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搜索文档
盘前必读丨电力现货市场加快建设;有研新材一季度净利润增近147倍
第一财经· 2025-04-30 07:41
市场动态 - 美股周二震荡上扬,道指上涨300.03点(0.75%),标普500上涨32.08点(0.58%),纳指上涨95.18点(0.55%),标普500连涨六日,为去年11月以来最长连涨纪录 [4]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特斯拉涨超2%,脸书涨0.85%,微软涨0.74%,苹果涨0.51%,英伟达涨0.27%,亚马逊跌0.17%,谷歌跌0.28% [4] - 热门中概股表现分化,新东方上涨4.07%,阿里巴巴、拼多多小幅上涨,小鹏汽车重挫6.32%,百度、理想汽车等回落,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0.30% [4] 大宗商品 - 国际油价周二走低,WTI原油期货收跌1.63美元(2.63%)至60.42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收跌1.61美元(2.44%)至64.25美元/桶 [4] - 黄金承压,COMEX 6月黄金期货下跌0.52%至每盎司3330.2美元 [4] 政策与行业 - 央行要求金融机构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统计制度,强化数据质量管理 [5]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1% [5] - 农业农村部印发《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持续调整优化生猪产能,实施生猪产能调控 [6]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要求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湖北、浙江、安徽等地电力现货市场需在2025-2026年转入正式运行或启动试运行 [6] 公司动态 - TCL科技计划在3个月内完成LGD广州工厂的过渡,第三季度计划满产并实施降本计划 [7] - 潍柴动力拟5亿元-10亿元回购股份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8] - 尖峰集团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3878.70%至5.82亿元,主要因联营企业天士力集团利润大幅增加 [9] - 有研新材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698.12%至6738.47万元,主要因子公司有研亿金和有研稀土净利润增加 [10][11] - 浪潮信息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3%至4.63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65.31%至468.58亿元 [12] - 工业富联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4.99%至52.31亿元,营收同比增长35.16%至1604.15亿元 [13] - 国泰海通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91.78%至122.42亿元,主要因吸收合并海通证券产生的负商誉带来营业外收入增加 [14] - 中信证券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2.00%至65.45亿元 [15] - 贵州茅台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1.56%至268.47亿元,通过"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实现酒类不含税收入58.70亿元 [16] - 赛力斯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40.60%至7.48亿元 [17] - 晶科能源第一季度净亏损13.9亿元,主要因光伏组件价格下降 [18] - 中国中铁拟8亿元-16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减少注册资本 [19] - 杰华特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20] - 广合科技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21] 市场观点 - 机构指出目前市场处于修复阶段,预计大盘仍可能延续盘整 [1][22] - 中泰证券建议短线关注科技板块技术突破和基本面改善,长线可增配基建、光伏、军工等低估资产 [22]
何立峰出席驻沪中央金融机构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座谈会并讲话
证监会发布· 2025-04-29 21:53
来源:新华社 上海市委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 负责同志在座谈会上发言。 新华社上海4月29日电 驻沪中央金融机构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座谈会4月29日在上海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立峰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深刻 领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金融委 近期印发的《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加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协同联动,全面 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 何立峰指出,要冷静分析、沉着应对近期外部形势的发展变化,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在确保 金融安全的前提下持续强化上海金融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增强人民币资产全球配置中心、风险管理中心 地位,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断实现新突破新提升。要齐心协力、狠抓落实,上海市切实担负主 体责任,各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特别是驻沪机构加强协调配合,中央金融办强化统筹协调和督促落 实。 ...
何立峰出席驻沪中央金融机构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座谈会并讲话
快讯· 2025-04-29 19:15
驻沪中央金融机构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座谈会4月29日在上海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 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立峰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全面落实中央金融委近期印发的《关于支 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加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协同联动,全面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 心能级。 ...
陆磊:国际化程度有效提升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个主要方向|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4-26 18:02
4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 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有关情 况。此前,4月2 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外汇 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行动方案》。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陆磊在发布会上表示,《行动方案》有两 个核心要点,一是突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二是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 务便利化。以这两方面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行动方案》着眼于更好发挥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特殊作用,支持各类主体更 加安全、便捷、高效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从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 率避险服务、强化融资服务、加强保险保障、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等五方面 提出了18条重点举措,对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更好服务企业"走 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这个 《行动方案》有两个核心要点,一是突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二是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行动方案》有力支持企业"走出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家都 ...
