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多样性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生态实践“圈粉”国际代表
杭州日报· 2025-09-25 11:08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供图 9月22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州启幕。作为该大会首次落址亚洲、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成员国参与最广的一届盛会,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4000名代表齐聚,围绕"塑造人与自然可持续 的未来"共话生态发展。多数代表不仅肯定中国生态保护经验,更直言"爱上杭州"。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共生愿景,数字技术应用经验值得全球分享。"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秘书长安东尼奥・阿布雷乌如是评价;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黄宝 荣点赞浙江:"从理论到实践,平衡保护与发展做得特别好,既守好生态家底,又让百姓有获得感。"马 来西亚国立大学行政主管艾哈迈德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大会能得到一些有益借鉴。 为期4天的大会中,将举办5场全体会议以及76场边会和平行论坛。值得一提的是,大会期间"杭州 经验"备受关注,成为亮眼的"生态名片"。 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区的杭州探索 在经验交流环节,杭州上城区分享了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区的实践与探索。2024年,杭州市上城区被 列为浙江省首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友好城区建设试点,在全国城区范围内首创"传统文化+生物多样性"融 合宣教模式,并推出全国首 ...
靖江首届生物多样性展绘就生态科普画卷
中国环境报· 2025-09-25 09:33
4 专题**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 以科普之名,赴自然之约 请江首届生物多样性展绘前 为筑牢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 根基,强化全社会守护自然生态的使 命担当,江苏省靖江市精心策划并成 功举办"万物自然 生命共鸣"生物多 样性生态科普展览活动。这场为期三 周的生态科普盛宴,通过系统整合科 普资源、创新展示形式,多元展示与互 动体验,构建了兼具科学性与传播力 的生态教育平台。 全年龄受众共赴自然之 约,沉浸式解码生命奥秘 本次展览选址在靖江市图书馆 1-2层,500平方米的展区内,生态魅 力持续释放。从稚气未脱的孩童到白 发苍苍的老人,展览实现了全年龄段 覆盖,其中青少年学生占比约60%。 一个个驻足观察的身影、一次次轻声 交流的探讨,彰显出展览对公众的强 大吸引力,让生物多样性保护话题成 为城市热议焦点。 动植物标本展区则是一个"微观生 命博物馆",数百种千余只鳞翅目、 鞘翅目昆虫标本,以及120株乔木、 灌木、草本植物标本整齐陈列,通过 细致的形态展示,让公众直观感受 到物种的丰富与奇妙。 最受瞩目的当属活体生物箱互 动区域,10个模拟原生环境的生物 箱中,蜥蜴、蛇、昆虫等生物自在栖 息,5000人次的互动体验 ...
北京最大“城市绿肺”温榆河公园全面建成 下周对外开放
央视新闻· 2025-09-24 17:23
项目竣工与开放 - 温榆河公园二期工程已于近日完工,标志着公园全面建成 [1] - 公园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北京最大的公园 [3] - 二期将于9月29日全面对外开放,市民可免费游园且无需预约 [1] 规模与生态价值 - 公园一期12平方公里于2022年开放,现整体30平方公里已全面建成 [4] - 约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0%)区域采用留野、再野化、荒野化管理理念,致力于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护 [4] - 公园内记录到的动植物物种已超过880种,五年内新增超过200种 [4] 水系治理与生态功能 - 公园建成5条生态水系廊道和10片湿地,共计350公顷常水面,全部使用再生水 [8] - 日常水系廊道缓缓流动,对再生水进行深度净化,为下游城市副中心提供不少于35万方/日的清洁生态水源 [8] 防洪与城市安全 - 作为北京城区最大的蓄滞洪区,公园蓄滞洪量高达1200万立方米 [9] - 公园实现"平急两用",常规降雨时可积蓄雨水并补充绿化市政用水,每年节约用水400万方 [9] - 遭遇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时,可迅速转化为洪水蓄滞空间,缓解下游防洪压力 [9] 休闲娱乐功能 - 园内规划建设满足全年龄段需求的多样化活动场地,包括森林步道、观鸟湿地、露营地、草坪音乐节、创意市集等 [11] - 支持马拉松、自行车、网球、马术等体育赛事,并提供科普教育、文化展览等活动 [11] 地理位置与区域特色 - 公园地跨朝阳、顺义、昌平三区,是北京跨行政区域最多的大尺度生态空间 [15] - 总面积30平方公里中,朝阳区约17.7平方公里,顺义区约7.5平方公里,昌平区约4.8平方公里 [15] - 朝阳段侧重构建功能复合的城市绿色客厅,昌平段强调科技与生态融合,顺义段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园林艺术 [15]
重庆南川:科技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
人民网· 2025-09-24 16:00
9月22日,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悬崖上的水渠前往银杉群落监测样地。 9月23日,在金佛山黑叶猴远程视频监控点,工作人员李新在检查观测设备。 9月23日,工作人员李新(左)、王泳鳗在安装红外相机。 9月23日,在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工作人员李新通过视频分析黑叶猴生活习性。 这是9月22日拍摄的人工繁育的银杉幼苗。 9月22日,在金佛山珍稀植物园,工作人员王泳鳗在为人工繁育的银杉幼苗浇水。 9月22日,在银杉群落监测样地,工作人员李新在检查调试监测系统。 9月23日拍摄的位于金佛山深处的银杉群落监测样地(无人机照片)。 9月23日,在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工作人员韦冠吾在实验室进行植物繁育实验。 9月23日,在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工作人员李新在通过远程视频监控观测黑叶猴的重点活动区域。 ...
