 安徽发挥长三角窗口优势 形成合肥造整车 亳州产零部件 淮南做后市场的汽车产业链协同格局 [4] - 河北唐山实现二产低碳转型和三产崛起 珠三角形成"1小时手机零件供应圈"的产业链高效协同 [4][6] 双循环发展实践 - 重庆通过离境退税和旅游政策吸引入境外国旅客增长140% 安徽引入全球最大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建厂 [5] - 中国AI技术开源 创新指数全球排名升至第11 优化免签政策提升国际形象 文化产品和工业品加速出海 [6] 新发展模式探索 - "谷子经济"和文旅消费激活市场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平衡发展 三链融合畅通双循环 [4] - 通过错位发展和协同创新 如重庆打造多样态消费空间 安徽构建汽车全产业链 实现资源整合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