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资扩股
搜索文档
豫园股份: 上海豫园旅游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筹划子公司上海豫园珠宝时尚集团有限公司引入外部投资者暨融资事项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21:36
交易概述 - 公司筹划子公司上海豫园珠宝时尚集团以增资扩股方式引入外部投资者,计划融资金额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外部投资者数量不超过40家,交易完成后外部投资者持股比例不超过20% [1] - 通过合伙平台菏泽珠盈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增资,珠宝时尚集团注册资本从222,220万元增至246,417.2889万元,合伙平台以98,000万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24,197.2889万元,获得9.8196%股权 [2] - 36名外部投资者已认缴合伙平台出资份额77,000万元,占合伙平台认缴出资总额的78.5714% [2] 交易进展 - 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和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投资60,000万元和40,000万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14,632.8846万元和9,635.2578万元,持股比例分别为5.4059%和3.5596% [8][20] - 增资完成后珠宝时尚集团注册资本增至270,685.4313万元,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从89.2795%降至81.2752% [21][22] - 累计引入38家外部投资人,融资总额17.7亿元,外部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19.7846% [31] 标的公司情况 - 截至2024年底珠宝时尚集团资产总额177.76亿元,负债总额106.94亿元,净资产70.82亿元,归母净利润7.08亿元 [5] - 以2024年6月30日为基准日,标的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值为90.16亿元,增值率96.16% [5] 投资协议要点 - 交银投资和中银资产的投资价款分别有45,367.1154万元和30,364.7422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8][20] - 标的公司承诺每年归母净利润不低于基准业绩,并按同股同权原则分红 [10][24] - 标的公司和控股股东承诺资产负债率分别低于68%和68%(交银协议)、66.9%和67.8%(中银协议) [11][25] - 投资人可通过资本市场退出或由控股股东按评估价/投资本金+未实现收益受让股权 [12][26] 交易影响 - 交易不改变公司对珠宝时尚集团的控制权和合并报表范围,不影响上市公司整体营收规模 [3][32] - 交易已通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不属于关联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 [3][32]
华菱钢铁: 湖南涟钢电磁材料有限公司拟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所涉及的湖南涟钢电磁材料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资产评估报告(鹏信资评报字[2024]第S419号)
证券之星· 2025-06-03 20:20
公司概况 - 湖南涟钢电磁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2月6日,注册资本20.5亿元人民币,由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和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设立 [4][7] - 公司位于湖南省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产品包括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新能源汽车驱动用无取向硅钢和高磁感取向硅钢,总产能规划120万吨 [5][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30.62亿元,总负债21.55亿元,所有者权益9.07亿元 [5][7] 评估背景 - 公司拟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在保证华菱涟钢保持第一大股东地位的同时引入新股东现金增资 [1][4] - 评估基准日为2024年9月30日,采用资产基础法进行评估 [1][2] - 评估对象为公司股东全部权益,评估范围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及相关负债 [2][4] 评估结果 - 公司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9.80亿元,较账面价值增值7,345.73万元,增值率8.10% [19] - 总资产评估值30.99亿元,增值3,656.25万元,主要来自土地使用权增值1,160.25万元 [19] - 总负债评估值21.18亿元,减值3,689.47万元 [19] 资产状况 - 公司拥有土地使用权1宗,面积605,944.89平方米,评估值2.87亿元 [7][19] - 房屋建筑物账面净值7.01亿元,主要为生产厂房及辅助设施,尚未办理产权证 [6][12] - 在建工程包括冷轧硅钢产品二期工程等项目,账面价值7.50亿元 [6][12] 技术储备 - 公司拥有28项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均处于实质审查阶段 [7][13] - 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硅钢产品研发和生产,包括生产调度、物流管理、质量控制系统等 [7][13] - 华菱涟钢声明专利收益全部归属涟钢电磁材料公司 [3][13]
