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

搜索文档
三一重工赴港上市,三年累计派息超70亿,依赖海外收入
格隆汇· 2025-07-08 18:54
港股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新受理IPO申请达168家,远超去年全年水平 [1] - 赴港上市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行业龙头 [1] - 三一重工港股IPO有新进展,监管要求补充说明控股股东认定及募集资金用途 [1] 三一重工公司概况 - 总部位于北京昌平区,历史可追溯至1989年,200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4] - 控股股东集团(包括三一集团及8名自然人)共同持有公司33.73%股份 [5] - 2024年收入超783亿元,为国内最大工程机械企业 [1] - 近三年累计派息超70亿元(2022年38亿元、2023年13.5亿元、2024年18.6亿元) [10][12] 管理层及股权变动 - 创始人梁稳根(68岁)及其子梁在中(40岁)均担任非执行董事 [6] - 董事长向文波(62岁)2024年减持560万股,副董事长俞宏福减持140万股 [9] - 多名高管存在减持股份情形,同时公司进行大额分红 [7] 业务结构 - 2024年三大主力产品营收占比:挖掘机械38.8%、混凝土机械18.3%、起重机械16.7% [14][15] - 其他产品包括桩工机械(2.6%)、路面机械(3.8%)等 [15] - 全球设计产能:挖掘机15万台/年、混凝土机械4.9万台/年、起重机械2.94万台/年 [17] 财务表现 - 近三年收入波动:2022年808.39亿元、2023年740.19亿元、2024年783.83亿元 [17] - 毛利率持续提升:2022年22.6%、2023年26.4%、2024年26.7% [17] - 净利润增长:2022年44.33亿元、2023年46.06亿元、2024年60.93亿元 [17] - 2025年Q1营收210.49亿元(同比+19.18%),归母净利润24.71亿元(同比+56.4%) [17] 行业格局 - 2024年全球工程机械市场规模2135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2961亿美元(CAGR 5.6%) [22] - 核心产品市场(挖掘机等)2024年规模1505亿美元,预计2030年2189亿美元(CAGR 6.4%) [22] - 按累计收入计算,三一重工为全球第三大、中国最大工程机械企业 [29]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卡特彼勒、小松制作、中联重科、徐工机械等 [29] 市场分布 - 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达62.3%(2022年45.5%、2023年58.9%) [27][28] - 产品销往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 [27] - 北美占全球市场35%(最大市场),欧洲占18.5%,新兴市场合计占46.5% [24] - 中国市场规模2024年234亿美元(占全球11%),预计2030年570亿美元(CAGR 16%) [24] 研发与产能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2年7466名降至2024年5867名(减少1600人) [12] - 拥有江苏、上海等国内制造基地及德国、印尼等海外基地 [17] - 港股募资拟用于全球销售网络建设、研发能力提升、海外产能扩张等 [12]
机械设备行业快评报告:6月挖掘机与装载机销量同步实现双位数增长
万联证券· 2025-07-08 16: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程机械行业持续呈现“内需改善 + 出口增长”双重驱动,当前行业呈现“内外需共振 + 技术升级”特点,建议关注具备市场优势以及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的优质公司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6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8,804台,同比增长13.3%,销售各类装载机12,014台,同比增长11.3% [1] 投资要点 - 6月中国挖掘机海内外销量同比齐增长,2025年6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8,804台,同比增长13.3%,1 - 6月共销售120,520台,同比增长16.8%,6月销售电动挖掘机27台 [2] - 6月中国装载机内销表现亮眼,2025年6月销售各类装载机12,014台,同比增长11.3%,1 - 6月共销售64,769台,同比增长13.6%,6月销售电动装载机3,049台 [2] 行业现状与趋势 - 内需方面,基建投资加速叠加设备更新政策红利释放,内需连续两月扩大,政策资金三季度集中拨付将支撑淡季增长,产品电动化升级趋势成为行业增长重要结构性动力 [3] - 出口方面,新兴市场基建需求旺盛,国产设备性价比优势显著,主机厂拓展新兴市场叠加传统市场需求复苏,出口持续增长 [3] 投资建议 - 国内市场在政策推动下需求有望加速复苏,出口方面国产工程机械产品具备性价比优势,竞争力持续提升,工程机械行业需求有望不断改善 [3]
