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

搜索文档
碳中和周报(第186期)丨全球碳市场两项关键规则通过;英国与欧盟互联统一碳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00:45
全球碳市场规则 - 《巴黎协定》6.4条通过两项关键规则:基准线标准用于估算项目无机制时的排放量(基线),泄漏排放标准用于核算非预期排放增加 [3] - 新规则标志着全球碳市场体系更清晰可执行,为联合国监督下的碳交易提供制度保障 [3] 欧盟与英国碳市场互联 - 欧盟和英国决定连接各自的碳排放交易体系(ETS),为净零排放和公平竞争奠定基础 [4] - 双方将建立机制实现排放配额协调与豁免权互认,涵盖发电、重工业、海运等高排放行业 [4] - 该机制允许双方商品免于征收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税项 [4] 中国甲烷控排政策 - 生态环境部将推进重点领域甲烷控排,包括煤矿瓦斯回收、油气田甲烷管控及垃圾填埋场管理 [5] - 强化甲烷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建设,完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核算,更新排放因子 [5] - 加强甲烷控排宣传,通过"全国低碳日"提高企业和公众认知 [5] 地方动态 - 中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在珠江口盆地投用,初期以8吨/小时速度封存二氧化碳并驱动原油增产 [6] - 该项目开创"以碳驱油、以油固碳"的海洋能源循环利用新模式 [6] - 黑龙江举办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推进濒危物种保护及跨境合作 [8] 企业实践 - 伊利、腾讯、联想等企业发起"可持续社会价值生态圈",发布《WISH2030美好宣言》涵盖十项可持续发展原则 [9] - 南方电网公布14个近零碳示范区案例,涵盖生产、办公等五类场景,提供"南网样板" [10] - 新能源入市政策(136号文)6月1日起实施,要求新能源项目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交易,实行市场化定价 [11]
风能和太阳能开发的生物多样性与负责任采购概述及行动议程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生物多样性咨询公司· 2025-05-26 18:2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但强调了可再生能源转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3][24] 核心观点 - 转向低碳、对自然友好的可再生能源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需要迅速广泛地采用可再生能源技术 [23] - 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要求在2050年实现自然完全恢复,2030年停止并逆转生物多样性丧失 [24][28] - 能源转型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必须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结合 [25][26] - 风电和太阳能项目的扩张需要加强生物多样性负责任采购实践,包括提升循环利用率 [26] 关键矿产和金属需求 风电行业 - 风电行业是每兆瓦矿物质消耗强度最高的技术,钢铁是关键材料,占总重量的约80% [55] - 直接驱动永磁发电机需要含有稀土元素的磁体,如钕铁硼,并与添加剂结合使用 [55] - 涡轮基础需要大量混凝土,涡轮叶片由玻璃纤维、树脂、轻木和粘合剂组成 [59] 太阳能行业 -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含有约76%的玻璃,8%的铝,5%的硅和1%的铜 [60] - 薄膜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材料比晶体硅少,主要由玻璃制成,还有铜、锌、铟和镓 [61] - 铝是太阳能应用中使用最广泛的单一材料,占大多数太阳能光伏组件的85%以上 [69] 需求与供应风险 - 到2040年,低碳发电对矿产需求将翻一番或接近翻三倍,主要由风能驱动 [65] - 铁和铝显示出最高的绝对需求增长率,其次是铜和锌 [66] - 供应风险包括生产地域集中、项目开发时间长、资源质量下降和不良环境表现 [77] 生物多样性影响 - 采矿和矿物加工对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压力,8%的脊椎动物物种受采矿威胁 [78] - 矿山运营通过栖息地清除、景观破碎化、噪音、粉尘和光污染等损害生态系统 [80] - 矿物加工消耗大量水资源,可能导致金属污染水体和引发生态毒性 [83] 负责任采购行动 - 实施减缓层级是减轻采矿和矿物加工影响的核心,首先避免,然后最小化,修复并最终补偿影响 [88] - 开发商应绘制供应链图,识别缓解机会,采用高质量的自愿性环境标准 [93] - 提高运营中材料的循环利用和回收率,与行业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合作改进实践 [93]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央广网· 2025-05-26 11:50
央广网北京5月2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快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以各类自然公园为 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把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栖息地保护起来。 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加强国家公园体系建设,持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 护与绿色发展,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陕西片区,巡护队员们每天要完成10公里的日常巡护,对国家公园内的人为活 动、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等情况进行全面监测。 陕西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巡护队队长李建军:特别是对于大熊猫保护方面,我们通过红 外相机监测活动轨迹,收集粪便样本,分析食源结构和健康状况,定期对保护区内的竹子生长情况进行 样方调查,保障大熊猫生境安全、稳定。 "十年禁渔"扎实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如今,长江流域水生生物 多样性持续恢复。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衣艳荣:2024年,长江干流监测点单位资源量同比 上升9.5%。下一步,将加快推进长江旗舰物种拯救行动,持续深化重要栖息地修复,科 ...
