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
搜索文档
线上仅占1.4%,却实现三连增!日本超市为何坚守线下?
创业邦· 2025-11-11 11:48
文章核心观点 - 日本超市行业在销售额连续三年增长的同时,正经历从“多功能综合型”向“高效率数字化型”卖场的深刻转型,其线上销售占比极低(仅1.4%),核心护城河在于实体店的效率、体验及与消费者的连接,而非线上化 [3][5][14][32] 行业销售与门店规模 - 截至2024年底,日本超市行业总销售额按可比口径计算约为1.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实现全店与同店“双增长” [3][5] - 行业门店总数为23039家,较上年净减少35家,其中大型超市(1778家)减少18家,中型超市(16005家)增加36家,小型超市(5256家)减少53家 [7] 人力资源结构与成本 - 行业人力结构稳定,单店平均正式员工约14人、管理岗约3人,女性员工比例从2020年的24.4%升至2024年的26.2% [9][10] - 兼职与临时员工在门店用工中占比始终超过七成,大学毕业生起薪在五年间上涨896元人民币,正式员工平均工资同比增长维持在1%至3%之间 [10] 门店设施与服务数字化 - 门店数字化进程加速,自助收银普及率从2020年的15.8%跃升至2024年的37.9%,自助结账台保有率维持七成以上 [11][13] - 门店非核心服务功能持续收缩,医药品柜台设置率从15.3%降至11.7%,业态重心明确转向以效率和体验为核心 [13] 线上业务与补充渠道 - 线上业务在日本超市整体销售中占比极低,仅约1.4%,但线上超市(送货到家)普及率从15%上升至22%,移动超市(社区巡回销售)普及率从25%提升至32% [14] 商品销售结构变化 - 销售结构反映家庭消费行为转向,熟食占比从10.0%增至10.9%,日配商品从18.3%升至19.0%,而传统生鲜如蔬菜水果从16.4%降至15.8%,水产品从11.6%降至10.9% [17][18] - 行业正从以生鲜原材料为主的经营模式,向便利化与即食化倾斜,适应现代生活节奏 [17][18] 物流与后台加工体系 - 物流体系呈现多层结构,配送中心(越库配送型)利用率最高达68.0%,而加工中心利用率为50.5% [19] - 熟食(36.3%)与畜牧产品(33.3%)的集中加工程度较高,反映后台体系正从“门店自加工”向“集中加工与配送”转型 [19] 自有品牌商品策略 - 自有品牌商品导入率从70.6%大幅上升至81.9%,但销售额占比在2022年达到10.3%的峰值后,2024年回落至8.9% [20][21] - PB商品开发重心从普通食品(占比从51.1%降至43.4%)转向生鲜及日配品(占比从36.1%提高至41.3%),以强化差异化竞争力 [21] - 约20%的消费者更积极地购买PB商品,但部分消费者对“生产商不明”感到不安,未来各公司可能加速开发独具特色的PB商品以实现差异化 [22][24] 企业盈利能力与成本压力 - 在接受调查的279家企业中,约八成盈利,两成亏损,54.5%的企业“增收增益”,21.7%的中型企业陷入“增收减益”困局 [28] - 亏损企业的根本问题在于销售及一般管理费用超出销售毛利,其中人工成本占比最高,达43.0%(即销售额的10.8%),是影响销管费用的最主要因素 [28] 消费者行为与竞争态势 - 消费者行为出现平日与周末分化,平日注重“近、快、省时”的高效率购物,周末倾向于“家庭型、目的型”购物,偏好能“一次购齐”的大型门店 [29] - 消费者选择门店的关键已从“距离导向”走向“目的导向”,“特定商品”、“购物情境”、“家庭结构”成为竞争关键点,熟食在日常餐饮中的核心地位愈发突出 [29][31] - 食品强化型药妆店的崛起正在部分取代便利店成为新的食品购买渠道,超市需发挥在“品质生鲜”与“信赖感”方面的潜在优势 [29]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超市的竞争焦点正从商品与价格,转向“门店层面的沟通力”,即通过员工互动、贴心建议与细致服务传递“便利感”与“实惠感” [32] - 行业的生存关键在于洞察消费者生活动线、理解需求变化,并以灵活的业态创新持续回应“被选择的理由” [32]
《2025年暑期文旅消费观察》:深度游、品质游需求高,多场景融合激活增长新空间
中国青年报· 2025-09-01 18:58