广东佛山:机械化合理密植,解锁水稻单产提升密码
南方农村报· 2025-07-08 14:04
水稻合理密植技术试验 -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佛山市高明区开展水稻合理密植试验,设置5种不同株距和行距组合进行对比[3][4][9] - 测产结果显示14厘米株距×30厘米行距的种植方式亩产量最高,达到623公斤/亩,比常规种植增产100多公斤/亩[10][11] - 专家团队包括华南农业大学唐湘如教授、何杰副教授和佛山市农科所吴拥军等,严格按照测产流程进行测量取样[6][7][8] 技术原理与优势 - 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发挥品种耐密性特点,使水稻分蘖数和亩穗数达到最合理范围[16][17] - 机械化合理密植技术保证种植密度精准性,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20][21] - 该技术是农机与农艺有机融合的成果,旨在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技术路径[14][15] 推广应用情况 - 2024年广东在惠州、中山、江门等地开展晚稻合理密植实验,单产增幅最高达28%[29] - 佛山市农科所将根据测产结果优化技术,加强种植户培训,并筛选适合本地条件的水稻品种[30][31][32] - 该技术是广东落实农业农村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任务的关键举措[26][27][28] 社会反响 - 参与试验的种植户张大叔表示在专家指导下尝试合理密植后产量显著提高[18][19] - 唐湘如教授对试验结果表示欣慰,认为合理密植技术对保障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16][33]
A股午评:创业板指涨超2%,光伏概念盘中爆发
快讯· 2025-07-08 11:35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盘中持续走高 上证指数收涨0.58% 深证成指收涨1.27% 创业板指收涨2.26% [1]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达8730亿 较昨日放量约1012亿 主力资金净流入约15亿 [1] 行业板块 强势板块 - 光伏概念大幅走强 首航新能、通威股份等多股涨停 亚玛顿呈"地天板" [1] - 消费电子概念回升 工业富联涨停 [1] - 游戏概念表现俱佳 冰川网络领涨 [1] - 稀土永磁、半导体、盲盒经济、工程机械等概念早盘收涨 [1] 弱势板块 - 银行、保险等大金融概念集体低迷 [1] - 农牧饲渔、冰雪经济、旅游酒店等概念早盘走弱 [1]
2025年6月挖掘机国内销量8136台,同比增长6.2%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7-08 09:16
2025年6月挖掘机销售数据 - 2025年6月挖掘机总销量18804台,同比增长13.3%,其中国内销量8136台(+6.2%),出口10668台(+19.3%)[1] - 2025年1-6月累计销量120520台(+16.8%),其中国内65637台(+22.9%),出口54883台(+10.2%)[2] - 6月电动挖掘机销量27台,其中6吨以下11台,10-18.5吨级4台,18.5-28.5吨级12台[3] 2025年国内挖掘机月度销量波动 - 2月销量同比增幅最高达99.4%(11640台),1月(5405台)和5月(8392台)分别同比下降0.3%和1.48%[6] - 3月销量19517台(+28.5%),4月12547台(+16.4%),显示季度性增长特征[6] 2024年国内挖掘机市场表现 - 全年呈现"前低后高"趋势:2月同比降幅最大(-49.2%),1月(+57.7%)和12月(+22.1%)增幅显著[6] - 下半年销量稳定在6200-9300台区间,7月同比增长21.9%(6234台),9月同比增长21.5%(7610台)[6] 2023年行业低谷期数据 - 全年销量普遍同比下降30-60%:1月降幅58.5%(3437台),3月降幅47.7%(13899台)[9] - 11月出现48%同比降幅(7484台),12月逆势增长24%(7625台)[9] 2021-2022年市场对比 - 2021年呈现"高基数"特征:1月销量1.96万台(+97.2%),2月24562台(+255.5%)[12] - 2022年大幅下滑:3月销量26556台(-63.6%),4月16032台(-61.0%),全年降幅普遍超40%[9] 行业动态与趋势 - 工程机械行业复苏迹象显现,2025年出口持续增长(1-6月出口+10.2%)[2][13] - 新能源化趋势加速,电动挖掘机产品线逐步完善[3][16] - 政策面推动"国四"标准切换,行业进入技术升级周期[13]
2025年6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平均工作时长为77.2小时,同比下降9.11%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7-07 17:10
