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证一品
icon
搜索文档
农药行业产销格局有望重塑
中国化工报· 2025-06-13 10:29
中化新网讯 农业农村部网站日前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农药标签和说明书标注要求意见的通知》(以下 简称《通知》),"一证一品"制度正式进入实施倒计时。这项要求每个农药产品必须持有独立登记证的 政策,不仅将终结行业长期存在的"一证多品"乱象,更将触发农资行业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结构性变革。 "而在这场变革中,头部农药企业凭借丰富的登记证资源、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完善的市场渠道,强强联 合、谋势共赢,才能取得显著成效。对于'一证一品'新政策,农药企业要积极响应,主动配合,组建联 盟集团统一部署,科学统筹合理布局。"《农药市场信息》总编顾旭东说。 "虽然"一证一品"政策的实施带来了短期的阵痛和淘汰,但这也是农资行业迈向更加规范化、专业化、 品牌化新时代的必经之路。"福建省漳州市农药协会秘书长胡闽西说。 安徽中农纵横农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益军认为,《通知》其中第二条明确规定"同一登记证号 的农药产品应当标注同样的商标,委托加工、分装的产品不得标注受托人的商标",文件直指农药行业 长期存在的套证、借证和套牌市场乱象。其核心是规范市场行为,提高合规化的门槛,推动行业向规范 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
化工:农药市场投资机会探讨
2025-05-28 23:1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化工(农药)行业 - **公司**:河南红旗公司、有道公司、红太阳集团、北京中农、金诚信、中山化工、陈星化工、海利尔、升辉科技、珍奇股份、杨东化工、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富邦、美邦股份、扬农、中化国际、江山股份、贵州黄陵化工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氯虫苯甲酰胺市场情况 - **价格变化**:河南红旗公司事故后价格从2024年约30万元降至20万元,2025年2月回升,有道公司事故时市区成交价22.5万元,预计涨至28万元,基于行业共识、正常毛利率及市场需求变化[1][5] - **产能排名**:有道1.1万吨排第一,其次是红太阳(实际产能2000多吨)、晨光生物、中山(实际出货约2000吨)[1][8] - **供给缺口**:有道事故影响市场供给,微通道技术产能缺口约两三千吨,中山、陈新和红太阳短期内无法完全弥补,金诚信大量出货有望占领市场[1] - **成本下降原因**:用量减少,产品登记数量增加扩大原药工厂客户群,推动生产规模扩大和成本降低[3][23] - **市场地位**:虽总销售额不及甲维盐和阿维菌素系列,但因企业用户基础广泛和药肥登记证多,成为行业主流[24] - **增长原因**:企业用户基础广泛,含氟虫成分产品登记多且用于复合肥,复合肥销量大带动需求增加[25] 企业情况 - **红太阳集团**:与北京中农合作,资金实力增强,有望快速生产成品投放市场填补缺口;立项产能5000吨,实际约2000多吨;每月出货约2000吨,有吡啶上游优势,通过中农立华将k酸卖到印度有固定大单[1][6][19] - **金诚信**:有3300吨产能,目前一天出一吨,爬坡速度可能很快,十天后可能一天五吨,不缺资源,货物出来有望占领市场[8][18] - **中山化工**:原有3000吨产能,实际出货约2000吨,正在进行集约化改造,改造后产能释放可能加快,改造完成时间不确定,技术改造期间能保证不低于2000吨出货量[1][8][17] - **陈星化工**:产能释放慢,每天仅出货约一吨[3] - **海利尔**:上了产能,但设备未完全投入使用,未进行销售[4] - **有道公司**:采用连续流工艺,生产成本低,出货稳定,但行业经验不足;事故对市场供给产生直接影响;低成本优势进行价格战,影响其他企业产能释放[2][32][35] 政策影响 - **“一证一品”政策**:对大型农药制剂企业影响大,依赖外部资源并购的企业面临挑战;长远利于国内头部制剂企业发展,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市场上部分共享资源的制剂需求将转移到大型公司[3][44][47] - **新农药管理条例**:要求2026年前完成环境毒理学再评价,对农药供给端实际影响不显著,影响力不如“一品一证”政策[37] 其他市场情况 - **海外市场**:海外工厂生产的中间体全部来自中国,东南亚市场表现良好,印度有5000吨左右产能,中间体从中国采购[10] - **药肥销售**:复合肥加氟虫组合常见,如广西田园生化每年生产10万吨药肥,每吨添加40公斤氟虫;销售价格比普通肥料高1000元左右,药物成本约300元;主要由农药企业推广,上市公司涉足少[26][27][28] - **草甘膦市场**:呈现涨价趋势,未来有涨价空间,因库存低、部分产能停产、黄磷价格波动及孟山都事件等因素;行业库存波动性大[51][52][53] - **聚酯类产品**:未来趋势看好,杨龙受益于国家对印度反倾销政策,预计持续涨价,定价策略稳定合理[5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反应步骤**:九步和六步指反应步骤,包括合成K钻和K安化合物,再进行氟虫腈开环反应,开环反应比例为2,222,232,三甲基硝化反应以间甲基苯甲酸为主[11] - **山东爆炸事故影响**:对危化品生产企业全面排查,山东对化工业设高门槛,不再批新项目,70%消化设备要求改造为微通道技术,对行业整体影响有限[12] - **小型产能情况**:难以统计,约占20%供应量,价格20万元左右时退出市场,价格上涨时重新进入;成本与大型企业差别不大,生产灵活性高[38][40] - **中间体供应**:2,3 - 二氯吡啶(开安)是关键卡脖子环节,主要供应商有红太阳、诚信、中山等;K酸(开栓)供应商多,供应问题相对少[39] - **绿僵菌产品**:单针产品利润因企业而异,年初行业几乎无利润,合理利润率约20%,中国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产品零利润,氯氰菊酯细分行业基本负利润或盈亏平衡;尚未在市场登记,企业可从小产能厂商购买中间体自行合成[34][41] - **江山股份股价上涨原因**:主要因产能扩展和战略布局,如收购企业、新建生产线、合作等,增强营收和利润能力,农化行业对草甘膦预期好及新产能释放也有积极影响[55]
利民股份(002734) - 002734利民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09:12
行业情况与前景 - 2024 年农药行业承压但平稳发展,呈现技术创新、绿色转型等态势,国内百强企业收入逐年提高,行业整合加剧,资源向有实力企业聚集 [2] - 即将出台的“一证一品”政策将促进行业规范化与可持续发展,技术升级加快,高效低风险新型化学农药等成为新引擎,未来农药需求刚性且将稳步增长 [2] 产品价格 - 当前阿维菌素 51.5 万元/吨、甲维盐 72 万元/吨、百菌清 2.7 万元/吨,预计未来有上涨趋势,但可能受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出现波动 [3] 核心竞争力 - 基地布局合理,在江苏、河北、内蒙古等地建有五大生产基地,原药产能合计 11.02 万吨,制剂产能合计 13.27 万吨 [3] - 产品结构丰富,覆盖杀菌剂等四大类多品种高品质系列,拥有国内农药登记 296 项,境外授权登记 2,770 项、境外自主登记 129 项 [3] - 品牌影响力大,拥有多个子品牌,覆盖 30 个省区市、1,200 余个县,产品多次获奖,深度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全球农化前十强企业的紧密合作伙伴,子公司在坦桑尼亚市场销量最大 [3][5] - 生物合成产品布局早,是国内最早从事阿维菌素工业化开发及首家甲维盐工业化生产企业,形成一体化产业链,2024 年建成合成生物学实验室 [3][5] - 自主创新能力强,设立两个博士后工作站,拥有多个实验室及研发平台,累计取得专利授权 284 项,其中发明专利 135 项,引入 AI 应用,建成多个智能化项目 [5] 2025 年战略规划及工作安排 - 聚焦极致质量与成本,强化产品竞争优势,提升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挖掘产品性能潜力,推动制剂产品迭代升级 [5] - 依托极致品牌与服务,提升市场影响力,深化拓展营销新生态模式,打造品牌屋,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美誉度 [5] - 加速出海步伐,拓展国际市场版图,推进南美子公司设立,加快海外自主登记,设立印尼子公司,提升海外子公司业务质量和管理能力 [5][7][8] - 驱动研发能效提升,推动技术创新,提高专业实验室研发能力,储备新原药项目,促成创新业务产品落地,发挥研发平台作用,推进新产品开发 [5][6] - 扎实筑牢管理基础,提升运营效率,开展管理变革,完善人力资源和财务指标体系,优化制度流程 [6] - 强化市值管理,提升企业价值,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优化公司治理,提升盈利能力和可持续成长动能,通过资本运作优化资产结构 [6] 政策影响 - “一证一品”政策将很快落地实施,对证件资源多、渠道广、品牌影响力强的企业有利,公司累计获国内农药登记证 296 项,将加强证件登记申报和产品升级 [7] 海外市场规划 - 具有良好海外市场运营基础,2025 年将加速出海,推进南美子公司设立,加快海外自主登记,设立印尼子公司,提升海外子公司业务质量和管理能力,截止 25 年 4 月在巴西市场获五项原药自主登记 [7][8] 研发进展 - 2024 年完成多个新产品项目技术储备,新获发明专利 15 项,氟吡菌酰胺项目预计 2025 年产出产品 [8] - 2024 年 10 月合成生物学实验室建成投入使用,推动生物合成产品产业化落地 [8] - 与多家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新型生物农药等产品创制研发 [8] - 2025 年 1 季度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推动绿色植保防控技术推广,德彦智创平台借助 AI 加速新农药研发,并与巴斯夫合作推动新农药开发等进程 [8] AI 技术应用及布局 - 成立全球化农药创制平台,借助 AI 提升农药创制速度 [9] - 构建 AI + 数字化服务平台,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实现精准施药,搭建“利民植保精英荟” [9] - 成立 AI + 合成生物学平台,与上海植生优谷、成都绿信诺合作,提升靶向性和环境兼容性,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9] 财务情况 - 2024 年营业收入为 42.37 亿元,同比增长 0.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136 万元,同比增长 31.11%;扣非净利润 5118 万元,同比增长 12.52% [10] - 2025 年一季度销售收入 12.1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2.28%;净利润 1.08 亿元,较去年增长 1373%,业绩增长受市场环境、产品需求、营销策略、技术工艺改进等因素影响 [11][12] 独立董事履职情况 - 按要求出席会议,对所有议案投票 [11] - 发表专业意见,确保决策科学合规 [11] - 积极沟通协作,促进公司规范运作 [11] - 进行现场调查,发挥监督指导职能 [11] - 保护投资者权益,关注信息披露,提高履职能力 [11] 国外收入与汇率风险 - 国外地区收入占比 33.89%,主要来自南美洲、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将通过预测汇率变化趋势和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外汇风险 [11] 生物农药产品布局及进展 - 是国内最早从事阿维菌素工业化开发及首家甲维盐工业化生产企业,形成一体化产业链,多个研发管线产品与技术按计划推进 [13] - 2024 年 10000 吨生物法精草铵膦(一期 2000 吨)项目达产,“气相路线 - 多酶定向连续合成高光学纯 L - 草铵膦成套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技术国际领先 [13] - 2024 年 10 月建成合成生物学实验室,开展多项研究与技术开发 [13] 未来展望 - 坚持稳中求进,遵循“存量提效、增量突破”思路,加快创制平台新化合物研发,在生物合成农药及宠物用药方面争取突破,构建市场新生态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14] 中美关税战影响 - 北美市场非核心海外市场,近几年直接出口美国业务占比不足 1%,所有出口美国业务占比不足 2%,关税战影响不大,将关注动向,适应新国际市场秩序 [16]
中农立华(603970) - 中农立华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2-28 16:15
业绩相关 - 2024年三季度因行业竞争等致利润下滑[6] - 2023年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为53.8%且逐年提升[8] 合作与活动 - 2024年与扬农化工等签战略合作协议[6] - 2025年1月多日开展投资者关系活动[5] 业务发展 - 2024年作物健康业务推进渠道建设等[5] - 2024年国际及化工业务聚焦战略客户[5] - 2024年联销业务板块提升服务品质[5] 研发与成果 - 研发中心每年开展4600余场田间实验[7] - “中农鼎粮2024支柱”方案亩增产12.2% - 21.0%[7][8] 未来展望 - 2025年重点向内挖潜提升团队战斗力[7] - 公司制定市值提升方案并纳入考核[8] 市场情况 - 市场渠道产品库存基本处于低位[6] - 农化行业低库存成常态价格走低[9] 用户数据 - 目前已有25家立华为农社发展势头好[7] 工作成效 - 2023至2024年客户关系及渠道稳定工作效果显著[9]