暑期旅游市场热度与趋势 - 暑期旅游市场热度持续 深度游和品质游需求旺盛[1] - 暑期热门旅游城市Top10为南京 成都 西安 北京 上海 重庆 长沙 广州 洛阳 昆明[1] 赛事展演活动带动文旅消费 - 赛事和展演活动促进当地吃住行游购娱全场景消费快速增长[2] - 南京因苏超赛事登顶暑期十大热门旅游城市[2] - 成都世运会期间机票订单额环比增长26% 景区门票订单量环比增长42%[2] - 时代少年团上海演唱会吸引20余万人观演 带动上海文旅消费同比增长31% 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45% 飞洲国际广场搜索量同比上涨超300%[2] 交通出行与旅游消费特征 - 暑期旅游呈现中长线游和周边游双线并行特征[3] - 300公里以上中长线游需求增速超15%[3] - 新疆和青甘线路在跟团游产品中占比超22% 8-10天行程最受欢迎[3] - 周边游和一日游相关业务搜索量环比增长40%以上[3] - 精品小团订单占比达40% 同比增加90%[3] - 热门线路包括云南昆明-大理-丽江 新疆北疆 川西 西藏林芝及青甘等[3] - 用户偏好从泛观光转向精体验[3] 行业发展趋势 - 一站式多场景深度旅游体验正逐步成为游客核心需求[3] - 旅游平台与相关企业需通过丰富产品供给和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多元化需求[3]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工作座谈会于重庆召开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2:20
会议核心信息 -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5年8月28日在重庆召开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工作座谈会 [1] - 会议回顾了2025年上半年产业技术基础工作进展 [1] - 辽宁、江苏、河南和重庆等省市进行了经验交流 部分平台代表汇报了服务成效及做法 [1] 平台发展战略方向 - 平台功能需从专业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 为产业提供标准-计量-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一站式全链条服务 [1] - 平台发展模式需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实行动态管理和定期评估以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1] - 平台业务需从立足国内向国际拓展转变 推动产业技术基础服务出海并参与国际技术规则制定 [1] 政策文件进展 - 会议对《关于制造业计量创新发展的意见》进行了解读 [1] - 会议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修订进展进行了解读 [1]
深圳再次迎来“全国首家” 民营企业用电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在南山揭牌成立
深圳商报· 2025-08-21 01:00
核心观点 - 全国首家民营企业用电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在深圳南山揭牌成立 旨在为民营企业提供一站式用电服务支持 [1] - 深圳民营企业用电量占比超60% 对个性化用能需求显著增长 [1] - 供电局推出"六大举措"和AI数智管家 助力民营企业降本增效和绿色转型 [2] 行业动态 - 深圳民营企业数量超260万家 较前期增长10万户以上 占企业总量比重约97% [1] - 民营企业用电量占所有企业比重超60% 个性化用能需求日益显著 [1] 企业举措 - 设立专属民营空间 提供客户接待/业务洽谈/会议协商等服务功能 [1] - 建立与市发改委/市中小企业服务局的政企沟通机制 深化需求挖掘与问题解决 [2] - 推出"企业数智能源管家"AI工具 建设智慧供电服务示范窗口 [2] - 配置工业园区专属客户经理 打造多样化用电服务产品体系 [2] - 发布《企业用电宝典》 涵盖快用电/用好电/用绿电三个服务分册 [2] 服务内容 - 提供业务咨询/能效分析/市场化交易指导/绿电绿证获取等一条龙服务 [2] - 覆盖用电申请/业务办理/电费解析/电力保供/绿色转型全流程 [2] - 解决政策解读深度不够/用能管理能力不足/合作资源短缺等痛点 [2] 合作机制 - 服务中心充当政企沟通"连心桥"和政策落地"直通车" [1] - 构建"基础服务+延伸服务"一体化服务体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