2025年6月工程机械行业数据 - 2025年6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平均工作时长为77.2小时,同比下降9.11%,环比下降8.56% [1] - 各产品工作时长:挖掘机64.2小时、装载机92.7小时、汽车起重机109小时、履带起重机86.6小时、塔式起重机47.7小时、压路机35.1小时、摊铺机44.7小时、旋挖钻机61.3小时、非公路矿用自卸车142小时、混凝土泵车42.7小时、搅拌车64.7小时、叉车92.7小时 [1] - 2025年6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开工率为56.9%,同比下降7.5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65个百分点 [1] - 各产品开工率:挖掘机58.2%、装载机59.5%、汽车起重机73.3%、履带起重机58.7%、塔式起重机39.5%、压路机45.7%、摊铺机57.1%、旋挖钻机45%、非公路矿用自卸车47.4%、混凝土泵车37.7%、搅拌车34.7%、叉车53.4% [1] 2025年工程机械行业历史数据 - 2025年5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平均工作时长为84.5小时,同比下降3.86% [6] - 2025年4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平均工作时长为90.1小时,同比增长3.20% [6] - 2025年3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平均工作时长为90.1小时,同比增长6.53% [6] - 2025年2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平均工作时长为46.4小时,同比增长70.3% [6] - 2025年1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平均工作时长为74.6小时,同比增长3.61% [6] 2024年工程机械行业历史数据 - 2024年12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平均工作时长为93.9小时,环比下降2.91% [6] - 2024年10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平均工作时长为88.9小时,环比下降1.24% [6] - 2024年9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平均工作时长为90小时,环比增长3.99% [6] 行业热点 - 工程机械行业复苏或已在路上,2025年2月工作时长同比大幅增长70.3% [6] - 工程机械行业于2024年12月1日起开启"国四"时代 [7] - 挖掘机行业内销连续下滑13个月,但2024年出口大涨超7成 [7] - 2025年2月开工率改善,行业预期回暖 [7][9] - 卡特彼勒正接近周期性转折点,评级下调至"中性" [8] 下游需求 - 小松作业小时数数据涵盖2023年至2025年 [9] - 央视挖掘机指数数据涵盖2023年至2025年 [9] 专家视点 - 苏子孟会长分析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形势与当前主要工作 [10] - 全国人大代表单增海建议支持工程机械和商用车新能源化 [10]
山西芝麻种植迈入新阶段 为农民打开新的致富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7 14:34
新品种"晋芝837"的突破性意义 - 新品种"晋芝837"是山西省第一个宜机收的芝麻品种,实现了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 [1] - 该品种抗裂蒴、抗落粒,解决了芝麻底部蒴果一熟就落的历史难题,收芝麻可以像收小麦一样颗粒归仓 [1] - 2023年起山西芝麻种植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该品种与山西地域特性匹配度高 [1] 芝麻种植的经济效益 - 2023年试种20亩"豫芝ND837"亩产183.2公斤,亩收入2564.8元,纯收入2244.8元,超过玉米收益 [2] - 芮城县岩兴种植专业合作社2023年种植900亩宜机收芝麻,实现每亩95公斤高产 [3] - 芝麻-小麦轮作模式可连续种植2-3年,产量保持较高水平,同时减少病虫害风险 [3] 芝麻产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芝麻单产水平100公斤/亩,世界平均30公斤/亩,但种植面积仅列全球第五 [5] - 山西芝麻种植面积目前约10万亩,只能满足省内加工产能需求的20%,原料缺口达80%以上 [5] - 传统芝麻种植落粒损失高达35%以上,机械收割困难 [6] 技术创新与机械化突破 - 2012年创制出抗落粒芝麻突变体,实现"从0到1"的突破 [6] - 抗落粒宜机收新品种使芝麻成为我国第8种全程机械化收割的农作物 [6] - 联合收割机每亩仅用6分钟完成收割,机收损失率低于5%,籽粒含杂率低于1% [6] 推广与培训成效 - 2025年在多地开展500人次芝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培训 [8] - 通过网络开展200人次全省旱地麦后复播芝麻种植技术培训 [8] - 建立种植户微信群提供实时技术指导,组织现场观摩活动 [10] 规模化种植进展 - 运城市垣曲县晨华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2025年规模化种植达600亩 [9] - 新绛县种植大户朱建建种植400亩,芮城县出现千亩规模化种植 [9] - 芝麻适宜林下间作,与黄芩、柴胡、党参等套种实现立体化种植 [8]
