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村一品
icon
搜索文档
双节“赶大集”,一站式淘遍临朐好物!
搜狐财经· 2025-09-30 02:50
活动概况 - 活动于9月28日至10月4日在临朐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为期七天 主题为“庆国庆·迎中秋”特色农产品促销 [1] - 活动现场人流密集 采购气氛热烈 成为当地居民节日采购和挑选礼品的主要场所 [1][7] 参展企业与产品亮点 - 广华肉类通过现场煎制培根和鸡排的方式进行产品展示和体验营销 吸引顾客驻足 [3] - 春冠食品展出多样化的鹅肥肝精深加工产品 包括传统鹅肝酱和创新爆汁鹅肝丸 获得消费者积极反馈 有顾客一次性购买五盒作为礼品 [3] - 秦池酒业和金孚龙啤酒设有品鉴区 分别以酒香和冰镇鲜啤吸引顾客 [5] - 本地乳制品企业展示源自本地牧场的奶粉产品 吸引消费者详细咨询 [5] 区域特色农产品 - 寺头镇展出山楂系列加工品 包括山楂条和山楂棒棒糖 [5] - 沂山展出饱满油亮的板栗产品 [5] - 柳山酱菜以种类繁多为特点 [5] - 其他特色产品包括蜂蜜和小米等 被消费者视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节日礼品 [5] 农业产业基础与发展模式 - 临朐县山区占比达87.3% 是农业大县 其发展模式基于“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布局 [8] - 产业布局具有地域特色 南部山区主产山楂和板栗 西部丘陵主产蜜桃 中部平原发展奶牛养殖 [8] - 当地拥有大樱桃和山柿等地理标志产品 以及鹅肝和鱼子酱等高端特产 [10] 产业升级趋势 - 农业产业正从最初的简单种养殖 向精深加工和品牌打造方向升级 发展路径从单一走向多元 从传统走向现代 [10] - 本次展销活动是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反映了产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11] -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 临朐农业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11]
桃子熟 山乡美
金融时报· 2025-08-19 10:39
核心观点 - 盱眙农商银行通过信贷支持和电商平台助力 推动侍涧村黄桃产业发展 实现村民增收和村集体收入增长 并探索农业与旅游融合模式 [1][2][3] 金融服务支持 - 盱眙农商银行提供100万元苏农贷启动资金 支持黄桃园土地流转 苗木采购和基础设施建设 [1] - 累计向60余户黄桃种植户发放贷款1780万元 推动人均年增收达2.8万元 村集体收入突破140万元 [2] - 发放400万元专项信贷资金建设2000平方米恒温保鲜仓库 配备温控和湿度调节设备 延长黄桃销售周期 [2] - 为1280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乡村振兴贷4.85亿元 精准落实一户一策帮扶 [3] 产业发展成效 - 黄桃种植面积达830亩 挂果量持续增多 果实甜度和口感明显改善 [1] - 恒温仓库使收购量比去年翻一番 线上销售额预计突破200万元 [2] - 黄桃通过E路有我电商平台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 线上专场活动拓宽销售渠道 [2] 产业融合拓展 - 探索农业+旅游模式 建设自然山泉游乐区 乡村土灶体验和特色民宿 预计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 [3] - 信贷支持农家乐更新设备 带动周边40余户农户发展餐饮住宿等配套产业 [3] - 依托淮河和大运河百里画廊地理优势 发展乡村旅游 [3]
潍坊安丘:从“一品”到“一业” 特色产业串起乡村振兴链
齐鲁晚报网· 2025-08-13 22:57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 潍坊安丘市金冢子镇重点培育甜桃、早酥红梨、樱桃等高品质农产品,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特色产业转型 [1] - 兴隆官庄村160余亩早酥红梨亩产超过5000斤,凭借独特外观和优良品质赢得市场青睐 [1] - 北南戈庄村发展黄金蜜桃、大樱桃等特色产业,黄桃种植面积达400多亩,大樱桃160多亩 [3] 产业模式创新 - 兴隆官庄村通过"外引专家、内育骨干"方式培养本地种植能手,严格执行绿色生产标准,于2023年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3] - 北南戈庄村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泊洋果蔬种植合作社,产品获得双码认证 [3] - 金冢子镇采取"党支部引领定向、合作社联动赋能、村民参与共建"模式发展豆丹养殖产业 [5] 产业规模与效益 - 金冢子镇已建成320亩豆丹种养农场,年收益达1200万元以上 [5] - 豆丹养殖年周期可达三茬,计划明年扩大规模至1000亩以上,打造省内最大豆丹产业发展基地 [5] - 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大型超市等多渠道销售,解决"卖果难"问题 [3] 技术合作与认证 - 与山东农业大学开展技术合作发展豆丹养殖产业 [5] - 兴隆官庄村采用有机肥施肥、物理防虫等生态种植技术 [3] - 北南戈庄村产品获得"食用农产品电子安全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溯源码"双码认证 [3] 未来发展规划 - 安丘市将继续锚定"大健康"农产品定位,推动农业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转型升级 [5] - 金冢子镇计划成立豆丹产业协会,推动标准化、集约化发展 [5] - 通过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形成特色农业的核心竞争力 [5]