“守护生物圈微心愿”快闪驿站亮相
杭州日报· 2025-09-24 10:10
在集章区,市民游客可通过H5链接许下一个跟环保有关的微心愿,随即可免费抽取一张"守护灵 宠"种子明信片,象征幸福美满的鸳鸯、调皮机灵的松鼠、濒危保护动物华南梅花鹿、杭州"市花"桂 花、杭州"市树"香樟……领取明信片后,可盖上独一无二的"守护生物圈"杭州套色章。 来到助力区,按下助力按钮,就可获得生物圈守护者的编号。 在展示区,一面展示墙用生动的图文,介绍了杭州市全民绿色行动促进会,展示了"绿播"——青苗 少年生物多样性探秘志愿服务项目、"手护山河"——太子尖拾光者志愿服务项目、"一把伞一座城"绿色 主题活动、"自然有所谓"——生态环境保护全民话题讨论等绿色志愿项目,以及章叔岩、孙毅、张海 江、戚志坚等在环保路上坚定前行的志愿者的感人故事。 近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州拉开大幕,为了鼓励更多公众加入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 行动中来,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在西湖文化广场(东门)特别推出"守护生物圈微心愿"快闪活动,通过一 个个环保心愿的漂流、接力,让更多人成为生物圈的守护者。 区别于"存入志愿时长,取出兑换心愿",该快闪驿站采取"先许心愿,再做志愿"的模式,如同一个 许愿屋,加持了环保许愿、打卡盖章、助力推广等" ...
浙江:近10%的省域面积已划建自然保护地加强物种保护
新华社· 2025-09-23 22:13
作为浙江古树名木中的重要树种,香榧树寿命长达百年甚至千年,被称为"寿星树"。"守护古树是我们 的使命。我的祖先还有保护古树的口训。"黄天明说,"这种传统代代相传,我们家族现在仍有六代人共 同守护着这片古树林,守护者年龄最大的已有97岁。" 全民参与生态保护在浙江蔚然成风,全省每年有上万名"绿色志愿者"活跃在生态保护一线:宁波象山韭 山列岛的中华凤头燕鸥守护行动,每年吸引上千名国内外志愿者参与;杭州"鸳鸯护卫队"十余年如一日 记录西湖鸳鸯种群动态;衢州开化"钱江源卫士"开展常态化巡护,减少大量生态警情。 持续的生态文明实践,增加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过去10年间,我们在浙江发现了105个野生动 植物新种。"浙江省林业局局长董旭斌介绍,这些变化不仅让专家学者振奋,也让老百姓看在眼里、乐 在心头。与会专家认为,浙江的自然保护地建设成效,为经济发达地区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有 益借鉴。 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理格局孕育了丰富的生态系统多样性。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浙江森林面积 9370万亩,森林覆盖率为58.55%,位居全国前列;湿地总面积1658万亩,其中国际重要湿地2处、国家 重要湿地3处;全省现有自然 ...
