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气候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外交部:愿同欧方一道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新华社· 2025-08-19 14:58
中欧绿色合作 - 绿色是中欧合作的鲜明底色 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间[1] - 中欧绿色合作标志性项目包括大亚湾核电站 希腊色雷斯风电场 德国德伦太阳能园区等[1] - 中方愿同欧方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加强合作[2] 新浪财经ESG服务 -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 报告 培训 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1] - 平台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 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3] - 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 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3]
国家发展改革委:“双碳”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09:30
双碳目标顶层设计 - 构建全球最系统完备的碳减排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 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 - 国家层面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个顶层设计文件 [2] - 部门层面制定12个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及30余项支撑保障方案 31个省区市均出台本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培育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6400多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490余个绿色工业园区 [2] - 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1.6% 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2] - 成为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 [2] 能源结构转型 - 煤炭消费比重由2020年56.8%下降至2024年53.2%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由15.9%提升至19.8% [3] - 可再生能源装机达21.59亿千瓦 占全国总装机59.2% 保持全球最大装机规模和最快发展速度 [3] 交通运输体系绿色化 - 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均超1200万辆 连续10年全球第一 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3] -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达1610万个 充电设施县域覆盖率97.08% 乡镇覆盖率80.02% [3] 城乡建设绿色转型 - 2024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超97% 累计节能建筑面积占城镇既有建筑面积比例超66% [4] - 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比2020年降低4% 人均综合能耗降低5.1% [4] - 北方地区清洁供暖面积达209亿平方米 较2020年增长近50% [4] 生态固碳能力建设 - 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5%以上 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 贡献全球新增绿化面积四分之一 [4] - 林草年碳汇量超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居世界首位 [4] 全球气候治理贡献 - 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过去10年分别下降超60%和80% [5] - 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与42个国家签署项目文件 提供并动员资金超1770亿元人民币 [5][6]
国际法院发布历史性裁决,气候不作为或违反国际法
环球网· 2025-08-12 09:30
核心观点 - 国际法院裁决将清洁健康和可持续环境确立为基本人权 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司法强制约束新阶段 并可能使未能保护地球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违反国际法 [1] - 裁决被视为国际法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重大突破 为各国就气候变化问题相互提起诉讼铺平道路 包括针对历史温室气体排放的诉讼 [1] - 裁决首次构建国家气候责任法律框架 通过明确化石燃料生产或补贴可能违反国际法的立场 倒逼各国加速能源转型 [1] 裁决背景 - 裁决源于联合国大会表决后提交的请求 主要由深受气候变化威胁的太平洋岛国推动 [1] - 太平洋岛国如图瓦卢因海平面上升面临淹没威胁 居民已被迫迁往他国 [1] 预期影响 - 短期内将催化三重效应:推动各国修订国内气候立法 激发新兴市场对发达国家历史排放追责诉讼 为COP30谈判奠定强约束基调 [2] - 2025年缔约方会议或将聚焦气候赔偿基金的司法化运作机制 推动《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纳入人权保障条款 [2]
美国能源转型“停摆”
经济日报· 2025-08-02 05:53
美国能源政策转向 - 本届美国政府大力支持油气钻探和LNG出口,逆转上届政府的清洁能源政策,宣布进入"国家能源紧急状态"以重振传统能源产业 [1] - 2025年1-7月连续出台政策:取消气候变化应对活动、撤销环境法规、叫停37亿美元清洁能源拨款、终止风能太阳能补贴 [1] - "大而美"法案取消多项清洁能源优惠,包括清洁能源税收抵免和电动汽车税收减免,标志能源政策系统性转变 [1] 清洁能源产业受挫 - 原计划2025年投产的300亿美元清洁技术项目中超半数面临延期或取消 [2] - KORE Power锂离子电池工厂建厂计划终止,8.5亿美元贷款支持取消 [2] - 标普预测"大而美"法案可能导致未来10年美国清洁能源项目数量减少20% [2] 历史政策反复 - 类似1980年代卡特政府新能源政策被里根政府终止的循环再次出现,上次政策停滞持续35年 [3] - 美国能源政策长期缺乏连续性,数十亿美元投资常因政府更迭而中断 [3] - 本届政府主张降低能源成本,限制清洁能源发展并推动原油增产 [3] 政策实施挑战 - 化石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如燃气电厂需7年以上),石油钻井数量已降至4年最低,短期增产困难 [4] - AI算力需求爆发导致电力需求激增:数据中心用电占比将从2023年4.4%升至2028年6.7%-12%,用电量从1760亿千瓦时增至3250-5800亿千瓦时 [4][5] - 供给侧调整缓慢与需求侧快速增长形成矛盾,加大电力供应压力 [5] 政策影响评估 - 清洁能源繁荣态势中断,太阳能风能行业受冲击最大,未来10年新增发电容量或缩减超三分之一 [5] - 批发电价预计2030年上涨25%,2035年上涨74%,消费者电价将上涨9%-18% [6] - 政策转向削弱美国竞争力,可能错失能源转型历史机遇 [6] 全球气候治理 - 美国政策倒退与全球气候治理背道而驰,可能影响《巴黎协定》1.5℃温控目标 [7] - 美国作为历史最大碳排放国回避责任,加剧全球气候治理不平衡 [7]
