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脱碳
搜索文档
专栏丨破“经济脱碳”困局 中国方案有启示
新华社· 2025-11-12 20:4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为全球能源转型和气候治理提供了务实可行的“中国方案” [1] - 中国通过技术突破和规模效应为世界带来低价充足的清洁能源前景 [1] - 中国的发展路径与全球利益紧密结合 将挑战转化为合作机遇 [3] 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角色 - 作为全球清洁能源产能主要提供者 向其他国家推广清洁技术 [1] - 过去五年出口的风电和光伏产品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 [2] - 为面临能源短缺与减排压力双重挑战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用得起用得好的转型选择 [2] 中国清洁能源产业优势 - 持续投入研发推动可再生能源、储能、长距离输电等关键技术突破 [1] - 依托庞大国内外市场形成规模效应 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成本优势 [1] - 完善的产业配套以及灵活的合作模式形成利益趋同的规模效应 [1][2] “新三样”产品出口表现 - 2023年中国“新三样”产品(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 [2] - 2024年“新三样”产品出口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2] - 2025年上半年“新三样”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2.7% [2]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不少欧洲国家主动与中国开展新能源合作 [2] -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英国等多国市场销量屡创新高 走进越来越多英国家庭 [2] - 比亚迪等中国汽车品牌凭借设计、性价比等优势在国际市场日益增多 [2]
全球瞭望丨英媒:中国清洁能源正惠及全球
新华网· 2025-11-09 09:49
中国可再生能源建设规模 - 中国可再生能源建设已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1] - 中国可再生能源革命的规模之大超乎想象 [1] 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全球影响 - 中国提供的廉价、丰富的清洁能源有望改善全球数十亿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 [1] - 中国在国内减排方面的举措将在境外拥有越来越高的应用价值和市场需求 [1] - 世界需要中国所提供的东西,也应当接纳它 [1] 中国减排的动力与技术 - 中国减排来自自身动力,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可降低中国自身面临的气候风险并带来经济效益 [1] - 各国尚未实现经济脱碳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关手段,而中国正在解决这一问题 [1] - 中国举措包括成本不断降低的可再生能源、储能技术、更完善的电力市场、长距离输电线路及各类相关专业技术 [1]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 - 太阳能和风能仍是遏制全球气温进一步上升的希望 [1] - 廉价、充足的清洁能源前景令人振奋 [1]
英媒:中国清洁能源正惠及全球
新浪财经· 2025-11-08 20:31
可再生能源行业规模与影响 - 中国可再生能源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超乎想象的规模[1] - 行业提供的廉价丰富清洁能源有望改善全球数十亿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1] - 太阳能和风能仍是遏制全球气温进一步上升的主要希望[1] 行业技术解决方案与驱动力 - 行业解决方案包括成本不断降低的可再生能源 使可再生能源更具实用性的储能技术 更完善的电力市场 长距离输电线路及各类相关专业技术[1] - 中国减排来自自身动力 在全球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可降低中国自身面临的气候风险并带来经济效益[1] - 行业的相关专业技术将在境外拥有越来越高的应用价值和市场需求[1] 全球市场机遇 - 世界需要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所提供的东西并应当接纳它[1] - 中国在国内的减排举措将在境外拥有越来越高的市场需求[1]
贝伦气候峰会中方提3点建议:把握正确方向、落实气候行动、深化开放合作
环球时报· 2025-11-08 06:43
《经济学人》称,各国尚未实现经济脱碳,核心原因是缺乏可行的技术手段,而中国正在向世界提供越 来越多的清洁能源产能,"世界需要中国提供的技术,也应该勇敢地接纳它"。 在6日举行的联合国安理会气候与安全问题公开会上,面对美国代表发言中的无理指责推责,中国常驻 联合国副代表耿爽两次追加发言予以驳斥,批评美国公然称"气候变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骗局",大开 历史倒车,还两度退出《巴黎协定》,严重破坏全球气候治理的努力,已经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 最大的障碍。耿爽表示,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国际社会需要的是团结合作,而不是指责和推责。 据《环球时报》记者在贝伦峰会现场观察,遏制气候变暖是该峰会的核心话题。今年正值《巴黎协定》 达成10周年,也是提交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重要节点。国家自主贡献是《巴黎协定》的核心机 制,主要内容是各国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出承诺。巴西亚马孙环境研究所刊文称,截至11月6日,包 括中国、巴西在内的72个国家已公布各自的国家自主贡献更新方案,占全球碳排放量的62%,与上一轮 国家自主贡献承诺相比,潜在年减排量达3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报道称,全球四大碳排放国中,仅剩印 度尚未作出承诺。 据报道 ...
欧洲环境署报告:欧洲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新华社· 2025-09-29 21:06
报告核心观点 - 欧洲环境署发布报告指出欧洲自然环境持续退化,对经济繁荣、安全和居民生活质量构成重大风险 [1] - 报告呼吁欧洲国家加快生产和消费体系转型,通过“欧洲绿色协议”等政策推动绿色创新 [1] 环境现状与挑战 - 欧洲陆地、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且预计将继续恶化 [1] - 欧洲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和领土面临缺水风险,水资源承受严重压力 [1] - 欧洲是全球变暖最快的大陆,气候变化正以惊人速度推进,威胁安全、公共健康、生态系统、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 [1] 政策行动建议 - 欧洲国家需加快生产和消费体系转型,实现经济脱碳、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 [1] - 应推广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以增强社会韧性、减少对能源和原材料进口的依赖 [1] - 欧洲环境署执行主任强调不能削弱在气候、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雄心,当下行动将决定欧洲未来 [1] 报告背景信息 - 《欧洲环境2025》是欧洲环境署自1995年以来发布的第7份环境状况报告 [2] - 欧洲环境署每五年发布一次环境状况报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