花卉融入城市空间 “绿化带”有哪些“新花样”?
央广网· 2025-05-26 09:51
城市绿化带的功能与价值 - 城市绿化带通过系统性布局实现生态保护、环境美化及城市空间管控,具有生态价值、社会效益和交通管理影响 [1] - 绿化带花卉景观火爆"出圈",吸引市民驻足打卡,提升居民生活体验 [1][4] - 北京市绿化带建设成果显著,二、三、四环环路上的月季是十多年来的绿化成果 [10] 绿化带景观设计与实践 - 北京海淀公园周边绿化带种植五颜六色的花,高矮错落有致,吸引家长带孩子打卡 [1][4] - 丰台北路主干道中间隔离带种植月季花,改变道路形象,提升市民心情 [8][10] - 南阳市在18条主干道、20余处公园创新设计月季景观,打造月季大道、月季公园 [16] 绿化带建设的挑战与成果 - 绿化带条件较差,夏季柏油马路高温对花的热辐射大,植物抗性不一 [12] - 北京市通过多年尝试,逐步推广月季种植,形成规模景观 [12] - 南阳园林绿化部门在品种应用、造型搭配、花境景观上下功夫,打造精品工程 [16] 绿化带的生态与社会效益 - 绿化带提升生物多样性,为传粉昆虫提供栖息地,吸引鸟类落户 [16] - 绿化带改善城市微气候,吸收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减轻热岛效应 [16] - 绿化带降低交通噪声,改善人居环境,缓解居民心理压力 [16] 未来发展趋势 - 北京推动精细化城市口袋公园、垂直绿化,升级干线、支线交通网络绿化带 [17] - 北京建设两条环京绿化带,分布上百个公园,串联城市景观 [17] - 目标实现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17]
北京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
人民日报· 2025-05-26 06:13
白皮书统计显示,经过2020年—2024年实地调查,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北京市共记录自然半自然生态 系统类型151个,包括森林、灌丛、草地、沼泽与水生植被等类型。物种多样性方面,共记录各类物种 7121种,包括藻类,高等植物,脊椎动物,昆虫,大型真菌,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等。其中包括国家一 级保护野生植物百花山葡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北京水毛茛、槭叶铁线莲、大花杓兰等14种;以及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1种,包括哺乳动物麋鹿和黑鹳等鸟类10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56种,包括 豹猫、赤狐等哺乳动物5种,长耳鸮、大天鹅等鸟类50种及爬行动物团花锦蛇。 遗传多样性方面,北京收集保存了农作物种质资源5.6万份、畜禽遗传材料1.5万份。北京重点保护的天 然林木种质资源达47种,拥有京西稻、北京鸭、北京油鸡等地理标志农产品14个,拥有古树名木4.1万 余株。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6日 16 版) 本报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潘俊强)近日,北京市首次发布《北京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系统展 示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举措和成效,为超大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北京实践",推进生物 多样性保护新进程。 ...
云南南捧河保护区绿孔雀数量稳步增长 总数已逾50只
中国新闻网· 2025-05-25 16:42
南捧河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成立于1999年,是云南省怒江水系的热带区域,自然环境独特, 地貌类型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叶祖建介绍,他们查看红外相机时,发现其中1台于今年5月6日拍摄到1只雌性绿孔雀带领3只雏鸟 在林间觅食画面,雏鸟绒毛未褪,推测出生仅一周左右。 视频中,绿孔雀妈妈时而低头啄食,时而展开羽翼为雏鸟遮挡烈日。在此期间,还拍摄到1只红嘴 蓝鹊试图袭击雏鸟,但被绿孔雀妈妈发起反击驱跑。 5月6日,3只绿孔雀雏鸟在妈妈身下乘凉。镇康南捧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供图 南捧河保护区管护局助理工程师叶祖建介绍,绿孔雀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原生孔雀种类,也是国家一 级保护野生动物和极度濒危物种,目前仅分布于云南部分地区。2015年,该管护局在辖区内安装20套红 外相机,开始调查研究绿孔雀,并于2018年首次拍摄到绿孔雀,2019年后则多次拍到,2023年1月19日 曾拍到8只绿孔雀同框,2024年数量约40只。 为保护好绿孔雀等濒危物种,2020年至今,南捧保护区管护局先后在保护区建成13个生态饮水点、 14个补食台、15个监测点,累计修复逾50公里栖息地生境廊道。今年,在绿孔雀核心栖息地又新增50台 红 ...