光大证券:纯碱、PVC下游需求待复苏 “反内卷”有望加速供给侧出清
新浪财经· 2025-07-31 11:49
项目概况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于7月19日正式开工 [1] - 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1] - 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 [1] - 项目总投资规模达1.2万亿元 [1] 电力配置方案 - 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要方向 [1] - 同时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1] 战略意义 - 项目是能源与基建领域的里程碑工程 [1] - 体现中国统筹发展与安全、生态与创新的系统性实践 [1] - 战略价值体现在国家能源安全维度 [1] - 战略价值体现在边疆稳定维度 [1] - 战略价值体现在全球气候治理维度 [1] 行业影响 - 市场影响将长期辐射基建行业 [1] - 市场影响将长期辐射能源行业 [1] - 市场影响将长期辐射材料行业 [1] - 建议关注基建相关化工品包括纯碱 [1] - 建议关注基建相关化工品包括PVC [1] - 建议关注基建相关化工品包括减水剂 [1] - 相关化工品有望受益于项目建设 [1]
“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宽视野推进合作” ——访欧洲丝路智联促进会联合创始人克鲁特
人民日报· 2025-07-29 06:07
欧中经贸合作 - 欧盟和中国建交50周年为双方深化经贸合作提供重要契机 [1] - 欧洲丝路智联促进会致力于推动欧中"一带一路"合作 与欧洲多所大学和公司建立联系 [1] - 中国已从欧洲企业的"延长生产线"转变为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创新大国 [1] 科技与绿色经济合作 - 科技和绿色领域合作成为欧中关系新亮点 [1] - 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方面取得巨大进步 展示人形机器人、国际象棋机器人等创新成果 [1] - 中国新能源汽车研发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在气候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1] 创新与研发能力 - 中国涌现大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本土企业和科研机构 [1] - 中国科研人员和企业代表展现出科技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 [1] - 中国为推动科技创新付出显著努力 [1] 战略合作框架 - 欧中需通过更高站位推进合作 应对气候变化和科技产业变革等挑战 [2] - 双方可通过对话机制、科技产业协作、青年交流构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 - 欧中应加强沟通协作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2]
新华时评丨正确把握中欧关系前行方向
新华社· 2025-07-25 23:04
中欧关系发展 - 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提出三点主张:坚持相互尊重巩固伙伴关系定位、坚持开放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摩擦、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规则秩序 [1] - 50年来中欧交流合作成果丰硕 重要经验是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开放合作、互利共赢 [1] - 双方就深化中欧关系达成重要共识 释放加强战略沟通、坚持对话合作、妥善管控分歧、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积极信号 [1] 中欧合作基础 - 中欧是伙伴而不是对手 合作大于竞争、共识多于分歧 [2] - 中方视欧洲为多极世界重要一极 支持欧洲一体化 欧盟应尊重中国发展道路和核心利益 [2] - 双方应坚持建交初心 通过高层对话机制加强战略沟通 增进战略互信 [2] 中欧经贸合作成果 - 中欧年贸易额从24亿美元增长到7858亿美元 双向投资存量从几乎为零增长到近2600亿美元 [3] - 比雷埃夫斯港、匈塞铁路、中欧班列等项目成为合作典范 [3] - 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3] 中欧多边合作 - 中欧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 应携手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规则秩序 [4] - 共同发表《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 展现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决心 [4] - 中欧加强团结协调可成为动荡世界中的稳定性力量 [4]
新华时评:正确把握中欧关系前行方向
快讯· 2025-07-25 22:57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未涉及具体公司或行业分析,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与公司、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该文本主要聚焦于中欧关系的宏观政治经济合作,属于国际关系范畴。建议提供包含企业财务数据、行业动态或市场趋势的文本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
快讯· 2025-07-24 17:04
中欧气候变化合作 - 中欧领导人重申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对双方人民福祉和多边主义维护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1] - 绿色伙伴关系被视为中欧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鲜明底色 [1] - 双方在绿色转型领域具备坚实合作基础和广阔合作空间 [1]
发达国家必须兑现对气候融资的承诺——访COP30候任主席科雷亚·多拉戈
新华社· 2025-06-20 16:09
全球气候治理现状 - 发达国家未能履行对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融资承诺,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关键瓶颈 [1] - 美国缺席联合国六月气候会议并宣布再次退出《巴黎协定》,进一步削弱了发达国家的资金贡献 [1] 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行动 - 中国和巴西在本国推动大规模气候行动,并通过南南合作机制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 [1] - 中国和巴西的合作注重经验分享,尊重其他国家制定本国方案的自主性 [1] - 中国的技术能力和产业规模大幅降低了太阳能板、电动车等绿色技术的成本,对全球绿色能源转型产生深远影响 [1][2] 太阳能行业的变革 - 中国企业的高性价比产品使太阳能成为非洲国家的可行能源选项 [1] - 太阳能价格大幅低于传统能源,促使更多国家迅速启动绿色能源转型 [2] COP30的展望 - COP30将展示应对气候变化对经济、就业和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 [2] - 巴西希望通过COP30向世界传递应对气候变化是发展机遇的信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