推进“一村一品” 培育“银发经济” 泰国多措并举提振消费
人民日报· 2025-07-08 06:09
泰国"一村一品"项目发展 - "一村一品"项目已带动泰国7000多个村镇的特色产业发展 3万多家中小企业从中受益 成为拉动泰国消费和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1] - 在"一村一品"商铺消费可享受额外税收优惠 个人最高可减免税款5万泰铢 [1] 泰国政府刺激消费政策 - 2025年对进口商品总值不超过1500泰铢的货物免征关税 [2] - 在边境10个特别经济区内 企业所得税税率下调至10% 为期10年 [2] - 对跨国企业征收15%的最低企业税 同时设立"补偿机制"鼓励企业开展研发、绿色制造和员工培训 [2] 泰国旅游业发展 - 2024年泰国接待外国游客超3500万人次 旅游收入突破1 67万亿泰铢 [2] - 预计2025年入境外国游客将突破4000万人次 [2] - 政府持续优化签证政策 推出旅游补贴、酒店折扣和航班补助等措施 [2] 泰国数字经济发展 - 2024年泰国电商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4% 达到1 1万亿泰铢 预计2027年将攀升至1 6万亿泰铢 [3] - 政府支持中小微企业"触网转型" 加快移动支付普及 推动线上购物向乡村延伸 [3] 泰国银发经济发展 - 2024年泰国老年人口约1400万 相关消费支出达1 7万亿泰铢 同比增长3 8% [3] - 预计2029年老年消费支出有望增至2 2万亿泰铢 [3] - 政府将向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每人1万泰铢的消费补贴 全面提高老年津贴标准 [3]
淮北烈山区:黄营灵枣甜了乡亲心
人民网· 2025-07-03 17:53
灵枣产业发展 - 黄营村灵枣种植面积突破万亩,年产值高达2000余万元,成为村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 - 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后,灵枣身价倍增,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1] - 合作社统一采购有机肥料,推行无公害栽培管理,确保灵枣品质始终如一[1] 集体经济多元化 - 黄营村新增李子、苏翠一号梨种植项目,预计年收入达230万元,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2] - 新项目将带动130余户农户平均增收1.3万元[3] - "共富工坊"年均产值60余万元,为村集体经济贡献30余万元增收[5] 产业升级与创新 - 设立"共富工坊"为20多名农村妇女提供稳定就业,参与者月均增收超过2000元[5] - 计划到2025年培养500人次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5] - 未来将发展旅游观光、休闲采摘、农耕体验为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旅游区[9] 基础设施建设 - 硬化村内道路,修建蓄水池,解决果树灌溉问题[6] - 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新建文化广场、旅游公厕等设施[6] - 建设污水治理站,种植景观树木,改善村庄环境[6][9]
贫困县→乡村游“文旅热地” 山东泗水解锁乡村振兴新路径
央视新闻· 2025-05-06 09:06
乡村文旅产业发展 - 山东泗水县东仲都村通过招募具有设计背景的合伙人田彬,从改造民宿起步发展乡村文旅产业 [1] - 初期因基础设施不足导致经营困境,当地政府随后投入6000多万元用于道路、水电、5G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 [1][3] - 项目结合当地特产泗水红薯,展示红薯粉皮制作过程并开设酸辣粉店,吸引游客 [6] - 引入拥有6000多年历史的儒陶非遗工艺制品企业,打造文旅新名片 [8] - 龙湾湖示范片区已孵化数十个项目,带动周边400余人就业 [8] 特色农业产业扩张 - 泗水县探索“一村一品”合伙人模式,招募具有农业技术专业背景的人才发展特色产业 [9] - 大崇义村合伙人张士科在山东农科院专家帮助下,实践并梳理出露地草莓16个生产规范流程和22个品控标准 [14] - 草莓种植基地从最初的1个基地、100多亩,扩张至8个基地、2000多亩,年产值达1300多万元 [14] - 全县通过技术合伙人模式发展卞家庄村大棚樱桃、南仲都村大棚草莓等十多个特色农业产业,带动就业20000多人,产值近2亿元 [16] 村企合作与工业发展 - 泗水县金庄镇卞家庄村通过村企合作模式建设工业产业园区,吸引社会资本回村建厂租赁 [17] - 园区为电器制造厂负责人陈本生节省上百万元厂房建设资金,满足其扩产能需求 [18] - 园区已建成标准化厂房33个,总计11万平方米,吸引20多家企业入驻 [20] - 园区解决回乡创业及周边群众就业1000多人,产值2亿多元 [20] 人才引进与综合成效 - 泗水县通过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累计招引青年人才10687人、吸引返乡务工人才20000多人,带动当地就近就业8400余人 [20] - 全县乡村振兴产业产值突破7亿元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