四川若尔盖湿地生态持续改善 首次观测到大天鹅繁殖
环球网· 2025-05-25 10:58
生态环境 - 四川若尔盖湿地首次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的繁殖行为,填补了该物种在若尔盖湿地繁殖记录的空白 [1] - 大天鹅繁殖巢位于北纬33 8度左右,创下该物种纬度最低的繁殖纪录,打破传统认知 [3] - 大天鹅迁徙距离超过2000公里,其繁殖地的选择是对生态环境最严格的"投票" [3] 湿地保护成效 - 若尔盖湿地从传统的越冬地升级为繁殖地,证明当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稳定性的显著提升 [3] - 大天鹅选择在此繁殖得益于湿地生态系统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保护措施到位三大因素 [5] - 保护区已启动专项监测计划,运用智慧监测设备对大天鹅繁殖全过程进行科学追踪 [5] 科研发现 - 繁殖巢内发现3枚大天鹅卵,长径约13厘米,短径约7厘米,单枚重量约350克 [3] - 这一发现为研究大天鹅的繁殖生态与地理分布提供了全新视角 [5] - 彰显了我国在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5]
国网西藏电力: 组织开展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教育活动
中国能源网· 2025-05-23 17:04
爱鸟始于心,护鸟始于行。下一步,国网西藏电力将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在有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持 续探索"护线"与"爱鸟"双赢的长效机制,以实际行动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5月22日,国网西藏电力围绕"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主题,精心组织开展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教育活动。 在西藏林周活动现场,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专家,国网拉萨供电公司、国网西藏超高压分公司工作人员沿着35千伏边林I回 002号输电线路,边巡线边互动,结合《青藏高原国网输电线路常见鸟类识别与救护手册》,分析探讨高原鸟类分布情况、生 活习性、救助知识及鸟线矛盾解决措施,为切实保护高原生灵出谋划策。此外,国网西藏电力通过定点宣传的方式,向公司员 工及社会各界普及鸟类保护和救助相关知识,累计发放宣传手册300余册。 近年来,国网西藏电力深入推进"候鸟生命线"、"生命鸟巢"公益项目,结合地域特色、行业特点,累计开展主题公益活动 和讲座6次,志愿服务超20小时,惠及人群超6000人次。开展鸟类调查12次,调查里程超1000公里,救助野生鸟类超100只。以 实际行动保护高原生态,有力彰显"国家电网"品牌形象。 【责任编辑:刘澄谚 】 图为国网 ...
广东首份综合性生物多样性报告发布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3 15:57
广东省生物多样性现状 - 广东省生态系统类型丰富,包括森林、湿地、海洋、农田及城镇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达53 03%,湿地超190万公顷,海域面积41 93万平方公里 [2] - 全省记录高等植物8186种、陆生脊椎动物1052种、昆虫及其近缘类群超12000种、水生生物超3000种及微生物716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76种、野生动物321种 [2] - 初步构建省域生态质量地面监测网络,布设542个生态质量监测样地,建设7个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实现全省生态系统类型和县(区)全覆盖 [2] 保护体系与成效 - 全省设立1361个自然保护地和11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覆盖陆海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及重要生态监管区域 [3] - 建有迁地保护机构超35个,保育植物超1 5万种、动物超20万只,实现36种濒危植物野外回归,中华穿山甲、鳄蜥等濒危物种种群实现历史性恢复 [3] - 穿山甲人工繁育全球首次突破子二代存活 [3] 典型区域生物多样性动态 - 广州海珠湿地2015—2024年维管植物从625种增至835种,鸟类增长至89种,兽类增加4种,鸟类增加15种 [4] - 深圳杨梅坑植物群落在台风干扰后物种数量仍波动上升,2019年群落结构复杂性显著提高 [4] - 肇庆鼎湖山高等植物增至1948种,新发现野生动物近400种,蝴蝶记录从205种增至284种 [4] 新物种发现与未来计划 - 2022—2024年广东发表新物种333种,其中植物53种、动物174种、微生物106种,2024年新种包括海珠微瓢虫、东方红鸡油菌等 [5] - 未来将以《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为纲领,力争2030年形成统一有序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 [5]
“智慧天眼”守护湿地 联通助力东明县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范式
齐鲁晚报· 2025-05-23 12:16
数据驱动,助力科学决策管理。平台整合监测数据构建自然生态大数据资源库,建立鸟类栖息地专题数 据库。运用AI算法结合时序折线图、GIS热力图等技术,实现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及普通物种数量变化 的动态分析,支持同比增幅计算,为保护策略制定提供数据依据。 生态蝶变,守护生物多样之美。借助精准的监测数据,工作人员能够及时了解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并 对大鸨等物种实施重点观测,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此外,平台还助力实现了生态保护的精细化管理, 通过对保护区不同区域的人车客流进行精准管控,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生态保护与旅游开 发。 菏泽联通搭建的"重点野生动植物动态监测平台",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为东明县的生态环境筑牢了一道 坚实的保护屏障。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这双"智慧天眼"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守护更多 的生态家园。 (通讯员 陈芳) 菏泽东明县,作为黄河入鲁第一县,有一片广袤且充满生机的湿地,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家园,这里生 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意义重大。如今,菏泽联通精心打造的"重点野生动植物动态监测平台",宛如一双 无处不在的"智慧天眼",默默守护着这片珍贵的生态环境。 科技赋能,搭建全域感知网络。该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