华菱钢铁: 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3 20:11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第八届董事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于2025年6月3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 [1] - 会议发出表决票9份,收到表决票9份 [1] 华菱保理股权调整 - 公司将所持华菱保理51%股权转让给下属4家核心钢铁控股子公司(华菱湘钢20%、华菱涟钢20%、华菱衡钢10%、阳春新钢铁1%) [1] - 阳春新钢铁另受让湖南钢铁集团所持华菱保理9%股权,交易完成后4家子公司合计持股比例提高至60% [1] - 51%股权交易价格为24,963.33万元,9%股权关联交易价格为4,405.29万元,以2025年3月31日评估净资产为基准 [2] - 关联董事回避表决,独立董事专门会议一致同意该议案 [2] 电磁材料公司增资 - 电磁材料公司引入5家投资者合计增资15亿元(建信3亿、农银5亿、交银3亿、工银3亿、娄底兴娄1亿) [2] - 华菱涟钢同步增资9.5亿元,并以0对价收购涟钢集团未实缴股权4.75亿元,交易后注册资本增至45亿元,华菱涟钢持股比例提高至55% [2] - 增资定价依据为2024年9月30日评估股东权益98,027.49万元,最终定价1元/注册资本 [2] - 关联董事回避表决,独立董事专门会议一致同意该议案 [3] 表决结果 - 两项议案均以9票有效表决票通过(同意4票,反对0票,弃权0票,回避5票) [2][4]
飞凯材料下游市场复苏扣非大增380% 拟3.82亿收购JNC资产提升竞争力
长江商报· 2025-05-30 07:47
收购交易 - 飞凯材料全资子公司和成显示拟以3.82亿元收购JNC旗下两家公司股权及所有与显示液晶相关的专利 [1][2] - 交易分为两部分:1.7亿元购买JNCLC和JNCNM 100%股权,2.12亿元购买显示液晶相关专利 [3] - JNC将出资1.7亿元认购和成显示新增注册资本,取得5.10%股权,和成显示整体估值约33.39亿元 [2][4] - 增资完成后和成显示将由全资子公司变为控股子公司,JNC苏州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4] 标的公司情况 - JNCLC主要从事TFT-LCD用液晶材料业务,2023年和2024年前9个月营收分别为3.13亿元和2.74亿元,净利润953万元和662万元 [3] - JNCNM主要从事新材料技术研发,同期营收6937万元和5810万元,净利润118万元和115万元 [3] - 截至2024年9月末,JNCLC和JNCNM资产总额分别为3.31亿元和2597万元,所有者权益1.43亿元和405万元 [3]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18亿元同比增长6.92%,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119.42%,扣非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379.65% [2][6] - 主营业务中屏幕显示材料营收13.74亿元同比增长7.13%,半导体材料6.83亿元增长19.77%,紫外固化材料6.15亿元下降3.64% [6] - 2024年产品销售量3972.26万公斤同比增长12.03%,生产量4044.86万公斤增长13%,产销率超98% [6] 专利与技术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及子公司共获得73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08项,实用新型26项 [2][6] - 收购JNC核心专利组合将增强公司在液晶面板制造和终端应用领域的竞争力 [2][7] - 相关专利将与现有专利形成完整布局,构建更完善的专利保护网络 [7] 资金安排 - 公司拟使用终止募投项目"年产15吨OLED终端显示材料升华提纯项目"的剩余募集资金5378.25万元支付交易款项 [7] - 截至2025年4月末公司累计使用募集资金5.79亿元,原募资总额8.25亿元 [7]
信达证券: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9 19:03
董事会会议概况 - 信达证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5年5月29日以现场与视频结合方式召开,现场会议地点为北京市西城区金隅大厦B座16层[1] - 会议通知及资料于2025年5月26日通过电子邮件发出,董事长艾久超主持,7名董事全部出席(2名现场、5名视频),3名监事及高管列席[1] - 会议程序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1] 审议通过议案 - **2025年度中期现金分红议案**:拟以2025年初至中期期末未经审计归母净利润为基础,按不超过15%比例分红,具体方案由董事会根据股东大会授权确定[2] - **续聘2025年度会计师事务所议案**:续聘事项已事先经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议,公告发布于四大证券报及上交所网站[2] - **辽宁股权交易中心增资扩股议案**:已事先经董事会战略规划委员会审议[2] - **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议案**:授权董事长决定会议时间、地点及议程等具体事宜[3] 表决结果 - 四项议案均获全票通过(赞成7票、反对0票、弃权0票)[2][3]
ST德豪: 关于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7 16:11
公司股权交易及变更 - 公司以蚌埠润达75%股权及安徽锐拓35.8021%股权作为支付对价,购买蚌埠投资和蚌埠高新投持有的三颐半导体合计8.9847%股权(对应出资额26,000万元)[1] - 安徽锐拓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瑞丞光电(认购3,000万元)和国创私募(认购2,000万元),注册资本从5,800万元增至7,033.1505万元[1][3] - 安徽锐拓股权结构变更为芜湖三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52.9418%、蚌埠投资16.4898%、蚌埠高新投13.035%、瑞丞光电10.5200%、国创私募7.0134%[3] 子公司工商变更 安徽锐拓电子有限公司 - 经营范围调整为半导体照明器件制造与销售、电子元器件制造与批发、光电子器件制造与销售等,新增技术开发与进出口业务[2][3] - 公司类型从“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变更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3] 蚌埠三颐半导体有限公司 - 公司类型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股权结构调整为安徽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3][4] - 注册资本保持2,893,810,568元不变,经营范围未调整(LED芯片研发、生产、销售)[3] 蚌埠润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法定代表人由顾俊亭变更为崔铭,经营范围新增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园区管理服务、半导体器件制造等[4] - 股权结构变更为蚌埠投资50%、蚌埠高新投25%、安徽德豪润达25%,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4] 交易完成情况 - 安徽锐拓、三颐半导体、蚌埠润达均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安徽锐拓和三颐半导体仍为公司并表范围内控股子公司[4]