央行重磅发声!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新华网财经· 2025-04-24 14:56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表示将推动《行动方案》落地落实,支持企业"走出去",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1] -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吴伟表示将全力配合金融监管部门推动《行动方案》落地,转化为企业实际红利,为企业全球化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1] 行动方案核心要点 - 突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3] - 从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强化融资服务、加强保险保障、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等五方面提出18条重点举措 [3] - 支持各类主体更安全、便捷、高效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3]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展 - 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建设步伐显著加快 [3] - 跨境交易和资金流动便利性大幅提升 [3] - 金融生态持续优化 [3] - 国际化程度提升仍是主要方向 [3] 上海市推进措施 - 完善推进机制,加快政策落地落实 [6] - 做细做优服务,更好满足企业需求 [6] - 加强制度保障,放大金融护航力度 [6] - 发挥金融机构龙头牵引作用,带动专业服务机构一起"走出去" [6] 行动方案亮点 - 多项政策先行先试,为其他地区复制推广提供"上海经验" [9] - 优化业务流程,构建安全、便捷、高效金融服务环境 [9] - 创新产品和服务,覆盖企业融资、外汇风险管理等多个场景 [10] - 数字化赋能,优化跨境融资、结算、风险管理等环节效率 [11] 再保险中心建设 - 以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为重点推进再保险中心建设 [13] - 已取得制度、机构、业务三方面阶段性进展 [13] - 推动建设要素聚集、业务集中、交易活跃、规则完善的登记交易中心 [13] 外汇领域举措 - 出台首创性改革和引领性开放举措 [16] - 提升总部经济能效、推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16] - 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优化外汇业务管理模式 [16]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计划 - 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为重点推进跨境金融领域改革和开放 [18] - 研究制定绿色外债政策、提高科技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 [18] - 探索试点特殊情形外债项下行政许可业务下放银行办理 [18]
央行发声!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第一财经· 2025-04-23 20:42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核心观点 - 《行动方案》是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更高阶段的重要举措,具有标志性意义 [3] - 方案围绕两个核心要点展开:突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3] - 形成赋能企业"走出去"的强大支撑体系,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 [3] - 上海将全力配合金融监管部门推动方案落地,转化为企业实际红利 [4] 跨境金融服务现状与需求 - 2024年上海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达29.8万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国47% [6] - 企业对金融服务需求已超越单一融资,需要"投融资+风险管理+咨询"一体化解决方案 [6] - 全球产业链深度调整,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出海寻求新机遇 [7] 重点举措与创新 - 从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等五方面提出18条重点举措 [6] - 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再融资,已于2024年12月启动 [10] - 支持银行开发汇率避险专项担保产品,财政提供担保费补贴 [11] - 探索在上海自贸区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非居民并购贷款服务,贷款金额放宽至80%,期限延长至10年 [11] 上海推进方案落地的具体路径 - 形成定期调度机制,组建工作专班和专家人才库 [8] - 推出"汇率避险政策性担保"业务,企业无须缴纳保证金即可办理相关业务 [8] - 发挥金融机构龙头作用,带动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机构一起走出去 [8] 再保险中心建设进展 - 已同意设立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进行专业化运营管理 [13] - 截至2025年3月末,已有22家再保险运营中心和经营机构在上海临港设立 [14] 外汇风险管理与融资便利 - 优化外债登记管理和跨境担保流程,满足银团贷款需求 [16] - 拓展境内外双向融资渠道,开发多样化汇率避险产品和服务 [16] - 自由贸易账户已为4.7万多个客户提供服务,累计办理跨境收支近260万亿元 [17]
央行重磅发声!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证券时报· 2025-04-23 19:47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核心观点 - 《行动方案》突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两大核心要点 上海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达29 8万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国47% [1] - 推出18条重点举措形成五大方面金融支持体系 旨在提升跨境资金流动效率 降低贸易成本 支持企业安全高效"走出去" [3][4] - 政策呈现四大亮点:多项措施先行先试 业务流程优化 产品服务创新 数字化赋能 其中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再融资已启动试点 [6][7][8] 五大金融举措 1. **跨境结算效率提升** - 优化外汇业务管理模式 完善全球资金管理体系 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提升CIPS系统覆盖 [4] - 优质客户可免逐笔审核 自贸区资金池实现跨境支付自动化处理 延长重点企业服务时间至实时调拨 [7] 2. **汇率避险服务优化** - 开发多样化汇率避险产品 财政提供担保费补贴 鼓励银行接入"银企外汇交易服务平台"直接报价 [4][11] - 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 加强"本币优先"理念宣导 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投资中的使用 [4][15] 3. **融资服务强化** - 试点非居民并购贷款服务(贷款金额放宽至交易价款80% 期限延长至10年) 开展贸易再融资业务 [4][8] - 放宽融资租赁公司外币租金使用范围 便利跨境资金融通 支持银团贷款份额跨境转让试点 [7][12] 4. **保险保障加强** - 出口信用保险2024年承保金额首破1万亿美元 提升限额满足率 开发知识产权海外侵权责任险等新产品 [14] - 为境外资产提供再保险支持 加大投保便利性 保障中资企业全球化布局 [14][15] 5. **综合金融服务完善** - 打造"走出去金融服务包"提供个性化组合 对重点企业实施"一企一策"定制化方案 [5] - 增强金融平台全球资源配置功能 提升资产管理便利化 完善各类综合服务平台 [4] 外汇管理创新 - 首创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管理 支持浦东新区制定财资中心集聚政策 实现全球资金高效调配 [10] - 建立外汇合规风险分级机制 试点银行尽职免责申诉评议 优化外债登记和跨境担保流程 [11] - 运用区块链技术优化真实性审核 开展数字身份跨境认证 扩大电子单证上链存证应用 [8][11] 数字化赋能 - 鼓励银行实现资金跨境支付自动化处理 延长重点企业服务时间至全球实时调拨 [7] - 支持"航贸数链"等区块链应用 通过电子单证交叉匹配为贸易结算融资提供辅助验证 [8]
重磅预告!央行新闻发布会,今日下午3时!
证券时报· 2025-04-23 12:01
重磅预告。 最新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将于4月23日15:00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有关情况。 据中国人民银行此前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化金融制度型开放,加大金融支持"走出去"企业和"一带一 路"建设力度,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以下 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着眼于更好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特殊作用,支持各类主体更加安全、便捷、高效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从提高跨境结算效 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强化融资服务、加强保险保障、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等五方面提出18条重点举措,对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 究相关 行 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 股事会专栏 丨 投资小红书 丨 e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