2025毕业季最大黑马:32岁硕士毕业,作品一周爆火
36氪· 2025-07-07 07:26
艺术创作与教育 - 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聂士昌的机械动态雕塑作品在毕业展上引发广泛关注,五件作品巧妙融合机械结构与传统文化元素[1][3] - 作品包括《滴动仪》《璇玑仪》《循回仪》《律动》《枯木逢春》,创作耗时一年,涉及3D打印、金属加工等工艺[7][8][10][11][13] - 创作过程高度独立,从设计到执行均由作者完成,细节精确至小数点后四位[23] 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 - 作品灵感源自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古观象台等传统文化载体,结合差速器等现代机械装置[15][21] - 创作理念强调"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性,导师指导原则注重传统与创新的平衡[15] - 作品被网友评价为"古典又赛博",引发对墨家机关术的联想[1][15] 艺术教育路径 - 作者经历三次高考复读,最终以全国第十名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28][30][33] - 本科毕业后从事艺考培训三年,后重返校园攻读研究生[36] - 计划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深化对周易、阴阳等传统文化的研究[48] 艺术市场反响 - 作品在社交媒体获超400个点赞,吸引藏家、博物馆及美术馆收藏意向[5][43] - 毕业展期间作品展区观众密集,形成现象级传播效应[45] - 作者拒绝商业化干扰,坚持将注意力集中于创作本身[43]
儋州上演智慧农机“武林大会”
海南日报· 2025-07-04 09:38
热带农业机械化发展 - 海南金鹿农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凤梨采收机效率高,一台可替代七八个采摘工人 [2] - 智能割胶机可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精准割胶不伤树皮,2023年计划推广3万台 [3] - 遥控割草机适用于丘陵山地除草作业,具备避障功能避免损伤橡胶树 [3] 热带作物生产机械设备 - 振动链式木薯收获机通过振动土壤实现木薯根茎脱离 [3] - 自动下种的多功能甘蔗中耕培土机提升种植效率 [3] - 海南已研发电动割胶刀、胡椒初加工机械、凤梨移栽机等设备 [4] 行业活动与政策支持 - 全国热带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装配培训班在儋州举行,多省农业人员参与观摩 [2] - 海南省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将支持热带作物全过程机械化应用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4] - 海南以天然橡胶、凤梨、木薯等作物为突破口加强机械化研发推广 [2]
国网北京电力全力推进67项电网度夏补强工程
中国能源网· 2025-07-03 17:34
电网补强工程进展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正在推进2025年电网度夏补强重点工程,67项工程将于7月上旬全部投入运行,包括主网工程19项、配网工程48项 [1] - 工程预计新增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50千米、变电容量173万千伏安,满足通州、朝阳、海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区用电需求 [2] - 工程将提升昌平、密云、顺义等地区的供电保障能力,为北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2] 电网建设重点 - 投产环球、姜庄湖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关键项目,构建多级电源支撑,提升区域电网互联互通能力 [5] - 建成会展、龙泉湖等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生命园、米各庄等11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 [5] - 工程融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通州文化旅游区、北京城市副中心西南部、朝阳大屯地区、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等提供充足电力 [5] 技术创新与施工优化 - 采用智能变电站标准建设,集成应用智能组件装置整合和光缆优化技术,节约资源并缩短建设周期 [8] - 在变电站主体结构中采用钢结构设计,应用两段式钢结构施工工艺,提升地下夹层施工效率 [8] - 在外电源隧道竖井施工中采用螺栓连接的栓接龙门架施工工艺,降低作业风险,提高架体循环利用率 [8] 数字化与智能化 - 采用"电网一张图"等数字化管控技术,通过设备状态全息感知与能效优化,提升电网智慧化水平 [7] - 实现智能运维,助力首都电网建设转型升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