招商蛇口:结合环境生态维护与社区教育|2025华夏ESG实践十佳案例
华夏时报· 2025-09-23 17:37
公司概况 - 招商蛇口为招商局集团旗下地产园区板块旗舰企业 专注于城市和园区综合开发运营服务 业务覆盖全球超100个城市 服务客户超1000万人[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资产总额达8603.09亿元人民币[1] 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 - 公司致力于保持绿地原始自然生态 优先保护山体水体生态 避免对绿地的扰动开发[2] - 响应《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倡议 在开发建设运营环节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2] - 通过"鲸山别墅生境花园志愿者项目"构建融合食源、水源、庇护所等生态要素的复合型空间 首期预计招募20-30名志愿者[2] 社区生态项目创新 - 采用"小小生态工程师"参与模式 将青少年纳入社区生态建设核心环节 实现自然教育从课堂向实践延伸[3] - 与哈工大博士团队合作 将学术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方案[3] - 项目构建"微型避难所+疗愈场+沉浸式课堂"立体生态体系 融合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教育多重价值[3] 项目成本优势 - 依托社区现有绿地改造 减少土地及材料等硬件投入成本[3] - 青少年志愿者与社区居民深度参与降低人力投入[3] - 高校博士团队全周期支持在保证专业性同时节省高额技术咨询费用[3] 可持续发展价值 - 生境花园的雨水调蓄功能可减少社区排水系统维护成本[3] - 将环境生态维护与社区教育结合 提升社区凝聚力与品牌知名度[3] - 有助于吸引高质量客群 实现环境生态效益向经济价值转化[3] 绿色建筑成果 - 公司加快低碳建筑建设 累计建设大量绿色建筑项目[3] - 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打造绿色智造生态[3]
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工作坊在青岛举办
齐鲁晚报· 2025-09-23 12:56
青岛清源葛瑶分享了灵山岛作为"负碳海岛"的绿色发展实践,SEE基金会盛燕组织多方研讨,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低碳社 区建设等具体建议。 陕妇儿基金会刘琦慧从性别平等视角切入,强调环保教育中需关注性别公正。基层执法人员陈学祥则深入解析政社协作中 的角色定位与实践挑战。 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主任杨培丹指出,全球气候治理已进入行动落实阶段,社会组织可通过申请UNFCCC观察员身 份参与国际进程,借助故事化传播提升公众意识,推动政策倡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教授董岩聚焦青岛蓝碳发展,分析当前困境并提出制度创新与市场建设建议。北京合一绿色公益 基金会李大君则通过气候图谱工具,引导组织探讨协作路径。 9月17日至18日,"社会组织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工作坊"在青岛顺利举行。本次工作坊由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苏州 工业园区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与陕西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青岛市黄岛区清源环保公益服务中心协办,旨 在提升社会组织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参与能力与行动实效。 在主题分享环节,中致社会发展促进中心研究员王延斌结合《民法典》与《慈善法》,强调公益事业应坚守无偿性、公众 性和必要性,规范境外合作流程,加强组织 ...
【科技日报】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科技日报· 2025-09-23 10:01
9月22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开幕。本届大会以"塑造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未 来"为主题,在展示我国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成就的同时,也将积极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 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比如,在濒危物种保护方面,通过推进国家公园与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 等,大熊猫、东北虎豹、藏羚羊、长江江豚、福建天麻等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种群稳步恢复,栖息环境 持续改善。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34个自然保护地被UNESCO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总数位居亚洲第一。这 些保护区,已成为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维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保护地与社区协同 发展方面进行前沿探索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 "MAB理念强调,保护与发展的有机结合,核心是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同时,协调好与周边社区的关 系,推动保护区与社区协同发展。它所倡导的保护,并非简单封闭保护区、禁止人类活动,而是追求人 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王丁认为,"这一理念既先进,也契合我国国情。"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通过聘请周边社区居民担任生态护林员、引导开发特色生态产品、发展林下经 济以及鼓励社区参与保护区管理等方式,我国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实现 ...
“美丽陕西·生态先锋”志愿宣讲行动启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助力生态环境宣教
中国环境报· 2025-09-23 09:45
贡编:徐小雪 电话:(010)67139791 传真:(010)67139791 E-mail:dfxcb@ vip.sina.com "美丽陕西·生态先锋"志愿宣讲行动启动 "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助力生 本报讯 近日 .- 场融合生态 保护与科学探索的志愿服务活动 在西安市高新逸翠园初级中学举 行,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 面的"青春盛宴"。 在中共陕西省委社会工作部 的大力支持下,由陕西省生态环 境厅指导,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 教育中心、陕西省环保志愿者联 合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美丽陕 西·生态先锋"志愿宣讲行动正式 启动,标志着党建引领"专业社 工+志愿服务"的创新模式在生 杰环境宣教领域结出硕果。 此次活动聚焦"美丽中国,志 愿有我 -- 爱鸟护鸟保护生物多 样性"主题,通过丰富多元的互动 形式,向700余名师生传递科学 知识和绿色理念。 党建引领,志愿力量 扎根校园 多方联合,多维聚力。活动 现场,陕西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中心向学校赠送了《朱鹦重生记》 《山水趣科普》《公众环保知识系 列读本》等生态环境科普图书 200册。结合陕西省生态环境志 愿服务队伍能力建设交流培训, 主办方在参加交流人员中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