航天动力:全资子公司航天元新拟增资扩股以推动产业化建设
快讯· 2025-05-26 19:50
公司动态 - 航天动力全资子公司西安元新航天动力流体装备有限公司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投资者 [1] - 增资目的是加快公司变矩器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化建设 [1] - 增资后公司持股比例将下降但仍保持控股权 [1] - 目前仅为信息预披露阶段 交易对象和最终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1]
天奇股份:子公司拟增资扩股引入青岛华铁基金
快讯· 2025-05-16 19:55
公司动态 - 天奇股份全资子公司天奇金泰阁拟以增资扩股方式引入投资者青岛华铁基金 [1] - 青岛华铁基金拟以7000万元对价认购天奇金泰阁2.8%股权 [1] - 公司放弃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 [1] 投资方背景 - 投资方青岛华铁基金为山东铁路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专项产业投资基金 [1] - 山东铁路投资控股集团在新能源、储能领域具有产业布局和国资平台资源优势 [1] 战略合作 - 本次合作将依托山东铁路投资控股集团在新能源、储能领域的资源及资金优势 [1] - 双方将协同发展锂电池回收领域业务 [1]
增至60亿元!电力系险企再抛增资计划
券商中国· 2025-05-16 07:11
电力系险企抛出增资计划。 5月14日,鼎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和财险")公告,公司将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按持股 比例同比例转增注册资本,注册资本从46.43亿元增加至60亿元,增资金额合计13.57亿元,各股东持股比例不 变。 鼎和财险上述增资事项需监管核准后生效。 注册资本金将增至60亿元 鼎和财险成立于2008年5月,是由南方电网等多家公司共同发起筹建的电力系险企。 鼎和财险上一次增资可追溯至2021年。年初,鼎和财险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招标,计划以增资扩股的方 式引入战略投资者。与以往的增资项目不同的是,鼎和财险此次没有给出具体的拟募集资金总额和新增注册资 本,而是表示"视投资方征集情况而定"。 对于募集资金用途,鼎和财险表示,将补充资本金,保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强产融结合,拓展业务规模, 发展能源生态圈、电动汽车生态圈等;加快数字化转型,通过科技赋能锻造公司新的发展能力和管理能力。 此后,鼎和财险在原有的30.18亿股股本基础上,按人民币3.969579元/股向3名新晋投资人增发股份16.25亿 股,共募集资金人民币64.51亿元,增资后鼎和财险股份为46.43亿股。 此次增资引 ...
十年累亏10亿、偿付告急,国联人寿30亿增资能“解渴”么
南方都市报· 2025-05-15 17:56
增资扩股计划 - 公司近期推出30亿元增资扩股计划,其中大股东国联集团按比例增资10亿元,其余20亿元由7家国资公司现金增资[2] - 这是近两年第三次增资需求,也是成立11年来的第二轮增资,2023年12月曾获国联集团1亿元增资使注册资本增至21亿元[3] - 本次拟新发255860.227万股股份,每股价格1.1725151794元,共募集资金30亿元由8家企业认购[3] 偿付能力状况 - 2025年一季度末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54.74%和103.97%,较上季度分别下降13.15和6.87个百分点,逼近50%和100%的监管红线[2][4] - 2024年四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11.51%,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62.91%,较三季度分别下降10.46和12.09个百分点[4] - 增资主要目的为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和风险防御水平[4]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无锡国联集团持股33.3333%为第一大股东,其余股东包括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15.7142%)、无锡市交通产业集团(13.3333%)等8家企业[5] 经营业绩 - 2015-2024年累计亏损超10亿元,仅2015、2021和2024年实现盈利,2024年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增长138.77%[6][7] - 2024年保险业务收入65.75亿元同比下降22%,首年期交和趸交保费合计14.04亿元同比下降75.57%[6][7]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7.38亿元同比增长2.31%,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增长136.73%[13] 业绩变动原因 - 2024年扭亏主要因营业支出下降(退保金减少+再保险摊回准备金增长)和投资收益增长(11.99亿元同比+25.91%)[8] - 2024年保费下滑因偿付能力压力及利润目标导向主动减少新单保费投放[6] 管理层变动 - 2025年4月董事长丁武斌退休,目前职位空缺[10] - 成立11年更换多任总经理,2025年1月原副总经理赵雪军(精算背景)转正为新任总经理[10][13] - 2015-2020年总经理职位空缺长达五年由董事长代职[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